基于社会教育属性探讨科普功能的实现

作者简介:李陶陶,编辑,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基于社会教育属性探讨科普功能的实现
李陶陶
摘  要  科学普及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受制于我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对科普进行的研究和探讨非常缺乏。文章在理念、对象、供给、内容和任务等5个方面对科普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开放性、众性、多样性、融合性、补偿性等5个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科普活动的有限目标原则,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一些科普实践中深入浅出的技巧,最后讨论了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一最终功能的4个层次。关键词  科普;社会教育;有限目标;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6-0001-05
科学普及是将专业人士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它是一种教育活动,且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教育[1]。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同,有着与后两者完全不同的特性。然而,和绝大多数公民一样,我国绝大多数科普
工作者都更加熟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对社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清楚。同时,也受制于我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对科普进行的研究和探讨非常缺乏。本文将在分析科普的社会教育属性5个特点的基础上,就实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功能提出了科普活动的有限目标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一些科普实践中深入浅出的技巧,最后强调了通过4个层次的“潜移默化”,实现科普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最终功能。
1  科普的社会教育属性
相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科普和其他所有社会教育一样,具备开放性、众性、多样性、融合性和补偿性等特点[1]。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普的理念、对象、供给、任务和内容等方面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
1)理念上的开放性。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科普活动包括科普的提供者、受众、途径和
内容等四个主要组分[2],
所有的组分都是开放性的。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提供者和受众主要限定为老师和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的提供者和受众主要限定为家长和孩子。而在科普活动中却不存在限定,
任何具有一定科技素养的人都可以作为提供者,任
何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科普的受众。就途径而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也充满了多样性,但毕竟主要限定于能够在学校和家庭实施的范围内,而科普活动的实现途径则可以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增长。一直以来纸媒、讲座、宣传单等传统的科普途径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众多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传播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科普渠道不断被改造和升级,科普活动的途径不断被突破和创新,以充分适应高科技时代科普新形势的需要[3]。
另外,科普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开放性,亦即它是一种终身教育活动。科学知识对于任何人,包括对于最顶尖的科学家而言,都需要终身随时补充和更新。这种终身活动体现在某一个具体时段,就会表现为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同一个科学问题的探求。在许多情况下,科普题材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接触同一类知识的对象并非是同样年龄层或同样教育程度的人:七十岁的老人也可能跟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对雷电现象感到怪异,而文学博士也会和小学生一样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对科普产生热切地需求。科普虽然可以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讲述特定阶段的必要知识,但只适宜在后台的准备和谋划阶段,当然特殊的专场活动除外。
