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衰亡历史原因再研究

2008. 9体育文化导刊
124
蹴鞠衰亡历史原因
再研究
王俊奇
摘 要:蹴鞠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蹴鞠在明末清初走向衰亡。我国蹴鞠走向衰亡:社会文弱之风是其根源;宋代蹴鞠赛制、球门改革是内因;民族压迫是衰退的加速器;蹴鞠对象的弱势化造成了蹴鞠的边缘态势。
关键词:体育史;蹴鞠;衰亡;历史原因
对我国蹴鞠的衰退和衰亡原因曾经有不少人进行过研
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大多数意见认为:“因为文弱之风
日盛,宋、元时期蹴鞠、击鞠等竞技活动呈衰退之势”[1]。
有论者认为“古代的传统球类活动,明代仍在继续开展,而
且范围有所扩大。清代由于民族习惯不同未加提倡,逐渐为
应急通信系统
其他体育活动所代替,使传统球戏走向衰落的道路”[2]。还
有论者说:“满族入关前,是以耕牧为主,文化较落后,且
处寒冷地带,不尚球类活动。入关后清廷对满族传统体育提
倡,而对其他体育项目则不重视,因此,球类活动在清代
进一步衰亡,这也包括蹴鞠活动”[3]。这些论点基本是正确
的。但是我们过去对蹴鞠衰亡的研究是不够全面的,大多在
论文和著作中对这一问题一笔带过,并未展开来讨论,致使
今日也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鉴此,笔者就我国蹴鞠衰
亡提出几点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宋代文弱之风是蹴鞠衰亡的根源
北宋建立不久,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大
起义,面对尖锐的阶级斗争局面,宋王朝一方面在政治上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另一方面
也在思想上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因此,北宋皇帝不仅大
力推崇儒学,而且还大肆提倡佛教和道教。在这种背景下,
理学便应运而生了。理学又称道学,它承袭了儒家学说,
又糅合了佛教和道家思想,形成了一个新的唯心主义思想
体系。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周敦颐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
极”,而太极是非物质的。随后程颐和程颢兄弟二人建立了
一套系统、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理”即“天理”,
是“太极”的继续和发展。接着理学思想家朱熹又继承了
二程的思想,建立了一个更系统、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
学体系。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气”只是构成
万物的材料。他把人性分成合乎“理”的天命之性和有善
有恶的气质之性(也称人欲)。依他之意,人欲则是万恶的
根源,人们应该“去人欲,存天理”。这种“去人欲”思想
的出现,对物质性的、追求人自身娱乐、健身的体育活动
是十分不利的,加上二程鼓吹唯心论的先验论,这是为维
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而朱熹的哲学理论是为维护封建统治
秩序服务的。“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4]。集儒、佛、道
于一身的理学昌盛,极大地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
宋代统治者对追求物质的和“人欲”的体育活动是不支持
的。宋代整个社会出现视体育为下技的思想在中后期越来
越严重,宋初(兴国年间)宫中还曾举行过马球比赛,可
是这种宫廷马球赛很快就不提倡了,后来也只有庆典、祝
烷基醚硫酸盐寿、郊祀和春教活动中,由“诸军排阵……试弩射弓,打
球走马”,也是临时搭台比划而已。宋代武举科考,也是几
废几兴,波浪起伏。到1190年,宋光宗赵悙当政,宋代社
会重文轻武风气日趋严重,甚至出现“武臣试换文资”的
怪现象,不少武官不习弓马,而好文章,徒以武名。那时
的武人都是宽衣大袖,近于文士举子,完全缺乏雄健好勇
之气概[5]。蹴鞠,当然也逃脱不了社会文弱之风的影响,
宋代社会文弱之风无疑给蹴鞠走向衰亡埋下伏线。
二、宋代赛制改革是蹴鞠衰退的内因
据《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宋代蹴鞠球门立在场中
央,“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比赛分两队
进行,左右军筑球,左军先以球团转众,小筑数遭,有一
对次球头,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即供球与球头,打大赚
过球门。右军承得球,复团转众,小筑数遭,次球头亦依
前供与球头,以大赚打过,或有即便复过者胜[6]。从中可
以看出,球门“杂彩结络”,修饰得光彩夺目,与汉代蹴鞠
在地上挖的土门相比,形成鲜明的虚实对照,也就是说,
