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救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索道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2.索道属于交通工具的一种,主要建设于崎岖的山坡之间的空中,用于运送乘客或货物,目前的索道主要包括钢索和若干吊厢,吊厢沿钢索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索道运行时,吊厢沿着钢索的延伸方向移动。
3.当索道发生故障时,由于吊厢位于空中,吊厢中的乘客无法自行离开吊厢,故需要对吊厢中的乘客进行救援。因为索道所在地通常较为偏僻,且难以通过汽车快速到达每个吊厢的所在地,所以救援时,救援人员需要沿着钢索移动至吊厢所在位置再开展救援,且在救援前需要将救援设备搬运至待救援位置或者钢索距离地面较近处,所以为了搬运方便以及保证快速到达待救援位置,目前常用的救援设备的结构通常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主体以及与钢索连接并沿钢索滑动的滑行器。其中主体通常为支架状,仅能使一名救援人员坐在主体上,且这种救援设备无动力,只能从索道的高处沿着钢索滑动至待救援位置,当索道呈m形分布时,救援人员需要从一个山坡的最高点行走至另一山坡最高点后,才能再次从另一山坡的最高点沿钢索向下滑动至待救援处,导致救援时间延长,故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自动沿着钢索移动的索道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索道救援装置,能够自动沿着钢索移动,以更快速移动至待救援位置,提高救援速度。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索道救援装置,包括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座、第一滑行勾、动力件和蓄能器,动力座上转动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相对,动力件和蓄能器均位于动力座上,动力件与蓄能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轮转动;
6.移动单元包括连接组件、移动座和吊篮,吊篮位于移动座的下方并与移动座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滑行勾和第三滑行勾;移动座或吊篮上连接有拉索,动力座上设有收卷件并转动设有第一收卷辊,拉索的一端收卷在第一收卷辊上,收卷件与蓄能器连接,收卷件与第一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收卷辊转动。
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8.1.因为索道通常位于崎岖的山区,这些地区除索道本身的电路外没有电源,而索道发生故障后,为了乘客安全,索道也需要断电,故目前在进行索道救援时,无法从外界获取动力源。本方案中的蓄能器能够为动力件的工作提供动力,而动力件工作时能够将装置沿索道的钢索自动移动至待救援位置,且因为动力件为主动件带动装置移动,而不再完全依靠重力,故本方案中的救援装置能够沿着钢索向上移动,而不再需要救援人员从一个山坡行走至另一个山坡的最高点即可对位于另一山坡的被困乘客进行救援,极大的缩短了救
援的时间,提高救援速度。
9.2.本方案中的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分离,并均能够与索道的钢索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避免第一滑行勾、第二滑行勾和第三滑行勾中的任意一个承受的压力过大导致损坏,故虽然因为设置动力件和蓄能器导致装置总的重量增大,但是每个滑行勾承受的作用力仍较小,使用的安全性更高。其次,在将装置移动至待救援位置过程中,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能够分别由不同的救援人员搬运,使得每位救援人员搬运的重量仍较小,保证其能够快速抵达救援位置。
10.进一步,第三滑行勾均包括固定连接的悬挂部和杆体,悬挂部上设有可封闭的缺口,第二滑行勾包括固定连接的c形部和伸缩杆,c形部位于伸缩杆的顶部,c形部上设有通过口。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缺口封闭使得悬挂部悬挂在钢索上后,钢索不会从悬挂部中脱出,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而当经过索道上的吊厢与钢索的连接部位时,打开缺口即可将缺口与吊厢与钢索的连接部位相对,从而使悬挂部越过吊厢与钢索的连接部位,使得救援装置的移动不会受到吊厢的阻碍,故本方案中的救援装置能够沿着钢索进行更长距离的移动,而不再局限于两个吊厢之间,从而节省将救援装置从钢索上拆下,越过吊厢后再安装在钢索上的步骤,进一步缩短移动时间,提高救援速度。
12.c形部顶部的底壁与通过口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索的直径,使得第二滑行勾悬挂在钢索上后,通过口位于钢索的下方,进一步避免第二滑行勾从钢索上脱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13.进一步,第三滑行勾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三滑行勾分别位于第二滑行勾的两侧。
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需要越过吊厢与钢索的连接位置时,将一个第三滑行勾向上移动后,该第三滑行勾不再对吊篮提供拉力,此时另一第三滑行勾和第二滑行勾能够为吊篮提供拉力,避免吊篮倾斜的同时,还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15.进一步,移动座包括定位盘和立柱,定位盘的直径大于立柱的直径,第三滑行勾均位于定位盘上,立柱的下端与吊篮连接。
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立柱的直径相对定位盘更小,对坐在吊篮中的救援人员的阻挡作用更小,便于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17.进一步,第二滑行勾上铰接有限位器并设有锁紧件,锁紧件用于锁紧限位器。
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锁紧限位器后限位器与钢索相抵即可增大与钢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移动座无法再沿钢索滑动,实现对移动单元的定位,在进行救援时,避免救援装置移位,便于操作。
19.进一步,吊篮上设有收卷电机并转动设有第二收卷辊,收卷电机与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收卷棍转动,收卷电机与储能器连通,储能器为蓄电池或发电机。
