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煤热解

低阶热解提质技术进展;一、低阶煤概况;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我国煤炭资源分类及其性质;低阶煤是指煤化程度比较低的煤(一般干燥无灰基挥发;褐煤包括褐煤一号(年轻褐煤)和褐煤二号(年老褐煤;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和弱黏煤,约占;褐煤全水分高达20%~6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一;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原煤灰分一般低于15%,含硫
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进展
一、低阶煤概况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 预计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仍将占65%左右。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炭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作用,致使煤炭品种繁多。依据结构和组成不同,煤炭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3大类,而每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其中烟煤可分为低变质烟煤和中变质烟煤,低变质烟煤也叫次烟煤,与褐煤一起统称为“低阶煤”。煤阶这一概念用来表示煤炭煤化程度的级别。一般情况下,煤埋藏深度增加,其煤化程度增加,碳含量相应增加。低阶煤在我国煤炭储量及产量中占很高比例。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我国低阶煤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煤炭储量的55%以上,达5612亿吨,其中褐
煤占12.7%,低变质煤占42.5%。
我国煤炭资源分类及其性质
低阶煤是指煤化程度比较低的煤( 一般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0%) , 主要分为褐煤和低煤化程度的烟煤。
褐煤包括褐煤一号( 年轻褐煤) 和褐煤二号( 年老褐煤) 2类,约占我国煤炭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3%,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云南,少量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东吉林和广西等地区,近年发现新疆等区域亦赋存褐煤。
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和弱黏煤,约占我国煤炭探明保有资源量的33%,主要分布于陕西、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其次为山西、宁夏、甘肃、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吉林、山东和广西等地区少量赋存。
褐煤全水分高达20%~6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一般为11.71~16.73MJ/kg 。
由于高水分,高含氧量,低发热量,再加上褐煤易风化和自燃的特性,其不适合远距离输送,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原煤灰分一般低于15%,含硫量低于1% 鄂尔多斯盆地不黏煤和弱黏煤为特低硫-低硫特低灰-低灰煤。
低阶煤的化学结构中侧链较多,氢、氧含量较高,结果导致其挥发分含量高、含水高、含氧多、易自燃、热值低。根据低阶煤挥发分及氢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分级转化利用,可先获得高附加值的油、气和化学品,再将剩余半焦进行燃烧或气化,实现煤炭资源的梯级利用,从而,一方面提高了煤炭利用的能效,另一方面使难以利用的褐煤得到了有效利用,也可大大减少环境的污染。如下图:
城市煤气、工业燃气制 氢(可用于煤焦油加氢)IGCC)
烧结焦粉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将褐煤/低阶煤提质改性技术和中低温煤焦油制清洁燃料及化学品关键技术列为重大技术研究计划,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应性广的褐煤/低阶煤提质改性技术与工艺,针对中低温干馏焦油开发提取化学品及加氢制清洁燃料先进技术,低阶煤热解提质迎来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低阶煤热解
煤的结构特点决定了低阶煤挥发分高、活性强。由于水分和氧含量高而热值
低,直接利用(燃烧或气化)效率低,经济价值远不如高阶煤,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先对其进行加工提质。最为科学和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热解,即“干馏”或热分解“。热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或在惰性气体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煤会发生交联键断裂、产物重组和二次反应,最终得到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及固体(半焦)等产物。焦油中含有苯、萘、蒽、菲以及目前尚无法人工合成的多种稠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与直接燃烧相比,热解实现了煤中不同成分的梯级转化,是一种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方法,具有减少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低阶煤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的优势,可创造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按煤热解温度可分为低温热解(500-600)、中温热解(650-800)、高温热解(900-1000)和超高温热解(>1200)。为得到高产率的焦油和煤气,低阶煤多采用低温热解路线。除低温热解外,还可以利用加氢热解来提高热解产率,即通过外加氢气来饱和热解产生的自由基,拟制二次反应。
