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山药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慈禧养生主要中药

茯苓偏寒性单独多吃会气血损失 要搭配:大枣(养颜 健脾养血 养心)山药(健脾益气  米熬成粥 米本身调养气血),这样的粥既能补益气血 又能养心美白养颜,茯苓偏寒性要搭配山药 大枣。 茯苓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失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对脾虚湿盛的患者的安神作用很明显,脾肾阳虚的容易失眠。茯苓可与紫米 大枣 黄豆 莲子搭配。茯苓可与珍珠粉隔热杯 蜂蜜做面膜,不适合干性皮肤的人用
pva抛光轮    《奉亲养老书》中有一个药膳,茯苓鸡肉馄饨。现代的做法,是用茯芩50 克,鸡肉适量,面粉200克制作。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痰脾胃虚弱、痰湿困脾的。还有《圣惠方》里的茯苓麦冬粥,用茯苓15克、麦冬5克,粟米100克制成。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这都有良好的祛痰除湿功效,特别适用于痰湿体质偏于痰湿内蕴和痰湿困脾的人。
茯苓的临床应用有哪些呢?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
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5.抗癌。临床常用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茯苓味甘、淡,性平。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
  用于脾虚证。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根据用药部位不同又分为 :白茯苓和赤茯苓。传统习惯认为白茯苓偏于健脾,赤茯苓偏于利湿。日常处方中的茯苓一般指白茯苓。
循环冷却水处理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水肿、小便不利。 2、脾虚诸证。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平,入心、脾、肾经。甘补淡渗,作用平和,无寒热之偏,利水而不伤正气,善治各种水肿,为利水渗湿要药。且善健脾,宁心安神,治脾虚诸证及心悸、失
眠等,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总的来说,本品性味平和,并无什么明显副作用。只是本品甘淡渗利,对阴虚津伤严重者可能要慎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的作用:
1.利尿作用: 利尿作用: 90gan利尿作用
1.1.将茯苓生药用 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 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1.2.给犬静脉注射茯苓煎剂(0.048g/kg),结果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功效 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为观察指标,用茯苓煎剂给大白鼠(禁食 12 小时)灌胃,结果在 此实验条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现其利尿排氯作用。
1.3.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茯苓的 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 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 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 能降胃酸。另对 CCl4 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 止肝细胞坏死。
4. 抗肿瘤作用: 4.1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 性,若切断其所含的 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为单纯的 β-(1 4.2 不同给药途径:茯苓多糖体系用各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瘤效果也不尽相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复方金荞麦颗粒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5、抗癌。临床常用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茯苓可以用在美食上,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关于茯苓的食用方法,可以说是有很多种的,在这里小编推荐: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古人因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的根上,以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奇之物,称它为茯灵(茯苓)、茯神或松。晋朝葛洪在他的《神仙传》中就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其实,茯苓是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它长在20~30厘米的地下,菌核呈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别看茯苓其貌不扬,可是一味著名的中药。为了入药方便,人们为它的每个部位都起了相应的名字:外表被覆的一层褐外皮叫茯苓皮,断面靠外淡红疏松的一层叫赤茯苓,内部白致密的部分称白茯苓。还有些茯苓中间有一道松根穿过,靠近树根的部分称茯神,中间的树根则叫它茯神木。(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里面白或粉红。)。
         
功效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上述症状可与人参、白术、甘草和用称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可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眩晕心悸等证,多与白术、猪苓、泽泻、桂枝配伍,称五苓散,是中医各种水肿的基本方剂。茯神有扶脾、养心安神的作用,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失眠多梦、虚烦易惊、健忘等证的病人,可选用以
茯神、人参、当归、龙眼肉等配制的归脾汤(丸)。茯神木则能舒筋活络。
典故
  除方剂中的应用外,茯苓历来还被当做珍贵的滋补食品为人们所喜爱。据说慈禧在晚年就喜食一种叫茯苓夹饼的小点心。《红楼梦》第60隔热pc板回中还详细介绍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水将茯苓霜冲化、调匀,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净含量约20克),其滋补效力最好。茯苓中含有大量人体极易吸收的多糖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久病、体弱、老年人均有帮助。其中的某些成分如茯苓次聚糖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可促进癌症患者化疗、手术后的康复。
历史
  茯苓别名白茯苓、茯露、松苓等,在我国作为药用保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营养学家针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她常用的补益中药共六十四种,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中药就是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三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如果将茯苓与牛奶搭配食用,可以增强彼此的食疗功效,牛奶可使茯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茯苓也能促进牛奶中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两者“相辅相成”。
  首先,白茯苓可健脾。对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来说,有扶脾益气的作用,与牛奶同食,更具养心、安神的食疗功效(用牛奶或水将茯苓霜冲化,调匀,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净含量约30克)。其次,茯苓可利水。它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抑制肾小管的重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对健肾有利。再次,茯苓一向被认为是美容上品,可以净面、养颜,能除去黑素,再加上牛奶的滋润保养,美容效果自然不言而喻。最后,茯苓中含有大量人体极易吸收的多糖物质,能增强免疫力,非常适合久病、体弱的人食用。

日常烹饪方法
 ◆先熬茯苓15 100克成粥,在放大枣10 新鲜山药50克(干山药10克)煮10分钟,
◆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云苓土茯苓薏米鲫鱼汤    材料:云苓 土茯苓 薏米各2克分别洗净并稍浸泡,猪瘦肉250克洗净,生姜3片,鲫鱼1条约500克去腮和脏杂鳞,置锅中慢火煎至微黄,溅如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盐便可,可供3-4人食用。
功效:汤鲜美可口,云苓性平 味甘,淡,功在祛湿解毒、利水渗湿 益脾和胃、宁心安神、除烦利水。
土茯苓性平 味甘、淡,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对脚气 精骨挛痛 疔疮等皮肤病有效。肝肾阴亏者慎服。
薏米性平 味甘、淡,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效,常用于泄泻 风湿关节伸屈不利、脚气、淋虫等症。土茯苓和薏米都是广东养生调理汤中的养生中药。
◆莲子茯苓糕   材料: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栗子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
◆山药茯苓肚   材料:猪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100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茯苓、淮山装入肚内,淋上黄酒2匙,撒细盐适量,扎紧口,入锅内加水慢炖至肚子酥烂;将猪肚捞出剖开,倒出茯苓、山药,冷却 后 
    烘干,研末装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取猪肚切片,适当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肾益胃,健脾渗湿,适宜于糖尿病患者 
◆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干鲜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两次食用。
    功效:对感受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泻痢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神经衰弱都有一定的疗效。
◆祛湿解乏芡苓粥  芡实、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150g,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主治体虚乏力、虚肿、泄泻等症。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2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35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茯苓   作用   功效   脾虚   健脾   用于   白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