2)对象上的众性。科普不以实现明确的功利目标为指向,而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与人们职业和人生目标无关的目的(如兴趣、爱好、休闲等),因而具备鲜明的众文化特征:其主体是人民
众, 是以满足众自身精神生活为目的的一项活动[4]。从价值取向来讲,科普不以考核为评价标志。科普虽然把传播科学知识作为出发点,但绝不是以此为主要目的,更不应为达到某种考核标准而进行。这种非强制性的价值取向,使得科普成为一种非强制参与、以自我满足为导向的活动。也就是说,和学校教育鲜明的目标导向和家庭教育强烈的未来期望不一样,科普对大众而言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众文化建设中,科普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但丰富着公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样也扩大了其文娱活动的领域[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成效,就必须以考核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为标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t梁预制科普更多的是混合施教而不是分类施教。虽然存在针对特定人的科普活动,例如针对学生的科普,但在大多数科普活动中受众是不分类的,而且往往其人员的混杂程度还比较高。例如在许多典型的科普活动中,通常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受众跨各种年龄阶段自不必说,其受教育程度、从业情况也必定千差万别。所以,即便风是同样的风,雨是同样的雨,在同一场合的不同受众中,普及的侧重点会完全不一样。面对混合的受众,教育难度其实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好地把握科普的众性,会有助于科普活动的设计,既能避免采用学校教育方式将科普的受众当成某类特定阶段的学生进行对待,也能避免采用家庭教育方式掉入科普中最显著的一个误区——低幼化叙事。
3)供给上的多样性。科普供给的多样性体现在提供者、受众、途径和内容所有环节。从提供者而言,可以是机构、团体、媒体、志愿者,甚至还可以是科普受众本身,因为任何具备一定科技素养的
人和拥有此类人的组织均可成为科普的提供者。正因如此,《科普法》才专门指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就受众而言,可以是任何主动或被动接受科普的人,不分年龄、性别、阶层、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正所谓有教无类。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场景不同的是,这些不同类型的受众会很大概率出现在同一次科普活动中。而提供者的多样性和受众的多样性并不直接对应,也就是说每一个提供者都可能会面对多样性的受众。从途径而言,既可以是传统的“展墙讲单”[2],也可以是多媒体、融媒体,还可以是任何能承载科普内容的载体。新技术的发展,为科普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传播途径,而且科普可能更适合作为新科技的展现对象,就如同科幻电影更适合做最新拍摄技术的展示一样[6]。从内容而言,所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都可以到其受众,科学以及科学哲学的丰富与成长,不断丰富着科普内容的多样性。
4)内容上的融合性。正因为科普具有上述理念上的开放性、对象上的众性、供给上的多样性,所以决定了科普在内容上必须具有融合性,亦即科普必须融合不同源头的丰富内容,采用开放性的表达,才可能让具有“众性”的受众获得其所需要的科普供给。这种融合首先表现在资料上的融合。由于科普的社会教育属性,其需要在预设话题的基础上,大量选取不同的材料来组合成一个适合当前对象和场景的新材料,因此资料融合自然就成为必须。其次,还需要进行难易上的融合。融合后的材料包含很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必需的,否则在讲述时逻辑上就会有断裂。但另一方面,科普不是学校教育,不需要把所有内容都讲清楚,因此在科普过程中就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简繁各异的处
真空环境理方式。最后,融合性也表现在表达方式上的融合:针对不同的内容以及同一内容的不同侧面,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宜文字则文字,宜图片则图片,宜模型则模型,宜视频则视频。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自然的结论:在融媒体时代,科普的融合性特性可以得到比以前更好的展现;或者反过来来说,在当今时代,如果要真正做好科普,就必须会运用融媒体。
5)任务上的补偿性。所谓补偿性,就是社会教育不是为了重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而更多地是为了覆盖学校和家庭未能覆盖的教育范畴。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科普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虽然有重复的功能,但更多地是后两者的一个补集。一个封闭集合的补集自然是一个开放集合,一个功利性目标的补集自然是一个非功利性目标的集合,因此科普自然就应该具有开放性和众性。既然是补集,科普就不能错误地承担过多的责任,妄图取代或复制另外两种教育形式。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补偿性,科普活动势必或出现两种流弊:一种是采用教科书式大而全的教师方式,一种是采用随时随地絮絮叨叨的家长方式。
科普的补偿性决定了它是通过科学知识等的传播,影响、塑造乃至改变受众的世界观,进而辅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科普应该重视基于科学知识对于民智的启发和引
