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封堵方法及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封堵方法及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通海阀又称海底阀,是安装于船舶空载水线以下的两舷、舭部或船底的进水阀。通过手轮或甲板传动机启闭阀门,控制船外水进入船内,以供船上清洁卫生和冷却机器等用。参见图1,通海阀安装在舷外管10的出水口处。正常情况下,通海阀需要在船舶出坞下水之前安装好,否则出坞后会出现海水泄漏到船体内部的情况。但出于各种原因,阀组的到货时间往往不能满足生产进度需求,容易出现晚到货的情况。如果等阀组物资到货,需要延迟船舶出坞的时间,影响了交船时间。参见图2,在通海阀没到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正常的交船时间,船厂通常利用一个盲板法兰20暂时替代通海阀,将舷外管10的出水口处密封,船舶按照计划的出坞时间下水,当通海阀到货之后,再将盲板法兰20更换为通海阀。如果只是为了更换阀组而进行二次进坞,那么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得不偿失。因此,一般会在海上进行通海阀的更换工作。
3.现有技术中在水上更换阀组的工作,需要专门安排专业的潜水员下水采用封堵物40进行舷外管10进水口处的封堵工作,封堵完成之后,船上人员立即进行通海阀的更换,以便安装完成之后,及时联络潜水员拆除进水口的密封,缩短潜水员在水下的时间。通海阀不能按期到货的情况多有发生,船舶行业对于生产周期的要求又比较严格,若船舶仅为更换通海阀而进坞作业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而安排潜水员辅助完成水上更换通海阀的工作,人工成本较高,并且,水下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安全风险较大。
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该封堵工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密封性可靠,采用该封堵工装,操作人员无需下水即可进行舷外管的封堵工作,操作安全,成本低,也不会影响船舶生产进程。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所述舷外管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能够连接通海阀,包括:
8.气囊,所述气囊能够通过入水口放置于所述舷外管内,所述气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气囊充气后能够将所述舷外管封堵以防止海水进入船体;
9.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进气口和泄放阀,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泄放阀均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气体能够从所述进气口经所述第一连通管进入到所述气囊中,所述气囊中的气体能够经所述第一连通管从所述泄放阀排出。
10.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连通管,所述泄放阀和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
第二连通管上,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于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后,依次经所述第二连通管和所述第一连通管进入所述气囊,所述泄放阀打开后,所述气囊内的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从所述泄放阀排出。
11.可选地,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入口和所述气体进口之间,所述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内的压力。
12.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连接于所述调节开关的下游。
13.可选地,所述蓄能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上。
14.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气囊内的压力。
15.可选地,所述气囊的材质为橡胶。
1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外管封堵方法,该封堵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操作人员下水,操作时间短。
17.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8.一种舷外管封堵方法,采用上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所述舷外管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将未充气的所述气囊通过舷外管的入水口放入到所述舷外管中;
20.s2、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囊内充气,当所述气囊将所述舷外管密封后,停止充气。
21.可选地,当船舶准备出坞前,但通海阀未到货时,所述舷外管封堵方法还包括:采用盲板法兰将所述舷外管的入水口封堵。
22.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方便通海阀的更换,操作人员无需下水,操作简单快捷。
