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平台监测服务方案简版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服务平台方案
一、平台建设
建设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云存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成果和技术手段,为地质灾害的灾前预警、灾后应急救援提供持续的监测服务,为领导层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的远程会商系统。平台分为监测预警子系统、应急救援子系统、远程会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后台,由地灾遥感监测数据库、监测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灾前预警、灾后应急救援、远程会商6个功能模块组成,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系统逻辑架构图
二、功能模块
2.1.数据库建设
地灾遥感监测数据库设计,分别是系统层及数据资源层。系统层即为系统库,主要用于处理系统后台配置及权限控制等信息。数据资源层是整个地灾遥感监测数据库的核心,包括多源影像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灾情信息数据库、监测成果数据库、日常巡查数据库六个数据库,主要对整个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平台提供数据支撑以及灾后应急救援分析依据。
多源影像数据库:光学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雷达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气象卫星数据。
统计分析数据库:光学影像标准数据、气象数据分析报告、专题数据产品、InSAR分析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成果数据等。
液氮散热器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一张图、规划数据、历史地形图数据等。
程序升温
灾情信息数据库:灾区4D产品、实景三维模型、灾情分析报告、救援路线分析、决策辅助信息数据等。
电解水制氢机
监测成果数据库:D-InSAR成果报告、PS-InSAR成果报告、灾害评估报告等成果。
日常巡查数据库:巡检人员日常巡查工作上传的数据,包括照片、地物属性信息等,以及人民众对疑似灾害点的反映和举报。硅气凝胶
2.2.监测数据处理
(1)采用遥感云盒技术,满足卫星数据源自动获取需求,包括光学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以及雷达卫星对重点监测区域的地表形变监测数据;
(2)无人机4D产品(DEM、DOM、DSM、DLG)和三维模型,主要为地质灾害发生后,利用无人机对灾害现场进行监测所得出的支撑数据;
(3)边坡雷达对某重点监测地物的地表形变监测数据;
(4)气象卫星数据的分析
(5)数据自动化生产线,全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
(6)遥感影像精处理协同操作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配合GIS数据处理软件在职能部门局域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其工作界面,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工作。
2.3.统计分析
利用处理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主要为灾前的预警监测和灾后的应急救援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辅助。
灾前预警监测统计分析,主要是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长时间持续的地表形变监测报告,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地面边坡雷达监测结果的分析,判断监测区域的地表形变程度。
灾后应急救援统计分析,灾害发生后,组织相关人员利用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对现场情况的一个实时监控,以及4D产品和三维模型的数据收集和生产,为救援路线以及灾害评估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2.4.灾前预警
灾前预警模块,主要功能为利用统计分析的结果对监测区域和地物进行地表形变程度的预估和判断,以及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的预计。从宏观角度和局部分析两个方向进行监测,宏观角度利用COSMO-SkyMed、TerraSAR-X、ALOS-2等专业雷达卫星数据进行大范围区域监测;局部监测主要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以及边坡雷达监测两种手段。
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对形变点进行长时序形变变化监测,可以快速定
域网性处理分析,做出初步的分析结果。若对于重点监测区域,则需要采用永久散射体(PS点)干涉测量法,利用多景雷达影像数据,进行高精度定量分析,此方式为PS-InSAR 技术路线,可长时间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基线计算精确,而且测量精度非常高。InSAR的关键技术在于三个方面:1)最有干涉对连通图构建技术;2)分布式散射体提取和滤波技术;3)稳健的形变参数估计技术。
2.5.灾后应急救援
灾后应急救援模块,采用的是无人机搭载各类型的传感器进行现场测量,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利用边坡雷达S-SAR技术,对灾害点进行定点长时间序列测量,预估灾害的严重情况;二者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灾害现场的还原以及对比发生灾害前的卫星影像分析灾害损失情况,并分析灾害现场周边的安全隐患和救援路线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如无人机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得出的灾害现场影像底图以及实景三维模型,为现场指挥和专家小组调度使用,合理制定救援路线和措施。分析灾害事故的范围大小、受灾面积、周边隐患点距离、土方量分析、救援道路宽度分析等等。
2.6.远程会商
通过在线远程公共会商服务提供的远程实时通信、协同标绘功能,专家、指挥中心和现场救援人员可进行实时通信,并基于同一数据基底进行协同标绘及实时会商,支持专家及指挥中心实时了解现场情况,同时也有助于专家和指挥中心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统一指导和调配。无人机应急车作为远程会商
的灾害现场载体,车上配备无人机、实时监控屏幕、数据处理工具等软件设备,为远程会商以及应急救援提供便利的场所和操作设备。
2.7.系统管理后台
(1)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增、删、改、查,以及权限管理和数据安全管理;
(2)用户管理:平台用户包括管理员、数据生产员、领导小组、巡查人员、众用户等账户级别划分、权限设定、以及其他的管理操作。麦克力电气
2.8.数据展示
数据展示模块用于为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平台产生的数据展示,面向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展示。包括门户网站、客户端、云车、移动终端APP。
2.9.云平台建设
云平台为系统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服务,为灾前监测子系统以及灾后应急救援子系统提供云工作台。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相关数据资源。
2.10.云存储建设
系统存储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局域网数据存储,另一部分为广域网数据存储。基于云存储技术,使用服务器本地硬盘作为主存介质,关键数据使用三份副本,非关键数据使用两份副本。且为了保障局域网数据的安全,局域网内产生的数据与广域网数据部署在不同的云上,进行物理隔离。
2.11.系统安全防护建设
系统安全防护设计时,要分四个方面来考虑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1)接入防护:接入身份安全;接入设备安全,采用C/S与B/S结合的方式进行接入防护,有效保障了系统安全。
(2)网络防护:采用2台防火墙进行网络防护,同时结合2台VPN设备、2台千兆交换机,保障系统的网络安全。
(3)虚拟化防护:主要是以在虚拟化管理平台上部署ACL等安全策略和建立虚拟防火墙vFW 为主,作为网络安全的补充。
(4)应用防护:主要基于操作系统层面,通过软件防火墙如360、瑞星等产品或技术基于应用自身进行安全防护。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3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4/1035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据   监测   进行   数据库   灾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