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牛凤菊 周长征
中药方剂是祖国医学宝库之一,方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运用药物来防治疾病,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逐渐积累和丰富了药物知识,总结了一套合理用药治病的准则。在临床上经常运用古方各种疾病取得了效果,小柴胡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主治少阳证。用法: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按张仲景原意,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应加至其他药量的一倍以上,但现行处方各药用量常相近似,而且方中柴胡之剂量,医家频多争议。有人认为剂量太大,有劫肝阴之弊。有人认为,柴胡的剂量因功用而异,大剂量(15~24g)能和解少阳退寒热;中剂量(10~15g)能舒肝解郁;小剂量(5~8g)能升提中阳。从这可看出,柴胡在小柴胡汤中起一个重要作用,尤以在和解少阳中以退热作用为主。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伤寒论》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小柴胡汤适应症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一、小柴胡汤的药理作用
(一)免疫作用
试验证明,小柴胡汤提取物可增强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及非特异免疫功能。小柴胡汤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索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不全,能通过对垂体-肾上腺皮质促进起明显改善作用。小柴胡汤在调控免疫反应方面具有多种复杂的机理,其作用中以对免疫抑制状态最为有效,但也能改善免疫亢进模型。通过测定小柴胡汤不同剂量组与荷瘤模型组间红细胞C3b花环结合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来分析小柴胡汤在红细胞免疫方面的作用。结果证实小柴胡汤有一定抑瘤作用,且与红细胞免疫有关。
(二)抗炎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对健康人皮肤白介素产生的诱导作用显示,小柴胡汤能够诱导细胞白介素产生,可以认为这种作用是该方抗炎作用的基础。经实验研究发现,小柴胡汤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流量,减轻炎症反应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能有效地变应性鼻炎。
(三)抗肝纤维化作用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主要取决于胶原的合成、沉积、降解、吸收的动态平衡。当胶原合成与沉积大于降解与吸收时,肝内胶原纤维增加,就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消退的特征是肝纤维化基质的降解和正常肝组织的恢复,提示促进细胞外基质各成分的降解是抗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动物实验显示小柴胡汤对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张琪等采用四氯化碳、花生油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小柴胡汤通过在肝纤维化早期下调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 mRNA的表达而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
二、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各种医刊报道,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用以外感热病、内伤杂病及胶原系统疾病、医源性疾病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以小柴胡汤加减发热、眩晕、胁痛、颈椎病、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胸膜炎、附件炎、肾炎、亚健康状态等效果良好。现举病例如
下。
(一)口苦症
患者,男,30岁,常感口苦,饮食无味,舌质淡红,苔白,脉弦。以小柴胡汤原方予之,1剂见效,3剂后口苦消失。
按:口苦,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常症以口苦为主,无其他明显不适,各种现代医学检查亦未见阳性发现。因其以口苦为主症,无证可辨,符合小柴胡汤的主症之一,故用小柴胡汤收良好疗效。
(二)长期发热
患者,女,32岁。发热2个月,午后发热,体温在38~39℃。恶寒,发热,入夜后逐渐热降,乏力倦怠。胃脘闷胀不适,有时恶心,大便干,小便黄赤,肝功检查正常。应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查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而数,辩证为表里不和,湿热内蕴。以和表里,清湿为治。方用小柴胡加栀子,加茵陈服药8剂。病愈。
(三)眩晕
患者,女,42岁。患者因家事激怒,突现头痛眩晕,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欲呕,、心烦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肝阴不足,火动风升,上扰清空。治以平肝熄风、滋阴清火,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g,黄芩15g,生姜10g,白芍
20g,钩藤15g,天麻15g,生地15g,甘草3g,代赭石15g,连服8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肝阴不足,风阳偏旺,遇怒激动伤肝,肝阳上亢导致诸症发作。方用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泄君相二火,白芍养阴柔肝,配生地滋阴养心且制生姜之燥,半夏、生姜、代赭石降逆止呕解郁,钩藤、天麻熄风,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其效。