23.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4.一种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采用上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所述更换通海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将未充气的所述气囊通过所述舷外管的入水口放入到所述舷外管中;
26.s2、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囊内充气,当所述气囊将所述舷外管密封后,停止充气;
27.s3、取下原有通海阀,并放掉所述舷外管内残留的海水;
28.s4、安装新的通海阀;
29.s5、所述新的通海阀安装完成后,打开所述泄放阀,将所述气囊内气体放出,并移除所述气囊。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供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将气囊通过舷外管的入水口放入到舷外管中,气囊充气后,能够将舷外管的入水口封堵,从而防止船舶下水后,海水从舷外管进入到船体中。采用第一连通管连接于气囊上,第一连通管具有进气口,可在进气口处连接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同时,第一连通管上还设置有泄放阀。当通海阀更换完成之后,打开泄放阀,将气囊内的气体放出,气囊放气后,即可轻松从舷外管中移除。气囊的设置使舷外管封堵工作简单易行,即使船舶下水后,封堵舷外管的操作也十分方便,操作人员可以驾驶小船或在岸上利用管钳或其他工具控制气囊进入舷外管即可,无需潜到水下。气囊尺寸小、重量轻,经
济实用,可以多次使用,成本低。通过设置合理长度的第一连通管,控制单元可放置在水面以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单元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十分方便。该舷外管封堵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无需下水即可进行封堵舷外管以及拆除封堵的工作,安全可靠,成本低,且能够有效保证船舶生产建造工作的高效进行。
附图说明
32.图1是现有技术中通海阀与舷外管的装配图;
33.图2是现有技术中舷外管入水口和出水口被封堵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舷外管封堵工装与舷外管的装配图。
35.图中:
36.10、舷外管;20、盲板法兰;30、管子法兰;40、封堵物;50、船体外板;100、气囊;200、第一连通管;300、控制单元;310、第二连通管;320、进气口;330、泄放阀;340、调节开关;350、蓄能器;36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参见图3,舷外管10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处能够连接通海阀。本实施例提供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包括气囊100和控制单元300。气囊100能够通过入水口放置在舷外管10内,气囊100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00,气囊100充气后能够将舷外管10封堵,以防止海水进入船体。控制单元300包括进气口320和泄放阀330,进气口320和泄放阀330和第一连通管
200连通,气体能够从进气口320经第一连通管200进入到气囊100中,气囊100中的气体能够经第一连通管200从泄放阀330排出。
42.上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将气囊100通过舷外管10的入水口放入到舷外管10中,气囊100充气后,能够将舷外管10的入水口封堵,从而防止船舶下水后,海水从舷外管10进入到船体中。采用第一连通管200连接于气囊100上,第一连通管200具有进气口320,可在进气口320处连接充气装置,对气囊100进行充气。同时,第一连通管200上还设置有泄放阀330。当通海阀更换完成之后,打开泄放阀330,将气囊100内的气体放出,气囊100放气后,即可轻松从舷外管10中移除。气囊100的设置使舷外管10封堵工作简单易行,即使船舶下水后,封堵舷外管10的操作也十分方便,操作人员可以驾驶小船或在岸上利用管钳或其他工具控制气囊100进入舷外管10即可,无需潜到水下。气囊100尺寸小、重量轻,经济实用,可以多次使用,成本低。通过设置合理长度的第一连通管200,控制单元300可放置在水面以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单元300对气囊100进行充气或放气,十分方便。该舷外管封堵工装结构简单,操作人员无需下水即可进行封堵舷外管10以及拆除封堵的工作,安全可靠,成本低,且能够有效保证船舶生产建造工作的高效进行。
43.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气囊100采用橡胶制成,橡胶具有高弹性和柔韧性,充气后可膨胀,抗胀强度好,充满气后能够较好地与舷外管10内壁贴合密封,且能多次使用,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以理解地,根据舷外管10的尺寸来设计气囊100的形状,保证气囊100膨胀后和舷外管10的内壁具有较大接触面积,从而保证气囊100能够有效封堵舷外管10。因此,气囊100可以设计为胶囊型、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同时,气囊100在使用前可预充一定量的气体,以方便伸入舷外管10内。可以理解地,在气囊100充入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均可使其膨胀,在本实施例中,充入气囊100的介质为压缩空气,采用气体介质,整体结构较为轻便,气囊100从舷外管10移除后,可自行浮出水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介质,本实施例仅以气体为例进行解释说明,而并非对此作出限定。
