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可折叠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柔性显示屏由于其具有轻薄、不易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一般包括两个壳体及连接在两个壳体之间的折叠组件,两个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形变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并带动柔性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3.目前,折叠装置在两个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容易出现过折的问题,导致两个壳体间的实际夹角大于理想夹角。而柔性显示屏的设计尺寸及结构通常都是依据理想夹角设计的,如此一来,当两个壳体在展开时出现过折现象时,折叠装置会对柔性显示屏形成拉扯,严重影响到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折叠组件及第二壳体,折叠组件通过可调转动机构精确控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打开状态下的夹角,避免折叠装置出现过折现象,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该折叠组件,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折叠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一摆臂、第二固定架、第二摆臂、限位件、止位件、第二紧固件及第一弹性件。第一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
6.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止位端面;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二止位端面。限位件固定于主轴,限位件具有限位面,限位面相对主轴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的延伸方向倾斜,主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主轴的厚度方向。止位件包括第一止位部、第二止位部及安装部,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分别固定于安装部的两侧,第二紧固件的一端连接安装部、另一端螺纹连接主轴,第一弹性件抵持于安装部与主轴之间,止位件抵持限位面。
7.第一止位部具有第一止位面,第二止位部具有第二止位面,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均不平行于主轴的厚度方向。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止位端面向靠近第一止位面的方向运动,第二止位端面向靠近第二止位面的方向运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止位端面与第一止位面至少部分抵持,第二止位端面与第二止位面至少部分抵持。
8.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摆臂的第一止位端面的止位配
合结构、止位件的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摆臂的第二止位端面的止位配合结构,可以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限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继续相对转动,使得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能够停留于预设的角度,避免出现过度转动的现象。
9.由于第一摆臂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摆臂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因此止位件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止位也即为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止位。在电子设备中,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进而,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此时,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会抵持止位件,止位件用于防止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进而防止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防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故而,止位件对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的止位,可以防止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出现过折现象,从而避免柔性显示屏被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拉扯,以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增加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10.此外,由于止位件的止位效果,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等于预设值。例如预设值为180
°
时,折叠装置能为柔性显示屏提供平整的支撑环境,柔性显示屏的平面度好,有利于优化电子设备的整机光影。
11.此外,通过将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设于同一个止位件,通过同一个止位件实现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止位,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所需要的止位件的数量,减少止位件所占据折叠组件内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成本。
12.在本技术中,由于限位件固定于主轴,止位件抵持限位件的限位面,限位件能够对止位件进行限位,因此能够增加止位件相对主轴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止位件能够更好地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进行止位,止位效果更佳,使得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展平状态更为稳定、可靠。
13.由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主轴,第二紧固件相对主轴的位置可调,因此第二紧固件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移动,止位件在第二紧固件与第一弹性件的配合下,能够跟随第二紧固件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位置调节。其中,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均不平行于主轴的厚度方向,也即第一止位面及第二止位面均相对主轴的厚度方向倾斜,当止位件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的第一止位端面的位置随第一止位面变化,第二摆臂的第二止位端面的位置随第二止位面变化,从而能够通过调节止位件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的调节。
14.示例性的,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可以均垂直于主轴的厚度方向。或者,第一止位面与主轴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
,例如可以在60
°
至90
°
的范围内;第二止位面与主轴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
,例如可以在60
°
至90
°
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随止位件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时,可以通过较小的位移,实现对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的有效调节。
1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16.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与主轴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一转动臂与主轴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第二摆臂与主轴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转动臂与主轴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折叠组件通过连杆滑块结构和连接结构实现折叠组件的相对展开、相对折叠的过程,其组成部件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并且,由于主轴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一转动臂联动第一固定架、且通过第二摆臂和第二转动臂联动第二固定架,因此折叠组件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1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装部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具有至少两个停留位,至少两个停留位排布于主轴的延伸方向,第二紧固件穿过其中一个停留位。
18.在本实现方式中,当第二紧固件穿过止位件的停留位,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主轴时,止位件相对主轴停留于某一位置,两者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可靠,当第二紧固件由止位件的其中一个停留位切换为另一个停留位时,止位件相对主轴的停留位置发生变化,变化后两者仍相对固定。由于至少两个停留位排布于主轴的延伸方向,因此第二紧固件在不同的停留位之间切换时,第一止位端面和第二止位端面能够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实现位置调整,从而对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
1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孔为腰形孔或矩形孔,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轴的延伸方向。
20.在实现方式中,通过使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主轴的延伸方向,使得多个停留位可以延主轴的延伸方向排布,止位件可以在主轴的延伸方向上连续调节,第一止位端面和第二止位端面可以在主轴的厚度方向上连续调节,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可以连续调节。
2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件可以是弹性垫片,弹性件可以设有通孔。其中,弹性垫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弹性垫片可以是弹簧垫圈、板簧等;或者,弹性垫片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材料等。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件可以包括多个堆叠件,例如,第一弹性件可以包括堆叠设置的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平垫圈可以是金属垫圈、也可以是橡胶垫圈等。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弹性件也可以是弹簧。
2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安装于主轴且位于止位件背向限位件的一侧,第二弹性件抵持安装部,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止位件抵持限位面。此时,限位件与止位件的抵接关系稳定,限位件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进行限位,使得止位件的止位效果稳定、可靠。
2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具有限位凸缘,第三转轴插接第二弹性件及止位件的安装部。其中,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第三转轴的限位凸缘和止位件的安装部,第三转轴的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主轴。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使得第三转轴可以抵持主轴,还使得止位件具有向限位件靠近的趋势,从而使得止位件抵持限位件。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三转轴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凸缘,第二弹性件远离止位件的一端可以抵持主轴或其他结构件,第二弹性件同样可以处于压缩状态,以产生弹性力,使得止位件抵持限位件。
24.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也可以不包括第二弹性件,而限位件的限位面与
止位件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止位件与第一弹性件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在本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通过限位件与止位件之间的静摩擦力,平衡限位件对止位件的支撑力在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分力,使得止位件相对主轴的位置稳定,止位件对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的止位效果可靠。
2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止位件具有调节面,调节面平行于限位面并接触限位面。
26.在本实现方式中,调节面与接触面之间为面接触,因此调节面与限位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接关系稳定,限位件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进行限位,以保证止位件与主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27.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面和/或调节面上设有摩擦层,摩擦层用于增加限位面与调节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例如,限位面上可以设有摩擦层。其中,摩擦层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限位面,摩擦层可以采用静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磨砂膜材、带有凹凸纹路的膜材等。或者,摩擦层也可以通过对限位面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使得限位面的表层形成摩擦层。其中,表面粗糙化工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同样的,调节面上也可以设有摩擦层,摩擦层的形成可以参阅限位面上摩擦层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28.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增加限位面与调节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从而提高限位面与调节面的静摩擦力,使得限位面与调节面之间的抵接关系更为稳定,在止位件受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作用力时,止位件的限位面与调节面之间不易脱离接触关系,从而能够提高止位可靠性。
2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第三固定部固定连接主轴。折叠组件还包括安装于主轴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插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二转轴插接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固定部。
30.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限位件固定于主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安装于主轴,第一转轴同时插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第二转轴同时插接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因此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时,转动动作稳定、不易晃动,有利于提高折叠组件的可靠性。
3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部还卡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第二固定部还卡入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转动动作的稳定性。
3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面包括共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限位面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固定部,限位面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固定部。
33.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限位面的第一部分位于限位件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套设于第一转轴,限位面的第二部分位于限位件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套设于第二转轴,因此在限位面受力时,限位面的第一部分和限位面的第二部分的位置较为稳定,限位面及限位件整体不易发生形变,结构稳定性高,限位件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进行限位,从而对止位件进行补强,以提高止位件的止位可靠性。
3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止位部具有第一调节孔,第二止位部具有第二调节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调节孔,第二转轴穿过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均为矩形孔或腰形孔,且长度方向平行于主轴的厚度方向。
35.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转轴穿过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部的第一调节孔,第二转轴穿过止位件的第二止位部的第二调节孔,因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对止位件进行一定的限位,止位件的位置较为稳定,发生形变的风险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止位可靠性。
3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止位部抵持第一固定部,第二止位部抵持第二固定部。
37.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转轴还穿过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部的第一调节孔,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部抵持限位件的第一固定部,第二转轴还穿过止位件的第二止位部的第二调节孔,止位件的第二止位部抵持限位件的第二固定部,因此止位件的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的位置较为稳定,发生形变的风险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止位可靠性。
3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示例性的,调节面包括共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调节面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止位部,第一调节孔贯穿调节面的第一部分,调节面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止位部,第二调节孔贯穿调节面的第二部分。限位面的两部分与调节面的两部分一一对应地相互接触,因此调节面与限位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接关系稳定,限位件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进行限位,以保证止位件与主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3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为对称结构。