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第二收卷辊上收卷有安全绳,将乘客从索道的吊厢中救出后,将安全绳的自由端系在乘客身上,即可通过安全绳将乘客从吊篮上移动至地面,且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收卷辊和收卷电机能够缓慢、匀速的使乘客下降,且在下降过程中,安全绳不会因为救援人员未握劳而自由下落,提高救援的安全性。而因为通过安全绳逐一将乘客移动至地面,故可避免吊篮中的人员过多导致吊篮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或者导致动力件无法带动吊篮移动。
21.进一步,第二动力轮转动连接有定位圈,动力座上设有上推件,上推件与定位圈连接并用于推动定位圈沿竖向移动。
2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推件能够带动第二动力轮沿竖向移动,当第二动力轮向上移动后,第二动力轮和第一动力轮二者与钢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对动力座进行锁紧,使得在通过拉索拉动移动座时,动力座不会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24.图2为图1中移动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索1、第一滑行勾2、动力件21、第二动力轮22、第一收卷辊23、上推件3、定位圈31、蓄能器4、第二滑行勾5、压紧件51、限位器52、第三滑行勾6、档杆61、手轮62、手柄63、移动座7、立柱71、伸缩杆72、吊篮8、收卷电机81。
27.实施例
28.索道救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座、第一滑行勾2、动力件21和蓄能器4,第一滑行勾2与动力座铰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行勾2为c形,第一滑行勾2上形成缺口,保证第一滑行勾2能够越过吊厢与钢索1的连接部位。
29.动力座上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相对,且分别位于钢索1的上下两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上均设有环形槽,对钢索1进行限位,避免钢索1从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之间脱出。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均通过转轴安装在动力座上,动力件21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力座上,本实施例中的动力件21采用电机,动力件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动力轮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转动,在实际实施时,也可在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的转轴上均安装齿轮,通过两个齿轮之间的啮合使得动力件21能够同时驱动第二动力轮22转动。
30.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座上沿竖向设有通槽,第二动力轮22的转轴贯穿通槽并与通槽间隙配合,第一动力轮的转轴两端均套设有定位圈31,动力座上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上推件3,且上推件3位于第二动力轮2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上推件3采用直线驱动器,两个上推件3的推杆与分别与两个定位圈31焊接,通过上推件3能够带动第二动力轮22沿竖向移动。
31.蓄能器4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力座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蓄能器4采用蓄电池,在实际实施时,蓄能器4也可采用柴油发电机或汽油发电机,此时同时在动力座上安装储油箱,用于为蓄能器4的工作提供能源,而蓄能器4为动力件21提供电能。在实际实施时,动力件21还可采用柴油发送机或汽油发动机,此时蓄能器4为储存柴油或汽油的储油箱,通过发动机直接带动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转动。
32.移动单元包括连接组件、移动座7和吊篮8,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滑行勾5和两个第三滑行勾6,移动座7包括定位盘和立柱71,定位盘的直径大于立柱71的直径,定位盘焊接在立柱71的上端,第二滑行勾5和两个第三滑行勾6均设于定位盘上,两个第三滑行勾6分别位于
第二滑行勾5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三滑行勾6均包括焊接固定的悬挂部和杆体,悬挂部上设有可封闭的缺口。悬挂部和第一滑行勾2上均设有与缺口相对的档杆61,本实施例中的档杆61为螺杆,螺杆上端与缺口的顶部相抵,对缺口进行封闭。螺杆的下端贯穿悬挂部或第一滑行勾2,且螺杆的下端焊接有手轮62,手轮62的底部偏心焊接有手柄63。
33.第二滑行勾5包括c形部和伸缩杆72,伸缩杆7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在c形部和定位盘上,c形部的侧壁设有通过口,c形部顶部的底壁与通过口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索1的直径,故c形部悬挂在钢索1上后,通过口位于钢索1的下方,故c形部不会从钢索1上滑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立柱71竖向焊接在定位盘的底部,立柱71的底部焊接在吊篮8上,将吊篮8悬挂在移动座7上。
34.c形部的顶部设有开口,c形部的顶部设有限位器52,限位器52位于钢索1的下方,限位器52为弧形,c形部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沿竖向贯穿限位器52、c形部上安装有压紧件51,本实施例中的压紧件51采用直线驱动器,压紧件51的推杆朝上并通过法兰盘与限位器52的底部连接,用于推动限位器52沿竖向移动。
35.移动座7连接有拉索,本实施例中的拉索采用钢绞线,动力座上设有收卷件并通过轴承转动设有第一收卷辊23,收卷件采用电机,且收卷件通过电线与蓄能器4连接,收卷件通过螺钉安装在动力座上,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收卷辊23连接,拉索远离移动座7的一端收卷在第一收卷辊23上。吊篮8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收卷电机81、通过轴承转动设有第二收卷辊,收卷电机81通过联轴器与第二收卷辊连接,收卷电机81也与蓄能器4连接,在实际实施时,第二收卷辊上收卷有安全绳。索道的吊厢与钢索1之间通过c形的吊臂连接,吊臂的长度通常约为1.5m,本实施例中的吊篮8的底部与c形部顶部之间的长度为1.3m,吊篮8的宽度为0.7m,救援人员以坐姿乘坐吊篮8,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救援设备在常用的索道中均能够从吊厢与钢索1之间的空间通过而不会受到吊厢的阻挡。