膨胀反应
导。当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要承载类似的功能,但由于科普的非功利性特征,使得其从效果上
来讲,对受众精神层面上的潜在影响显得更加重要。
2  科普活动的有限目标原则
科普的社会教育属性,决定了每一次科普活动面对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或者说科普活动基本都是“一次性的”。当然也会有针对同一对象体的系列科普活动,但这不影响绝大多数科普活动都是不断面对不同对象这一事实。但在实践过程中,科普提供者往往会忽视这一事实,从而经常出现一种将科普混同于学校教育的表现,那就是希望在单次科普中平行讲述过多知识。也就是说,在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普及时,牵扯出过多的相关知识点并试图都解释清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来自于科普的开放性特点。
然而,应该同时注意到,科学普及的众性决定了它主要是针对兴趣的教育,或者说,科普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受众对话题的关注程度。有效的科普必须是能吸引受众的科普。而反过来讲,受众对一种知识的兴趣往往表现在有限的点,而不是面。
因此,对于一个单次的科普活动(无论这个活动是孤立的一次还是作为某个系列活动中的一次),都应确定一个有限的目标,即要根据受众的情况确定本次活动需要达到的适度目标。例如,对于台风,一个常用的解释套路就是先解释海面升温,再解释气流的垂直循环,然后解释地球自转导致气旋……而在这一系列的解释中,会出现大量比“台风”更不好懂的科学概念。为此,就必须花大力气去解释这
超高压软管些“中间”概念,而由此又可能产生更多的二级“中间”概念。如此下去,自然就形成了和教科书一样的知识体系,完整而复杂。这种方式对于学校教育是必须的,但对科普受众而言,最显著的负面后果就是模糊了兴奋点,造成受众因理解困难而觉得无趣乏味,湮灭了本已产生的兴趣火花。
因此,要使得科普达到好的效果,一定是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受众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即聚焦有限目标。在此基础上才可以适当增加知识点,以扩大科普的效果。例如针对台风的科普,可以聚焦到“台风为什么能卷起物体”这么一个非常直观的问题。在具体解释中,可以用吹两张靠近的纸解释伯努利定理[7],然后解释台风中气流的运行方式,进而反推到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再反推到大洋上的温差……而在所有这些知识点中,最需要集中解释的是伯努利定理,其他知识点则要使用尽量简洁的方式且最好不要“自我”刨根问底。这不是对开放性的否定,相反,不同的科普活动能不受其他科普活动的牵制独立地确定自己的有限目标,恰恰从更宏观的角度保证了科普的开放性。
选择合适的聚焦点,实际上就是需要到合适的切入角度。切入角度要多变,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如果从受众认知水平来划分,对于小学生,用有趣的故事切入往往比较有效;对中学生而言,则从日常能感知的现象切入更有吸引力;对于普罗大众,则从社会热点切入效果更好;而对于大学生或更高教育程度的人,从系统的理论切入则更加具备说服力——总之,切入点一定是受众最愿意接受的兴趣点。考虑到在很多科普场合,受众体受教育程度差异非常大,就必须在同一次科普活动的过程中变换切入方式,以达到使大部分受众都可能在某一个点上产生共鸣的目的。这实际上是科普的融合性和
多样性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科普必须设定有限目标,因此只要受众能有一次共鸣,那在这个共鸣点上的科普就成功了。
其实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切入方式,即便是对同一个人也需要在科普过程中变化不同的切入方式。其原因不仅仅是要增加科普的趣味性,更因同一个受众在不同领域的认知水平其实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在同一次科普活动的不同环节中要变换切入角度。一个人可能在经济方面是专家水准,但在物理方面则是高中水准,艺术方面可能仅有基本认知,而对光学和电子学则又一窍不通。如果对这样的人讲述大气能见度问题,显然不同的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从经济角度分析因海上能见度不佳而导致港口的经济损失,会让他对能见度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从物理学角度讲述能见度变化的原因,会让他对能见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美术角度去讲解云雾的艺术形象,他可能提不起兴趣;从技术设计讲述前散式能见度仪的设计,那他可能就无法理解了。
“有限目标”和“多点切入”相结合,就是核心的专业知识点要细,辅助的相关知识面要广。郝柏林院士鲜明地指出,“物理学是讲道理的学问”“物理教育是文化教育”“物理是一门艺术”[8]。移植到本文的语境中,就是在讲述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时,应该上升到哲学、文化和艺术的层面去进行,也就是常说的“既有知识也有文化”。只有科普者站在
一个更高的高度,才能充分发挥科普的开放性、多样性、融合性的特点,让被科普者不仅接触到科学知识,更能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3  深入浅出的技巧