40.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关于平面对称,该平面可以平行于主轴的厚度方向。此时,当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的第一止位端面抵持第一止位面的同时,第二摆臂的第二止位端面抵持第二止位面,止位件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止位过程更易控制,止位效果更佳。此外,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对称也有利于降低止位件的加工难度。其中,第一摆臂的第一止位端面与第二摆臂的第二止位端面可以为对称结构或基本对称结构。
4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阻尼组件,阻尼组件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用于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尼力。
42.示例性的,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阻尼组件包括第一卡位件、第二卡位件以及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卡位件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第二卡位件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多个第一凸块组与多个第二凸块组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位于第一卡位件与第二卡位件之间,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二卡位件背向第一卡位件的一侧或者位于第一卡位件背向第二卡位件的一侧,第一弹性部件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及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抵持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且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另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另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4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步组件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以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运动保持同步,例如同步地相向转动以实现折叠,或者同步地相背转动以实现展开。
44.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上述
任一项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
45.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上述折叠装置。柔性显示屏与第一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第一壳体,柔性显示屏与第二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柔性显示屏与折叠组件对应部分发生形变。
46.在本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屏能够随着折叠装置展开或折叠。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平状态,柔性显示屏能够进行全屏显示,以使电子设备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操作体验。当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的平面尺寸小,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4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48.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49.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51.图5是图4所示折叠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52.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53.图7是图6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8是图7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55.图9是图5所示底部连接组件与主轴的连接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0是图6所示底部连接组件与主内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7.图11是图8所示可调转动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2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59.图13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60.图14是图12所示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61.图15a是图12所示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62.图15b是图15a所示限位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63.图16a是图12所示止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64.图16b是图16a所示止位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65.图17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沿a-a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66.图18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沿b-b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67.图19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沿c-c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68.图20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沿d-d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69.图21a是图6所示主内轴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70.图21b是图21a所示主内轴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71.图22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与图21a所示主内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72.图23a是图22所示结构沿e-e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3.图23b是图23a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74.图24是图22所示限位件与止位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75.图25是图22所示结构沿f-f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6.图26是图22所示结构沿g-g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7.图27是图22所示结构沿h-h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78.图28是图22所示止位件在位置调节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79.图29是图22所示止位件和限位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8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8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其中,“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是指结构件在形成其中一个部分的过程中,该部分即与结构件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再次加工(如粘接、焊接、卡接等)方式与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
8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固定于折叠装置的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包括折叠组件及两个壳体,折叠组件可以展开至打开状态,也可以折叠至闭合状态,也可以处于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柔性显示屏随折叠装置展开和折叠。折叠组件可以通过可调转动机构精准控制两个壳体在打开状态下的夹角,使得两个壳体的夹角与柔性显示屏的设计尺寸相适应,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因折叠装置的拉扯而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视觉体验。
83.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本技术实施例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8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85.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折叠装置10和柔性显示屏20,柔性显示屏20安装于折叠装置10。柔性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如图1所示,折叠装置10可以展开至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折叠装置10还可以折叠至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折叠装置10还可以展开或折叠至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柔性显示屏20
会随着折叠装置10运动,在折叠装置10的带动下,柔性显示屏20也可以展开或折叠,以使整个电子设备100展开至打开状态或折叠至闭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位于折叠装置10的内侧,电子设备100为屏幕内折的折叠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也可以位于折叠装置10的外侧。
86.其中,折叠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及折叠组件3,折叠组件3连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折叠组件3的运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者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以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以使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打开状态,柔性显示屏20跟随折叠装置10展开。示例性的,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80
°
,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以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以使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闭合状态,柔性显示屏20跟随折叠装置10折叠。示例性的,折叠装置10处于闭合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也即是柔性显示屏20可以位于折叠装置10内侧,被折叠装置10包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可以近似为0
°
。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也可以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至中间状态,以使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并且柔性显示屏20也会随之变化。
87.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20能够随着折叠装置10展开或折叠。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柔性显示屏20能够进行全屏显示,以使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操作体验。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平面尺寸小,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88.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部分或全部互相抵持,也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较小缝隙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拼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的角度,实现折叠装置10展开动作的止位,防止电子设备100在展开过程中出现过折现象,从而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以使用户使用时能够有最大的宽度尺寸。同时,还可以降低柔性显示屏20的受力,提高柔性显示屏20和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89.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折叠装置1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能够完全合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合拢时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部分或全部互相抵持,也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较小缝隙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仅存在中部留有容纳柔性显示屏20的空间,边缘处不存在较大缝隙,以提升壳体和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的美化程度,并且还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0外界的异物进入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100,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90.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折叠装置10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形成夹角,中间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以满足用户对不同视角的观看需求。
91.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图中未示出),多个部件主要收
纳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部,部分部件也可以至少部分安装于折叠组件3,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电子设备100的多个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内部处理器、外部存储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充电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池、天线、通信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传感器模块、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一个或多个硬硬质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等。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上文描述的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100的模组的数量、类型、位置等进行具体限定。
92.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20还可以集成有显示功能和触摸感测功能。柔性显示屏2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柔性显示屏20的触摸感测功能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动作,以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其中,柔性显示屏2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有机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
9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屏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1、第二部分202以及第三部分203,第一部分201、第三部分203以及第二部分202依次排列。其中,柔性显示屏20与第一壳体1对应部分为第一部分201,第一部分201可以固定于第一壳体1;柔性显示屏20与第二壳体2对应部分为第二部分202,第二部分202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2;柔性显示屏20与折叠组件3对应部分为第三部分203。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带动第一部分201转动,第二壳体2带动第二部分202转动,第三部分203在第一部分201、第二部分202以及折叠装置10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部分201、第三部分203、第二部分202均位于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2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相对设置,两者可以部分相互抵持、全部相互抵持或存在较小间隙,柔性显示屏20整体呈u形。
94.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电子设备100为两折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也即是,电子设备100包括可以相对弯折的两个壳体。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是三折或三折以上的结构,也即是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相对弯折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壳体,任意相邻的两个壳体通过折叠组件3连接。当电子设备100为三折或三折以上结构时,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可以参阅本实施例两者结构的描述进行适应性设计,本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95.请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9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20的支撑面11,第二壳体2包括承载柔性显示屏20的支撑面21。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20的第一部分201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柔性显示屏20的第二部分202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其中,上述用于粘接的胶层可以是连接的整面胶层,也可以是点断式胶层,也可以是具有镂空区域的胶层,本技术实施例对胶层的具体方案不作严格限定。
9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之间
的夹角即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80
°
。本技术实施例中对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及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的具体形状不作严格限定,例如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缺口、凹陷、凸起等结构,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设有一个或多个缺口、凹陷、凸起等结构。
98.以下对折叠组件3的实现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99.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图5是图4所示折叠组件3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100.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可以包括主轴31、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第一支撑板35以及第二支撑板36。
