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克氏锥虫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影响及应对建议
昔日的拉萨,即使夏天,也要身穿厚衣,如今则是汗衫短裤;过去湖泊大量萎缩,现在则“大肆”扩张以至淹没草场……随着全球变暖,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却日益脆弱,极端高温和降水事件频繁发生。与此同时,冰川退缩、冻土消融,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也随之增多,对基础设施和当地及下游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近50年来,青藏高原暖湿化显著,年平均气温增速超过同期全球的两倍,气象衍生灾害增多。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也成最为敏感的地带之一。要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提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有专家分析,青藏高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而其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
一、藏高原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保障青藏高原核心地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预测,未来青藏高原仍将保持增暖趋势,气候与生态环境灾害复合风险加大,而应对能力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对青藏高原多圈层综合观测不足,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不够,对灾害风险预估的科技水平仍有待提升。要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保障青藏高原核心地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青藏高原自动化观测和冰冻圈观测站建设,全面开展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工程建设;建立暴雪、冰崩等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如进一步优化青藏高原生态气候综合观测站网布局,完善高原关键生态脆弱区和高风险地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办公椅扶手(二)应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变化综合立体观测网建设,提高多要素数据获取和灾害风险早期预警能力。统筹优化青藏高原气象—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网布局,重点提升多要素和多目标自动化、协同观测能力,增强冰冻圈关键区观测站建设,全面开展基于影响和风险的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影响监测工程建设。
(三)完善高原关键生态脆弱区和高风险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湖泊涨溢等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高原气候变化预警与应对服务能力。
(四)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一方面,推进青藏高原地区气象、水文、生态的天基与地基相结合和跨部门的水循环和生态安全综合监测评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对有利的生态环境“窗口机遇期”,加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五)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变化综合立体观测网建设
画面拼接
    1、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气候变化综合立体观测网建设,提高多要素数据获取和灾害风险早期预警能力。一是从提高科学认知和抵御脆弱区、敏感区气候变化风险需求出发,统筹优化青藏高原气象—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网布局,重点提升多要素和多目标自动化、协同观测能力,增强冰冻圈关键区观测站建设,全面开展基于影响和风险的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监测工程建设。二是完善高原关键生态脆弱区和高风险区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湖泊涨溢等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暴雪、冰崩等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突变与反转点阈值研究,提升高原气候变化预警与应对服务
能力。
透镜体2、深化青藏高原敏感区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伴随全球变暖影响及环境变化效应叠加,青藏高原复合型灾害风险加剧,呈现高强度、高频率、突发性、发性等特点,必须加强综合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研究,科学认识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多圈层变化和相互作用规律,提高高原气候变化多尺度时空规律及物理机制科学认识水平,增强青藏高原变化及其对上下游以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为契机,建立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提高多源数据分析与共享能力,为提高气候变化科学预估与气候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3、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应用。强化高原极端灾害风险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及极端灾害对农牧业、水资源、高寒生态系统、人健康的影响和风险。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估冰川和冻土封存碳释放引发的青藏高原碳源汇效应不确定性变化。深入研究冰川跃动、积雪融化、冰湖溃决、冻土融退等多灾种综合风险和气候环境承载力。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如川藏铁路、公路、水电站、通信光缆、输油管道沿线的冻土退化影响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气候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4、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引导树立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是应充分研究利用祁连山、三江源、贺兰山等山区空中水汽条件丰富等有利条件,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对高原冰冻圈维持的影响作用研究和科学试验。二是推动绿发展,摸清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和水电能源的详细家底与未来潜力,科学开发和利用西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可再生能源投入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一是加强“亚洲水塔”水资源变化动态监测与科学评估,推进青藏高原地区气象、水文、生态的天基与地基相结合和跨部门的水循环和生态安全综合监测评估。二是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对有利的生态环境“窗口机遇期”,加强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开展植被、农业气候适应性研究和区划,因势利导,加强高原湿地保护与沙漠化治理等,助推生态环境改善。
6、制定青藏高原中长期发展与保护方案。秉持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放到首要位置。研究制定青藏高原中长期发展与保护方案,
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治理、气候变化对策研究及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与国际合作等重点举措,提高中长期生态环境变化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行动,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区域与国际合作等举措,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提高气候治理能力。
(六)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预判,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开展青藏高原环境与气候变化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研究,特别是短、中期预测预警技术和对区域经济社会的风险预估,进而研发针对性强的适应技术;推动建设青藏高原国家重大工程综合决策、风险评估及其应对技术系统,强化青藏铁路、公路、隧道、输油管道、光纤光缆、生态型蓄水(湿地)和工程性水利设施等重大工程安全保障系统及其气候变化适应性工程系统等建设;建立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综合决策支持体系,开展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价值的科学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期对策研究。安全带插扣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4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7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