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



1.本发明属于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乘坐在充气的漂流筏(也称漂流艇)上体验激流而下、瞬息万变的惊险和刺激,使漂流运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及刺激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3.而在漂流过程中,由于漂流筏一般体积不大,且不具备动力,只能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在碰到障碍物或者遇到水中旋涡、落差大的区域时,漂流筏容易出现剧烈振动或者撞击障碍物,导致使用者受到冲击甚至从漂流筏上飞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或者是出现翻船情况,导致使用者在碰撞时受到损伤或者出现溺水、呛水的问题,同时,在漂流过程中出现碰撞时,头部发生碰撞的可能相较其他身体部位概率更高,并且头部和颈部也是容易受到创伤,出现创伤后的后果也是相对更严重的部位,因此,需要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保护,避免头部、颈部出现创伤以及避免使用者溺水/呛水。
4.为此,提供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在漂流过程中对使用者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漂流过程中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保护的同时避免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包括上护圈,所述上护圈上固连有连接柱,所述上护圈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护圈套接在使用者的头部,所述上护圈卡接在使用者穿戴的头盔下沿内,下护圈,所述下护圈固连在连接柱上,所述下护圈的直径小于上护圈的直径,所述上护圈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护圈接触并抵接在使用者的肩部,所述上护圈和下护圈内安装有弹性板,所述下护圈、上护圈和连接柱内部为非牛顿流体。
7.优选的,所述下护圈包括包裹层和防护管,所述包裹层内包裹的防护管共有多组,所述防护管内填充非牛顿流体,所述下护圈、上护圈和连接柱的结构相同。
8.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使用纤维与金属丝编织形成。
9.优选的,所述下护圈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下气囊,所述上护圈上固定安装有上气囊,所述连接柱上固定安装有中间气囊,所述下气囊、中间气囊、上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护圈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安装有连通到下气囊中的充气设备和电源。
10.优选的,所述上气囊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大于下气囊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所述中间气囊靠近上气囊一端的侧壁的厚度小于中间气囊靠近下气囊一端的侧壁的厚度。
11.优选的,所述弹性板位于上气囊与上护圈以及下气囊与下护圈之间,所述弹性板
朝向使用者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均匀开设有三角形切口,所述三角形切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使用者。
12.优选的,所述下气囊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下气囊内部空间分为互不连通的膨胀腔和喷出腔,所述控制器内的充气设备同时向膨胀腔和喷出腔中充气,所述喷出腔上开设有喷出孔,所述上气囊与下气囊的结构相同,所述下气囊的膨胀腔与中间气囊相互连通,所述上气囊中的膨胀腔和喷出腔分别与中间气囊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喷出孔包括:水平孔,所述水平孔靠近下护圈的缺口处,所述水平孔的喷出方向与使用者的面部朝向方向相同,竖直孔,所述竖直孔的喷出方向与水平孔的喷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竖直孔的喷出方向为使用者站立时向下的方向。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通过设置上护圈、下护圈和连接柱,通过在三者中填充非牛顿流体,在漂流过程中,出现碰撞时,对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保护,避免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受到伤害,并且在未出现碰撞时,不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动作,保证使用者的体验感。
15.2.本发明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通过设置上气囊、下气囊、中间气囊以及开设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上的喷出孔,在使用者落水后,能够快速的使使用者上浮到水面上,并尽可能保证使用者的面部位于水面上,防止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的情况,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保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保护设备的局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保护设备中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保护设备中安装块和检测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下护圈1、下气囊11、喷出腔111、膨胀腔112、隔板113、包裹层12、防护管13、上护圈2、上气囊21、连接柱3、中间气囊31、控制器4、水平孔5、竖直孔51、安装块6、检测线61、弹性板7、加强筋71、三角切口72。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9.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包括上护圈2,所述上护圈2上固连有连接柱3,所述上护圈2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护圈2套接在使用者的头部,所述上护圈2卡接在使用者穿戴的头盔下沿内,
下护圈1,所述下护圈1固连在连接柱3上,所述下护圈1的直径小于上护圈2的直径,所述上护圈2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护圈1接触并抵接在使用者的肩部,所述上护圈2和下护圈1内安装有弹性板7,所述下护圈1、上护圈2和连接柱3内部为非牛顿流体;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首先将上护圈2卡接到头盔下沿的内部,之后,通过开设的缺口将头盔、上护圈2以及下护圈1穿戴好,通过头盔保护头部的安全,通过上护圈2、连接柱3以及下护圈1保护使用者的颈部,避免使用者在漂流过程中受到冲击后出现碰撞时,使用者的颈部承受过大的外力,导致使用者的颈部受伤;同时,由于上护圈2、下护圈1和连接柱3内部是填充的非牛顿流体,利用其特性,保证在使用者受到冲击时才会使上护圈2、下护圈1和连接柱3立即变硬,产生防护作用,避免对使用者正常使用时的动作产生限制,影响到使用者游玩的体验;同时,由于下护圈1接触并抵接在使用者的肩部,能够保证即便使用者从漂流设备上受到冲击而飞出/冲出,导致使用者头部撞击障碍物时,头部受到的冲击力也能通过连接柱3传递到使用者的肩部,避免使用者的颈椎受到较大的压缩作用力而受到损伤;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上护圈2和下护圈1内安装的弹性板7,使得使用者在穿戴保护设备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上护圈2和下护圈1从缺口处向两侧拉开,方便使用者的穿戴,并在穿戴完成后,保证上护圈2和下护圈1紧贴在使用者的身上,避免在使用者漂流过程中,由于保护设备与使用者之间存在可以晃动的空隙,影响到保护设备对使用者的保护效果。
