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表带以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表带以及手表。


背景技术:



2.手表作为常见的可穿戴设备,由于其产品轻便小巧,佩戴舒适,受到广泛的青睐,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集合了时间显示、运动检测、心率监测、消息提醒、血氧检测等等功能的智能手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3.为了实现手表的穿戴,即实现手表从手腕上戴上或取下,手表设置有表带,表带的类型众多,其中,能够同时满足长度可调以及调节过程中无需分解这两个特性的卡扣式的表带受到较多的青睐。
4.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卡扣式表带的卡接位置处的结构复杂,导致手表在装配过程中的装配难度以及装配成本均较高,不利于卡扣式手表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表带以及手表,用于简化表带的连接结构,解决手表在装配过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导致装配难度和装配成本高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弹性轴。
8.第一折叠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折叠板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板包括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相背的两个侧面的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弹性轴穿过第二间隙,且弹性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连接;弹性轴在其轴线方向上具有弹性,以调节第二间隙的大小。
9.其中,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位于第一间隙内,且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中,通过在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第二间隙,使得第二折叠板的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可以在第二间隙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位移,通过向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的相背离的两个侧面施加外力,可以使得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相互靠近,从而便于将第二折叠板放置在第一折叠板的第一间隙内,实现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闭合,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对折闭合后,在弹性轴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条与第一支撑条接触,第四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接触,从而将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上的第二卡接部卡接在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的第一卡接部,实现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卡接。
11.该连接结构设计简单,仅通过弹性轴和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的配合即可实现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闭合和卡接,连接结构的零件较少,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的制备难度以及制备成本,且可以使连接结构的外观简洁。
1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包括面盖,以及设于面盖一侧,且与面盖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转轴。至少一个转轴通过弹性轴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面盖用于与连接结构外的部件连接。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实现第二折叠板和连接结构外的部件之间的连接。
13.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转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三支撑条包括沿弹性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二连接部远离第四支撑条。第四支撑条包括沿弹性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相对于第四连接部远离第三支撑条。
14.其中,第一转轴设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二转轴设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弹性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部抵接,弹性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连接部和第二转轴,与第三连接部抵接。
15.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设置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二转轴位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一方面实现连接组件与第二折叠板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对第二折叠板的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限位,可以避免施加的外力过大导致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过于靠近,从而导致第二折叠板断裂的问题,以及可以避免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在弹性轴的弹性作用下导致第二间隙过大,导致弹性轴脱落的问题。
1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转轴沿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转轴沿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从而保证第三支撑条与第四支撑条之间可以相互运动,避免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阻挡第三支撑条与第四支撑条相互靠近。
1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接部为卡槽,第二卡接部为凸块。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凸块位于卡槽内。
1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接部远离第一折叠板的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远离第二折叠板的与第一折叠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从而可以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对折闭合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靠近弹性轴设置,从而可以在弹性轴的弹性作用下,增强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卡接的牢固度。
19.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结构还包括铰接轴。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且在铰接位置处,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位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
2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支撑条靠近铰接轴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靠近铰接轴的部分相连接。第二间隙远离铰接轴设置。使得第二折叠板的远离铰接轴的一端可以实现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的相互靠近,从而便于实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卡接。
21.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间隙的远离铰接轴的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二
间隙的靠近铰接轴的部分的宽度。其中,宽度为第二间隙的沿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尺寸。从而增强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的弹性,便于两者相互运动,实现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闭合和卡接。