宋代蹴鞠讲排场,摆虚架子。球门三丈高(按吴承洛推算
宋、元尺折合今0.3072米,依十尺为丈,那么三丈就有
9.216米),大约接近二层楼的高度,这大大增加了进球的难
度,限制了蹴鞠的传踢和剧烈程度,使蹴鞠的观赏性也大为
降低,这是造成蹴鞠朝玩花样方向发展的要因。文中“先以
球团转众,小筑数遭”,就是这种踢花的表现。宋代蹴鞠比
赛中还有严格规定,一般队员只有踢球团转(即传球)的
任务,次球头也只有停稳球后传球的职责,而踢球进门的
任务由队长来完成。这显然是儒家等级思想在蹴鞠比赛中
的具体反映。而且文献记载说,胜与负都由“球头”(队长)承担,这样的赛制暴露出竞争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其他队员竞争意识差,使蹴鞠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有技术,这样的团队一旦有少数人流失,整个球队立刻土崩瓦解,这是非常不利于蹴鞠技术的保留与传承的。所以,这样一种儒家等级化和球门改制形成了蹴鞠衰退的内因。
三、民族压迫加速了蹴鞠的衰退
在中国历史上,周边少数民族族建立的政权,在汉人为主体的历史系统中,通常被列为外族入侵。其中北方族入侵力最强。秦汉时的匈奴,北朝的鲜卑,隋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契丹、女真与蒙古族都是强大的北方族。
族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首先采取的是民族压迫政策。元朝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建国初就推行了民族压迫政策。在战争期间,蒙古贵族经常驱使被征服的民族去进攻未被征服的民族。这样,被较早征服的民族在地位上就高一些。元世祖忽必烈时,把全国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目人,包括西夏等西北区各族和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在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还包括宋金对峙时四川地区的汉族;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原来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在这种压迫下,长期在中华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汉族文化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其中,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也相继受到了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彻底排斥。由于元朝统治者禁止汉人、南人畜鹰犬为猎,禁止或限制汉人、南人祈神赛社、习学棒武术以至演唱戏文、评话等[7],曾盛行于黄河、长江文化中的蹴鞠更进一步弱化,在整个元代,蹴鞠主要是在元曲中读到。元曲是元代散曲和杂剧的合称,一般人说的元曲主要指的是元杂剧。杂剧相当于现代戏曲,元曲中不少描写蹴鞠的情景,
使大家感到元代市民蹴鞠兴盛,其实这是个误解。在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下,赛社是严禁的,蹴鞠是不可能在广大市民中普及的。元曲中一些对蹴鞠的描写只是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其中不少是对宋朝的留恋和对旧文化的歌功颂德。
明朝是一个有着严重复古思想的朝代。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当时看来就是光复了汉人的国土河山,一时间朝野兴起复古之风,尽数回过去的传统文化,民间风俗主要寻迹唐宋两朝,蹴鞠也不例外。然而,虽然明朝蹴鞠有些恢复,但“明代后,蹴鞠进一步衰落……‘一般场户’流行的大约只剩了‘一人场户’到‘三人场’,其他几种方法已不受重视。各种场户比赛方法、名目则有不同改进”[8]。在文献中,明朝主要是《太平清话》和少数几首诗文中有些描写,但无非是刻画宫女,女流清芬的女子蹴鞠。还有就是《明宣宗行乐图》描写皇帝大臣观看“三人场”的情景。尽管朱元璋意欲复古,但想恢复唐宋文化之盛是不可能的,像蹴鞠这样的竞技体育经过百年的衰退,到明朝社会上懂筑球技艺的传承人已寥寥无几。
满清入关,对汉人的民族压迫也是深重的。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强迫汉人改易衣服与发式,接着频繁不断的,三番五次地镇压和焚毁少林寺,四处捕捉反清复明志士。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反映,是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产物。它不但造成了政治空气的沉闷,也带来了文化思想的窒息。这种持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人为的高压政策和
措施,必然对中原传统体育造成不小“摧折”,严重阻碍了
