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以敦煌石窟为例


旅游景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敦煌石窟为例
摘  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大势发展,人们对旅游业的期待越来越高,中国要在国际旅游业博得依稀之位,势必要在旅游的统筹管理方面下大工夫,而在这其中,对旅游景区实施数字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敦煌莫高窟
第1章 前言
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至今保留有自十六国、北魏一直到清代等多个朝代的400余洞窟,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其内容博大精深,洞窟内容既包括佛像、佛教故事等题材,又有表现古人社会生活的画作。古代的艺术家们在继承汉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艺术优良
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发展成为具有敦煌特的艺术宝库,同时也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使用推广,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古代珍贵文物的保护、复原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法。数字化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是将壁画信息永久保存,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壁画进行虚拟修复、辅助进行壁画保护、辅助进行壁画临摹、对壁画病害过程进行虚拟演变、实现壁画真实感虚拟展示等相关的工作。数字化壁画保护修复为壁画的物理保护修复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测试环境,将保护工作的危险性降至最低。
第2章 旅游景区数字化管理研究
旅游景区数字化的概念
景区数字化,也称数字化景区,其实质是基于“数字地球”概念的衍生,即以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产业经济学为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方法,结合资源保护和环境开发理念,通过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的措施。
数字化景区的两种资源管理模式
T-ERP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系统
即旅游服务综合信息查询与显示系统平台。通过计算进的网络管理使景区的职能管理能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整个景区的所有情况,便于资源的合理调度和分配、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便于管理、反应迅速,进一步提高景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构建T-ERP系统首先要构建景区数字化门禁管理系统,数字化门禁管理系统是旅游景区T-ERP系统工作的基本数据来源之一,也是景区实施-ERP项目的关键步骤。
T-GIS景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T-GIS是一个以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引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地、动态地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的多媒体信息系统。T-GIS所研究的对象就是与旅游地理信息和数据关联的信息和数据,如旅游景观、交通路线、食宿地点、娱乐场所、购物地点、历史文化特等。
国内景区数字化管理研究的现状
当前,我国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正处于“接待服务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型期,解放思想的道路依然漫长,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管理手段也需要进一步更新,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是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数字化景区建设为解决景区管理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对了方向,也将为今后风景名胜区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数字化景区试点工作之初,原建设部首先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九寨沟和黄山两个数字化示范景区建设经验基础上,编制印发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试行)》,对数字化建设目标、技术路线、重点建设项目和具体实施办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统一技术标准,促进了试点景区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对风景名胜区行业数字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总揽和指导作用。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22个试点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评审;黄山、峨眉山等8个试点景区初步建成了综合性的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九寨沟、黄山等10个试点景区开通了门票网络预售,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元;龙门、庐山等15个试点景区安装使用了电子门禁系统;十三陵、钟山、天山天池等20个试点景区建成LED
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卫星联播实现了景区资源相互推介宣传;大部分试点景区还都建成使用了森林防火或集游客安全、资源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主要景区、景点和游人集中地带的实时监控。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按照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加紧实施“1153N系统”工程,构建生态保护、管理服务和市场营销三大体系,设立监控、门禁、旅游咨询等多个子系统,形成景区保护、管理、服务、营销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武陵源近几年来积极推进“数字武陵源”建设,完成了规划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系统、电子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电子导游系统、网络售票系统等10个系统,“数字武陵源”雏形初显。石林和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建设,都是2006年4月在昆明召开数字化景区试点座谈会议之后启动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成效显着。石林等景区的数字化建设还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       
加强我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风景名胜区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提高风景名胜区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手段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风景名胜区事
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3章 敦煌石窟数字化管理现状研究
敦煌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实践
计算机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奠定了文物信息数字化的基础,在给文物信息的表述、临摹带来革新的同时,全面推进了计算机技术在文博领域行政和业务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应用,首先在单位财务和办公应用方面得以普及,一些有实力的文博单位率先进一步启动建起了科学化先进的馆藏文物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等,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应用计算机对文物信息保护的研究和探索,如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出土文物所作的文物影像处理研究、故宫博物院对古代建筑进行的数字建模尝试等均极大地推进了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在我国文物领域的应用。
敦煌研究院在长期的敦煌壁画保护研究中深刻体会到新技术对壁画信息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经历大量的美术临摹以及后期对壁画的摄影和摄像实践中,不断探索用新方法保存
珍贵的壁画图像,也较早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图像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和所具有的非凡的先进性。1993年至1996年,在甘肃省科委的支持下,以敦煌研究院为主要承担单位,实施了“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研究”科研课题。课题以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为研究对象,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高质量、高精度壁画图像摄影反转片,采用数字扫描方法得到壁画的数字图像,经过几何纠正和彩还原等图像处理,得到较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并辅以各类文字说明和相关文物档案等属性资料。该项目的实施,使我们获得了初步经验,探索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文物信息获取和保存的技术路线,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996年在国家科委、国家文物局、甘肃省科委和敦煌研究院等各级组织的关注和鼎立支持下,设立“濒危珍贵文物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课题,该项目被立为国家科委社发司的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同期实施了国家863资助的“曙光天演Power 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课题。这两项课题的开展进一步深化了对敦煌壁画保护中应用计算机的认识,在实践中利用有限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基础计算机存贮处理的软硬件平台,作了更为深入和实用化的应用研究工作。1997年立项、1998年开始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媒体及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项目,由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合作进行,内容包括: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虚拟漫游、壁画彩演变模拟及复原、以及敦煌风格图案创作等。1998年底敦
煌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梅隆基金会共同开展“敦煌壁画数字化和国际数字敦煌档案项目的合作研究”,通过技术合作和引进,建立起了一套平面壁画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的方法,并完成了莫高窟已经公开发表的20余个典型洞窟的全面数字化作业,为推进敦煌壁画数字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2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3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字化   景区   壁画   技术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