2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折叠板还包括连接条。连接条设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连接。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还设有凹槽,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连接条位于凹槽内。
23.该连接条一方面用于将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固定连接,避免用于承接第二折叠板的第一间隙发生形变,导致第二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闭合后的适配度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该连接条设置在第一间隙内,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对折程度过大,导致连接结构接触用户手腕的一侧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提高佩戴舒适度。
2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折叠板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连接板的相对的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连接。连接板、第一支撑条靠近连接板的侧面以及第二支撑条靠近连接板的侧面形成承接槽,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承接槽内。
25.通过设置连接板,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与用户手腕接触,从而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之间相互作用夹到用户手腕,提高手表的佩戴舒适度。
2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支撑条还包括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设于第三支撑条远离第四支撑条的一侧。第四支撑条还包括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设于第四支撑条远离第三支撑条的一侧。其中,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位于弹性轴的轴线上,且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凸出于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便于手指进行按压,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相互靠近,使得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脱离。
2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呈弧形。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弧度均相同。从而使得手表佩戴后,连接结构整体的轮廓与手腕的弧度大致相同,提高适配度与舒适度。
2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表带,该表带包括第一表带、第二表带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其中,连接结构中的第一折叠板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表带连接。连接结构中的第二折叠板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表带连接。
29.第二方面中的表带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的连接结构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0.在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的情况下,第二表带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折叠板连接。其中,连接组件的面盖包括底板和盖板,底板和盖板围成容纳空间,盖板上设有卡接柱。第二表带设有通孔,第二表带伸入容纳空间,并通过通孔与卡接柱卡接。
31.即,通过卡接柱和通孔的卡接设计,实现表带与连接结构的连接,该设计可以使得表带具有更大程度的长度可调性,从而可以适用于手腕直径不同的多种客户,无需进行表带的裁剪,进一步提高手表的适配度以及使用便捷度。
32.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表盘以及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实施方式中的表带。其中,表盘的一端与表带中的第一表带连接,表盘的另一端与表带中的第二表带连接。
33.第三方面中的手表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的连接结构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以及第二方面中的表带的设计方式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3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3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4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一种剖视图;
4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剖视图;
4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剖视图;
4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折叠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8.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地”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49.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0.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
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物理接触。
5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表100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表100,该手表100可以为石英手表、机械手表、电子手表、智能手表等。该手表100可以穿戴在手腕上,其可以实现时间显示、计时、报时、消息通知、运动检测、心率监测、血氧水平检测等等功能。
52.如图1所示,该手表100可以包括表盘101和表带102。
53.其中,表带102用于环绕在用户手腕上,以便实现手表100的佩戴。
54.参阅图1,表盘101的一端与表带102中的第一表带10连接,表盘101的另一端与表带102中的第二表带20连接。
55.示例性地,表盘101可以为已完成机芯装配的表盘。或者表盘101未装配机芯,表盘101中仅包括用于安装机芯的外框。
56.示例性地,表盘101中的外框与表带102中的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连接。
57.示例性地,表盘101中的外框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者不锈钢。
58.示例性地,可以在外框的表面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的工艺形成装饰涂层,以在增加外框的耐磨性的同时提高外框的装饰效果。
59.示例性地,表盘101中的机芯可以为手动机械机芯、自动机械机芯、石英机芯或智能机芯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60.其中,机械机芯可以包括刻度盘、指针系统、擒纵系统以及游丝,游丝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存储能量,游丝与擒纵系统连接,擒纵系统通过齿轮与指针系统传动连接,擒纵系统接收来自游丝的驱动力,进而驱动指针系统中的秒针、分针以及时针转动,秒针、分针以及时针均设置在刻度盘上。
61.石英机芯可以包括刻度盘、指针系统、电池、石英晶体振荡器、马达、以及控制电路,电池、石英晶体振荡器以及马达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接收石英晶体振荡器发送的振荡信号,并根据振荡信号形成驱动马达转动的驱动信号。马达通过齿轮驱动指针系统中的秒针、分针以及时针转动,秒针、分针以及时针转动均设置在刻度盘上。
62.智能机芯可以包括主板、电池以及显示面板,主板与电池和显示面板均电连接,主板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显示时间、用户的心率等信息。
6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102闭合状态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102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表带102包括第一表带10、第二表带20以及连接结构30。
64.该表带102用于将手表100佩戴在用户手腕上,且,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0的打开和闭合调节表带102的长度,以便顺利地将手表100佩戴在手腕上,或将手表100从手腕上拆卸。
65.示例性地,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可以为柔性材质或者刚性材质。例如,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或塑料等。例如,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可以为橡胶带,或者,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可以为由金属链节依次连接而成的金属带,或者,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还可以为由棉线或者尼龙线编织而成的布带,本实施例对第一表带10和第二表带20的材质不作限制。