20.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护圈1包括包裹层12和防护管13,所述包裹层12内包裹的防护管13共有多组,所述防护管13内填充非牛顿流体,所述下护圈1、上护圈2和连接柱3的结构相同;在使用者进行漂流的时候,由于漂流环境的不同,使用者身上的保护设备存在受到割/划伤的可能,通过使用包裹层12来包裹多组防护管13的方式,避免保护设备受到割/划伤时,上护圈2、下护圈1、连接柱3内的非牛顿流体全部流出,导致保护设备失去保护效果,同时,通过多组防护管13的设置,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上护圈2、下护圈1和连接柱3抵抗弯折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保护设备的防护效果。
21.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包裹层12使用纤维与金属丝编织形成;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包裹层12内编织的金属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包裹层12的防割/防划能力,避免包裹层12轻易出现损坏,导致防护管13暴露在外界,影响到保护设备的美观程度以及使用寿命,同时,包裹层12中使用的纤维可以常见的各种耐磨性能好的纤维,包括但不限于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等。
22.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护圈1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下气囊11,所述上护圈2上固定安装有上气囊21,所述连接柱3上固定安装有中间气囊31,所述下气囊11、中间气囊31、上气囊2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护圈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内部安装有连通到下气囊11中的充气设备和电源;在使用的时候,控制器4通过固定连接在使用者头盔表面的检测线61的通断来判断使用者是否跌入水中且使用者的头部位于水面下,从而在使用者从漂流设备上掉落到水中之后,控制器4及时启动充气设备,向下气囊11、上气囊21和中间气囊31中充气,各气囊之
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单向阀门,从而利用各气囊膨胀后变大的体积产生的浮力,让使用者的头部被抬起,避免使用者掉落到水中之后出现溺水或呛水,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以及游乐的体验感;同时,连接控制器4的检测线61被包埋在由树脂制成的安装块6中,且检测线61的端部恰好暴露到安装块6的表面,并且共有多个安装在头盔上的检测线61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到控制器4上,同时,由于疏水树脂表面疏水,使用者从漂流设备上掉落后能快速从水中飘起,使自己的头部位于水面上的时候或者漂流过程中被水花溅到的时候,在安装块6表面上的水分会快速的滑落,使安装块6表面的检测线61端部不再连通,不能继续向控制器4内传递信号,因此,使用时会在控制器4内预先设置好延时时间,接收到检测线61的信号超过设置的延时时间,控制器4才会启动充气设备进行充气,以避免使用者被水溅到或者使用者落水后快速浮出水面时,控制器4出现误判,进而错误的启动充气设备开始充气,影响到使用者的游乐体验感以及影响到保护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控制器4内的充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带有电磁阀的压缩气瓶、使用叠氮化钠作为材料的气体发生器,同时,在各个气囊的表面均开设有微孔,以便于上气囊21、下气囊11、中间气囊31在充气一端时间之后,能够自动将内部气体排出,以便于使用者重新爬上漂流设备,继续游玩时,不会因为膨胀的上气囊21、下气囊11和中间气囊31,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漂流动作,并且,在使用带有电磁阀的压缩气瓶时,不会一次放出全部气体或者使用叠氮化钠作为材料的气体发生器时,在气体发生器内填充多份相互分离的叠氮化钠,以便多次触发,从而保证在使用者再次落水后,保护设备能够继续正常发挥作用,为使用者提供保护,避免保护设备仅能发挥单次保护作用,而在使用者整个漂流过程中再次出现危险时,不能继续提供保护;同时,控制器4内的充气设备拆卸安装,在使用者游玩完毕后,可以回收保护设备,对控制器内部的充气设备进行更换和维护,从而保证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整体更换控制器,增加使用成本、缩短保护设备使用寿命。
23.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气囊21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大于下气囊11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所述中间气囊31靠近上气囊21一端的侧壁的厚度小于中间气囊31靠近下气囊11一端的侧壁的厚度;在使用的时候,充气后的上气囊21体积大于下气囊11的体积,以及中间气囊31靠近上气囊21的一端膨胀后的体积更大,从而使得上气囊21以及靠近上气囊21一端的中间气囊31产生的浮力更大,从而在上气囊21和下气囊11产生的浮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令使用者保持头部竖直向上的作用效果,避免出现在保护设备上的气囊作用下,使用者向上浮起时,使用者的口鼻不能快速的脱离水面,导致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或游乐体验感。
24.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板7位于上气囊21与上护圈2以及下气囊11与下护圈1之间,所述弹性板7朝向使用者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71,所述加强筋71上均匀开设有三角切口72,所述三角切口72的开口方向朝向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由于上气囊21、下气囊11和中间气囊31充气的时候,膨胀后的各个气囊同样会对上护圈2、下护圈1产生挤压的作用效果,导致压迫到使用者,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以及体验感,通过在弹性板7上安装的加强筋71,以及在加强筋71上开设的三角切口
72,使得弹性板7向外拉开的时候不受限制,在受到外力或者各个气囊压迫,向内挤压的时候,在三角切口72的两侧相互接触后,加强筋71产生作用,抵抗弹性板7向内的变形,避免对使用者产生压迫,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以及体验感。