101.示例性的,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均连接主轴31,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均能够发生运动,并且能够相对主轴31展开或者折叠。多个连接组件(32、33、34)还均连接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可参阅图4),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相对主轴31发生运动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亦发生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运动。
102.其中,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均连接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可以随着多个连接组件(32、33、34)运动,以实现相对展开和相对折叠。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5与第二支撑板36分别位于主轴31的两侧。第一支撑板35包括面向柔性显示屏20设置的第一支撑面351,第二支撑板36包括面向柔性显示屏20设置的第二支撑面361。主轴31包括面向柔性显示屏20设置的主支撑面3111。第一支撑面351、第二支撑面361以及主轴31的主支撑面3111协同作用,一起用于支撑处于打开状态的柔性显示屏20的第三部分203,以使打开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屏20更为平整。在用户按压和触碰下,柔性显示屏20的第三部分203不易凹陷,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屏20的可靠性。
10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义靠近主轴31的两端分别为顶部和底部,主轴31具有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定义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为从主轴31的底部到主轴31的顶部的方向,主轴3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主轴31的主支撑面3111,主轴3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且垂直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图5中,为了简洁,附图中以“延伸方向”示意主轴31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示意主轴31的厚度方向,“宽度方向”示意主轴31的宽度方向。
104.请结合参阅图5和参阅图6,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3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105.示例性的,折叠组件3的连接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分别为底部连接组件32、中部连接组件33以及顶部连接组件34。底部连接组件32、中部连接组件33以及顶部连接组件34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协同运动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相对展开或者折叠过程中的运动更为平稳、可靠。
106.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数量可以更少或者更多,连接组件也可以进行拆分或者合并。各连接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存在少许差异,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后文主要以底部连接组件32为例进行主要说明,中部连接组件33和顶部连接组件34均可以参考底部连接组件32进行设计。
107.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可以包括主内轴311和多个罩体(312、313、314)。其中,主内轴311可以为连续的结构件,主内轴311的延伸方向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相对应。多个罩体
(312、313、314)沿主轴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固定连接于主内轴311。例如,多个罩体(312、313、314)可以通过多个紧固件315固定于主内轴311。其中,多个紧固件315可以是但不仅限于是螺钉、螺栓、铆钉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罩体(312、313、314)可以包括底部罩体312、中部罩体313以及顶部罩体314。底部罩体312位于主内轴311的底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底部安装空间;中部罩体313位于主内轴311的中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中部安装空间;顶部罩体314位于主内轴311的顶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顶部安装空间。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对应安装于各个安装空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底部连接组件32安装于底部安装空间,中部连接组件33安装于中部安装空间,顶部连接组件34安装于顶部安装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罩体(312、313、314)的数量、结构均与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对应设置。
108.示例性的,底部罩体312可以大致呈中部下凹、两侧翘起的罩体结构。底部罩体312朝向主内轴311的表面可以设有多个配合结构,多个配合结构用于与主内轴311配合,以形成底部安装空间。多个配合结构可以包括凹槽、开孔、凸起、缺口等结构。其中,中部罩体313和顶部罩体314可以参考底部罩体312设计,本技术实施例不对中部罩体313和顶部罩体314进行赘述。
109.示例性的,主内轴311背向多个罩体(312、313、314)的一侧形成主支撑面3111,主支撑面3111可以在打开状态下提供较为平整的支撑环境。可以理解的是,主内轴311的主支撑面3111也即是主轴31的主支撑面3111。其中,主支撑面3111可以是平面,平面状态下的主支撑面3111可以直接为柔性显示屏20的第三部分203提供打开状态下的平整的支撑环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支撑面3111也可以是曲面或者多段连接的平面,并用以支撑不同形态的电子设备100柔性显示屏20在打开状态的第三部分203,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10.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6所示底部连接组件32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底部连接组件32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中的底部连接组件32是由图6所示底部连接组件32左右翻转后所得。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连接组件32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架321、第一摆臂322、第一转动臂323、第二固定架324、第二摆臂325、第二转动臂326、止位调节组件327、同步组件328及阻尼组件329。底部连接组件32还可以包括多个转轴(340、350、360、370),多个转轴(340、350、360、370)用于插接底部连接组件32的其他部件,以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止位调节组件327、同步组件328及阻尼组件329可以组装为模块化的可调转动机构310,以便简化折叠组件3和电子设备100的组装工艺。
112.其中,第一固定架321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还用于与底部连接组件32的多个部件及第一支撑板35连接。第一固定架321可以包括多个配合结构,例如包括与第一壳体1配合的结构、与第一摆臂322配合的结构、与第一转动臂323配合的结构以及与第一支撑板35配合的结构。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架321包括第一滑动部3211和第一转动部3212,第一滑动部3211可以设有滑槽3213,第一转动部3212可以设有转轴孔3214。
113.其中,第二固定架324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还用于与底部连接组件32的多个部件及第二支撑板36连接。第二固定架324可以包括多个配合结构,例如包括与第二壳体2配合的结构、与第二摆臂325配合的结构、与第二转动臂326配合的结构以及与第二支撑板36配合的结构。示例性的,第二固定架324包括第二滑动部3241和第二转动部3242,第二滑
动部3241可以设有滑槽3243,第二转动部3242可以设有转轴孔3244。
114.其中,第一摆臂322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端部3222。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为转动端,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可以为滑动端。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可以安装于第一滑动部3211,以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可以包括滑块、滑板或滑轨等结构,以与第一滑动部3211的滑槽3213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设有滑槽,第一滑动部3211设有滑块、滑板或滑轨等结构,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与第一滑动部3211仍可以实现滑动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与第一滑动部3211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结构不作严格限定。
115.其中,第二摆臂325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51和第二端部325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为转动端,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可以为滑动端。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可以安装于第二滑动部3241,以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可以包括滑块、滑板或滑轨等结构,以与第二滑动部3241的滑槽3243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设有滑槽,第二滑动部3241设有滑块、滑板或滑轨等结构,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与第二滑动部3241仍可以实现滑动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与第二滑动部3241之间的滑动连接的实现结构不作严格限定。
116.其中,止位调节组件327连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用于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展开位置进行止位。止位调节组件327的实现结构在后文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此处不展开。
117.其中,同步组件328连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以使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运动保持同步,例如同步地相向转动以实现折叠,或者同步地相背转动以实现展开。同步组件328的实现结构在后文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此处不展开。
118.其中,阻尼组件329连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用于在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尼力。阻尼组件329的实现结构在后文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此处不展开。
119.其中,第一转动臂323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31和第二端部3232。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和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可以均为转动端。其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可以包括弧形臂。其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部3212,以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例如,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可以设有转轴孔3232a,转轴340插设于转轴孔3232a和第一转动部3212的转轴孔3214。
120.其中,第二转动臂326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61和第二端部3262。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可以均为转动端。其中,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可以包括弧形臂。其中,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部3242,以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例如,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可以设有转轴孔3262a,转轴350插设于转轴孔3262a和第二转动部3242的转轴孔3244。
121.请结合参阅图7、图9以及图10,图9是图5所示底部连接组件32与主轴31的连接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所示底部连接组件32与主内轴311的连接结构示意
图。
122.一些实施例中,底部连接组件32可以安装于主轴31。底部连接组件32的部分结构可以位于主轴31内,例如可以位于主内轴311与底部罩体312之间,底部连接组件32的另一部分结构可以位于主轴31外侧。
123.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安装于主轴31内,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均位于主轴31外。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25与第一摆臂322能够相对主轴31转动,以相对展开或折叠。其中,止位调节组件327、同步组件328及阻尼组件329均安装于主轴31内。
124.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安装于主轴31内,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位于主轴31外。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能够相对主轴31转动,以相对展开或折叠。
125.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绕第一转动轴线(图中未示出)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绕第二转动轴线(图中未示出)相对主轴31转动,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绕第三转动轴线(图中未示出)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绕第四转动轴线(图中未示出)相对主轴31转动。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第三转动轴线及第四转动轴线均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且互不重合。
126.在电子设备100中,第一固定架32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第二固定架324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时,第一固定架321随第一壳体1运动,第二固定架324随第二壳体2运动,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折叠组件3展开或折叠。
127.其中,第一摆臂322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321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一转动臂323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321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第二摆臂325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324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转动臂326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324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折叠组件3通过连杆滑块结构和连接结构实现折叠组件3的相对展开、相对折叠的过程,其组成部件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并且,由于主轴31通过第一摆臂322和第一转动臂323联动第一固定架321、且通过第二摆臂325和第二转动臂326联动第二固定架324,因此折叠组件3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128.其中,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进而,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此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会抵持止位调节组件327,止位调节组件327用于防止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进而防止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防止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预设值。故而,止位调节组件327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出现过折现象,从而避免柔性显示屏20被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拉扯,以提高柔性显示屏20的可靠性,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本技术中,由于止位调节组件327的止位效果,第一
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等于预设值。例如预设值为180
°
时,折叠装置10能为柔性显示屏20提供平整的支撑环境,柔性显示屏20的平面度好,有利于优化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光影。
129.在前述实施例中,同步组件328用于使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运动保持同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运动保持同步,例如同步地相向转动以实现折叠,或者同步地相背转动以实现展开,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30.在前述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29安装于主轴31,且设于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以实现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的阻尼作用,也即实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尼作用,从而提供电子设备100在展开过程中和折叠过程中的手感,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29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并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的滑动连接处及第二固定架324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的滑动连接处,以此实现对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的阻尼作用。
13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也可以不包括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而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其中,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部相对第一固定架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相对第一固定架的滑动方向相交。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部相对第二固定架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相对第二固定架的滑动方向相交。
