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方案

软件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方案
在SOA的总线型架构中,服务总线处于总体架构的核心位置,是连接银行不同应用的枢纽,银行的不同应用通过服务总线连接共享服务,服务之间的接口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以及编程语言。
服务总线应更多地关注于解决实时或准实时的服务请求,同时具备一定的小文件交换功能,应用系统间批量数据交换通常通过数据交换总线完成,而不通过服务总线。服务总线的架构设计,通常要制定集成原则,确定集成模式,明确组合模式等。
1:集成原则
在银行息系统架构中,不同应用之间的通过服务总线集成,首先要明确集成原则是什么,比如可以制定如下集成原则:
1)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分布在不同应用分层时,原则上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2)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分布在不同应用分组中时,原则上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
3)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部署在不同的技术平台上,原则上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
4)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部署在不同的地区时,原则上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5)多个服务请求方与同一个服务提供方交互时,一般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
6)服务提供方易变性高时,一般应当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
7)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属于同一个应用,可以不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实际上,具体的应用集成关系,必须考虑服务总线的技术特性和功能特点,对于服务总线不能支持或者支持效果不好的应用之间的集成,可以不通过服务总线进行集成。
2:集成模式
服务总线通常需要支持以下集成模式:
(1)同步、异步以及发布订阅模式:同步模式指服务请求方发起请求后需要等待服务提供方处理完毕后才结束本次处理。异步模式指服务请求方发起请求后,不等待服务提供方的处理即结束本次处理。发布订阅模式指特定主题的客户端都会收到服务端发布的消息。(2)单向请求以及请求响应模式:单向请求指息流仅从服务请求方流向服务提供方。请求响应模式指息流是双向的,请求息从服务请求方流向服务提供方,响应息从服务提供方流向服务请求方。
(3)组合模式:组合模式是指通过对后端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处理、组合,发布新的服务供服务请求方使用。
3.服务总线的应用架构
从功能组件的角度来描述服务总线的应用架构,一个完善的服务总线应具备接入、调度及路由、接出、服务配置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统一异常管理以及集中监控管理等七种功能或能力。服务总线应用架构如图3-32所示。
(1)接入能力:接入能力包括通能力、服务交互与数据转换。
1)通能力。服务总线必需提供通层来支持和前后端应用的通,包括标准通协议和特定产品相关的协议。标准协议包含HTTP, JMS, SOCKET等,特定产品相关的协议包含MQ音讯中间件。
服务总线也应能支持不同的通模式,基本需求支持的模式包括:请求、应答通模式,单向请求通模式和发布订阅通模式。
2)服务交互。服务交互指服务总线利用底层的通协议访问后端应用发布的服务,或是提供服务供前端应用访问的能力。
服务交互包括两部分:一是服务接口定义,这里要强调的是服务接口的定义和底层的通协议和服务具体实现的松耦合;二是服务的消息模型,一般需要支持SOAP、XML、自定义报文、二进制数据以及对象。若服务定义采用Web Service, 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会对定义服务交互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3)数据转换。服务总线一般采用XML作为平台的标准报文实现前端应用和服务总线之间的数据转换。若采用XML,要包含XML向XML的转换、XML向自定义报文的转换、自定义报文向XML的转换、XML向对象的转换与对象向XML的转换。若不采用XML作为标准报文,则转换能力要包含平台报文向XML的转换、平台报文向自定义报文的转换、自定义报文向平台报文的转换、平台报文向对象的转换与对象向平台报文的转换。
(2)调度及路由能力服务调度机路由能力包括服务路由和服务聚合。
1)服务路由。服务路由完成请求从接入到接出的路由工作,具体能力包含3局部:路由匹配关
系,支持1对1路由, 1对多路由匹配关系;基于内容进行路由,能够基于请求报文中数据进行路由;路由规则存储,路由规则能够存储在配置文件、数据库中,也支持通过自定义代码定义路由规则。
2)服务聚合。通过对后端应用提供的服务进行处理、组合,发布新的服务供前端应用使用。服务聚合通过组合后端多个服务,这些服务可能来自同一应用,也有可能来自多个应用,然后发布新的服务供前端应用使用。
(3)接出能力接出能力包含接入能力的全部:通能力、服务交互和数据转换。此外,接出能力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负载平衡能力。
接入、调度及路由、接出能力可以实现前端系统接入,平台路由,然后接出到后端系统的任务,简单的能力间关系如图3-33所示。
(4)统一反常处理能力统一反常处理能力包括反常分级、反常处理模型、反常恢复和记录反常。
1)反常分级。反常能够分为业务反常和系统反常。能够对反常区分不同的严重级别,如警告
、错误、严重错误等级别的区分。
2)异常处理模型。在系统内不同的子应用、组件中采用统一的异常配置和处理方式,异常服务作为基础的共享服务为系统各个组成部分所使用。
3)异常恢复。在异常发生后以及重试失败后,系统可以对异常进行恢复,支持不同的恢复策略,包括回滚、冲正等补偿机制。需要说明的是,当系统发生异常时,如果采用事务回滚策略保证事务一致性,需要事务的所有参与方都支持两阶段提交。
4)记录异常。对于任何来自应用内、应用外的异常,都应该完整、及时地进行记录。对外部应用的异常或错误的依赖通过配置实现或通过公共转换模块将外部错误转换成内部业务规则。
(5)集中监控管理能力集中监控管理能力包括日志管理、预警和报警、监控参数调解和流量控制。
1)日志管理。能够对应用产生的日志进行分类,例如分为调试、警告、错误、反常。提供日志的多种收集体式格局,例如记录到文件系统或者数据库。关于日志处理提供多种支持,例如
简单展现,根据日志进行错误定位,进而将息进行联系关系,以至是产生诊断结论。
2)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分别对应的是应用即将产生反常和产生反常时监控的处理策略。系统在即将产生反常时,通过预警,通知管理员,管理员通过进行错误隔离,或者其他人工介入的手段,降低反常产生的概率,以至避免反常的产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4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5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服务   总线   应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