66.示例性地,连接结构30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连接结构30可以为不锈钢材质。本
申请仅对连接结构30的材质做示例性的说明,并不对其形成限制,例如,连接结构30还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塑料材质等。
67.参阅图2和图3,连接结构30包括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
68.图4为图2中虚线框a所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且为连接结构30处于闭合状态下的仰视图。参阅图3和图4,连接结构30中的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表带10连接。
69.图5为图3中虚线框b所在区域的局部放大图,且为连接结构30处于闭合状态下的仰视图。参阅图3和图5,连接结构30中的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表带20连接。
70.连接结构30的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的打开(参阅图3)和闭合(参阅图2)。第一折叠板1的远离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与第一表带10连接,第二折叠板2的远离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与第二表带20连接,参阅图3,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带动第一表带10连接有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与第二表带20连接有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表带102的长度变长,便于手表100在手腕上的佩戴和拆卸。参阅图2,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的情况下,可以带动第一表带10连接有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与第二表带20连接有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表带102的长度变短,从而将手表100紧固在手腕上,完成佩戴。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第一表带10与第一折叠板1之间可以为铰链连接。例如,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2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板1的另一端为u型设计,第一表带10的一端位于该u型结构内,且该第一折叠板1的u型端部与第一表带10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实现第一表带10与第一折叠板1的连接。此外,第一表带10和第一折叠板1之间可以绕着该连接轴转动,可以提高手表100佩戴在手腕后表带102与手腕的适配性,提高舒适度。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之间可以为铰链连接。例如,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板1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板2的另一端为u型设计,第二表带20的一端位于该u型结构内,且该第二折叠板2的u型端部与第二表带20的端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实现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此外,第二表带20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可以绕着该连接轴转动,可以提高手表100佩戴在手腕后表带102与手腕的适配性,提高舒适度。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
74.如图3和图5所示,在连接结构30还包括连接组件4的情况下,第二表带20通过连接组件4与第二折叠板2连接。
75.参阅图7,连接组件4包括面盖41和至少一个转轴42,该转轴42与第二折叠板2连接。
76.参阅图7,连接组件4的面盖41包括底板411和盖板412,底板411和盖板412围成容纳空间k1。该容纳空间k1用于供第二表带20穿过。
77.示例性地,底板411与转轴42连接。
78.示例性地,底板411和盖板412一体成型。
79.参阅图7,盖板412上设有卡接柱l。具体地,该卡接柱l设置在盖板412的朝向底板
411的一侧的表面,便于卡接柱l与穿过容纳空间k1的第二表带20连接。
80.示例性地,该卡接柱l也可以设置在底板411。具体地,该卡接柱l设置在底板411的朝向盖板412的一侧的表面,同样便于卡接柱l与穿过容纳空间k1的第二表带20连接。
81.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表带20设有通孔k2,第二表带20伸入容纳空间k1,并通过通孔k2与卡接柱l卡接,从而实现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
82.示例性地,通孔k2可以呈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等。
83.示例性地,参阅图2和图3,第二表带20可以设置多个通孔k2。该多个通孔k2沿着第二表带2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通过控制卡接柱l与不同的通孔k2卡接,同样可以实现对表带102的长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表带102可以与不同手腕尺寸的用户相适配,避免通过裁剪表带102长度的方式去适应不同手腕尺寸的用户。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柱l的直径沿其凸起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保证卡接柱l与第二表带20卡接后的牢固程度较高,降低两者脱落的风险。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柱l可以包括沿其凸起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柱和第二子柱,第一子柱和第二子柱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子柱的直径大于该第一子柱。即,设置卡接柱l的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可以提高卡接柱l与第二表带20的卡接效果,降低两者脱落的风险。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连接组件4还包括开窗k3,设置在盖板412上。该开窗k3与容纳空间k1相通,便于观察卡接柱l与第二表带20中通孔k2的卡接情况。
8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表带20与连接组件4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卡接结构卡接。例如,第二表带20上开设有多个楔形凹槽,连接组件4的盖板412设有矩形卡条,第二表带20穿过容纳空间k1,并通过楔形凹槽与矩形卡条卡接,从而实现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本技术的前述实施例仅对第二表带20与连接组件4的连接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此形成限制。
88.在相关技术中,能够调节表带长度,且无需分解的连接结构(即卡扣式表带)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多个零件一起配合才可以实现对表带的调节,一方面表带的零件尺寸较小,而多个小尺寸的零件使得连接结构在装配过程中的装配难度较高,且装配完成后的可靠性较差,另一方面,精细的小尺寸零件成本较高,不利于卡扣式表带的成本降低。
8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30。
9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闭合状态下的结构图。
91.如图6所示,该连接结构30包括第一折叠板1、第二折叠板2以及弹性轴3。
92.参阅图6,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和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示例性地,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铰链连接。或者,示例性地,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合页连接。
93.参阅图2,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转动闭合后,可以带动第一表带10与第二表带20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表带102的长度变短。参阅图3,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转动打开后,可以带动第一表带10与第二表带20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表带102的长度变长。
94.示例性地,在用户佩戴手表100后,第一折叠板1与用户的手腕接触,第一折叠板1
和第二折叠板2转动闭合后,第二折叠板2相对于第一折叠板1远离用户的手腕。
95.或者,示例性地,参阅图8,在用户佩戴手表100后,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同一曲面,即,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均与手腕接触。
96.参阅图6,第一折叠板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一间隙u1。
