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第一步:准备工作:
1、  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检查日期和检查人。
2、  检查量具:道尺、支距尺、方尺、塞尺、钢尺、木折尺、弦绳、滑石、检查锤等。
(1)      道尺、支距尺的合格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如不合格需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2)      道尺轨距检查方法: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第二步:上道检查:
1、选取工具:道尺、塞尺、木折尺、道岔检查记录簿等。
2、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作业,在防护员确认可以上道后进行上道检查。
3、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用弦绳测量轨向和高低。
4、检查道尺水平:选取水平较好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第三步:17处轨距水平检查:
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一”号。注意:同时注意目测轨缝等有超限处所。
(1)尖轨前顺坡终点,在基本轨接头第1螺栓处。
(2)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43、50-9为9MM,
即1444MM,43、50-12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直股。在第三螺栓处,即非在尖轨上,而在基本轨上,因为尖轨为移动。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尖轨处有6MM的构造超高。
(5)尖轨跟曲股。在第三螺栓处,即非在尖轨上,而在基本轨上,因为尖轨为移动。在曲尖轨跟接头的第一螺栓处,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尖轨处有6MM的构造超高。
(6)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或在过了尖轨第三轨枕处。
(7)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即在过了尖轨第六轨枕处(此处轨距加43、50-9为15MM,即1450MM;43、50-12为10MM,即1445MM)。
(8)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处,43、50-12在距支距“483”处过去640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43、50-9为15MM即1450MM;43、50-12为10MM,即1445MM。)
(9)导曲线部位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即在P43P50-9为1450处。
(11)导曲线部位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道岔为15MM,即1450MM;12号道岔则为加10MM,即1445MM)。
(12)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MM范围内,一般在第4螺栓处。
(13)叉心中直股。在辙叉心宽0-50MM范围内,先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即91、48),此处不检查水平,道尺游标应放在心轨一侧。
(14)叉心后直股,一般以趾跟第3螺栓处。
(15)叉心后曲股,在第十四处对应位置。
(16)叉心中曲股。在辙岔心宽0-50MM范围内(即13处对应处)。先检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此处不检查水平,游标应在叉心一侧。
(17)叉心前曲股。在第12处对应的位置。(即辙尺趾端100MM端内)。
第三步:利用支距尺检查支距及警冲标位置、尖轨是否爬行:
1、检查道岔及尖轨爬行:(1)检查前端方正时,如有相错,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号,反之为“-”,如相错大于20MM,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
(2)检查尖轨爬行:将支距尺放在直基本轨侧,距尖轨尖端200MM左右(支距尺不要影响尖轨抄动),用钢尺测量尖轨尖到支距尺的直线距离,超过10MM时则需要记录。
2、支距检查:检查记录方式为:实量支距大于计算支距时,记为“+”,反之为“-”(如在201点检查为204时,则应记为201 +3㎜;281点实际量得支距为280时,则记为281,-1MM),支距检查记录在“支距”栏内。
(1)9号道岔(9处):144、201、281、382、506、652、820、1011、1201;
(2)12号道岔(12处):144、188、243、311、291、482、587、702、831、972、1125、1229;
3、警冲标测量:检查完支距后利用支距尺检查警冲标的位置,即将支距尺抵于钢轨外侧,
测量距离大于1.30米(规范:两线间距大于4M)。同时,注意警冲标高低超出轨枕面300-350MM,白面向道岔方向,红白相间背向道岔。
第四步:其他几何尺寸的检查:
检查完支距后,检查直、曲股轮缘槽、尖基轨距、尖轨动程尺寸。护轮轨轮缘槽尺寸为42MM,容许偏差+3-1MM,尖基距离尺寸为65MM,容许偏差为-2MM;尖轨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容许偏差+3-1MM。以上各部尺寸检查时,如有超过容许偏差的,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
第五步:结构病害的检查:
1、钢轨:
(1)、尖轨、辙叉、钢轨是否有伤损;
(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是否密贴;
(3)、钢轨接头错牙(顶面或内侧面)是否大于1MM;
(4)、轨缝是否有瞎缝或大于18MM的大轨缝,普通绝缘接头轨缝是否小于6MM;轨端是否有大于2MM的肥边。
2、岔枕:
(1)、位置或间距偏差是否大于40MM;
(2)、岔枕在接头处是否有失效,在其他处是否有连续失效;
(3)、岔枕该消平的是否已削平或该修理的是否已修理;
(4)、岔枕是否有空吊板。
3、联结零件:
(1)、接头、连标、顶铁、间隔铁、轨撑及护轮轨螺栓是否缺少、松动,顶铁离缝是否大于2MM。护轮轨螺栓是否加双帽或加丝?
(2)、尖轨与滑床板是否存大于2MM的间隙;
(3)、道钉、铁垫板是否缺少,道钉浮起游离多少个;
(4)、轨距杆及其他螺栓是否缺少和松动。
4、防爬设备:
(1)、防爬设备是否缺少、损坏和松动,防爬支撑是否缺损、失效;
(2)、道岔前端相错和道岔两尖轨相错是否大于20MM(10MM);
5、道床:断面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均匀整齐无杂草,道床是否存在翻浆冒泥。
6、路基:路肩是否平整,有无反坡,路肩上是否有杂草,排不是否畅通。
7、标志标记:
(1)、钢轨上各种标记是否课件正确,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清晰,有无错误;
(2)、警冲标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损坏或油刷不清晰。
第六步:检查完毕后向考评员报告,人员下道、撤除防护。
第七步:超限处所圈画及状态评定。
对照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圈画出超限处处,在“道岔检查记录簿”及“临修日期及内容”栏内注明临修日期、内容和整修超限处所的负责人。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8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是否   检查   道岔   支距   轨距   水平   位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