如前所述,科普是社会教育,应该避免课堂灌输式,而一定要采用吸引式,将科普者的“能讲之事”变为受众的“想听之事”。好的科普必须能激发受众兴趣,例如著名的科普大师阿西莫夫、卡尔•萨根等就能巧妙地激发受众的探求欲,从而创造出享誉全球的科普经典。虽然不是所有科普者都能像大师一样,但从实操层面上采取如下一些方法,也可以将科普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首先可以将体系化的知识分解到合适的故事里。例如要普及一下河西走廊的气候特点,我们自然可以这样讲述:“河西走廊记录到的最高气温为42.8℃,最低气温为-29.3℃,昼夜温差平均在15℃左右,年均气温5~10℃。冬春季节气候极其不稳,常常会出现寒潮天气,一天中可出现四季。”[9]这种表述方式是科学的,但和其他任何地方的气候特点描述方式都一致,并无独特之处,稍假时日,受众就可能记不得了。但如果如下讲述,效果或许完全不同:“公元609年夏天,隋炀帝大破吐谷浑后,欲在张掖大会二十七国使臣。当他率领的数万之众到达扁都口时,天降大雪,一行人饥寒交加、极其狼狈,士兵死者大半。隋炀帝的亲乐平公主死于当地,据当地传说,也是因惊冻交加所致。”[10-11]以这个故事切入,再辅以前述科学数据,外在生动而内涵科学,受众很难忘记“夏天大雪,冻死皇”这个故事,自然就能记得当地气候的一些特点了。
其次,可以将知识点和一些有趣的事件结合起来。例如对于雷电知识的普及,许多人一定会讲到富兰克林用风筝引雷的故事,但该实验的危险性却少有提及: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获取的实验结果轰动了科学界, 但不少做类似实验的人都被雷击身亡,包括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利赫曼[12]。在大连的气象主播被雷击的视频传播出来后,大家对于雷电的认知兴趣急剧上升,更重要的是“被雷击之后会不会死”的疑问也由此产生。大连气象局不失时机,推出了《气象探案记之雷电篇》这一电视片,将雷电的种类拟人化为三兄妹,然后以侦探探案的形式来解读气象主播被雷击这一事件,根据每种雷的特点将其危害程度逐一分析、排除,最终得出事发时击中主播的是感应雷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电视片还根据事发时的环境,讲述了
避雷针的作用,并普及了“五防”的防雷避雷常识。节目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易懂,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
再者,要把讲述方式从讲课式转变为各种接地气的形式。例如对于风力的介绍,最科学系统的当然是严格地解释蒲福风力等级了[13]。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于每秒多少米的速度是没有概念的。应该说,广泛传播的风力歌谣是气象科普中的精品:“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级、十二级陆上很少见。”事实上,这样的经典值得模仿。例如和风力同样重要的气象要素雨量,无论是日常讲述还是在做气象服务时,都使用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等老百姓能懂的词汇,但对其进行解释时都习惯性地用多长时间下多少毫米的科学定义。这种概念和每秒多少米一样,难以入脑入心。更重要的是,在特殊情况下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为同样的雨量在不同区域产生的后效完全不一样,例如在江南被认为是日常小雨,在戈壁上就可能引起洪水。不过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有网民就总结出一个堪比风力歌的新经典:“雨中一分钟,小雨头发湿,中雨外衣湿,大雨内裤湿,暴雨可洗澡”,风趣幽默,易懂易记。而气象部门有关单位将这些知识可视化,制作了主持人在风洞中感受不同风力、往头顶淋水模仿不同雨量的动画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不过总体而言,这种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科普佳作还是太少了。
4  重视潜移默化
始终考虑科普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开放性、众性、多样性、融合性、补偿性的特点,有利于对科普四大任务的实现,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前两者是“鱼”,后两者是“渔”。但在实践中,科普者往往为科普而科普,更注重前两个内容,即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这也是科普活动常常被改变其社会教育的属性,而更像学校教育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并没那么重要,因为知识更迭如此迅速。科普的受众往往不是与科普内容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或潜在研究者,因此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受众而言只是其自身知识架构的一种补充乃至点缀,这是科普的补偿性所决定的。如果科普活动不能带给受众超越知识和方法的
东西,即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那就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科普,也就是说科普的功能没有最终实现。所以,一些科学大家在进行科普活动时,往往不会去介绍他学术上的活动,而会讨论超越学科之外的“通识”问题,例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大学做报告时,多次不约而同地讲述“物理学与美”,实际上就是希望借助物理学中某些知识的讲述,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递给受众,是典型的授人以鱼但更要授人以渔的做法,充分体现出科普的五大社会教育特点。
