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

著录项
  • CN201610439985.7
  • 20160617
  • CN105978382A
  • 20160928
  • 成都卡诺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不公告发明人
  • H02M7/537
  • H02M7/537 H02M7/539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东一巷6号5幢1层2号
  • 四川(5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变压器T,正极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抽头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则与控制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等组成。本发明可以实时的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调整,从而使输出电压的波形达到稳定的状态,极大的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使用电负载工作更加稳定。同时,本发明可以增大其输出功率,从而使本发明适用于大功率负载。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变压器T,正极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抽头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则与控制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电容C2的正极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入端的电感L,P极接地、N极顺次经电阻R1和电阻R2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电容C3的正极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电路,串接在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转换电路,以及串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和控制芯片U之间的反馈电路组成;所述反馈电路还与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IN2管脚和-IN2管脚均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其PWN管脚和-IN1管脚均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3,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7,P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二极管D3,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电容C7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1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9,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8,N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该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容C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作为该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 在于,所述转换电路由与非门A1,与非门A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负极经电阻R8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串接在与非门A1的正极和电容C5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5组成;所述电容C5的正极与反馈电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A1的正极与其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与非门A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与非门A2的正极与其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与与非门A1的正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的+IN1管脚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电容C4的负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则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串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二极管D2的P极之间的电阻R9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E1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与+IN1管脚相连接的同时接地、其+IN1管脚则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为TL494集成芯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变电源,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 源。

逆变电源可以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它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 电动工具等。然而,目前使用的逆变电源输出的电压波形不稳定,严重的影响 了负载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逆变电源输出的电压波型不稳定的缺陷,提 供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电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压逆变 电源,主要由控制芯片U,变压器T,正极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抽头 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则与控制芯 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 电容C2的正极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入端的电感L,P极接地、N极顺次经电阻 R1和电阻R2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R1和电阻 R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电容 C3的正极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 的同名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电路,串接在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 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转换电路,以及串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 圈和控制芯片U之间的反馈电路组成;所述反馈电路还与转换电路相连接;所 述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其+IN2管脚和-IN2管脚 均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其PWN管脚和-IN1管脚均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 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3,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 连接、负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7,P极与放大 器P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二 极管D3,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电容C7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14,正极与 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9,正极 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电 容C8,N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 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该功 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容C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作为该功率放大 电路的输入端并与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 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

所述转换电路由与非门A1,与非门A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 负极经电阻R8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场效应 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容C5,以及串接在与非门A1的正极和电容C5的 正极之间的电阻R5组成;所述电容C5的正极与反馈电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 A1的正极与其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与非门A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与非 门A2的正极与其负极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所 述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 端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 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与与非门A1的正极相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 控制芯片U的+IN1管脚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负极则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串接在电容C4的负极和三极管VT2 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7,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则与电容C4 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则与变压 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串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 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二极管D2的P极之间的电阻R9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 E1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与+IN1管脚相连接的同时接 地、其+IN1管脚则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 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出端。

所述控制芯片U为TL494集成芯片。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实时的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调整,从而使输出电压的波 形达到稳定的状态,极大的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使用电负载工作更加稳 定。

(2)本发明可以增大其输出功率,从而使本发明适用于大功率负载。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控制芯片U,变压器T,正极与变压器T的原 边电感线圈的抽头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3,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 负极则与控制芯片U的REF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 接、另一端则与电容C2的正极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入端的电感L,P极接地、 N极顺次经电阻R1和电阻R2后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 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 串接在电容C3的正极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电阻R3,与变压器T的 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功率放大电路,串接在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 圈的非同名端和控制芯片U的C1管脚之间的转换电路,以及串接在变压器T 的副边电感线圈和控制芯片U之间的反馈电路组成。

所述反馈电路还与转换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VCC管脚与电容 C3的正极相连接、其+IN2管脚和-IN2管脚均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其PWN 管脚和-IN1管脚均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转换电路相连 接。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所述控制芯片U优选TL494集成芯片来实现。

其中,所述转换电路由与非门A1,与非门A2,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 MOS2,电阻R5,电阻R6,电阻R8以及电容C5组成。

连接时,电容C5的负极经电阻R8后与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相连接、其 正极经电阻R6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电阻R5串接在与非门A1 的正极和电容C5的正极之间。

该电容C5的正极与反馈电路相连接。所述与非门A1的正极与其负极相连 接、其输出端则与与非门A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与非门A2的正极与其负极相 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2的源 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场效应 管MOS1的源极接地、其漏极则与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 片U的C1管脚与与非门A1的正极相连接。

另外,所述反馈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4,电阻R7,电 阻R9,电容C4,电容C6以及二极管D2组成。

连接时,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的+IN1管脚之 间。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电容C5的正极 相连接。电阻R7串接在电容C4的负极和三极管VT2的基极之间。二极管D2 的N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P极则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电 容C6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 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阻R9串接在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二 极管D2的P极之间。

所述控制芯片U的E1管脚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其GND管脚与 +IN1管脚相连接的同时接地、其+IN1管脚则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变 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本发明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该功率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3,电阻R10,电阻 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 二极管D3以及二极管D4组成。

连接时,电容C7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经电阻R10 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 其N极经电阻R13后与电容C7的负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电阻R14串接在放 大器P的输出端和电容C7的负极之间。电容C9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 相连接、其负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电容C8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 基极相连接、其负极经电阻R11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N 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P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 连接。电容C10的正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负极作为该功率放大电 路的输出端并与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 基极作为该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相连接。

本发明可以实时的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调整,从而使输出电压的波形达 到稳定的状态,极大的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使用电负载工作更加稳定。 本发明可以增大其输出功率,从而使本发明适用于大功率负载。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5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1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