44.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200的长度可以根据舷外管10和甲板之间的距离来确定,保证第一连通管200具有足够的长度,从而控制单元300能够安放在甲板或者岸上。可选地,第一连通管200与气囊100之间采用可快速拆卸的管接头进行连接,从而气囊100或第一连通管200破损后,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其中,管接头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45.进一步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第二连通管310,泄放阀330和进气口320设置在第二连通管310上,第一连通管200连通于第二连通管310,气体从进气口320进入后,依次经第二连通管310和第一连通管200进入气囊100,泄放阀330打开后,气囊100内的气体依次经第一连通管200和第二连通管310从泄放阀330排出。第二连通管310主要用于连接泄放阀330等其他部件,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将第二连通管310及其连接的部件固定在船体甲板或岸上。
46.进一步地,第二连通管310上还设置有调节开关340,调节开关340设置在第一连通管200入口和进气口320之间,用于控制气囊100的压力。调节开关340的设置能够实现控制气体的进入量,需要充气时,调节开关340处于打开状态,待气囊100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能够有效封堵舷外管10时关闭即可。调节开关340可以为手动开关,配合压力检测仪表使用。采用压力检测仪表检测气囊100内的气压,在使用前需确定气囊100有效封堵舷外管10
时的有效气压值,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压力检测仪表判断是否可以停止向气囊100充气。当然,调节开关340也可以为根据管内压力自动执行动作的压力开关,在使用前根据有效气压值设置参数,在气囊100内的压力低于有效气压值时,压力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当气囊100内压力达到有效气压值时,压力开关自行关闭。自动执行动作的压力开关,反应灵敏度更高,安全可靠,无需操作者实时监控。
47.进一步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蓄能器350,蓄能器350安装在调节开关340的下游。当气囊100发生漏气时,可打开蓄能器350,保证气囊100处于恒压的状态,对舷外管10进行封堵。蓄能器350起到保压防漏气的作用,在气囊100出现轻微漏气时,工装仍然能够继续使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可选地,蓄能器350安装在第二连通管310上,保证工装结构的紧凑性。
48.进一步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压力表360,压力表360用于检测气囊100内的气压。压力表360同样可以设置在第二连通管310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压力表360实时观察气囊100的状态,根据压力表360示数判断气囊100是否充满或发生漏气等情况。可选地,在有蓄能器350的情况下,压力表360设置在蓄能器350的下游,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压力表360调节蓄能器350的气体输出量。
49.上述控制单元300中的第二连通管310、泄放阀330、压力表360、调节开关340等部件,均为船厂内常用部件,容易获得,封堵工装生产成本低。同时,增加蓄能器350能够保压防止漏气,封堵工装的安全性能高。封堵工装整体的结构简单,易于存放,安全经济,在使用时也容易操作,对操作人员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特殊要求,适用性强。
5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舷外管10封堵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封堵工装,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51.s1、将气囊100通过舷外管10的入水口放入到舷外管10中;
52.s2、通过进气口320向气囊100内充气,当气囊100将舷外管10密封后,停止充气。
53.针对与船厂中常出现的船舶准备出坞但通海阀未到货的情况,舷外管10封堵方法还包括采用盲板法兰20将舷外管10的入水口封堵。
54.也就是说,船舶在出坞之前,可采用封堵工装将舷外管10的入水口封堵,同时采用盲板法兰20与管子法兰30连接,即,在应当安装通海阀的位置进行封堵。气囊100封堵舷外管10之后,可以将控制单元300固定在甲板或者是岸上。在舷外管10的两端均被封堵之后,再出坞,待通海阀到货之后,将盲板法兰20取下,换上通海阀,再打开封堵工装的泄放阀330,将气囊100放气,然后,移走气囊100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封堵工作可以在岸上进行,船舶携带封堵工装一同下水,封堵舷外管10及拆除封堵的工作都不需要下水进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安排潜水员下水封堵舷外管10的操作,更加安全便捷,成本低,操作简单,极大程度上缩短了船舶生产周期。
55.除上述情况以外,本封堵工装还适用于以下情况,即船舶在水上更换通海阀。本实施例提供的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56.s1、将气囊100通过舷外管10的入水口放入到舷外管10中;
57.s2、通过进气口320向气囊100内充气,当气囊100将舷外管10密封后,停止充气;
58.s3、取下原有通海阀,并放掉舷外管10内残留的海水;
59.s4、安装新的通海阀;
60.s5、新的通海阀安装完成后,打开泄放阀330,将气囊100内气体放出,并移除气囊100。
61.为了方便将气囊100放入到舷外管10,可以适当调节船舶压载,使舷外管10的入水口尽量靠近水面。同时,在气囊100放置前,预充一定量的气体,从而方便气囊100伸入舷外管10中。操作人员可以在码头边或小船上用管钳或其他工具控制第一连通管200,调整气囊100的位置,将气囊100放入到舷外管10中。气囊100到达合适位置后,通过进气口320向气囊100充气,确保舷外管10入水口密封后,停止充气。此时,卸下原有的通海阀,船体外板50的水也不会进入到船内。卸下原有通海阀并放掉舷外管10内残留的海水后,安装新的通海阀。新的通海阀安装完成之后,打开控制单元300的泄放阀330给气囊100放气,至气囊100收缩后,即可轻松从舷外管10中移除。