(四)周期性发热
患者,女,46岁,患者常于午后发热,体温达38℃左右,持续发热l小时,于服退热药或喝热水后汗出而解,第2天或隔天又发热,已达月余,经查肥达氏反应为阴性,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神经性发热证,试用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24g、黄芩l0g、半夏l0g,党参l0g,青蒿15g,桑白皮l0g,地骨皮10g,甘草6g,水煎服,每天1剂,服3剂后,发热未发作,又服6剂,病告痊愈。
按:临床上常可见到一些无名发热症,定时或不定时发热,呈周期性,查不出任何原因,故定为神经性发热,用西药多不见疗效,或热退后又作,常小柴胡汤加减收佳效。
(五)慢性胃炎
患者,女,58岁,因干呕纳呆1个月就诊。患者时时干呕欲吐,腹胀纳呆,头晕乏力,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曾服多种中西药物无效,纵观脉证,属少阳证,处方:柴胡24g,黄芩10g,半夏l0g,党参10g,枳壳6g,白术10g,茯苓15g,竹茹10g,焦三仙各l5 g,甘草6g。药进3剂,诸症平复,纳食增加,后予小柴胡颗粒,以善其后。
按: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容易发作,临床常见上腹痞满、纳呆咽干、呕恶口苦等,与少阳证侯相符,故选用小柴胡汤加减,疗效可靠。
(六)胁痛
患者,男,于某日夜间饮酒后右上腹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背,呕吐,次日到门诊求治。痛苦病容,右上腹拒按,呼号不已,坐卧不宁,呕吐出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血压120/70mmHg,莫菲氏征 (+),血象:l8000/mm3 ,中性88%,B超示:急性胆囊炎。
治宜: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腑泄热。方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党参10g,甘草6g,枳实12g,大黄10g,黄连3g,白芍12g,元胡12g,木香10g,郁金12g,芒硝10g。水煎服,3剂后患者下黑褐水样稀便,腹痛大减,但仍有阵发性轻微隐痛,腹腔微胀,脉弦滑,舌红苔微黄,上方去芒硝,加茯苓12g,竹茹6g,丹参30g。水煎3剂,服后诸症明显好转.继服上方5剂,疾病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此患者表现为胁下、上腹胀痛,诸症中肝气瘀结是引发其余他症之根本病机,治宜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通腑泄热而病愈。
(七)颈椎病
患者,男,56岁,头痛项强伴眩晕、恶心呕吐。平卧眩晕减轻,动则尤甚。查:体温37.4℃、心肺正常,血压130/85mmHg。颈椎X片显示:C4~6椎体骨质增生,C5椎间孔变小。诊断为:颈椎病。中医辩证为少阳兼太阳证。冶宜和解少阳,散表活血。处方:柴胡12 g,黄芩9g,党参15g 炙甘草5g,生姜三片,大枣6枚,桂枝9g 川芎5g,葛根15g,日1剂,水煎服,1日3次。3剂后,眩晕减轻,原方再服3剂痊愈。
按: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每以风邪为主,兼挟湿、寒、热等邪气痹阻肌肉经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祛风活络为主,常选用羌活胜湿汤、大秦艽汤、活血舒筋汤、独活寄生汤等方。本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以眩晕、头项强痛为主证,《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此为少阳兼太阳证,治宜和解少阳,散表为主,佐以解肌活血。方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葛根、芎散太阳风邪,解肌活血。
(八)美尼埃病
患者,女,65岁,患者眩晕、呕吐,如坐舟船之中,伴口苦耳鸣,不能进食,舌红苔白,脉弦滑。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4g,半夏l0g,黄芩l0g,太子参l0g,枳壳l0g,竹茹10g,茯苓l5g,白术30g,泽泻30g,焦三仙各l0g,甘草6g,水煎服,每天1剂。3剂后,眩晕未发作,又服数剂以资巩固,随访数天,未见复发。
按:美尼埃病是临床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病症之一。此病反复发作,患者颇为痛苦,用西药虽可缓解一时,却很难根除。因此病以眩晕、呕吐为主症,符合小柴胡汤证,故给予小柴胡汤而获良效。
(九)泌尿系感染
患者,女,32岁。患者寒热往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乏力,头晕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为“热淋”,属太阳少阳合病之证,方用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24g、黄芩10g,半夏10g,太子参l0g,扁蓄l0g,瞿麦10g,竹叶10g,公英30g,甘草l0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3剂,诸症减轻,又服3剂,诸症消失,化验尿常规正常。
按:泌尿系感染属中医之淋证,临床除膀胱刺激症之外,还常见寒热往来之证,故用小柴胡汤加清热利湿之品常能取得良好疗效。
(十)更年期综合征
患者,女,52岁。近几个月来月经周期紊乱,量多少不定,胸闷善叹息,言语唠叨,有时默不理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淡红,苔薄黄。处方:柴胡20 g,淡黄芩12 g,半夏10 g,党参15 g,生姜9 g,红枣30 g,炒小麦30 g,茯神15 g,炒枣仁15 g。服药1个月余症状改善。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4:3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7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疗   作用   纤维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