3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7.本实施例中的索道救援装置适用于钢索1直径小于等于65

的索道。使用时,在钢索1距离地面较近处安装救援装置,且动力座安装在移动座7的前侧,此时第二动力轮22在上推件3的作用下与钢索1相贴。需要沿钢索1移动时,启动动力件21,动力件21驱动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转动,使动力座沿钢索1移动,同时控制第一收卷辊23放松拉索,待动力座远离移动座7后,关闭动力件21,同时通过上推件3使第二动力轮22与钢索1相抵,增大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22二者与钢索1之间的摩擦力,使移动座7无法沿钢索1移动。然后控制第一收卷辊23收卷拉索,将移动座7向前拉动,带动吊篮8和救援人员向前移动,与直接将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22设置在移动座7上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座7和动力座能够由不同的救援人员搬运,减少每位救援人员的工作量,保证其能够快速到达待救援位置。其次,若需要对移动座7的位置进行微调,保证吊篮8正对吊厢,则控制第二收卷辊转动即可,而不再需要启动动力件21,避免动力件21频繁的启、闭导致其损坏。
38.当需要越过吊厢与钢索1之间的连接位置时,先在动力座靠近连接位置时关闭动力件21、采用锁紧件锁紧限位器52,避免移动座7滑动,然后通过拉索使移动座7靠近动力座,再人工转动手轮62,使档杆61向下移动,打开缺口,然后启动动力件21使动力座向前移动,此时连接部位能够从缺口穿过。
39.之后重复上述步骤,采用拉索将移动座7向前拉动,当第三滑行勾6经过连接部位
时,重复上述步骤,打开缺口即可。当第二滑行勾5经过连接部位时,将c形部向上滑动即可使通过口与连接部位相对,使连接部位从通过口穿过。
40.将乘客从吊厢中救出后,将安全绳的自由端绑缚在乘客身上,然后通过第二收卷辊缓慢的放松安全绳,即可将乘客移动至地面,而不需要乘客在吊篮8中随着吊篮8移动,避免因为吊篮8中的乘客过多而无法前行。在实际实施时,吊篮8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45m,则先让乘客乘坐吊篮8,通过吊篮8将乘客逐一运送至吊篮8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小于45m的位置,再采用上述步骤将乘客移动至地面,提高救援的安全性。
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座、第一滑行勾、动力件和蓄能器,所述动力座上转动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所述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相对,所述动力件和蓄能器均位于动力座上,所述动力件与蓄能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轮转动;移动单元包括连接组件、移动座和吊篮,所述吊篮位于移动座的下方并与移动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滑行勾和第三滑行勾;所述移动座或吊篮上连接有拉索,所述动力座上设有收卷件并转动设有第一收卷辊,所述拉索的一端收卷在第一收卷辊上,所述收卷件与蓄能器连接,所述收卷件与第一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收卷辊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滑行勾均包括固定连接的悬挂部和杆体,所述悬挂部上设有可封闭的缺口,所述第二滑行勾包括固定连接的c形部和伸缩杆,所述c形部位于伸缩杆的顶部,所述c形部上设有通过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滑行勾设有两个,且两个第三滑行勾分别位于第二滑行勾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座包括定位盘和立柱,所述定位盘的直径大于立柱的直径,所述第三滑行勾均位于定位盘上,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吊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滑行勾上铰接有限位器并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限位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吊篮上设有收卷电机并转动设有第二收卷辊,所述收卷电机与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收卷棍转动,所述收卷电机与储能器连通,所述储能器为蓄电池或发电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动力轮转动连接有定位圈,动力座上设有上推件,上推件与定位圈连接并用于推动定位圈沿竖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救援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索道救援装置。包括移动单元和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座、第一滑行勾、动力件和蓄能器,动力座上转动设有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动力件与蓄能器连接;移动单元包括连接组件、移动座和吊篮,吊篮位于移动座的下方并与移动座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滑行勾和第三滑行勾;移动座或吊篮上连接有拉索,动力座上设有收卷件并转动设有第一收卷辊,拉索的一端收卷在第一收卷辊上,收卷件与蓄能器连接,收卷件与第一收卷辊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收卷辊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索道救援装置能够自动沿着钢索移动,以更快速移动至待救援位置,提高救援速度。援速度。援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

刘洋 杨献宇 申学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3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1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18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动力   钢索   吊篮   索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