97.示例性地,第一折叠板1的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之间固定连接,即,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之间的第一间隙u1的宽度是固定的。
98.该第一间隙u1用于为第二折叠板2提供放置空间。例如,参阅图8,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之后,第二折叠板2位于该第一间隙u1内,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在厚度方向上共用相同的设计空间,实现表带102的轻薄化设计,提高手表100佩戴后的舒适性。
99.参阅图6,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m1。
100.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相对的两个侧面”是指,第一支撑条11的靠近第二支撑条12且朝向第二支撑条12的侧面,以及第二支撑条12的靠近第一支撑条11且朝向第一支撑条11的侧面。
101.图9为沿图4中虚线c-c’的剖面图,且为连接结构30处于闭合状态下的仰视图。示例性地,参阅图9,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m1。
102.或者,示例性地,仅在第一支撑条11的靠近第二支撑条12且朝向第二支撑条12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m1。
103.或者,示例性地,仅在第二支撑条12的靠近第一支撑条11且朝向第一支撑条11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m1。
104.示例性地,前述的每个侧面均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卡接部m1,从而可以增强卡接的牢固程度。
105.参阅图6,第二折叠板2包括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二间隙u2。
106.该第二间隙u2用于,为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向运动(相互靠近)提供运动空间。
107.通过向第三支撑条21远离第四支撑条22的一侧,以及第四支撑条22远离第三支撑条21的一侧施加外力,可以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从而将第二折叠板2顺利地放置在第一间隙u1内,实现第二折叠板2与第一折叠板1的闭合。
108.示例性地,参阅图6,第二间隙u2远离第二折叠板2的与第一折叠板1转动连接的端部设置。
109.示例性地,参阅图7,该第二间隙u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对的两个端部之间,从而便于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端部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
110.参阅图7,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背的两个侧面的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m2。
111.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相背的两个侧面”是指,第三支撑条21的背离第四支撑条22的侧面,以及第四支撑条22的背离第三支撑条21的侧面。
112.示例性地,仅在第三支撑条21的背离第四支撑条22的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m2。
113.或者,示例性地,仅在第四支撑条22的背离第三支撑条21的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m2。
114.或者,示例性地,参阅图9,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卡接部m2。
115.示例性地,前述的每个侧面均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卡接部m2,从而可以增强卡接的牢固程度。
116.图10为沿图8中虚线d-d’的剖面图。参阅图10,弹性轴3穿过第二间隙u2,且弹性轴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连接。
117.示例性地,参阅图10,弹性轴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抵接。
118.通过设置弹性轴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连接,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在弹性轴3的弹力作用下具有相背离的趋势,从而使得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第二折叠板2位于第一间隙u1内的情况下,通过弹性轴3的弹力将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上的第二卡接部m2牢固地卡接至第一折叠板1的第一卡接部m1。
119.示例性地,参阅图10,该弹性轴3可以为生耳。
120.示例性地,该弹性轴3在其轴线方向li上具有弹性,以便调节第二间隙u2的大小。例如,在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弹性轴3向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提供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远离的弹力,在向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相应地弹性轴3收缩。
121.基于前述实施方式,参阅图8和图9,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即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对折)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位于第一间隙u1内,且第一卡接部m1与第二卡接部m2卡接。
122.示例性地,如图7和图9所示,第一卡接部m1可以为卡槽,第二卡接部m2可以为凸块。或者,第一卡接部m1可以为凸块,相应地第二卡接部m2可以为卡槽。
123.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凸块位于卡槽内,即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卡接。
124.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卡接部m1远离第一折叠板1的与第二折叠板2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接部m2远离第二折叠板2的与第一折叠板1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从而可以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对折闭合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靠近弹性轴3设置,从而可以在弹性轴3的弹性作用下,增强第一卡接部m1与第二卡接部m2之间卡接的牢固度。
125.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中,可以通过弹性轴3的弹力,以及向第二折叠板2施加的外力,实现对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的卡接和脱离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的闭合和打开的控制。
126.例如,将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并按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
的相背的侧面,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顺利地放置在第一间隙u1内,此时将外力撤掉,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会在弹性轴3的弹力作用下相互背离,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上的第二卡接部m2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上的第一卡接部m1成功卡接,实现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的闭合,并通过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保持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的闭合状态。
127.同理,在需要将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打开的情况下,按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背的侧面,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即,使得第三支撑条21远离第一支撑条11,第四支撑条22远离第二支撑条12,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上的第二卡接部m2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上的第一卡接部m1脱离,从而顺利地将第二折叠板2从第一间隙u1中取出,完成打开。
1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中,仅通过弹性轴3以及设置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上的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即可实现连接结构30的闭合与打开,该连接结构30的结构设计简单,外形简洁,且在制备时的装配难度低,仅通过安装弹性轴3(例如生耳)即可完成装配,装配完成后连接结构30的稳定性较好,此外,该连接结构30的部件较少,可降低成本。