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可以有很深刻的定义,但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从现象看本质的理性思维。从结果上来看,可以从弱到强递进地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这也是科普活动中要力争包含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让受众对知识产生兴趣,亦即觉得相关内容很有趣,从而增强对科普知识的需求感。这种简单的效果其实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对知识的兴趣,就意味着对无知的抛弃,实际上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科学精神。因此,前文所述的各种提高科普活动效果的办法,实际上也是传播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了开放性。
第二个层面,就是让受众对职业产生爱好,例如很多人在小时候因为对某种科学知识的兴趣,就产生了未来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如何办到?第
一步就是要通过科普工作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然后对科学家这个职业产生向往。实际上,在这个层面的努力,可以自然将社会教育和学习教育衔接起来。
第三个层面,就是让受众学会对事情理性认知。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航班因为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乘客因此和航空公司发生激烈冲突。除去其他因素外,乘客和航空公司员工不会理性分析事情是一个很大的诱因。例如乘客会“很有道理”地质问,到达地现在是晴天,为什么还说是天气原因?而不知道影响飞行安全的不仅仅是打雷下雨,还可能是大风、结冰、大气升力不足等;影响航路安全的不仅仅是出发地和到达地的天气情况,还有航线所经过区域的气象条件[14]。实际上,这也是科普众性的明显体现。
第四个层面,就是让受众拥有对自然深层探究的欲望。由于职业所限,绝大部分人不可能真的有机会从科学层面上去研究自然,但通过科普活动却能体会到自然的奇妙,感受到人力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因而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进而合理有序地发展人类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其社会教育属性,科普更应该注重基于科学知识和技术之上,采用巧妙的方式氤氲出思想和精神的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最终有效实现科普的最终功能——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5  结语
科学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其承载的功能和使命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显著差别。本文通过对科普的开放性、众性、多样性、融合性和补偿性等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单一)科普活动必须遵守有限目标这一原则,并提出了几种使科普能够深入浅出的技巧。最后,提出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从4个层面来实现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
社,2002:1-10.
[2]李陶陶.科普供给问题探因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2018
(5):113-116.
[3]李志明.科普的社会责任与实现途径创新研究[J].科普研
究,2013(1):13-17,30.
野外焊接钢轨
[4]陈金伟.新形势下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J].办公业
务,2019(9):17.
[5]马丽萍.试论科普活动在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J].艺术
科技,2018(8):296.
[6]周溪琳.浅析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技术与发展[J].中国传媒
科技,2019(2):87-89.
[7]吴望一.流体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郝柏林.物理是一种文化[J].物理通报,2012(12):2-5.
[9]李得禄.河西走廊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农学通
报,2011(11):266-270.
[10]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1]李延寿.北史(列传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2]王洪鹏.用风筝捕捉雷电的富兰克林[J].科技导报,2009
(10):106
[13]闫国臣,李先立,李小荷.风力等级、风速与风压的对应关
系研究[J].门窗,2014(8):56-57.
[14]唐凯.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
用,2016(14):291.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391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受众   科学   科普活动   教育   知识   例如   解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