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

部队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一:RFID物联网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RFID物联网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一.军队信息化建设与RFID物联技术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军队的努力方向,不论分属那个军兵种,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军队建设的日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引起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实质是工业社会的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社会的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变。伴随这一历史性转变,军队信息化成为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比传统的条形码等其他识别技术有许多优势,它存储信息量更大,存储内容可动态改变、读取目标距离更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其自动的、实时的识别能力尤其适合部队对人员、车辆和军械、物资进出的军事化管理要求。 RFID设备组成
一套完整的RFID设备通常包括读写器和一个或多个天线以及包含数据信息的标签。
读写器:又称为阅读器或读出装置,是RFID设备最主要的部件,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它的功能包括和主机(PC机)相连,接收和处理从主机发送过来的命令;将读取并初步处理后的标签信息发送回主机;通过天线发送电磁波,激活标签等。
天线:一套RFID设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发送电磁波和接收从标签发送的信息。
标签:标签是存放数据的媒介,根据不同的标准制作的标签可以有不同的信息容量。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
RFID工作原理
RFID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技术优势
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RFID标签与条码、磁卡、卡等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条码成本最低,适用于大量需求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上就很适宜,但是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磁卡的价格也很便宜,但也很容易磨损,数据量小。卡的价格稍高些,数据存储量很大,数据安全性好,
但是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静电或人为的原因损坏。RFID标签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因此完成识别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目前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1)操作流程繁琐复杂
械管理历来是部队保卫工作的一个重点为加强械管理从中央军委到各基层部队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环环相扣、严谨规范的规章制度对械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固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械的发放、出入库和维修均需逐级上报各级领导也需逐层审核、签字致使操作流程过于繁琐复杂。倘若部队遇到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这种繁琐的操作流程会影响到械出库的效率势必对部队采取军事行动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操作耗时、效率低下
1名工作人员对1支手进行发放时的信息采集工作需要花费1分钟时间那么他完成对100支手发放信息采集的工作就需要花费约一个半小时。倘若进行信
息采集的械有手和步两种那么他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更多时间。而实际情况是械的种类一般在5种以上械数量也远远超过100支,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工作效率低下远远不能达到部队快速化反应的目标。
目前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3)资料易损坏、丢失
传统方式下的械管理均采用纸质登记备案纸质材料本身易损坏丢失,且随着械数量和使用量的增加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械信息备案登记可谓困难重重。不但资源浪费较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纸质材料还会出现字迹模糊、
容易破损、不易保存等情况。倘若保管不善还会出现丢失等问题。
(4)不便查询
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部队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这对纸质材料的分类管理和保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若要对械信息进行详细查询难度不言而喻。倘若存在遗漏或错误查询就会极为不便这将严重影响到部队的工作效率。
目前械管理存在的问题
(5)保密性差
械管理备案资料记录的信息均属于部队内部秘密事关重大需要人员妥善保管。虽然部队试图通过多种方式不同渠道增加保密工作的管理力度但是由于纸质材料固有的缺陷加之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和人员工作疏忽等原因纸质资料的丢失或被盗现象也曾有发生。如果这些材料被不法分子得到后果将不堪设想势必会给部队带来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
显然传统的械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克服传统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存在的缺点,可以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可以械管理系统。
二解决方案
物联械管理系统-系统
部队支管理具有严控、追溯管理特点,必须做好支收发管理、归还存放管理、维修保养管理、使用人员责任管理等,可以定制开发的基于RFID技术的械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控制与管理,以实现以下目标:
支与位均采用RFID标识管理;
支收发通过RFID自动感应记录与管理;
通过RFID系统对支归放位置进行预警管理;
通过身份识别对领用与归还支人员进行自动登记;
通过RFID系统自动建立支使用档案。
物联械管理系统-系统原则
1)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充分利用已有计算机设备。
2)采用先进的RFID自动识别技术。
3)采用国际上标准的通讯协议。
4)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系统软硬件便于升级与扩充。
5)系统应采用完善的保密机制,使得系统数据不易被破坏、非法修改或访问。
物联械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1)总体架构和系统模型的建设:
通过对网络架构、支、通信路由、软硬件组合及系统规模与性能进行深入分析,确立监控系统软件与数据采集硬件设备之间的层次关系,确定各功能模块的划分,模块之间的接口,完成总体架构的建设。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集成性(Integratability)、可配置性
(Configurability)、可适应性(Adaptability)、可扩展性(Etensibil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
(2)软件平台的架构建设:
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技术、分布式网络、和各种先进的数据库及组态技术,建设适合即时、现场、远程监控的,便于扩容和修改的系统软件基础平台,充分体现面向离散
篇二: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装备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为为武器装备“保驾护航”的装备保障,毫无疑问会伴随武器装备发展的节拍打上信息化的烙印。装备保障建设如果偏离了信息化战场需求,不仅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了标准。“打得赢”是牵引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动力。积极探索信息化装备保障的新路子,是弥补现役装备保障力量不足,谋求装备保障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实现装备保障建设与未来信息化战场的接轨,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确立“信息主导、综合配套、畅通命脉”的保障观。面对装备保障环境日益信息化,必须依靠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智能技术,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面对新的灭火救援形态的挑战,装备保障建设应更新观念,按照“大储备、多通道、快投送”的思路,提高建设层次,增加信息技术含量,尽快与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全面接轨。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装备维修体系和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装备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装备技术保障水平,增强部队战斗力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和灭火救援中装备保障需求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是强化装备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现代化战争中要
做到保障有力,使消防部队加快实现信息化的步伐,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首先各级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装备管理信息化教育活动,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通
过各种方式传达给每个装备管理人员;其次加强对各级装备管理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工作,让其认识到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的重要性;最后还需要所有的装备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进来,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知识,不断的钻研先进的装备保障能力。
二是把研制开发信息化装备保障新手段纳入警地科技创新的总体规划。目前,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很难适应装备发展的要求。靠警地合力开展科技攻关,是缩短“技术差”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以装备维修保障机械化信息化需求为牵引,依托社会力量,积极探索“精确保障”的方法和路子,拓展和延伸“装备保障链”。依靠“拿来”,将那些科技含量高、实用价值大的民用技术筛选出来,结合装备维修保障的实际需要,走开民为警用的新路子;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92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息化   装备   建设   管理   枪械   部队   保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