12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连接结构30还包括连接组件4的情况下,至少一个转轴42通过弹性轴3与第二折叠板2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连接结构30外的部件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例如,参阅图3,实现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
1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至少一个转轴4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
131.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上均设置有开孔,该开孔用于供弹性轴3穿过。
132.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面盖41上。
133.参阅图7,第三支撑条21包括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依次排列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1相对于第二连接部212远离第四支撑条22。
134.参阅图7,第四支撑条22包括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依次排列的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第三连接部221相对于第四连接部222远离第三支撑条21。
135.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一体设置,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一体设置。
136.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具有间隔,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之间具有间隔。
137.示例性地,参阅图10,第一连接部211设有盲孔,该盲孔用于放置弹性轴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12设置有开孔,该开孔用于供弹性轴3穿过。第三连接部221设有盲孔,该盲孔用于放置弹性轴3的另一端,第四连接部222设置有开孔,该开孔用于供弹性轴3穿过。
138.参阅图6和图10,第一转轴421设于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第二转轴422设于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之间。
139.示例性地,如图6和图10所示,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转轴421、第二连接部212、第四
连接部222、第二转轴422以及第三连接部221沿着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依次设置,弹性轴3将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转轴421、第二连接部212、第四连接部222、第二转轴422以及第三连接部221依次串接。
140.参阅图6和图10,弹性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一转轴421,与第一连接部211抵接,弹性轴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四连接部222和第二转轴422,与第三连接部221抵接。
141.通过弹性轴3将第一连接部211、第一转轴421、第二连接部212、第四连接部222、第二转轴422以及第三连接部221依次串接,实现连接组件4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最终实现第二表带20与第二折叠板2的连接。
142.此外,通过使第一转轴421设于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第二转轴422设于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之间,对第二折叠板2的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具有限位作用。
143.例如,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的间距以及位置固定,在施加外力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三连接部221逐渐靠近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在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转轴421接触,第三连接部221与第二转轴422接触后,在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的限位作用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无法再相互靠近,可以有效防止施加的外力过大导致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过于靠近,从而导致第二折叠板2断裂的问题。
144.例如,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的间距以及位置固定,在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会在弹性轴3的弹性作用下具有相互背离的趋势,在弹性轴3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连接部212与第一转轴421接触,第四连接部222与第二转轴422接触,在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的限位作用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无法再相互背离,可以有效防止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之间的第二间隙u2过大,导致弹性轴3脱落的问题。
1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l1,大于第一转轴421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的厚度l2。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之间的间距l3,大于第二转轴422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的厚度l4。
146.参阅图7,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在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或在弹性轴3的弹力作用下相互远离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相对于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转轴421运动,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相对于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转轴422运动,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l1,大于第一转轴421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的厚度l2,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之间的间距l3,大于第二转轴422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的厚度l4,避免第一转轴421和第二转轴422限制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之间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保证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的有效卡接和脱离。
1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连接结构30还包括铰接轴5。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通过铰接轴5铰接。例如,第一支撑条11、第二支撑条12、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通过铰接轴5转动连接,且在铰接位置处,参阅图6,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位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之间。
14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合页结构。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之间通过合页结构转动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与合页结构的一边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与合页结构的另一边固定连接,在合页结构的作用下,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可以实现闭合。
149.图11为沿图8中铰接轴5的轴线la的剖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三支撑条21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22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相连接。