6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所述舷外管(10)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能够连接通海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00),所述气囊(100)能够通过所述入水口放置于所述舷外管(10)内,所述气囊(100)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00),所述气囊(100)充气后能够将所述舷外管(10)封堵以防止海水进入船体;控制单元(300),所述控制单元(300)包括进气口(320)和泄放阀(330),所述进气口(320)和所述泄放阀(330)均与所述第一连通管(200)连通,气体能够从所述进气口(320)经所述第一连通管(200)进入到所述气囊(100)中,所述气囊(100)中的气体能够经所述第一连通管(200)从所述泄放阀(330)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第二连通管(310),所述泄放阀(330)和所述进气口(32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310)上,所述第一连通管(200)连通于所述第二连通管(310),所述气体从所述进气口(320)进入后,依次经所述第二连通管(310)和所述第一连通管(200)进入所述气囊(100),所述泄放阀(330)打开后,所述气囊(100)内的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一连通管(200)和所述第二连通管(310)从所述泄放阀(330)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310)上设置有调节开关(340),所述调节开关(34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200)入口和所述气体进口之间,所述调节开关(340)用于控制所述气囊(100)内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蓄能器(350),所述蓄能器(350)连接于所述调节开关(340)的下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5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310)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00)还包括压力表(360),所述压力表(360)用于检测所述气囊(100)内的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0)的材质为橡胶。8.一种舷外管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舷外管封堵工装,所述舷外管(10)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气囊(100)通过所述舷外管(10)的入水口放入到所述舷外管(10)中;s2、通过所述进气口(320)向所述气囊(100)内充气,当所述气囊(100)将所述舷外管(10)密封后,停止充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舷外管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船舶准备出坞前,但通海阀未到货时,所述舷外管(10)封堵方法还包括:采用盲板法兰(30)将所述舷外管(10)的所述入水口封堵。10.一种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舷外管(10)封堵工装,所述更换通海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气囊(100)通过所述舷外管(10)的所述入水口放入到所述舷外管(10)中;s2、通过所述进气口(320)向所述气囊(100)内充气,当所述气囊(100)将所述舷外管(10)密封后,停止充气;s3、取下原有通海阀,并放掉所述舷外管(10)内残留的海水;
s4、安装新的通海阀;s5、所述新的通海阀安装完成后,打开所述泄放阀(330),将所述气囊(100)内气体放出,并移除所述气囊(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船舶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舷外管封堵工装、封装方法及水上水上更换通海阀的方法。该舷外管封堵工装包括气囊和控制单元。气囊能够通过入水口放置在舷外管内,气囊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气囊充气后能够将舷外管封堵,以防止海水进入船体。控制单元包括进气口和泄放阀,进气口和泄放阀均与第一连通管连通,气体能够从进气口经第一连通管进入到气囊中,气囊中的气体能够经第一连通管从泄放阀排出。该封堵工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密封性可靠,采用该封堵工装,操作人员无需下水即可进行舷外管的封堵工作,操作安全,成本低,也不会影响船舶生产进程。影响船舶生产进程。影响船舶生产进程。


技术研发人员:

吴兴武 杨阳 何超平 魏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30

技术公布日:

2022/8/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2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1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连通管   气囊   通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