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车车体结构及漏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斗车体结构及漏斗车。


背景技术:



2.漏斗车为铁路运输车的一种,现有铁路货运用漏斗车为使车体结构对称,一般为中部或两侧卸货,受现有漏斗车车体的内部结构所限,当在两侧卸货或中部卸货时,其内部的导流板能够将卸物卸除干净,而当需要将货物卸往轨道外单侧时,则会存在一些卸货死角,使货物不能完全卸除干净,同时还存在卸货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漏斗车快速卸净货物。
4.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斗车车体结构,包括底架和分别设于所述底架上的端墙、一位侧墙、二位侧墙和底门;
5.所述一位侧墙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的一位侧墙导流板,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以及所述二位侧墙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之间,所述底门上部与所述二位侧墙下部铰接,所述底门下部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接触,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所述二位侧墙、所述底门以及两个所述端墙合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底门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
6.进一步地,所述一位侧墙还包括一位侧墙上檐梁和支撑装置;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的下部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墙的外壁上,用于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撑和支撑板,所述侧支撑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和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支撑和所述支撑板互相间隔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宽度方向两端的一位侧梁和二位侧梁,还包括中梁和枕梁;所述中梁设于所述一位侧梁和所述二位侧梁之间,并平行于所述一位侧梁和所述二位侧梁设置;所述枕梁间隔设置于所述中梁上,用于与所述一位侧梁或所述二位侧梁连接;
9.所述一位侧墙的外壁上间隔设有一位侧柱,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柱上;
10.所述侧支撑的底部两端分别与所述一位侧梁和所述二位侧梁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枕梁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二位侧墙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二位侧墙上檐梁、二位侧墙板和二位侧墙下檐梁。
12.进一步地,所述二位侧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
°
至40
°
,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
°
至35
°