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这种文化专制具体表现在体育上,只注意提倡满族传统体育(如冰嬉、冰上蹴鞠、骑射、射绸布、射香火等),社会上,不要说比赛蹴鞠,就连玩耍
的踢皮球也只在康熙时偶有所见,但也是奄奄一息。有人说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踢球,是乾隆时期有蹴鞠的证明,但经红学家们考证,曹雪芹写《红楼梦》实际上是对他
小时候的回忆,曹雪芹笔下的贾母便是以他自己的祖母为原
型写作的。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那段“即见僮没水中,取一圆出……踏猛似破”和“刺布作圆,踢蹴为笑”等
鬼怪描写,更是值得怀疑,不可确信。乾隆年间几本书籍中
出现的蹴鞠实为忆中物,而实物已消亡了。
四、蹴鞠对象的弱势化
对元、明、清蹴鞠史稍稍过目就不难发现,这几个朝
代从事蹴鞠的体基本上是妇女儿童。如元代著名杂剧作
家关汉卿写道:“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女
校尉》)。文中“踢打温柔”,说明这种蹴鞠玩耍讲究的是“柔”,即缓慢、不剧烈,所以适合女校尉们踢玩。又见元
戏曲家邓玉宾描写的“随圆社常将蹴鞠抛抱,占场儿陪伴
了英豪”(《仕女圆社气球双关》)。文中“常将蹴鞠抛抱”,似乎是手脚并用了,这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再看明末清初
诗人李渔在《美人千态诗》中刻画的“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拽起露金莲。
几回踢罢娇无语,恨杀长安美少年”。由于红裙拖地,踢球
时不得不用手拽起裙,但抬起三寸金莲的小脚,迈着站不
稳的步子踢球,踢不到一下子就气喘吁吁了。蒲松龄《聊
斋志异》中踢球的是一个名叫小翠的女子;《红楼梦》中踢
球的是“门上小”,这些踢球的人都带一“小”字。很明显,明末清初蹴鞠体进一步弱势化,也是蹴鞠走向衰亡
的因素之一。
五、结语
综上讨论,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我国古代蹴鞠的衰亡是多因素的。但其中最重要
弱碱水设备
的一个因素,宋代社会趋向文弱之风是造成竞技性蹴鞠衰
退的要因,也是我国蹴鞠衰亡的社会根源。
(二)民族压迫加速了蹴鞠的衰亡。从元至清三个朝代
就遭到两个外族入侵(对当时汉族来说)。而这两个入侵民
族都采取了文化压迫政策,并强制汉族放弃文化传统,用
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迫。元、清
两朝严重的压迫加速了蹴鞠的衰亡。
(三)宋代蹴鞠球门和赛制的改革是蹴鞠衰亡的内因。
宋代球门升至9.216米高,使蹴鞠比赛完全不讲实效,而追
声纳探鱼器
求传踢等花架子,加上有严格的等级规则,导致蹴鞠缺乏
竞技性和观赏性,从而迫使蹴鞠朝玩弄花样方向发展。
(四)蹴鞠对象的弱势化。从文献和至今发现的宋元绘画、瓷枕、瓷瓶上的蹴鞠图来看,宋代以来蹴鞠对象已经
偏向妇女儿童,对于足球来说,妇女儿童无疑是弱势体。
所以,这一方面是宋以后蹴鞠竞技性严重衰退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蹴鞠对象的弱势化,也即蹴鞠的边缘化态势形成,特别是满清统治者对汉民族的蹴鞠很不重视,更是加
快了蹴鞠的边缘化,最终使足踢的蹴鞠衰亡在裹足女子的
脚下,是不奇怪的,也是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125
参考文献:
[1] 颜天民, 等, 主编. 体育概论、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
育法规[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36.
[2] 王其慧, 李宁, 编. 中国体育史[M].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教
务处编(内部), 1984: 69.
[3] 杨向东.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92.
[4] 张岱年. 文化与哲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1.[5] 王俊奇. 中国唐宋体育史[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191.
[6][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注[M]. 邓之诚,注.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2: 222.
[7] 蒙思明. 元代社会阶级制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8] 谷世权. 中国体育史[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159.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2000 (9): 444.
[5] 张文安. 神仙信仰的发展与汉代医学兴衰[J]. 北方论丛,
2007 (6): 69~72.
