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

⾮煤矿⼭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
根据矿⼭事故及事故抢险⼯作的特点,矿⼭企业应做好以下4种危害性较⼤的事故的应急处理⼯作。
1、井下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的事故。发⽣冒顶事故有些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限,⽽更多的则是⼯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造成。其主要原因有思想不集中、⿇痹⼤意,地质构造不清、地压规律不明,⽀护质量不好、检查不及时等。遥控器组合
(1)处理冒顶事故的要求
在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专⼈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出现有再次冒顶预兆时,⾸先应加强⽀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
根据实际情况,查明冒顶范围和遇险⼈员的位置和⼈数等,与他们保持联系,并⿎励他们配合抢救。
如果遇难⼈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难⼈员被堵在⾥⾯,应利⽤压风管、⽔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法,向遇险⼈员输送新鲜空⽓、饮料及⾷物。
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遇险⼈员的安全。
在处理冒顶时,应根据岩层冒落⾼度、冒落块的⼤⼩、冒落位置和范围以及围岩地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法。
(2)处理冒顶事故的⽅法
⾸先是加固冒顶区两端的⽀架,防⽌冒顶范围的扩⼤。无线表决器
在抢救遇险⼈员时,抢救⼈员⾸先应以呼喊、敲打、使⽤地⾳探听器等办法与其联络,来判定遇险⼈员的位置和⼈数。
抢救被埋压的遇险⼈员时,在清理冒落矸⽯时,要⼩⼼地使⽤⼯具,在接近被埋压⼈员时,只能⽤⼿扒、捡煤矸,以免伤害遇险⼈员。
对抢救出的遇险者,应⽴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凸轮滚子
顶板冒落范围不⼤时,如果遇难⼈员被⼤块岩⽯压住,不许⽤爆破的⽅法来处理,应尽量搬开。如威胁遇险⼈员时,则可采⽤千⽄顶等⼯具将⼤块岩⽯顶起,将⼈迅速救出。
较⼤范围顶板冒落,把⼈堵在巷道中,也可采⽤另开巷道的⽅法绕过冒落区将⼈救出。
2、井下⽕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矿井⽕灾的特点是突然发⽣、来势迅猛,发⽣的时间与地点出⼈意料。因此,在灭⽕⾏动上要果断迅速,接到报警通知后,要按照《矿⼭事故应急计划》及⽕灾实情⾏事:实施紧急应变措施(停电撤⼈),⽴即如请救护队,建⽴抢险指挥部,制定救⼈灭⽕对策。实践证明,⽕灾时风流调度正确与否,对灭⽕救灾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因此,处理矿井⽕灾事故时,在弄清⽕灾性质、发⽕位置、⽕势⼤⼩、⽕灾蔓延⽅向和速度、遇险⼈员的分布及其伤亡情况、灾区风流(风量⼤⼩及其流向)等情况后,正确地选择通风⽅法。
(1)处理矿井⽕灾事故的要求
正确对待⽕情,最先发现⽕灾的⼈员,应保持镇定情绪,⾸先设法弄清⽕情,并采⽤⼀切可能的办法,⼒争在⽕灾初起之时就把它扑灭;及时向上级汇报,应尽快地将⽕情通知矿调度室,逐级向上汇报;发出⽕警信号,向危险地区发出⽕警信号,将受⽕灾威胁的地区⼈员撤离危险区。
应急措施:积极组织⼒量抢救灾区⼈员,同时将⽕势扩⼤后受威胁的地区⼈员撤离险区,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控制⽕势;侦察⽕区,确定⽕源,查明⽕区范围,组织⼈员灭⽕。
侦察⽕区,确定⽕源,查明⽕区范围,组织⼈员灭⽕。
成⽴抢险指挥部:矿井发⽣重⼤事故后必须⽴即成⽴抢险指挥部。矿长负责抢救指挥,矿⼭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应⽴即执⾏指挥任务,开展抢救⼯作。
(2)处理⽕灾时选择通风⽅式的原则
处理⽕灾时常⽤的通风⽅式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烟短路,停⽌主要通风机运转等。⽆论采⽤何种通风⽅式,都必须满⾜下列基本原则:
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员的安全撤退;
防⽌⽕灾扩⼤,创造接近⽕源直接灭⽕的条件;
避免⽕灾⽓体达到爆炸浓度;
防⽌出现再⽣⽕源和⽕烟逆退;
防⽌产⽣⽕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手机背光源改变通风⽅式绝不让⽕烟危及⼈员安全。如对另⼀部分⼈员有威胁时,应先将他们撤离后再改变通风⽅式。
在没有弄清⽕灾情况、⼈员分布,遇险⼈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般只能采⽤原有通风⽅式。在遇险⼈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出
现贫氧和造成⽡斯积聚。对矿井进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灾,在不能防⽌⽕烟侵⼊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须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周密布置井⼝站岗放哨,通知井下⼈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员,⽴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反风,抢救灾区⼈员并组织灭⽕。
多风井通风的矿井,任何情况下,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
(3)处理矿井⽕灾事故的⽅法
在⽕灾初期,如⽕势不⼤,可采⽤直接灭⽕法灭⽕,是灭⽕的有利时机。
当直接灭⽕⽆效或⽕势发展很快、温度很⾼,⽆法接近⽕源时,则可将⽕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浓度下降,达到惰化⽕区,促其⾃然熄灭的⽬的。