150.示例性地,第三支撑条21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22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相连接的情况包括,第三支撑条21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22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一体设置,或者如图10所示,第三支撑条21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22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抵接。
151.参阅图6,第二间隙u2远离铰接轴5设置。即,第二折叠板2的远离铰接轴5的一端可以按压实现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向运动,在此情况下,前述弹性轴3等结构均设置在第二折叠板2的远离铰接轴5的一端。
152.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条21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和第四支撑条22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相连接,且第二间隙u2远离铰接轴5设置,使得第二折叠板2的远离铰接轴5的一端可以实现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互靠近,从而实现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的卡接。
15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隙u2的远离铰接轴5的部分的宽度,大于第二间隙u2的靠近铰接轴5的部分的宽度。其中,宽度为第二间隙u2的沿弹性轴3的轴线方向li的尺寸。
154.示例性地,沿着弹性轴3指向铰接轴5的方向,第二间隙u2的宽度逐渐减小,或呈阶梯状依次减小。
155.通过前述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折叠板2的远离铰接轴5的一端所在位置处的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弹性更强,两者更容易相互靠近,便于实现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的卡接。
1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折叠板1还包括连接条13。连接条13设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之间,连接条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连接。
157.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连接条13设置在第一间隙u1内。
158.该连接条13一方面用于将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固定连接,避免用于承接第二折叠板2的第一间隙u1发生形变,例如的宽度变窄,导致第二折叠板2与第一折叠板1闭合后的适配度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该连接条13设置在第一间隙u1内,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2对折程度过大(相对第一折叠板1朝向手腕凸出),导致连接结构30接触用户手腕的一侧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提高佩戴舒适度。
159.如图9所示,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还设有凹槽23,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前述连接条13位于该凹槽23内。通过设置与连接条13适配的凹槽23,在避免第二折叠板2对折程度过大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连接条13增加连接结构30闭合后的厚度,使得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后,在靠近手腕的一侧,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同一平面或同一曲面,提高手表100的佩戴舒适度。
16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折叠板1的一种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
所示,第一折叠板1包括连接板14。连接板14设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之间,连接板14的相对的两条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连接。
161.连接板14、第一支撑条11靠近连接板14的侧面以及第二支撑条12靠近连接板的侧面形成承接槽15,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承接槽15内,即第二折叠板2位于承接槽15内。
162.通过设置连接板14,并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设置第二折叠板2位于承接槽15内,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2与用户手腕接触,从而可以避免第二折叠板2与第一折叠板1之间相互作用夹到用户手腕,提高手表100的佩戴舒适度。
163.示例性地,连接板14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一体设置。
164.示例性地,第一支撑条11、第二支撑条12和连接板14呈弧形设置,且连接板14的弯曲弧度,与第一支撑条11以及第二支撑条12的弯曲弧度大致相同。
165.示例性地,在第一折叠板1的靠近手腕的一侧,连接板14和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处于同一曲面,可以提高用户佩戴手表100后手腕的舒适度。
166.示例性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折叠板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前述承接槽15的深度,从而使得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可以顺利闭合。
167.示例性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1的一端和第二折叠板2的一端之间通过合页结构连接,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后,在手表100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情况下,第二折叠板2相对于第一折叠板1远离用户的手腕。
168.示例性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m1位于连接板14的上表面的上方。其中,连接板14的上表面是指,在手表100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情况下,连接板14的相对远离用户手腕的一侧表面。连接板14的上表面的上方是指,在手表100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情况下,连接板14的相对远离用户手腕的一侧。从而保证第二折叠板2上的第二卡接部m2可以与第一卡接部m1顺利地卡接。
16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支撑条21还包括第一凸起部213,第一凸起部213设于第三支撑条21远离第四支撑条22的一侧。第四支撑条22还包括第二凸起部223,第二凸起部223设于第四支撑条22远离第三支撑条21的一侧。
170.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从而顺利实现第一卡接部m1和第二卡接部m2的卡接和脱离。例如,在连接结构30闭合的情况下,通过手指同时按压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使得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第二折叠板2上的第二卡接部m2从第一折叠板1上的第一卡接部m1中脱离,即,使第二折叠板2从第一折叠板1中脱出,实现连接结构30的打开。
171.示例性地,参阅图7,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位于第二折叠板2的端部,且该端部远离第二折叠板2的与第一折叠板1转动连接的一端。例如,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位于第二折叠板2的设有第二间隙u2的一端,从而便于按压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后实现第三支撑条21和第四支撑条22的相互靠近。
172.示例性地,参阅图6,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位于弹性轴3的轴线li上,且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凸出于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可参阅图2和图8)。便于在第一折叠板1
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对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的按压,避免第一支撑条11和第二支撑条12遮挡第一凸起部213和第二凸起部223的按压路径。
173.示例性地,参阅图7和图10,在第三支撑条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的情况下,第一凸起部213设于第一连接部211的远离第二连接部212的一侧。
174.示例性地,参阅图7,第一连接部211、第二连接部212和第一凸起部213一体设置。
175.示例性地,参阅图7和图10,在第四支撑条22包括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的情况下,第二凸起部223设于第三连接部221的远离第四连接部222的一侧。
176.示例性地,参阅图7,第三连接部221、第四连接部222和第二凸起部223一体设置。
