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应“向善不作恶”

技术发展应“向善不作恶”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19年第20期
    拍照比个“V”字手势,竟有泄密的风险?在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中,有专家指出,在距离单反相机1.5米范围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通过AI软件放大处理,可以完整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信息,并制成指纹膜,其手机、考勤机、家用指纹锁等都有遭破解的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番言论惊觉网友的同时,也遭到不少人的质疑。有人说,在“无美颜不自拍”的时代,拍照软件可以完美地“磨平”指纹,无需过分担心;也有人说,拍照取指纹要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所谓“破解”言过其实了;还有人反问,如果真有心获取指纹的话,从水杯上取不是更容易?
    从实际情况来看,指纹认证不是简单地对比图片,而是需要提取综合特征,进行交叉印证,因此没那么容易破解。但也必须指出,对于一些简单的识别系统,从“剪刀手”切入是完全可行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骗过更精确的识别系统。所以,有关专家指出的这一隐患并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夸夸其谈,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电子行业曾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指出技术进步的速度会超越人们的想象。现在,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医疗、制药和遗传学等领域都印证了摩尔定律,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无疑也隐藏着许多风险。
    从语音识别到人脸识别,再到变脸软件、指纹获取,AI似乎很快就能“万物皆可识”。人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必须严肃自省,我们认清其中的风险了吗?我们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技术不是好的,不是坏的,但也不是中立的,关键要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放眼现实生活,有多少科技公司敢于直面自己的责任?许多人特别迷恋“风口”,满口都是大数据、基因工程、共享经济等新概念。然而,有多少人愿意指出,大数据的另一面是隐私攫取,基因工程的外衣下有“人为编辑婴儿”,共享经济的繁荣后是一地鸡毛。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人根本没有改变世界的理想,有的只是“捞一把”的心理,只是“赚快钱”的意图。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明察秋毫,除了审慎包容,更要建章立制,对“技术之恶”提前预判,严防死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4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3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指纹   指出   需要   技术   软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