如⽕区范围较⼤,且不易封闭严密,⽽⽕区⽓体⼜⽆爆炸危险时,可采⽤⾼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如⽕区⽓体有爆炸的危险,且确认灾区所有⼈员已撤出,则可向⽕区送⼊惰⽓,以加速⽕区惰化。
在特殊情况下,也是万不得已时,只能采⽤淹设矿井或采区的办法来达到灭⽕的⽬的。这种⽅法对极易⾃燃的煤层⽽⾔,在排除积⽔后,更易复燃。
灭⽕时风流调度的⽅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灾采⽤不同的调度⽅法。
3、井下⽔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矿井⽔的⽔量超过矿井排⽔能⼒或发⽣井下突然涌⽔时,会造成⽔灾,轻者局部巷道被淹,重者全井充⽔,矿毁⼈亡。
矿井发⾃来⽔灾后,常常有⼈被困在井下等待救助,这是救护⼯作的重点对象。
(1)井下⽔灾应急处理的要求
井巷发⽣透⽔事故时,⾸要任务是抢救受淹地点被困的⼈员,控制⽔势,防⽌井巷被淹的范围扩⼤。
必须了解突⽔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量、静⽌⽔位、突⽔后涌⽔量、影响范围、补给⽔源及有影响的地⾯⽔体。
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员分布、矿井中有⽣存条件的地点、进⼊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按积⽔量、涌⽔量组织排⽔,同时堵塞地⾯补给⽔源。
加强排⽔和抢救中的通风,监测硫化氢等有害⽓体浓度,切断灾区电源,防⽌突然涌出其他有毒⽓体。
排⽔后侦察、抢险中,要防⽌冒顶、掉底和⼆次突⽔。
当井下巷道的积⽔抢险时,应及时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整修巷道,为恢复⽣产创造条件。
托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井下⽔灾应急处理的办法
在透⽔淹井时,应根据当时⼈员分布情况,按《矿⼭事故应急处理计划》的规定,撤出灾区与受威胁地区的⼈员,处于事故地点中的⼈员亦应⾃动组织按⽔害撤退路线迅速撤出。救护⼈员应分别从上部⽔平与逆⽔流⽅向进⼊灾区救⼈。
在撤出灾区⼈员的同时,要根据已了解的突⽔地点、⽔源、涌⽔量、排⽔能⼒等情况,决定是否关⽔闸门。在关⽔闸门以前,应撤出闸门以内所有的⼈员。如下关⽔闸门,也可以采⽤其他堵⽔措施,保护排⽔设备正常运⾏。必要时,也可以撤出下⽔平⼈员,向下部巷道理发师采空区放⽔。
电力网桥矿井被淹以后,经清查⼈员,确认还有少数⼈员未出井,应根据事故前他们所在的位置与撤退时可能
遭遇的情况,判定遇险⼈员所在的位置,分析该处或其他尚有⽣存条件的地点,确定该地点的空间容积,氧⽓、⽡斯、⼆氧化碳浓度,计算出他们可以⽣存的时间。如被困⼈员所在地点⾼于突出后⽔位线,可以⽤打钻等办法供给空⽓,如果他们所在地点为盲洞且低于突⽔后⽔位时,则不可盲⽬打钻孔,以防泄压引起该地点⽔位上升,扩⼤灾情。
救护者在处理⽔灾事故时,逆⽔流⽅向进⼊巷道侦察,且知道该巷道上部⽆出⼝时,应有专⼈在外⾯监视⽔情,并保持联系。⾏进中应注意⽔位与⽔情变化,当有被淹没危险时,要⽴即返回基地。
处理上⼭巷道突⽔时,必须防⽌⼆次突⽔和积⽔淤泥冲出。突⽔地点下部要有⾜够能存⽔与存沉淀物的有效空间,并能与监视⼈员有通讯联系,保证作业⼈员有安全退路,否则禁⽌进⼊上⼭突⽔地点作业,以防⽌扩⼤事故。
(3)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难⼈员时的注意事项
发现遇难⼈员时,严禁⽤头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失明。正确的⽅法是⽤⾐⽚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难⼈员眼睛,等瞳孔逐渐收缩直⾄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
发现遇难⼈员时,不可⽴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体温,应在井下安全地点进⾏初步处置(如包扎、
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再送到医院进⾏特别护理。在初期,避免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难⼈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
遇难⼈员长期不进⾷,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急需补充营养,应以少量多餐的⽅法,以稀软的、⾼营养、⾼蛋⽩的⾷物为宜。
4、泥⽯流事故的应急处理
所泥⽯流,是指⽔、泥沙和⽯块等组成的混合体,通常为流体,其危害最⼤。
⼀般形成泥⽯流的条件有:陡峻的地形和较⼤的沟床坡度;充沛的⽔源;在矿区内堆积⼤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崩落顶板的采矿⽅法。
防治泥⽯流可采⽤如下措施:
(1)原则上采⽤以防、避为主,尽量稳定原有⼭体。
(1)原则上采⽤以防、避为主,尽量稳定原有⼭体。
(2)设计应根据现有⼭坡地形、岩体性质、断层和节理⽅向,拟定的采矿⽅法来确定。
快门3d(3)以圈定的塌陷区为基础,分析确定当泥⽯流的流失范围。
(4)⼯业场地及任何建筑物应避开泥⽯流流失区域。
(5)尾矿坝及排⼟场也应避开泥⽯流,并不能布置在⼯业场地、村庄、陷落区等受影响的范围内。(6)不能避开流失区的设施,尽量迁移⾄坑内或适宜地点。
(7)井(硐)⼝位置的选择,应避开重叠的陡⼭坡和沟⼝陡坡地形。
(8)泥⽯流流失的井(硐)⼝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和防护设施。
(9)采⽤减缓泥⽯流发展的采矿⽅法及采空区处理⽅法。
(10)把滚⽯引向采空区域或⽆危害地区,设计应合理确定采掘顺序。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0:2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17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事故   地点   灾区   处理   遇险   通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