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

2015年6月 第21卷 No.2
164
 160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出血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窥镜技术的下痊愈,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鼻内窥镜技术设备包括冷光源、显示器和摄像机,其镜头是一种硬性管镜,镜头角
度在0
°~120°之间[3],照明效果良好,镜头本身直径比较细,在2.7~4.0mm之间,很容易深入鼻腔,清晰观察其中的病理变化情况,其亮度是无影灯的20倍,仅有3.5mm的小孔,可以将病变组织放大500倍,视野清晰,配套的手术器械能够应用到传统手术中无法达到的领域,精细的手术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鼻内窥镜技术能够完全清除病变,恢复鼻腔的生理功能,减少传统手术中产生的破坏。鼻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容易恢复,治愈率比较高,患者痛苦也得到较大程度的减轻。
在鼻科手术中,鼻内窥镜技术应用效果显著,相对传统手术方法而言,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也更能适应患者的需求。在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出血、慢性肥厚性鼻炎等常见鼻科疾病中,效果突出,而对于鼻内恶、良性肿瘤的也能起到辅助作用。鼻内窥镜手术可在明视下完成微创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减少对鼻
窦和鼻腔的损伤,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4]。鼻内窥镜技术方式直观,技术精细、安
全,微创技术先进,后的并发症少,过程中患者产生的痛苦小,这些优势,都是传统手术所缺乏的。既值得作为手段进行推广,也可以当成一种教学手段,在技术上为学术交流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值得在鼻科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驰.浅谈鼻内窥镜在鼻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
19:251-252.[2] 赵建福.鼻内窥镜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0例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2,
02:147-148.[3] 张冰,薛希均,曹现宝,李涛.鼻内窥镜技术在鼻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腔
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2:145-147.[4] 王毅,刘志明,邹静,习国平.鼻内窥镜手术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14,02:230-232+333.
H2O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手术
室的应用体会及效果监测
苏德春 李 丹 周 剑通讯作者 于海微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手术室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中图分类号】R87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6-0164-01
【摘要】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手术室的应用,分析灭菌失败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规范使用方法。方法:对1335次H2O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系统进行检测。结果:1248次灭菌循环完成,循环中止87次,完成灭菌循环的生物检测培养均为阴性。结论:H2O2低温等离子灭菌规范使用,可提高手术室处理应急手术器械需求的能力,加快了手术器械的周转率,减少贵重器械的购置,提高了灭菌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循环容易被取消,应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应用体会;效果监测  我院于2012年6月购进北京白象公司生产的PS12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为手术器械的灭菌提供了快捷、安全的方法,提高了手术器械的利用率。在手术室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是对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使用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灭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2年6月购进白象PS12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和与之配套使用的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卡和低温灭菌包装袋。
1.2适用范围(1)各类腔镜器械和光学镜子:胸、腹腔镜、光学纤维、导线、超声刀等。(2)各类精细手术器械:眼科各类慑子。(3)骨科手术工具:电钻、电锯等。(4)不耐高温、不耐湿的高分子制品:导管、植入物、乳胶、尼龙线等。(5)手术刀和各类电极:单极电刀、双极电刀、双极连接线、双极电凝。
1.3不兼容材料:
禁忌装载的物品如:布类、纸类、油剂等,它可以相应地吸附过多的过氧化氢和影响灭菌时舱内的压
力从而导致灭菌失败。
2使用方法
2.1清洗与干燥器械需清洗干净,否则会影响灭菌剂作用,造成灭菌不彻底。内镜器械应拆开各个关节,用酶浸泡后经高压水冲洗干净,再经高压冲干,耐高热器械放人干燥箱烘干后再进行灭菌。
2.2包装包装前认真检查器械的质量、清洁度、干燥情况,严格遵守双人检查复核制度,检查无误后用专用的器械盒、无纺布、包装袋将物品进行打包,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要使用白象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专用的包装材料。根据所要消毒的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如用特卫强包装袋包好,保证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环绕分布在物品周围。腔镜类器械使用器械盒,盒内器械不能堆叠,镜头应用把手固定,有些小的器械可放入塑料筐内消毒。用特卫强包装袋包好消毒后可保存3个月。
2.3消毒物品的放置各种被消毒物品应混合摆放,器械必须平放在灭菌舱的金属架上,器械盒上面可放些灭菌袋装物品。使用灭菌袋时透明面应向下摆放,不要让灭菌物品接触到灭菌舱壁。灭菌物品的上端和灭菌舱上端的空间不小于8cm,灭菌物品的重量不得超出载重架能承受的重量,把不同材质的物品混合放置进行灭菌,每个循环可
以减少消耗费用,节约成本[1]。
2.4灭菌程序的选择根据需灭菌物品的重量来选择标准灭菌和增强灭菌。标准灭菌程序适用于常规于术器械,如内径≥1mm、长度500-2000mm非金属管腔的灭菌。增强灭菌适用于结构复杂的器械或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的器械。
3灾菌效果监测
3.1物理检测每次灭菌过程均可以通过白象PS120仪器面板上的显示屏,监测各个灭菌环节的执行情况,观察灭菌流程每个操作阶段进行的时间和整个灭菌过程的总时间,观察压力变化趋势图,每一次灭菌完成后可自动打印灭菌过程中的各项灭菌参数,打印内容自动保留存档,并可追溯.