13.进一步地,所述二位侧墙下檐梁上设有多个铰接结构,所述底门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二位侧墙铰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底门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底门的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底门拉杆。
15.进一步地,所述漏斗车车体结构还包括车体支撑板,所述车体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位侧墙和所述二位侧墙固定连接。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斗车,包括上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一位侧墙、二位侧墙和端墙共同围设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容纳空间,其一位侧墙导流板延伸至底门的外侧,内部不存在卸货死角,不仅能够实现货物在轨道外单侧卸出,同时能够使卸货更顺畅,落料点距轨道更远,保证货物能够卸净。其底门上部与二位侧墙下部铰接,用于向上翻转开启,这使得底门的开度较大,且所装货物的重力作用有利于底门的开启,加快底门开启的速度,从而提高卸货速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位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位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的侧向部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一位侧墙;2-端墙;3-二位侧墙;4-底架;5-底门;6-车体支撑板;11-一位侧墙上檐梁;12-一位侧柱;13-一位侧墙导流板;14-支撑板;15-侧支撑;31-铰接结构;32-二位侧墙上檐梁;33-二位侧墙板;34-二位侧柱;35-二位侧墙下檐梁;41-一位侧梁;42-枕梁;43-中梁;44-侧柱支撑座;45-二位侧梁;46-防护栏;47-脚蹬;48-端梁;51-底门拉杆座;52-底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包括底架4和分别设于所述底架4上的端墙2、一位侧墙1、二位侧墙3和底门5。
29.所述一位侧墙1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架4上的一位侧墙导流板13,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以及所述二位侧墙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2之间,所述底门5上部与所述二位侧墙3下部铰接,所述底门5下部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接触,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所述二位侧墙3、所述底门5以及两个所述端墙2合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一位侧墙导
流板13的下端位于所述底门5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
30.如图2所示,所述底架4包括位于所述底架4长度方向两端的端梁48和分别设置于底架4宽度方向两端的一位侧梁41和二位侧梁45。所述一位侧梁41和二位侧梁45分别用于支撑所述一位侧墙1和二位侧墙3。
31.所述底架4还包括中梁43、枕梁42、防护栏46及侧柱支撑座44。所述中梁43设于所述一位侧梁41和所述二位侧梁45之间,并与所述一位侧梁41和二位侧梁45平行设置;所述枕梁42间隔设置于所述中梁43上,用于与所述一位侧梁41或所述二位侧梁45连接。所述防护栏46设于所述底架4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铆钉等连接件与端梁48连接。所述侧柱支撑座44的数量为多个,间隔设于所述二位侧梁45的内侧,与所述二位侧梁45组焊为一体。为方便操作者进行手动操作,还可以在端梁48底部两侧装设脚蹬47,在端梁48上部装设走台板,操作人员可通过脚蹬47上到走台板,通过手动操作阀进行底门5开闭作业。
32.如图3所示,所述一位侧墙1还包括一位侧墙上檐梁11和支撑装置;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11的下部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墙1的外壁上,用于与所述底架4固定连接。
33.所述一位侧墙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一位侧柱12,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柱12上。所述一位侧柱12由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11的顶部向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底部延伸,多个所述一位侧柱12平行设置。
34.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撑15和支撑板14,所述侧支撑15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11和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支撑15和所述支撑板14互相间隔设置。侧支撑15对整个一位侧墙1起主要支撑作用,支撑板14则对一位侧墙导流板13起辅助支撑的作用。
35.所述侧支撑15和所述支撑板14均设于所述一位侧柱12上。所述一位侧柱12、一位侧墙导流板13及侧支撑15的上端均与一位侧墙上檐梁11焊接固定。一位侧柱12下端与底架4上的侧柱支撑座44焊接,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下部与底架4的二位侧梁45焊接,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最底端延伸至底架4的二位侧梁45的外侧。侧支撑15的底部两端分别与一位侧梁41和二位侧梁45焊接,支撑板14的底部焊接于枕梁42上。一位侧墙导流板13延伸至底架4的二位侧梁45外侧,使漏斗车的卸货点距离轨道更远,更方便卸货。
36.如图4所示,所述二位侧墙3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二位侧墙上檐梁32、二位侧墙板33和二位侧墙下檐梁35。所述二位侧墙下檐梁35上设有多个铰接结构31,所述底门5通过所述铰接结构31与所述二位侧墙3铰接。所述铰接结构31可以是折页、转轴等结构。所述二位侧墙3的外壁上设有二位侧柱34,所述二位侧柱34由所述二位侧墙上檐梁32的顶部向所述二位侧墙板33的底部延伸,所述二位侧柱34的数量包含多个,多个所述二位侧柱34平行设置,所述二位侧柱34和二位侧墙板33的上端与所述二位侧墙上檐梁32焊接,所述二位侧柱34和二位侧墙板33的下端与所述二位侧墙下檐梁35焊接。
37.如图1所示,为更好地保证漏斗车车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在一位侧墙1和二位侧墙3之间增设车体支撑板6,比如,可以设置两组车体支撑板6,两组车体支撑板6间隔设置,每组车体支撑板6分别与所述一位侧墙1和所述二位侧墙3焊接固定。
38.如图5所示,所述底门5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底门5的下部至少设有一个底门拉杆52。所述底门5上焊接有底门拉杆座51,底门拉杆52与底门拉杆座51可通过螺栓进行连
接,这样,如果底门拉杆52发生断裂等情况需要维修时,可以方便底门拉杆52的拆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门拉杆5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底门拉杆52分别设于所述底门5靠近两端的位置及中部位置。底门拉杆52用于与底门开闭机构连接,底门开闭机构通过驱动底门拉杆52带动底门5向上翻转开启。设置三个拉杆可使底门5受力更为均匀,确保底门5快速开启。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采用单侧开的底门5,底门5向上翻转开度较大,且受货物的自身重力影响使底门5更易于开启,开启速度更快,提高了卸货效率。
