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转接器。


背景技术:



2.车间中的各种大型设备,均需要使用电缆连接电源、传输数据。当车间的工况比较差时,电缆表面的保护套容易受到损坏,比如割伤、腐蚀等。因此为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会使用胶管套接在电缆上,同时当电缆端部连接在转接器上时,也会将胶管端部固定在转接器上。
3.转接器上一般会设置有套接管,胶管通过弹性形变套接在套接管上,由于胶管具有弹性,从而固定在套接管上,避免胶管从转接器上脱落。
4.但是长时间使用后,胶管的端部容易发生范性形变,从而失去弹性,导致从转接器上脱落,失去对电缆的保护作用。
5.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转接器。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转接器,包括本体,本体一端设有:
8.接座,卡接在本体上,设有内孔,用于电缆穿过;内孔外侧设有环形卡槽,胶管插接在卡槽内;弹性卡环,套接在胶管的外部;螺母,与本体螺纹连接,锁紧时,驱动卡环形变,使胶管夹紧于卡环和卡槽内壁之间。
9.卡槽用于胶管安装定位;通过卡环和接座夹紧的方式,实现胶管固定,相比于传统的胶管安装方式,胶管安装后更加稳固,不易脱落;而且胶管安装时,与接座、卡环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从而便于胶管拆装。
10.接座的具体结构为:接座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同轴布置,其一端通过连接片一体成型连接;内孔设于内管上;内管、外管以及连接片构成卡槽。
11.接座与本体的具体卡接结构为:外管另一端设为扩口状;接座设有连接片的一端插接于本体内,外管扩口端抵靠本体端部,实现卡接。扩口的设置,对胶管插接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胶管插接安装。
12.卡环呈环状,不易形变,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卡环设有缺口。缺口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卡环的弹性,还提高了卡环的形变能力,从而便于夹紧胶管。
13.螺母驱动卡环形变的具体结构为:卡环一端设有第一倒角,其倒角面抵靠外管扩口端的内壁。螺母对卡环挤压时,第一倒角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卡环收缩,直径变小,对胶管进行挤压固定。
14.进一步地,卡环另一端设有第二倒角;螺母外端设有向内凸起的凸板,凸板抵靠第二倒角。如此设置,螺母对卡环挤压时,卡环在第二倒角和凸板的作用下,更易形变。
15.内管外壁一般为光滑面,对胶管的夹紧力较小,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
具体的,内管外壁设有凸条。凸条的设置,缩短了内管与卡环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了胶管的夹紧力。
16.凸条的设置,提高了卡环的加工难度,所以进一步地改进解决这一问题,具体的,内管内壁设有对应凸条的凹槽,从而使凸条和凹槽通过挤压成型。
17.由于凸条的覆盖范围比较小,基于此,进一步地设计是:凸条和凹槽均为螺旋状。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其中局部剖视;
21.图3是接座的主视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3.图中:1、本体;2、接座;3、卡环;4、螺母;21、内孔;22、卡槽;23、内管;24、外管;25、连接片;26、凸条;27、凹槽;31、第一倒角;32、第二倒角、41、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缆转接器,包括中空的本体1,其一端连接有接座2、卡环3和螺母4。
27.如图3所示,接座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23和外管24,内管23和外管24同轴布置,其一端齐平并通过连接片25一体成型连接,连接处圆弧过渡。内管23设有内孔21,用于电缆穿过。外管24的长度短于内管23。内管23、外管24以及连接片25构成卡槽22。胶管插接于卡槽22内,实现安装定位。内管24的另一端还设有内折边,避免电缆穿插时,造成划伤。
28.外管24另一端设为扩口状,其截面呈弧形。接座2设有连接片25的一端插接于本体1内,外管24扩口端抵靠本体1端部,实现卡接。扩口的设置,还对胶管插接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胶管插接安装。
29.卡环3呈环形,为金属制件,并具有弹性。而且卡环3还设有缺口,缺口不仅提高了卡环3的弹性,还提高了卡环3的形变能力,从而便于夹紧胶管。
30.如图2所示,卡环3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31,为外倒角,其倒角面抵靠外管24扩口端的内壁。
31.螺母4与本体1螺纹连接,其外端设有向内凸起的凸板41。螺母4锁紧时,凸板41对卡环3挤压,卡环3在第一倒角31的导向作用下收缩,直径变小,从而使胶管受到挤压实现固定。
32.通过卡环3和接座2夹紧的方式,实现胶管固定,相比于传统的胶管安装方式,胶管安装后更加稳固,不易脱落;而且胶管安装时,与接座2、卡环3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从而便于胶管拆装。
33.实施例二:
34.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之处为:如图2所示,卡环3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倒角32,也为外倒角,其倒角面抵靠凸板41。如此设置,当螺母4锁紧时,凸板41不仅对卡环3挤压,还驱使卡环3收缩,从而使卡环3更易形变。
35.实施例三:
36.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之处为:如图4所示,内管23外壁设有凸条26。凸条26的设置,缩短了内管23与卡环3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了胶管的夹紧力。
37.实施例四:
38.与实施例三相比,区别之处为:内管23内壁设有对应凸条26的凹槽27,从而使凸条26和凹槽27通过挤压成型。如此设置,简化了凸条26的加工工艺,从而降低了成本。
39.实施例五:
40.与实施例四相比,区别之处为:凸条26和凹槽27均为螺旋状。如此设置,不仅增大了凸条26覆盖胶管的范围,而且凸条26范围内的胶管均受到凸条26挤压,从而使胶管安装更加稳固,不易脱落。
41.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转接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端设有:接座(2),卡接在所述本体(1)上,设有内孔(21),用于电缆穿过;所述内孔(21)外侧设有环形卡槽(22),胶管插接在所述卡槽(22)内;弹性卡环(3),套接在胶管的外部;螺母(4),与所述本体(1)螺纹连接,锁紧时,驱动所述卡环(3)形变,使胶管夹紧于所述卡环(3)和卡槽(22)内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座(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管(23)和外管(24),所述内管(23)和外管(24)同轴布置,其一端通过连接片(25)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孔(21)设于所述内管(23)上;所述内管(23)、外管(24)以及连接片(25)构成所述卡槽(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4)另一端设为扩口状;所述接座(2)设有所述连接片(25)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本体(1)内,所述外管(24)扩口端抵靠所述本体(1)端部,实现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设有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一端设有第一倒角(31),其倒角面抵靠所述外管(24)扩口端的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另一端设有第二倒角(32);所述螺母(4)外端设有向内凸起的凸板(41),所述凸板(41)抵靠所述第二倒角(3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3)外壁设有凸条(2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3)内壁设有对应所述凸条(26)的凹槽(27),从而使所述凸条(26)和凹槽(27)通过挤压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26)和凹槽(27)均为螺旋状。

技术总结


一种电缆转接器,包括本体,本体一端设有:接座,卡接在本体上,设有内孔,用于电缆穿过;内孔外侧设有环形卡槽,胶管插接在卡槽内;弹性卡环,套接在胶管的外部;螺母,与本体螺纹连接,锁紧时,驱动卡环形变,使胶管夹紧于卡环和卡槽内壁之间。卡槽用于胶管安装定位;通过卡环和接座夹紧的方式,实现胶管固定,相比于传统的胶管安装方式,胶管安装后更加稳固,不易脱落;而且胶管安装时,与接座、卡环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从而便于胶管拆装。从而便于胶管拆装。从而便于胶管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

张丽华 丁志华 乌凌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常州市艾瑞肯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9:2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3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卡环   胶管   所述   倒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