煤的化学结构极其复杂,同时矿物质对热解又有催化作用,导致热解过程中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如煤中有机质的裂解、缩聚和重组;裂解产物中轻质部分和裂解残留物的挥发、分解或聚合。从煤的分子结构看,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侧链、桥键和官能团等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是煤结构中的活性组分。在加热过程中,这些单元逐渐裂解,形成气体化合物挥发出去,而缩合芳香核部分则互相缩聚形成固体产品(半焦或焦炭)。煤热解过程前期以裂解反应为主,后期以缩聚反应为主。
三、煤热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煤热解技术历史久远,早在19世纪就已出现,当时主要用于制取照明用的灯油和蜡,随后由于电灯的发明,煤热解研究趋于停滞状态。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由于石油禁运,建立了大型煤热解厂,以煤为原料生产煤焦油,再通过高压加氢制取汽油和柴油。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热解成本并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战后石油开采量大幅增加,煤热解研究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再次陷于停滞状态。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再度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煤热解工艺的重视。70年代以后,煤化学基础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面向高效率、低成本、
适应性强的煤热解工艺,典型的有回转炉、移动床、
流化床和气流床热解技术。表世界范围内主要热解工艺概况,列出了不同热解工艺的技术指标、特点和规模。(附后)
我国煤热解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北京石油学院( 现为中国石油大学)、上海电业局研究人员开发了流化床快速热解工艺并进行10t/d规模的中试; 大连工学院( 现为大连工工大学) 聂恒锐等人研究开发了辐射炉快速热解工艺并于1979年建立了15t/d规模的工业示范厂; 大连理工大学郭树才等人研究开发了煤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技术,并于1990年在平庄建设了5.5万t/a工业性试验装置,1992年8月初投煤产气成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现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 研究开发了多段回转炉温和气化工艺,并于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60t/d工业示范装置,完成了工业性试验 后续国内又涌现出的代表性工艺有浙江大学循环流化床煤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式炉改性提质技术、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富炉工艺。
近年来,我国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了美国的CCTI 工艺,计划用于内蒙褐煤的热解
提质。
在引进LFC工艺的基础上,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组建技术联合体对其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重新申请专利和商标,更名为LCC工艺。
四、煤热解过程的科学问题
煤热解的实质是自由基反应过程,起始于煤结构中的弱共价键解离,包括自由基的产生、聚合、重组、加氢以及这些产物的“二次“反应。提高热解油品质量和产率的核心是通过对煤自由基形成、转移和稳定的定向控制,抑制自由基缩聚形成大分子的可能。
热解过程的稳定运行不仅要求自由基形成与终止反应速率有机匹配,而且需要反应器结构和反应工艺的优化,匹配热解二次反应,并从转化系统有机集成,开展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深入研究,涉及化学、化工、工程热物理、机械、材料和控制等多种学科。中科院依据低阶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提出了以热解为先导的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图:
图: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热解方案示意图
五、国内典型的热解提质工艺技术
以下为国内正在规划建设或运行的典型热解提质工艺技术。
1、 DG工艺
DG工艺( 也称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由大连理工大学开发。平庄150t/d工业试验装置流程由备煤煤干燥流化提升加热焦粉冷粉煤与热粉焦混合换热煤热解流化燃烧煤气冷却输送和净化等部分组成。平庄工业性试验新法干馏流程见
2 、MRF工艺
MRF工艺( 多段回转炉温和气化工艺)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开发。该工艺主体设备是3台串联的卧式回转炉,MRF工艺流程见图2
3、 循环流化床煤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4、 带式炉改性提质技术
带式炉改性提质技术是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褐煤提质工艺。带式炉由炉体驱动系统输送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配套系统为燃煤热风炉和产品冷却系统,带式炉改性提质工艺见图4。
5、 GF-I型褐煤提质工艺
GF-I型褐煤提质工艺由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该工艺核心设备是采用外燃内热式的低温热解方炉,GF-I型褐煤提质工艺流程见图5。
6、 神华模块化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
神华模块化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由神华煤制油化工研究院开发 神华模块化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流程。
7、 固体载热褐煤热解技术
基于固体载热褐煤热解技术由清华大学-天素投资节能减排联合研发中心开发,120万t/a褐煤深加工项目热解系统工艺流程。
8、 褐煤热溶催化新工艺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5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热解   褐煤   工艺   低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