39.如图6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仅在底架4的二位侧墙3下部设置底门5,即只提供单侧卸货,因此车体横向为非对称结构,为确保车辆运行的安全稳定,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通过将一位侧墙导流板13与水平面夹角α设计为30
°
至35
°
之间,将二位侧墙斜板与水平面夹角β设计为35
°
至40
°
之间,可以将重载时的车体横向合成重心控制在轨道中心附近,优选地,将一位侧墙导流板13与水平面夹角α设计为32
°
,将二位侧墙斜板与水平面夹角β设计为38
°
,可以将重载时车体横向合成重心控制在距轨道中心20mm范围内。同时,这两个斜度的设计不仅很好地控制了漏斗车车体结构的重心,保障了车辆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这两个斜度的设计还有利于漏斗车实现快速卸货。
40.本实施例的漏斗车车体结构整体设计合理,一位侧墙导流板13和二位侧墙斜板的倾斜角度既能够保证不对称式车体的重心位于轨道中心附近,同时又利于实现快速卸货。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下端延伸至二位侧梁45外侧,使其具有更远的卸货距离,使卸货更安全可靠。向上翻转开启的底门更易于开启,同时,底门的开度较大,使卸货速度更快。
4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斗车,所述漏斗车包括上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
42.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4)和分别设于所述底架(4)上的端墙(2)、一位侧墙(1)、二位侧墙(3)和底门(5);所述一位侧墙(1)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架(4)上的一位侧墙导流板(13),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以及所述二位侧墙(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2)之间,所述底门(5)上部与所述二位侧墙(3)下部铰接,所述底门(5)下部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接触,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所述二位侧墙(3)、所述底门(5)以及两个所述端墙(2)合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下端位于所述底门(5)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位侧墙(1)还包括一位侧墙上檐梁(11)和支撑装置;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11)的下部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的上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墙(1)的外壁上,用于与所述底架(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撑(15)和支撑板(14),所述侧支撑(15)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上檐梁(11)和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支撑(15)和所述支撑板(14)互相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4)宽度方向两端的一位侧梁(41)和二位侧梁(45),还包括中梁(43)和枕梁(42);所述中梁(43)设于所述一位侧梁(41)和所述二位侧梁(45)之间,并平行于所述一位侧梁(41)和所述二位侧梁(45)设置;所述枕梁(42)间隔设置于所述中梁(43)上,用于与所述一位侧梁(41)或所述二位侧梁(45)连接;所述一位侧墙(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一位侧柱(12),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一位侧柱(12)上;所述侧支撑(15)的底部两端分别与所述一位侧梁(41)和所述二位侧梁(45)连接,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与所述枕梁(4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侧墙(3)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二位侧墙上檐梁(32)、二位侧墙板(33)和二位侧墙下檐梁(3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侧墙板(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
°
至40
°
,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
°
至35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侧墙下檐梁(35)上设有多个铰接结构(31),所述底门(5)通过所述铰接结构(31)与所述二位侧墙(3)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门(5)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底门(5)的下部至少设有一个底门拉杆(5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体支撑板(6),所述车体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一位侧墙(1)和所述二位侧墙(3)固定连接。10.一种漏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斗车车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车车体结构及漏斗车,所述漏斗车车体结构包括底架和分别设于所述底架上的端墙、一位侧墙、二位侧墙和底门。所述一位侧墙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架上的一位侧墙导流板,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以及所述二位侧墙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之间,所述底门上部与所述二位侧墙下部铰接,所述底门下部用于与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接触,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所述二位侧墙、所述底门以及两个所述端墙合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一位侧墙导流板的下端位于所述底门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漏斗车包括上述漏斗车车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斗车车体结构及漏斗车能够实现漏斗车快速卸净货物。斗车快速卸净货物。斗车快速卸净货物。


技术研发人员:

潘苛 刘德君 邹志超 李敬国 王雷 卢勇 葛忠孝 徐长胜 曲峰利 彭丹丹 岳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5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4:2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1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二位   漏斗   车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