132.请再次参阅图7和图8,底部连接组件32还包括多个与第一支撑板35及第二支撑板36(参阅图5)配合的结构或部件。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架32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支撑板35配合的第三转动部3215,第三转动部3215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5。例如,第三转动部3215可以包括弧形槽,以与第一支撑板35上的弧形臂(图中未示出)配合,形成虚拟轴转动连接结构。转轴360可以插接第一转动臂323的中部,且与第一支撑板35配合,例如转轴360还可以插设于第一支撑板35的滑槽(图中未示出)中,使得第一转动臂323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5。示例性的,第二固定架324还可以包括与第二支撑板36配合的第四转动部3245,第四转动部3245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例如,第四转动部3245可以包括弧形槽,以与第二支撑板36上的弧形臂(图中未示出)配合,形成虚拟轴转动连接结构。转轴370可以插接第二转动臂326的中部,且与第二支撑板36配合,例如转轴370还可以插设于第二支撑板36的滑槽(图中未示出)中,使得第二转动臂326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
133.请结合参阅图11至图13,图11是图8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另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可调转动机构310包括前文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全部技术特征或大部分技术特征,下文主要描述两者的区别,两者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134.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包括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止位调节组件327、同步组件328及阻尼组件329,可调转动机构310可以为模块化结构。为了方便后面描述,定义可调转动机构310具有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其中,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排布于第二方向y。
135.示例性的,止位调节组件327可以包括止位件3271、第一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弹性件3272、第二弹性件3273、限位件3274及第二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同步组件328可以包括多个同步齿轮,本实施例以同步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例如同步组件328包括第一同步齿轮3281和第二同步齿轮328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同步齿轮的数量也可以更多,例如三个以上。阻尼组件329可以包括第一卡位件3291、第二卡位件3292、第三卡位件3293、第四卡位件3294、第一弹性部件3295、第二弹性部件3296、第一转轴3297、第二转轴3298、第三转轴3299及第四转轴32910。第一转轴3297、第二转轴3298、第三转轴3299及第四转轴32910可以插接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其他结构,以组装成模块化结构。
136.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12所示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结构示意图。
13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包括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端部3222。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设有转轴孔3221a,转轴孔3221a贯穿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两端。其中,第一摆臂322的转轴孔3221a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设有配合同步组件328和阻尼组件329的结构。例如,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起3221b、多个第二凸起3221c以及多个啮合齿3221d,多个第一凸起3221b和多个第二凸起3221c相背地设置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两端。多个第一凸起3221b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221b环绕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221c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221c环绕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设置。多个啮合齿3221d可以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侧面。其中,多个啮合齿3221d可以靠近多个第一凸起3221b,远离多个第二凸起3221c。
138.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可以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221e,第一避让空间3221e可以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中部。第一避让空间3221e可以连通转轴孔3221a,使得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中部大致呈c字形结构。第一摆臂322还包括第一止位端面3221f,第一止位端面3221f形成上述c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面。第一摆臂322的还可以包括第一避让端面3221g,第一避让端面3221g可以形成上述c字形结构的另一个端面。此时,第一止位端面3221f和第一避让端面3221g均为第一避让空间3221e的壁面的一部分。
139.其中,第一摆臂32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可以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其他工艺成型,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40.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51和第二端部325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设有转轴孔3251a,转轴孔3251a贯穿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两端。其中,第二摆臂325的转轴孔3251a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设有配合同步组件328和阻尼组件329的结构。例如,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起3251b、多个第二凸起3251c以及多个啮合齿3251d,多个第一凸起3251b和多个第二凸起3251c相背地设置于第二摆臂325的两端。多个第一凸起3251b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251b环绕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251c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251c环绕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设置。多个啮合齿3251d可以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侧面。其中,多个啮合齿3251d可以靠近多个第一凸起3251b,远离多个第二凸起3251c。
141.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可以设有第二避让空间3251e,第二避让空间3251e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中部。第二避让空间3251e可以连通转轴孔3251a,使得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中部大致呈c字形结构。第二摆臂325还包括第二止位端面3251f,第二止位端面3251f形成上述c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面。第二摆臂325的还可以包括第二避让端面3251g,第二避让端面3251g可以形成上述c字形结构的另一个端面。此时,第二止位端面3251f和第二避让端面3251g均为第二避让空间3251e的壁面的一部分。
142.其中,第二摆臂32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可以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其他工艺成型,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43.请结合参阅图15a和图15b,图15a是图12所示限位件3274的结构示意图,图15b是图15a所示限位件3274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b是图15a所示限位件3274进行左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144.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固定部3274a、第二固定部3274b及第三固定部3274c,第三固定部3274c连接于第一固定部3274a与第二固定部3274b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部件a连接于部件b与部件c之间,是指部件a位于部件b与部件c之间,且连接部件b与部件c。其中,第一固定部3274a、第三固定部3274c及第二固定部3274b可以排布于第二方向y。其中,限位件327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例如,限位件3274可以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者通过其他工艺成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或者通过其他工艺成型。
145.其中,第一固定部3274a设有第一转轴孔3274d,第二固定部3274b设有第二转轴孔3274e,第二转轴孔3274e的轴向平行于第一转轴孔3274d的轴向。第一转轴孔3274d和第二转轴孔3274e为通孔,第一转轴孔3274d的轴向和第二转轴孔3274e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方向x。
146.其中,第三固定部3274c可以设有第三转轴孔3274f、第四转轴孔3274g、第一通孔3274h、第一沉槽3274i及第一凹槽3274j。第三转轴孔3274f的轴向及第四转轴孔3274g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转轴孔3274d的轴向,第三转轴孔3274f和第四转轴孔3274g可以为盲孔或者通孔。第一通孔3274h的轴向垂直于第一转轴孔3274d的轴向,其中,第一通孔3274h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其中,第一沉槽3274i连通第一通孔3274h,第一沉槽3274i和第一通孔3274h排布于第三方向z。第一凹槽3274j位于第一通孔3274h远离第三转轴孔3274f的一侧,第一凹槽3274j连通第一通孔3274h,第一凹槽3274j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147.示例性的,限位件3274具有限位面3274k,限位面3274k位于限位件3274的一侧。其中,限位面3274k相对第一方向x倾斜且相对第三方向z倾斜。其中,限位面3274k可以背向第一沉槽3274i设置。其中,限位面3274k可以为平面,限位面3274k平行于第二方向y。示例性的,限位面3274k包括共面的第一部分3274m和第二部分3274n,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位于第一固定部3274a,第一转轴孔3274d贯穿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位于第二固定部3274b,第二转轴孔3274e贯穿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
148.示例性的,第一固定部3274a与第三固定部3274c之间形成第一凹陷空间3274p,第
三固定部3274c与第二固定部3274b之间形成第二凹陷空间3274q。
149.请结合参阅图16a和图16b,图16a是图12所示止位件3271的结构示意图,图16b是图16a所示止位件3271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b是图16a所示止位件3271进行左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150.一些实施例中,止位件3271包括第一止位部3271a、第二止位部3271b及安装部3271c,第一止位部3271a和第二止位部3271b分别固定于安装部3271c的两侧。其中,第一止位部3271a、安装部3271c及第二止位部3271b可以排布于第二方向y。其中,止位件327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例如,止位件327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者通过其他工艺成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或者通过其他工艺成型。
151.其中,安装部3271c可以设有第二通孔3271d、第二沉槽3271e以及第二凹槽3271f。第二通孔3271d可以为腰形孔,其中,第二通孔3271d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腰形孔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直边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弧边,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为其中一个弧边向另一个弧边的方向,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直边。当某一转轴插设于第二通孔3271d时,该转轴沿第三方向z插入第二通孔3271d,该转轴可以沿第一方向x相对安装部3271c移动。第二沉槽3271e连通第二通孔3271d,两者排布于第三方向z。第二凹槽3271f连通第二沉槽3271e。
152.其中,第一止位部3271a具有第一调节孔3271g。第一调节孔3271g可以为腰形孔,第一调节孔3271g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第一调节孔3271g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当某一转轴插设于第一调节孔3271g时,该转轴沿第一方向x插入第一调节孔3271g,该转轴可以沿第三方向z相对第一止位部3271a移动。
153.其中,第一止位部3271a具有第一止位面3271h,第一止位面3271h可以位于第一止位部3271a远离安装部3271c的一侧。其中,第一止位面3271h不平行于第三方向z,也即,第一止位面3271h与第三方向z相交,例如,第一止位面3271h可以为平面,第一止位面3271h垂直于第三方向z,或者与第三方向z之间形成夹角。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1h也可以为曲面,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54.其中,第二止位部3271b具有第二调节孔3271i。第二调节孔3271i可以为腰形孔,第二调节孔3271i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x,第二调节孔3271i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三方向z。当某一转轴插设于第二调节孔3271i时,该转轴沿第一方向x插入第二调节孔3271i,该转轴可以沿第三方向z相对第二止位部3271b移动。
155.其中,第二止位部3271b具有第二止位面3271j,第二止位面3271j可以位于第二止位部3271b远离安装部3271c的一侧。其中,第二止位面3271j不平行于第三方向z,也即,第二止位面3271j与第三方向z相交。例如,第二止位面3271j可以为平面,第二止位面3271j垂直于第三方向z,或者与第三方向z之间形成夹角。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止位面3271j也可以为曲面,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56.示例性的,止位件3271可以具有调节面3271k,调节面3271k位于止位件3271的一侧。其中,调节面3271k可以相对第一方向x倾斜且相对第三方向z倾斜。其中,调节面3271k可以背向第二沉槽3271e设置。其中,调节面3271k可以为平面,调节面3271k平行于第二方向y。示例性的,调节面3271k包括共面的第一部分3271m和第二部分3271n,调节面3271k的
第一部分3271m位于第一止位部3271a,第一调节孔3271g贯穿调节面3271k的第一部分3271m,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位于第二止位部3271b,第二调节孔3271i贯穿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
157.示例性的,安装部3271c靠近第一止位部3271a的一侧形成第三凹陷空间3271p,安装部3271c靠近第二止位部3271b的一侧形成第四凹陷空间3271q。第三凹陷空间3271p的底壁形成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第四凹陷空间3271q的底壁形成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和第二避让面3271s的朝向与第二沉槽3271e的朝向相同。
15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72可以是弹性垫片,弹性件可以设有通孔。其中,弹性垫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例如弹性垫片可以是弹簧垫圈、板簧等;或者,弹性垫片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材料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72可以包括多个堆叠件,例如,第一弹性件3272可以包括堆叠设置的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平垫圈可以是金属垫圈、也可以是橡胶垫圈等。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72也可以是弹簧。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弹性件3272的具体实现方案不作严格限定。
159.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273可以是弹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273也可以是弹性橡胶件等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60.请再次参阅图1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同步齿轮3281可以包括齿轮及转轴,转轴位于齿轮的中部,转轴的两端凸设于齿轮的两侧。其中,齿轮与转轴可以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同步齿轮328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或者,齿轮也可以转动连接转轴。示例性的,第二同步齿轮3282同样可以包括齿轮及转轴,转轴位于齿轮的中部,转轴的两端凸设于齿轮的两侧。其中,齿轮与转轴可以固定连接,例如,第二同步齿轮328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或者,齿轮也可以转动连接转轴。
161.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位件3291可以包括第一卡位板3291a和两个第一凸块组3291b,两个第一凸块组3291b凸出地固定于第一卡位板3291a的同一侧。其中,第一卡位板3291a可以大体呈板状。第一卡位板3291a具有两个第一孔3291c和两个转动孔3291d,两个转动孔3291d位于两个第一孔3291c之间。第一孔3291c为通孔,转动孔3291d可以为通孔或盲孔。两个第一凸块组3291b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孔3291c设置。每个第一凸块组3291b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块,多个第一凸块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同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的多个第一凸块环绕对应的第一孔3291c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块之间形成第一卡位槽。其中,第一卡位件329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162.示例性的,第二卡位件3292包括主体3292a和两个第二凸块组3292b,两个第二凸块组3292b凸出地固定于主体3292a的同一侧。其中,主体3292a可以包括两个卡位部3292c和连接两个卡位部3292c的连接部3292d。两个卡位部3292c彼此间隔设置,每个卡位部3292c均具有第二孔3292e,第二孔3292e为通孔。连接部3292d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卡位部3292c,连接部3292d的中部向一侧凸起,以在另一侧形成避让空间。两个第二凸块组3292b分别固定于两个卡位部3292c,两个第二凸块组3292b分别对应两个第二孔3292e设置。每个第二凸块组3292b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凸块,多个第二凸块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同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的多个第二凸块环绕对应的第二孔3292e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块之间形成第二卡位槽。其中,第二卡位件329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