[6] 张媛. 试论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m6co2005 (1).
[7] 许一伶. 汉代建鼓舞研究[J]. 东南文化, 2004 (3): 73~77.
[8] 卫怡雪.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D]. 河南大学, 2004.
[9] 崔乐泉. 汉代肖形印中的珍品——蹴鞠纹印和角抵纹印
[J]. 体育文化导刊, 1993 (4): 31.
[10] 孙世文. 汉代角抵戏初探[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
kv7
会科学版, 1984 (4): 67~71.
[11] 米冠军, 王仲伟, 魏仁华. 南阳汉代武术画像石试析[J]. 中
原文物, 1998 (3): 67~72.
[12] 刘英林, 武文. 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 西北纺织工学院
学报, 2001 (3): 39~43.
[13] 李重申, 李小惠. 丝绸之路汉代体育简犊研究[J]. 敦煌研
究, 2005 (13): 105~109.
[14] 崔乐泉. 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J]. 考古与文物, 1995
(2): 75~81.
[15] 邓霞. 南阳汉画像所反映的汉代体育文化[D]. 河南大学,
2004: 1~52.
[16] 许友根. 对汉唐时期的蹴鞠的研究[J]. 华夏文化, 2002
(3): 43~44.
[17] 翁士勋. 三评《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J]. 体育文
化导刊, 2005 (6): 67~68.
[18] 刘秉果. 我与蹴鞠[J]. 体育文化导刊, 2005 (5): 66~67.
[19] 刘秉果. 汉代长跑的“兴奋剂”秘方[J]. 体育文化导刊,
2005 (8): 78~79.
[20] 郭杰. 汉画中体育活动的愉悦功能[J]. 南都学坛, 2005
(4): 12~13.
[21] 许斌, 许晓音. 西汉体育文化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 体育
文化导刊, 2002 (4): 59~60.
[22] 陈成军, 王永红. 对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研究[J]. 中国历
史博物馆馆刊, 1994 (2): 50~55.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上接第121页)
版的日本小出末三编写、徐溥霖翻译的《最新发明二分间操》介绍的课间操是日本木真山荣次赴欧美
考察教育后引进的,在日本推行两年后就传入了我国。1909年中国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徐溥霖编写的《体操上之生理》,系参考日文有关书籍写成,被列为体操教师必读书。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一书是从日文译成的,是一部较全面论述体操的书籍,对我国开展近代体操具有指导作用,附录有日本文部省关于学校体操游戏的调查报告。
另据顾燮光编辑的《译书经眼录》载,在1902至1904年间,中国译自日本的有关体育的书籍尚有下列几种:1.西川政宪著、杨寿桐译《国民体育学》一卷,文明书局出版。2.王肇鋐译《普通体操摘要》(日本师范学校课本)上海扫叶山房石印。3.坪井宏道、田中盛业合著,丁锦译《蒙学体操教科书》,文明书局出版。4.嘉纳治五郎主编、钟观光译《国民新体操》(记德人孙唐体力养成法),科学仪器馆出版。以上考证表明:借助日本中介、吸纳西方体育、推动中外交流、促进健民强国是客观存在的史实。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那种关于中国的出版文献在1900年最早传递有关奥运会的信息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准确的时间应该是在1904年。而关于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除了普遍认为的通过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会青年会组织的传播和留美幼童的传播这两个渠道外,实际上还应该有日本这一重要的中介。
参考文献:
[1] 罗时铭.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时间考[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2).
[2] 郭怡. 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 赵建军. 人类文明史体育卷:野蛮与文明[M]. 湖南人民出
版社, 1998: 32.
[4]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940~1951.上海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52~153.
[5] 刘佐. 外国地名探源[M]. 星球地图出版社, 1998: 408.
[6] 吕顺长. 教育考察记(上)[M].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
410~422, 6, 12, 14.
[7] 刘正琰,等,编.汉语外来语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
34.
[8]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主编. 万事由来手册[M]. 江苏少年
儿童出版社, 1987: 329.
[9] 王韬, 顾燮光, 等,编. 近代译书目[M].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587~589.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中)
(上接第123页)
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3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13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蹴鞠   体育   文化   衰亡   中国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