25.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气囊11内部设置有隔板113,所述隔板113将下气囊11内部空间分为互不连通的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所述控制器4内的充气设备同时向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中充气,所述喷出腔111上开设有喷出孔,所述上气囊21与下气囊11的结构相同,所述下气囊11的膨胀腔112与中间气囊31相互连通,所述上气囊21中的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分别与中间气囊31连通;在使用的时候,当上气囊21和下气囊11充气之后,两者中的膨胀腔112正常膨胀变大,提供向上的浮力,而喷出腔111在膨胀变大的同时,其内部的气体快速的从喷出孔中喷出,从而利用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对使用者产生一定的推动力,加快使用者浮出水面的速度,避免使用者溺水或呛水,保证使用者安全和使用体验感。
26.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喷出孔包括:水平孔5,所述水平孔5靠近下护圈1的缺口处,所述水平孔5的喷出方向与使用者的面部朝向方向相同,竖直孔51,所述竖直孔51的喷出方向与水平孔5的喷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竖直孔51的喷出方向为使用者站立时向下的方向;在使用的时候,通过竖直孔51中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使用者向上浮起,使使用者快速的浮出到水面上,同时,利用水平孔5中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快速的将使用者面部朝向方向上的水冲开,避免使用者呛水,同时,利用水平孔5中喷出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促进使用者翻转,降低使用者面部浸没在水中的可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以及降低呛水的可能。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护圈(2),所述上护圈(2)上固连有连接柱(3),所述上护圈(2)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护圈(2)套接在使用者的头部,所述上护圈(2)卡接在使用者穿戴的头盔下沿内,下护圈(1),所述下护圈(1)固连在连接柱(3)上,所述下护圈(1)的直径小于上护圈(2)的直径,所述上护圈(2)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护圈(1)接触并抵接在使用者的肩部,所述上护圈(2)和下护圈(1)内安装有弹性板(7),所述下护圈(1)、上护圈(2)和连接柱(3)内部为非牛顿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圈(1)包括包裹层(12)和防护管(13),所述包裹层(12)内包裹的防护管(13)共有多组,所述防护管(13)内填充非牛顿流体,所述下护圈(1)、上护圈(2)和连接柱(3)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12)使用纤维与金属丝编织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圈(1)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下气囊(11),所述上护圈(2)上固定安装有上气囊(21),所述连接柱(3)上固定安装有中间气囊(31),所述下气囊(11)、中间气囊(31)、上气囊(2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护圈(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内部安装有连通到下气囊(11)中的充气设备和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囊(21)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大于下气囊(11)在同等气压下膨胀后的体积,所述中间气囊(31)靠近上气囊(21)一端的侧壁的厚度小于中间气囊(31)靠近下气囊(11)一端的侧壁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7)位于上气囊(21)与上护圈(2)以及下气囊(11)与下护圈(1)之间,所述弹性板(7)朝向使用者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71),所述加强筋(71)上均匀开设有三角切口(72),所述三角切口(72)的开口方向朝向使用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囊(11)内部设置有隔板(113),所述隔板(113)将下气囊(11)内部空间分为互不连通的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所述控制器(4)内的充气设备同时向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中充气,所述喷出腔(111)上开设有喷出孔,所述上气囊(21)与下气囊(11)的结构相同,所述下气囊(11)的膨胀腔(112)与中间气囊(31)相互连通,所述上气囊(21)中的膨胀腔(112)和喷出腔(111)分别与中间气囊(31)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孔包括:水平孔(5),所述水平孔(5)靠近下护圈(1)的缺口处,所述水平孔(5)的喷出方向与使用者的面部朝向方向相同,竖直孔(51),所述竖直孔(51)的喷出方向与水平孔(5)的喷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竖直孔(51)的喷出方向为使用者站立时向下的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安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上漂流安全保护设备,所述上护圈上固连有连接柱,所述上护圈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上护圈套接在使用者的头部,所述上护圈卡接在使用者穿戴的头盔下沿内,所述下护圈固连在连接柱上,所述下护圈的直径小于上护圈的直径,所述上护圈上开设有缺口,所述下护圈接触并抵接在使用者的肩部,所述上护圈和下护圈内安装有弹性板,所述下护圈、上护圈和连接柱内部为非牛顿流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能够在漂流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并防止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的情况。并防止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的情况。并防止使用者出现溺水或呛水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

盘劲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贵州财经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4.15

技术公布日:

2022/8/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1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气囊   使用者   设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