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3292a也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主体3292a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孔3292e即可。
163.示例性的,第三卡位件329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3293a和第二卡槽3293b,第一卡槽3293a和第二卡槽3293b于第三卡位件3293的一侧形成开口,使得其他部件可以经开口卡入第一卡槽3293a和第二卡槽3293b。其中,第三卡位件3293还可以包括第三孔3293c,第三孔3293c可以为盲孔或通孔。第三卡位件3293可以大致呈板状。其中,第三卡位件329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164.示例性的,第四卡位件3294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四孔3294a,第四孔3294a为通孔。第四卡位件3294还包括第五孔3294b,第五孔3294b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其中,第五孔3294b可以位于两个第四孔3294a之间。第四卡位件3294可以大致呈板状。其中,第四卡位件329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165.示例性的,第一弹性部件3295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弹簧3295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3295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等弹性材料,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66.示例性的,第二弹性部件3296可以包括三个第二弹簧3296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3296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等弹性材料,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67.请再次参阅图13,示例性的,第一转轴3297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297a,限位凸缘3297a的外径大于第一转轴3297的主体部分3297b的外径。第一转轴3297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297c,限位卡槽3297c相对第一转轴3297的主体部分3297b的外表面内缩,限位卡槽3297c的槽底壁的直径小于第一转轴3297的主体部分3297b的外径。其中,第二转轴3298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298a,限位凸缘3298a的外径大于第二转轴3298的主体部分3298b的外径。第二转轴3298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298c,限位卡槽3298c相对第二转轴3298的主体部分3298b的外表面内缩,限位卡槽3298c的槽底壁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3298的主体部分3298b的外径。其中,第三转轴3299设有限位凸缘3299a,限位凸缘3299a的外径大于第三转轴3299的主体部分3299b的外径。
168.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可调转动机构310中,止位件3271和限位件3274排布于第一方向x,且两者均位于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其中,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面向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止位件3271的第三凹陷空间3271p能够连通限位件3274的第一凹陷空间3274p,两者连通以形成一个共同的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第一摆臂322;止位件3271的第四凹陷空间3271q能够连通限位件3274的第二凹陷空间3274q,两者连通以形成一个共同的避让空间,用于避让第二摆臂325。
169.其中,止位件3271和限位件3274还卡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空间3221e,以卡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止位件3271和限位件3274还卡入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空间3251e,以卡接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其中,第一弹性件3272堆叠于止位件327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3273位于止位件3271背向限位件3274的一侧。
170.同步组件328的第一同步齿轮3281和第二同步齿轮3282彼此啮合,且第一同步齿轮3281啮合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二同步齿轮3282啮合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此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通过同步组件328间接啮合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第一同步齿轮3281和第二同步齿轮3282可以位于限位件3274背向止位件3271的一侧。
171.第一卡位件3291与第二卡位件3292间隔设置,且第一卡位件3291的多个第一凸块组3291b朝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多个第二凸块组3292b。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止位件3271、限位件3274、第一同步齿轮3281及第二同步齿轮3282均位于第一卡位件3291与第二卡位件3292之间。其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朝向第一卡位件3291的设置、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朝向第二卡位件3292设置,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朝向第一卡位件3291设置,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朝向第二卡位件3292设置。此时,第一卡位件3291位于同步组件328背向限位件3274的一侧,第二卡位件3292位于止位件3271背向限位件3274的一侧。
172.示例性的,第三卡位件3293位于第一卡位件3291背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一侧,第四卡位件3294位于第二卡位件3292背向第一卡位件3291的一侧,第一弹性部件3295位于第二卡位件3292与第四卡位件3294之间,第二弹性部件3296位于第三卡位件3293背向第一卡位件3291的一侧。
173.其中,第一转轴3297、第二转轴3298、第三转轴3299及第四转轴32910插接上述多个部件,以使可调转动机构310形成模块化结构。具体的:
174.请结合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17,图17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沿a-a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5.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297依次插接第四卡位件3294、第一弹性部件3295、第二卡位件3292、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止位件3271、限位件3274、第一卡位件3291、第三卡位件3293及第二弹性部件3296。其中,第一转轴3297穿过第四卡位件3294的其中一个第四孔3294a、第一弹性部件3295的其中一个第一弹簧3295a的内侧空间、第二卡位件3292的其中一个第二孔3292e、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部3271a的第一调节孔3271g、限位件3274的第一固定部3274a的第一转轴孔3274d、第一卡位件3291的其中一个第一孔3291c、第三卡位件3293的第一卡槽3293a以及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其中一个第二弹簧3296a的内侧空间。
176.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面向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其中,调节面3271k的第一部分3271m面向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对应第一卡位件3291的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设置,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对应第二卡位件329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设置。限位件3274的第一固定部3274a和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部3271a安装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空间3221e。
177.其中,第一弹簧3295a处于压缩状态,第一转轴3297的限位凸缘3297a位于第四卡位件3294背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一侧,且抵持第四卡位件3294,第三卡位件3293至少部分卡入第一转轴3297的限位卡槽3297c,第三卡位件3293抵持第一转轴3297的限位卡槽3297c的侧壁。其中,由于第一弹簧3295a的一端抵持第四卡位件3294,第四卡位件3294抵持第一转轴3297的限位凸缘3297a,同时,第一弹簧3295a的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件3292,第二卡位件3292抵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抵持第一卡位件3291,第一卡位件3291抵持第三卡位件3293,第三卡位件3293抵持第一转轴3297的限位卡槽3297c的侧壁,第一弹簧3295a呈压缩状态设置于第二卡位件3292与第四卡位件3294之间,使得第一卡位件3291和第二卡位件3292有一个相互靠近的趋势。此时,第一卡位件3291
及第二卡位件3292均抵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
178.一些状态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与第一卡位件3291的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的多个第一凸块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一凸起3221b对应地卡入第一凸块组3291b的多个第一卡位槽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与第二卡位件329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的多个第二凸块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二凸起3221c对应地卡入第二凸块组3292b的多个第二卡位槽中。
179.请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18,图18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沿b-b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0.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298依次插接第四卡位件3294、第一弹性部件3295、第二卡位件329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止位件3271、限位件3274、第一卡位件3291、第三卡位件3293及第二弹性部件3296。其中,第二转轴3298穿过第四卡位件3294的另一个第四孔3294a、第一弹性部件3295的另一个第一弹簧3295a的内侧空间、第二卡位件3292的另一个第二孔3292e、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部3271b的第二调节孔3271i、限位件3274的第二固定部3274b的第二转轴孔3274e、第一卡位件3291的另一个第一孔3291c、第三卡位件3293的第二卡槽3293b以及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另一个第二弹簧3296a的内侧空间。
181.其中,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面向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b对应第一卡位件329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设置,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c对应第二卡位件329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设置。限位件3274的第二固定部3274b和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部3271b安装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空间3251e。
182.其中,第一弹簧3295a处于压缩状态,第二转轴3298的限位凸缘3298a位于第四卡位件3294背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一侧,且抵持第四卡位件3294,第三卡位件3293至少部分卡入第二转轴3298的限位卡槽3298c,第三卡位件3293抵持第二转轴3298的限位卡槽3298c的侧壁。其中,由于第一弹簧3295a的一端抵持第四卡位件3294,第四卡位件3294抵持第二转轴3298的限位凸缘3298a,同时,第一弹簧3295a的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件3292,第二卡位件3292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抵持第一卡位件3291,第一卡位件3291抵持第三卡位件3293,第三卡位件3293抵持第二转轴3298的限位卡槽3298c的侧壁,第一弹簧3295a呈压缩状态设置于第二卡位件3292与第四卡位件3294之间,使得第一卡位件3291和第二卡位件3292有一个相互靠近的趋势。此时,第一卡位件3291和第二卡位件3292均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
183.一些状态中,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与第一卡位件329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的多个第一凸块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一凸起3221b对应地卡入第一凸块组3291b的多个第一卡位槽中;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与第二卡位件329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的多个第二凸块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二凸起3221c对应地卡入第二凸块组3292b的多个第二卡位槽中。
184.结合参阅图12、图17以及图18,在可调转动机构310中,第一弹性部件3295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及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抵持第一卡位件3291和第二卡位件3292,且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与第一卡位件3291的其
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与第二卡位件329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与第一卡位件329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29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与第二卡位件329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29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185.其中,第一卡位件3291的两个第一凸块组3291b和第二卡位件3292的第二凸块组3292b对应设置。其中,在对应设置的第一凸块组3291b和第二凸块组3292b中,第一凸块的位置与第二凸块的位置可以正对,第一卡位槽的位置与第二卡位槽的位置可以正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块的位置与第二凸块的位置也可以错开或者呈现其他位置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调整相应结构件的位置关系,本技术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186.请结合参阅图12和图1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同步齿轮3281的转轴插接限位件3274及第一卡位件3291,例如第一同步齿轮3281的转轴可以插入限位件3274的第三转轴孔3274f和第一卡位件3291的其中一个转动孔3291d,第一同步齿轮3281的齿轮位于限位件3274与第一卡位件3291之间。此时,第一同步齿轮3281转动连接限位件3274和第一卡位件3291。第二同步齿轮3282的转轴插接限位件3274及第一卡位件3291,例如第二同步齿轮3282的转轴可以插入限位件3274的第四转轴孔3274g和第一卡位件3291的另一个转动孔3291d,第二同步齿轮3282的齿轮位于限位件3274与第一卡位件3291之间。此时,第二同步齿轮3282转动连接限位件3274和第一卡位件3291。
187.请结合参阅图11、图12以及图19,图19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沿c-c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8.一些实施例中,止位件3271的第二凹槽3271f与限位件3274的第一凹槽3274j靠近放置,两者相对设置且连通。其中,止位件3271还具有第三凹槽3271t,第三凹槽3271t可以位于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第三凹槽3271t位于第二沉槽3271e背向第二凹槽3271f的一侧。其中,第一弹性件3272安装于止位件3271的第二沉槽3271e。第一弹性件3272的通孔对应止位件3271的第二通孔3271d设置,两者连通。
189.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转轴3299插接第四卡位件3294、第一弹性件3272及止位件3271。其中,第三转轴3299可以位于第一转轴3297与第二转轴3298之间。第三转轴3299的一端插入第四卡位件3294的第五孔3294b,第三转轴3299穿过第二弹性件3273的内侧空间,第三转轴3299的另一端插入止位件3271的第三凹槽3271t。其中,第二弹性件3273和第三转轴3299可以部分位于第二卡位件3292的避让空间,以穿过第二卡位件3292。
190.其中,第三转轴3299的限位凸缘3299a位于第二弹性件3273背向止位件327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327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3273的一端抵持第三转轴3299的限位凸缘3299a,另一端抵持止位件327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273的弹性力使得止位件3271具有靠近限位件3274的趋势,使得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能够较为稳定地抵靠于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可以参阅图17和图18)。
191.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转轴32910可以位于第一转轴3297与第二转轴3298之间。第四转轴32910插接第三卡位件3293和第二弹性部件3296,例如,第四转轴32910的一端插入第三卡位件3293的第三孔3293c,第四转轴32910还穿过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其中一个第二弹簧3296a的内侧空间。
192.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7至图19,在第一弹性部件3295的弹性力的作用和各部件的结构配合作用下,整个可调转动机构310形成相对模块化的整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能够相对转动。