17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呈弧形。弧形设计的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更符合手腕的轮廓,从而可以提高手表100佩戴的舒适度。
178.参阅图8,在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弧度均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连接结构30在闭合状态下,第一折叠板1和第二折叠板2闭合紧密,结构紧凑,且在靠近手腕的一侧的曲面圆滑,没有过多的凸起或凹陷,可以避免手表100佩戴后手腕有异物感,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17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仅以手表100为例对连接结构30的有益效果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但除手表100以外的其他可穿戴设备,例如,其他手部设备,包括手环、腕带、电子手铐等,以及头戴式设备,包括vr头显、智能眼镜等,以及脚戴式设备,包括智能脚环等均可使用本技术中的连接结构30,以便实现这些可穿戴设备的佩戴与便捷拆卸,因此可以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30的设备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对具体的设备并不形成限制。
18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折叠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板包括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并列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相背的两个侧面的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弹性轴,所述弹性轴穿过所述第二间隙,且所述弹性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连接;所述弹性轴在其轴线方向上具有弹性,以调节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其中,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包括面盖,以及设于所述面盖一侧,且与所述面盖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转轴;所述至少一个转轴通过所述弹性轴与所述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所述面盖用于与所述连接结构外的部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转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三支撑条包括沿所述弹性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条;所述第四支撑条包括沿所述弹性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四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条;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弹性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转轴沿所述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凸块;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卡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折叠板的与所述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折叠板的与所述第一折叠板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所述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通过所
述铰接轴转动连接,且在铰接位置处,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条靠近所述铰接轴的部分,和所述第四支撑条靠近所述铰接轴的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二间隙远离所述铰接轴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远离所述铰接轴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靠近所述铰接轴的部分的宽度;其中,所述宽度为所述第二间隙的沿所述弹性轴的轴线方向的尺寸。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还包括连接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还设有凹槽,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凹槽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还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所述连接板的相对的两条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条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条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形成承接槽,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三支撑条和所述第四支撑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承接槽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条还包括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条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条的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条还包括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第四支撑条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条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弹性轴的轴线上,且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呈弧形;在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折叠板和所述第二折叠板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弧度均相同。14.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第一表带,所述连接结构中的第一折叠板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带连接;第二表带,所述连接结构中的第二折叠板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表带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表带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折叠板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的面盖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盖板上设有卡接柱;所述第二表带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表带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接柱卡接。
16.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表带;其中,所述表盘的一端与所述表带中的第一表带连接,所述表盘的另一端与所述表带中的第二表带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表带以及手表,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弹性轴。第一折叠板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相对的两个侧面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折叠板包括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相背的两个侧面设有第二卡接部。弹性轴穿过第二间隙,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连接。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三支撑条和第四支撑条位于第一间隙内,且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该连接结构的零件较少,结构简单,降低了制备难度。了制备难度。了制备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

袁胜蓝 何谦 张斌 程天宇 陈佳伟 祝培培 赵吉代 何思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3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3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表带   转轴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