3.2化学监测化学监测是最常用的监测方法。白象PS120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专用的化学指示卡、胶带,包装时每包放入化学指示卡一张,包装外侧贴化学指示胶带。灭菌后观察化学指示卡的颜变化以便判断过氧化氢气体量,若指示卡由灭菌处理前的蓝变为呈红或、棕红,有时也会颜更浅,即达到合格灭菌要求。
3.3生物监测根据灭菌操作规范要求,每日进行一次生物检测。生物监测试剂是检测嗜热脂肪杆菌芽胞最直接、最客观的方法,它确保一个周期自始至终都具备灭菌条件,是灭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测时将生物指示剂用无纺布或特卫强包装袋包装好放入机器下层的底部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取出生物指示剂,放置在56℃环境中培养4
8h,灭菌管内指示剂不变(呈紫或淡紫)表示灭菌通过,灭菌管内指示剂变呈黄,表示灭菌不通过[
2]。同时,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随机抽样并进行无菌实验培养检测,若无菌生长表示灭菌合格。新安装的设备使用1个月末时需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1个月后每周均应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如灭菌物品中含有移植入体内的物品,应每次都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
4结果
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使用白象PS12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335次,完成正常灭菌循环1248次,循环中止87次,在1248次正常灭菌循环中,灭菌物品包内化学指示卡及包装袋上的化学指示标识和生物指示剂监测全部合格。(见表1
)表1 PS120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统计构成比(%)
灭菌循环结果原因分析灭菌次数构成比(%)完成灭菌124893.48中止灭菌
灭菌器械潮湿171.27灭菌物品含有纸类、布类
70.52吸附性物品置入装载灭菌器械过多130.97金属物品接触到舱壁
100.74舱内压力不足50.37中途停电30.22机器故障自动报警20.15过氧化氢储存量过低40.30物品包装不合格80.60有机物残留50.37舱内物品摆放不正确
90.67手动取消
40.30合计1335
100.00
5讨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自控系统完善,其循环包括真空期、过氧化氢气化扩散期、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期和排出期,分两次注入过氧化氢和产生等离子体,以确保灭菌效果。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法采用为H2O2灭菌介质,灭菌设备运行时,气态的H2O2在真空条件下被定量输入到灭菌容器后,被特定电磁波激发形
成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众多带电粒子具有极高的能量,它在高速运动时对病原微生物形成强的穿击力,可在瞬间击穿、氧化器械表面附着的细
菌、病毒、芽孢等病原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使其达到对器械灭菌的目的[
3]。整个灭菌过程的最终代谢产物为少量水和氧气,灭菌后的物件无毒物残留,空气中无毒气体排放,且对机体本身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
总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方法,具备安全低温、高效、无毒等优越性;具有经济性,易于操作,可靠性及适应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倪萍.一种新型杀菌技术一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05,
26(9):178.[2] 王丽,薛涛.手术室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31(9)1734-1636.[3] 陈惠萍,毕小玲,费金华.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的管理与监测[J].护理实践与研
究,
2008,5(8上半月版):9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9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灭菌   器械   物品   低温   进行   手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