193.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对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b与对应的第一凸块组3291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一凸起3221b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一卡位槽,跨过一个第一凸块、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卡位槽中;对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c与对应的第二凸块组3292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二凸起3221c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跨过一个第二凸块,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卡位槽中。此过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会推动第一卡位件3291远离限位件3274的方向移动,同时推动第二卡位件3292朝远离止位件3271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部件3295被压缩,产生一部分阻尼力和推动力。同样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对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b与对应的第一凸块组3291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一凸起3251b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一卡位槽,跨过一个第一凸块,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卡位槽中;对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c与对应的第二凸块组3292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二凸起3251c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跨过一个第二凸块,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卡位槽中。此过程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会推动第一卡位件3291远离限位件3274的方向移动,同时推动第二卡位件3292朝远离止位件3271的方向移动,第一弹性部件3295被压缩,产生另一部分阻尼力和推动力。
19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29也可以不设有第三卡位件3293和第四卡位件3294。例如,阻尼组件329包括第一卡位件3291、第二卡位件3292以及第一弹性部件3295,第一弹性部件3295背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一端可以抵持第二卡位件3292,另一端直接抵持主内轴311的壁面。此时,第一弹性部件3295仍可以处于压缩状态,阻尼组件329依旧可以为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转动提供阻尼力和推动力。可以理解的是,阻尼组件329还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不对阻尼组件329的具体实现结构作严格限定。
195.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3295也可以位于第一卡位件3291背向第二卡位件3292的一侧,第一弹性部件3295产生的弹性力,同样能够使得第一卡位件3291与第二卡位件3292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及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抵持第一卡位件3291和第二卡位件3292,且形成相应的卡接结构(具体可参阅前文实施例,此处不进行赘述)。此时,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多个转轴(340、350、360、370)、第三卡位件3293、第四卡位件3294的结构及位置进行适应性变化,例如,第一弹性部件3295的一端抵持第一卡位件3291,另一端可以抵持另一卡位件或者主轴31,第一弹性部件3295同样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对相关结构件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定。
196.示例性的,如图18所示,由于同步组件328啮合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第一同步齿轮3281和第二同步齿轮3282发生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同步组件328,有利于增加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的同步性和稳定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也可以不设有同步组件328。当可调转动机构310不设有同步组件328,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不设置啮合齿3221d,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不设置啮合齿3221d。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结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位置以及空间设置实现第
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同步转动的齿轮结构。
197.请参阅图20,图20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沿d-d处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能够相对转动,以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
199.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至少部分抵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至少部分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200.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相互靠近。第一摆臂322逆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向远离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的方向运动,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向靠近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的方向运动,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可以转入止位件3271的第三凹陷空间3271p和限位件3274的第一凹陷空间3274p(可以参考图12)。第二摆臂325顺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向远离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的方向运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向靠近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的方向运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可以转入止位件3271的第四凹陷空间3271q和限位件3274的第二凹陷空间3274q(可以参考图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转动方向均是依据图示方向进行的描述,在实际产品的使用中,两者的转动方向也可以进行互换。
201.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小值,两者之间可以存在间隙。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小值,两者之间可以存在间隙。
202.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相互远离。第一摆臂322顺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向靠近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的方向运动,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向远离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的方向运动,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转离止位件3271的第三凹陷空间3271p和限位件3274的第一凹陷空间3274p(可以参考图12)。第二摆臂325逆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向靠近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的方向运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向远离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的方向运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转离止位件3271的第四凹陷空间3271q和限位件3274的第二凹陷空间3274q(可以参考图12)。
20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的止位配合结构、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
止位端面3251f的止位配合结构,可以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限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继续相对转动,使得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能够停留于预设的角度,避免出现过度转动的现象。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端面322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避让面3271r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端面3251g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避让面3271s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防止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在运动过程中与止位件3271发生干涉,保证整个折叠组件3的正常工作,折叠组件3的稳定性高。
204.请结合参阅图21a和图21b,图21a是图6所示主内轴31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1b是图21a所示主内轴311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内轴311的延伸方向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一致,主内轴311的厚度方向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一致,主内轴311的宽度方向与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一致,后文方案采用主轴31的方向为基础进行相关描述。此外,图21a及其之后的附图为了简洁,附图中以“延伸方向”示意主轴31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示意主轴31的厚度方向,“宽度方向”示意主轴31的宽度方向。
205.一些实施例中,主内轴311具有安装空间3112、第一缺口3113、第二缺口3114、多个安装孔3115及多个安装槽3116。安装空间3112的底壁上可以设有多个肋条3117,多个肋条3117用于将安装空间3112分为多个区域,也用做限位结构,使得安装于安装空间3112的结构件与主内轴311的组装结构更为稳定。其中,各肋条3117可以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多个肋条3117在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第一缺口3113和第二缺口3114彼此间隔地排布于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且均连通安装空间3112,第一缺口3113和第二缺口3114可以分别位于主内轴311的两侧。多个安装孔3115位于安装空间3112的一侧且连通安装空间3112,安装孔3115的轴向可以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多个安装孔3115在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3115可以与安装空间3112的多个区域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安装槽3116位于安装空间3112的另一侧且连通安装空间3112,此时,多个安装孔3115、安装空间3112及多个安装槽3116依次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其中,多个安装槽3116在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多个安装槽3116可以与安装空间3112的多个区域一一对应设置。
206.示例性的,主内轴311包括位于第一缺口3113与第二缺口3114之间的第一凸台311a、第二凸台311b及连接凸台311c。第一凸台311a和第二凸台311b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第一凸台311a设有第一安装孔311d,第二凸台311b设有第二安装孔311e。连接凸台311c位于第一凸台311a与第二凸台311b之间,连接凸台311c可以沿主轴31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连接凸台311c可以连接第一凸台311a与第二凸台311b,以提高第一凸台311a、连接凸台311c及第二凸台311b整体的结构强度。
207.请结合参阅图21a至图22,图22是图11所示可调转动机构310与图21a所示主内轴3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08.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可以通过其第一紧固件3275和第二紧固件3276安装于主轴31的主内轴311。此时,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各部件均安装于主轴31。其中,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大部分结构位于主内轴311的安装空间3112,部分转轴的端部可以插入安装孔3115和/或放置于安装槽3116,第一摆臂322对应第一缺口3113设置,第二摆臂325对应第二缺口3114设置。其中,可调转动机构310的第一方向x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调转动
机构310的第二方向y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一致,可调转动机构310的第三方向z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一致。
209.请结合参阅图19、图23a以及图23b,图23a是图22所示结构沿e-e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3b是图23a所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0.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通过第一紧固件3275固定于主内轴311,止位件3271通过第二紧固件3276固定于主内轴311。其中,主内轴311的第一凸台311a可以至少部分位于限位件3274的第一通孔3274h,第二凸台311b至少部分位于止位件3271的第二沉槽3271e,连接凸台311c至少部分位于限位件3274的第一凹槽3274j和止位件3271的第二凹槽3271f。主内轴311的多个凸台能够对限位件3274及止位件3271进行预定位,且有助于提高组装后的结构稳定性。
211.其中,第一紧固件3275的一端连接限位件3274的第三固定部3274c、另一端连接主内轴311,以将限位件3274安装至主轴31。例如,第一紧固件3275可以包括限位端3275a和固定于限位端3275a一侧的连接端3275b。第一紧固件3275的连接端3275b伸入第一凸台311a的第一安装孔311d,并固定连接第一凸台311a;第一紧固件3275的限位端3275a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沉槽3274i,并抵持第一沉槽3274i的底壁,第一紧固件3275的限位端3275a将限位件3274压紧在主内轴311上。
212.其中,第一紧固件3275的连接端3275b可以设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一安装孔311d的孔壁可以形成内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一紧固件3275的连接端3275b与第一凸台311a螺纹连接,以实现第一紧固件3275与主内轴311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3275的连接端3275b与第一凸台311a之间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沉槽3274i,第一紧固件3275的限位端3275a抵持限位件3274背向第一凸台311a的表面。
213.其中,第二紧固件3276的一端连接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另一端螺纹连接主内轴311,以将止位件3271安装至主轴31。例如,第二紧固件3276可以包括限位端3276a和固定于限位端3276a一侧的连接端3276b。第二紧固件3276的连接端3276b伸入第二凸台311b的第二安装孔311e,并固定连接第二凸台311b。其中,第二紧固件3276的连接端3276b可以设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安装孔311e的孔壁可以形成内螺纹(图中未示出),第二紧固件3276的连接端3276b与第二凸台311b螺纹连接,以实现第二紧固件3276与主内轴311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紧固件3276与主内轴31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因此第二紧固件3276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
214.其中,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位于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的背向第二凸台311b的一侧,第一弹性件3272抵持于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与主内轴311之间,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和第一弹性件3272对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进行限位,使得止位件3271相对主轴31固定。
215.其中,第一弹性件3272可以位于第二沉槽3271e中,且位于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与第二凸台311b的顶面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72也可以位于第二沉槽3271e之外,第一弹性件3272可以位于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与主内轴311的其他结构之间,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的背向主内轴311的一侧可以设有沉槽,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可以至少部
分位于该沉槽。
216.示例性的,第二弹性件3273的两端分别抵持第三转轴3299的限位凸缘3299a和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第三转轴3299的远离第二弹性件3273的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其中一个安装槽3116。第二弹性件327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3273产生的弹性力使得第三转轴3299可以抵持主内轴311,还使得止位件3271具有向限位件3274靠近的趋势,从而使得止位件3271抵持限位件3274。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转轴3299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凸缘3299a,第二弹性件3273远离止位件3271的一端可以抵持第四卡位件3294或者抵持主内轴311,第二弹性件3273同样可以处于压缩状态,以产生弹性力,使得止位件3271抵持限位件3274。
217.请结合参阅图23a和图24,图24是图22所示限位件3274与止位件327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72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一作用力f1,第一作用力f1为第一弹性件3272的弹性力,第一作用力f1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且背向主内轴311;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二作用力f2,第二作用力f2的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且朝向主内轴311;第二弹性件3273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三作用力f3,第三作用力f3为第二弹性件3273的弹性力,第三作用力f3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且朝向限位件3274;限位件3274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四作用力f4,第四作用力f4为限位件3274对止位件3271的支撑力,第四作用力f4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在电子设备100中,止位件3271受到多个结构件的共同限位,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固定。
219.示例性的,限位面3274k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此时,限位面3274k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和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限位件3274通过限位面3274k向止位件3271施加的第三作用力f3,同样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
220.示例性的,调节面3271k可以平行于限位面3274k并接触限位面3274k,调节面3271k与接触面之间为面接触,因此调节面3271k与限位面3274k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接关系稳定,限位件3274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以保证止位件3271与主轴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221.请结合参阅图23a、图25以及图26,图25是图22所示结构沿f-f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2所示结构沿g-g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2.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a所示,第四转轴32910的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其中一个安装孔3115,第二弹性部件3296中套接于第四转轴32910的第二弹簧3296a的两端分别抵持主内轴311与第三卡位件3293。如图25所示,第一转轴3297的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另一个安装孔3115,另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另一个安装槽3116。第二弹性部件3296中套接于第一转轴3297的第二弹簧3296a的两端分别抵持主内轴311与第三卡位件3293。如图26所示,第二转轴3298的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另一个安装孔3115,另一端安装于主内轴311的另一个安装槽3116。第二弹性部件3296中套接于第二转轴3298的第二弹簧3296a的两端分别抵持主内轴311与第三卡位件3293。
223.在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多个第二弹簧3296a的弹性力下,可调转动机构310整体具
有向远离主内轴311的安装孔3115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可调转动机构310的远离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一侧抵持主内轴311,例如第一转轴3297远离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一端和第二转轴3298远离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一端可以抵持主内轴311,可调转动机构310整体与主内轴311的相对位置关系较为稳定。此外,由于限位件3274固定连接主内轴311,在第二弹性部件3296的弹性力下,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与限位件3274之间形成摩擦面,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与限位件3274之间形成摩擦面,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发生相对转动时,摩擦面处会形成摩擦扭矩,并产生阻尼力,使得用户在转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时,手感平稳,使用体验较好。
22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也可以不包括第二弹性部件3296,可调转动机构310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与主内轴311之间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提供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的阻尼力,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225.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可调转动机构310的多个转轴(3297、3298、3299、32910)与主内轴311的连接结构为示例性结构,多个转轴(3297、3298、3299、32910)与主内轴31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实现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226.示例性的,如图23a、图25和图26所示,由于限位件3274的第三固定部3274c通过第一紧固件3275固定连接主内轴311,第一转轴3297插接限位件3274的第一固定部3274a及主内轴311的其中一个安装孔3115,第二转轴3298插接限位件3274的第二固定部3274b及主内轴311的另一个安装孔3115,因此第一转轴3297和第二转轴3298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和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主内轴311的位置固定。由于第一转轴3297还插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因此第一摆臂322能够通过第一转轴3297转动连接主内轴311,以转动连接主轴31;由于第二转轴3298还插接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因此第二摆臂325能够通过第二转轴3298转动连接主内轴311,以转动连接主轴31。
22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件3274固定于主内轴311,第一转轴3297和第二转轴3298安装于主内轴311,第一转轴3297同时插接第一固定部3274a和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二转轴3298同时插接第二固定部3274b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因此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转动动作稳定、不易晃动,有利于提高折叠组件3的可靠性。此外,第一固定部3274a还卡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二固定部3274b还卡入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转动动作的稳定性。
228.此外,如图25和图26所示,由于第一转轴3297还穿过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部3271a的第一调节孔3271g,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部3271a抵持限位件3274的第一固定部3274a,第二转轴3298还穿过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部3271b的第二调节孔3271i,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部3271b抵持限位件3274的第二固定部3274b,因此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部3271a和第二止位部3271b的位置较为稳定,发生形变的风险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止位可靠性。
229.示例性的,如图25和图26所示,由于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位于限位件3274的第一固定部3274a,第一固定部3274a套设于第一转轴3297,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位于限位件3274的第二固定部3274b,第二固定部3274b套设于第二转轴3298,因此在
限位面3274k受力时,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和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的位置较为稳定,限位面3274k及限位件3274整体不易发生形变,结构稳定性高,限位件3274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从而对止位件3271进行补强,以提高止位件3271的止位可靠性。
230.示例性的,如图25所示,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的第一部分3271m抵持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其中,调节面3271k的第一部分3271m可以平行于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调节面3271k的第一部分3271m与限位面3274k的第一部分3274m之间为面接触。如图26所示,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抵持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其中,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可以平行于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调节面3271k的第二部分3271n与限位面3274k的第二部分3274n之间为面接触。
231.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面3271k平行于限位面3274k并接触限位面3274k,调节面3271k与接触面之间为面接触,限位面3274k的两部分与调节面3271k的两部分一一对应地相互接触,因此调节面3271k与限位面3274k之间的接触面积大、抵接关系稳定,限位件3274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以保证止位件3271与主轴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232.请参阅图27,图27是图22所示结构沿h-h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转动连接主内轴311,第二摆臂325转动连接主内轴311,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至少部分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与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至少部分抵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止位端面3221f至少部分抵持第一止位面3271h,包括第一止位端面3221f的部分区域抵持第一止位面3271h的情况,也包括第一止位端面3221f的全部区域均抵持第一止位面3271h的情况;第二止位端面3251f至少部分抵持第二止位面3271j,包括第二止位端面3251f的部分区域抵持第二止位面3271j的情况,也包括第二止位端面3251f的全部区域均抵持第二止位面3271j的情况。
23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止位件3271被多个结构件限位、相对主内轴311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止位件3271防止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的角度过大,进而防止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的角度过大、防止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的角度过大。故而,止位件3271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出现过折现象,从而避免柔性显示屏20被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拉扯,以提高柔性显示屏20的可靠性,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
235.此外,由于止位件3271的止位效果,可以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等于预设值。例如预设值可以为180
°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保持展平的形态,折叠装置10能为柔性显示屏20提供平整的支撑环境,柔性显示屏20的平面度好,有利于优化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光影。
236.此外,通过将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设于同一个止位件3271,通过
同一个止位件3271实现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止位,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3所需要的止位件3271的数量,减少止位件3271所占据折叠组件3内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成本。
237.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5和图26,由于限位件3274固定于主内轴311,限位件3274能够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因此能够增加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止位件3271能够更好地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进行止位,止位效果更佳,使得折叠组件3及电子设备100的展平状态更为稳定、可靠。
238.其中,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可以为对称结构或基本对称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关于平面对称,该平面可以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此时,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抵持第一止位面3271h的同时,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抵持第二止位面3271j,止位件3271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止位过程更易控制,止位效果更佳。此外,第一止位面3271h与第二止位面3271j对称也有利于降低止位件3271的加工难度。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可以为对称结构或基本对称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面与面为基本对称结构”是指两个面的位置对称,但是两个面的形状、面积允许存在区别。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也可以不为对称结构,第一止位面3271h与第一摆臂322的配合结构可以与第二止位面3271j与第二摆臂325的配合结构存在区别。
239.示例性的,限位面3274k和/或调节面3271k上设有摩擦层(图中未示出),摩擦层用于增加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例如,限位面3274k上可以设有摩擦层。其中,摩擦层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固定于限位面3274k,摩擦层可以采用静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磨砂膜材、带有凹凸纹路的膜材等。或者,摩擦层也可以通过对限位面3274k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使得限位面3274k的表层形成摩擦层。其中,表面粗糙化工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同样的,调节面3271k上也可以设有摩擦层,摩擦层的形成可以参阅限位面3274k上摩擦层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2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从而提高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的静摩擦力,使得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之间的抵接关系更为稳定,在止位件3271受到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作用力时,止位件3271的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之间不易脱离接触关系,从而能够提高止位可靠性。
241.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装置10的零件制备及组装过程中,容易因设备、工艺等原因出现少许偏差,导致折叠装置10组装后的产品精度不足,例如打开状态时两个壳体的角度与预设值之间存在偏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整个折叠装置10组装完成后,还可以检测打开状态下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与预设值存在偏差,可以通过调整止位件3271与主内轴311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的调节,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能变为预设值。
242.如图27所示,由于第二紧固件3276的连接端3276b螺纹连接主内轴311,第二紧固件3276相对主内轴311的位置可调,因此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可以在主轴31的厚
度方向上移动,止位件3271在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与第一弹性件3272的配合下,能够跟随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位置调节。
243.其中,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均不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也即第一止位面3271h及第二止位面3271j均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当止位件3271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时,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的位置随第一止位面3271h变化,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f的位置随第二止位面3271j变化,从而能够通过调节止位件3271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的调节。
244.例如,在折叠装置10组装完成后,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超过预设值,也即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过大,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同样过大,则可以进一步拧紧第二紧固件3276,使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向靠近主内轴311的方向移动,止位件3271向靠近主内轴311的方向移动,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向靠近主内轴311的主支撑面311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在打开状态下缩小,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调整至预设值。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值,也即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太小,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同样太小,则可以松开一点第二紧固件3276,使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向远离主内轴311的方向移动,止位件3271向远离主内轴311的方向移动,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向远离主内轴311的主支撑面311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在打开状态下扩大,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调整至预设值。
245.示例性的,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可以均垂直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或者,第一止位面3271h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
,例如可以在60
°
至90
°
的范围内;第二止位面3271j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
,例如可以在60
°
至90
°
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止位面3271h和第二止位面3271j随止位件3271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时,可以通过较小的位移,实现对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的有效调节。
246.在本技术中,如图24和图27所示,由于限位面3274k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止位件3271在第一弹性件3272的第一作用力f1下及第二弹性件3273的第三作用力f3下抵持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因此止位件3271在位置调节过程中受到限位面3274k的限制,止位件3271同时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和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247.请结合参阅图23b和图28,图28是图22所示止位件3271在位置调节过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8中(a)对应于(c),(b)对应于(d)。
248.在本实施例中,在止位件3271的位置调节过程中:第一紧固件3275将限位件3274始终固定于主内轴311,限位件3274与主内轴311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二紧固件3276可以相对主内轴311转动(例如,拧紧或拧松),使得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移动,止位件3271得以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和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进行位置调节。
249.示例性的,止位件3271的第二通孔3271d具有至少两个停留位,至少两个停留位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第二紧固件3276穿过其中一个停留位。当第二紧固件3276穿过止位件3271的停留位,第二紧固件3276螺纹连接主内轴311时,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停留于某一位置,两者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可靠,当第二紧固件3276由止位件3271的其中一个停留位切换为另一个停留位时,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的停留位置发生变化,变化后两者仍相对固定。例如,第二通孔3271d具有第一停留位3271v和第二停留位3271w,如图28中(a)所示,第二紧固件3276穿过第一停留位3271v并连接主内轴311,止位件3271停留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如图28中(c)所示,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固定;如图28中(b)所示,第二紧固件3276穿过第二停留位3271w并连接主内轴311,止位件3271停留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如图28中(d)所示,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固定。如图28(d)中箭头所示,止位件3271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移为s1,且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为s2,位移s1和位移s2的合为位移s,位移s的方向平行于限位面3274k,止位件3271通过位移s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2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3271d还可以包括第三停留位等,也即,第二通孔3271d可以包括三个以上停留位,止位件3271能够对应地停留于三个以上的位置,以满足更多调节需要。
251.在图28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通孔3271d为腰形孔,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使得第二通孔3271d具有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的多个停留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平行主轴31的延伸方向,使得多个停留位可以延主轴31的延伸方向排布,止位件3271可以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连续调节,第一止位端面3221f和第二止位端面3251f可以在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上连续调节,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可以连续调节。此外,腰形孔的两直边还具有导向作用,在对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调整时,止位件3271不易发生主轴31的宽度方向上的偏移,止位件3271不会对第一转轴3297或第二转轴3298产生挤压,可调转动机构310与主轴31在主轴31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
25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3271d也可以为矩形孔,矩形孔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从而具有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的多个停留位,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为其中一个短边向另一个短边的方向,第二通孔3271d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长边。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第二通孔3271d的具体形状作严格限定,第二通孔3271d在于提供多个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停留位。
25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271d,多个第二通孔3271d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多个第二通孔3271d彼此间隔设置或存在部分重叠,各第二通孔3271d均具有停留位,使得止位件3271的安装部3271c具有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的多个停留位,第二紧固件3276穿过其中一个停留位。在本技术中,折叠组件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案实现止位件3271相对第二紧固件3276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可调,本技术实施例不作严格限定。
254.请结合参阅图27和图29,图29是图22所示止位件3271和限位件327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5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也可以不包括第二弹性件3273,而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与止位件3271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止位件3271与第一弹性件3272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弹性件3272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一作用力f1,第一作用力f1为第一弹性件3272的弹性力,第一作用力f1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且背向主内轴311;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对止位件3271施加的第五作用力f5,第五作用力f5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且背向主内轴311;第二紧固件3276的限位端3276a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二作用力f2,第二作用力f2的平行于主轴31的厚度方向且朝向主内轴311;限位件3274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四作用力f4和第六作用力f6,第四作用力f4为限位件3274对止位件3271的支撑力,第四作用力f4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第四作用力f4偏向主内轴311且偏离限位件3274,第六作用力f6为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与止位件3271之间的静摩擦力,第六作用力f6相对主轴31的延伸方向倾斜且相对主轴31的厚度方向倾斜,第七限位件3274偏向主内轴311且偏向限位件3274。
256.在本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通过限位件3274与止位件3271之间的静摩擦力(也即第六作用力f6),平衡限位件3274对止位件3271的支撑力(也即第四作用力f4)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力,使得止位件3271相对主内轴311的位置稳定,止位件3271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效果可靠。
257.其中,当限位面3274k和/或调节面3271k上设有摩擦层时,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与止位件3271的调节面3271k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较大,使得限位面3274k与调节面3271k之间的静摩擦力较大,限位件3274能够更好地对止位件3271进行限位,止位件3271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止位效果更为可靠。
2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第一弹性件3272的结构设计,从而在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使得第一弹性件3272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七作用力f7,第七作用力f7为第一弹性件3272与止位件3271之间的静摩擦力,第七作用力f7的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且朝向限位件3274。例如,第一弹性件3272采用弹性垫片,或者,第一弹性件3272包括堆叠的弹簧垫圈和平垫圈。在这些方案中,第一弹性件3272与止位件3271的抵接结构及与主内轴311的抵接结构,促使第一弹性件3272与止位件3271之间形成静摩擦力,第一弹性件3272对止位件3271施加第七作用力f7。在本实施例中,第七作用力f7可以与第六作用力f6配合,以更好地平衡第四作用力f4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分力,以提高止位件3271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效果。
259.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不对第六作用力f6与第七作用力f7的大小关系进行限定。在可调转动机构310中,可以单独存在第六作用力f6,或者单独存在第七作用力f7,或者同时存在第六作用力f6和第七作用力f7,可调转动机构310的结构进行适应性变化。
260.可以理解的是,在前文的实施例中,止位件3271设有调节面3271k,调节面3271k平行于限位面3274k且接触限位面3274k,以使调节面3271k与限位面3274k接触面积大,止位件3271与限位件3274的接触关系稳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面3271k也可以为曲面或其他面型,调节面3271k也可以不平行于限位面3274k;或者,止位件3271也可以不设置调节面3271k,止位件3271可以设置凸起或凸块等抵持结构,该抵持结构抵持限位面3274k即可。
261.在前文实施例中,限位件3274的限位面3274k包括第一部分3274m和第二部分
3274n,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面3274k也可以只包括第一部分3274m,或者只包括第二部分3274n,或者在包括第一部分3274m和第二部分3274n的基础上,还包括更多的部分(例如还包括第三部分)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限位面3274k包括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位置,可以采用前文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有其他实现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同样的,止位件3271可以做适应性变化,此处不进行赘述。
26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调转动机构310也可以不设有限位件3274,可调转动机构310通过止位件3271与主轴31固定。此时,整个折叠组件3的结构更为简单,有利于折叠组件3的轻量化,简化折叠组件3的安装过程,降低折叠组件3的生产成本。
26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打开状态下的夹角不需要调节。此时,第一止位面3271h及第二止位面3271j也可以与主轴31的厚度方向平行,停留位也可以仅有一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结构设计需要,对其他结构件的配合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264.可以理解的是,前文实施例均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电子设备100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120
°
、150
°
、170
°
或其他角度。也即是,通过止位件3271的止位作用,使得当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f抵持止位件3271的第一止位面3271h时、第二摆臂325的第一止位面3271h抵持止位件3271的第二止位面3271j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可以是对应的120
°
、150
°
、170
°
或其他角度,以防止柔性显示屏20出现过折现象。并且,还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3276调节第一止位端面3221f和第二止位端面3251f的位置,以此消除精度误差、零件组装误差。
26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一摆臂、第二固定架、第二摆臂、限位件、止位件、第二紧固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主轴,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一止位端面;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主轴,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二止位端面;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主轴,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相对所述主轴的厚度方向倾斜且相对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倾斜,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主轴的厚度方向;所述止位件包括第一止位部、第二止位部及安装部,所述第一止位部和所述第二止位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所述第二紧固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部、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主轴,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持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主轴之间,所述止位件抵持所述限位面;所述第一止位部具有第一止位面,所述第二止位部具有第二止位面,所述第一止位面和所述第二止位面均不平行于所述主轴的厚度方向;在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相对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端面向靠近所述第一止位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止位端面向靠近所述第二止位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二摆臂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止位端面与所述第一止位面至少部分抵持,所述第二止位端面与所述第二止位面至少部分抵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至少两个停留位,至少两个所述停留位排布于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停留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腰形孔或矩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主轴的延伸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主轴且位于所述止位件背向所述限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持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性力使得所述止位件抵持所述限位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件具有调节面,所述调节面平行于所述限位面并接触所述限位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和/或所述调节面上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用于增加所述限位面与所述调节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主轴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接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转轴插接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包括共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限位面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限位面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
二固定部。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部具有第一调节孔,第二止位部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均为矩形孔或腰形孔,且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主轴的厚度方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部抵持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止位部抵持所述第二固定部。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面和所述第二止位面为对称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第一卡位件、第二卡位件以及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卡位件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所述第二卡位件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多个所述第一凸块组与多个所述第二凸块组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卡位件与所述第二卡位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卡位件背向所述第一卡位件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第一卡位件背向所述第二卡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抵持所述第一卡位件和所述第二卡位件,且所述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13.一种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装置;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部分固定于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折叠组件对应部分发生形变。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折叠组件及第二壳体,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止位块及限位块。通过止位块对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进行止位,可以精确控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打开状态下的夹角,避免折叠装置出现过折现象,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通过限位块对止位块进行补强,使得止位块的止位可靠性更高。止位块的止位可靠性更高。止位块的止位可靠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

王岗超 李云勇 徐正一 唐泽成 吴昊 闫辉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7:2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2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主轴   转轴   壳体   多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