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自主灵活地支配自身的肢体活动,对于残疾、中风、偏瘫、脊柱损伤或先天不足的患者而言,最简单的站立与步行也是困难的。患者在期间能够坚持使用相应的康复器材进行康复训练,将缩短康复时间,并有效提高效果。
3.在公开号为cn2040341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包括中间平台,围绕中间平台设置有多个训练阶梯,训练阶梯的底座上设有调节螺栓,中间平台和各训练阶梯上安装有可伸缩扶手杆。还公开了另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包括中间平台,中间平台两边分别设有一个训练阶梯和一个训练斜坡,训练阶梯和训练斜坡的底座上设有调节螺栓,中间平台和训练阶梯和训练斜坡上安装有可伸缩扶手杆。
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如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调节螺栓对可伸缩扶手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可伸缩扶手杆顶部的扶手的高度,当工作人员需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先后拧开扶手底部两侧的调节螺栓,并同时调节扶手下方两端的可伸缩扶手杆的高度方可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此种调节方式,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弯腰分别拧动两个调节螺栓,增加工作人员的疲劳度,工作效率差;另一方面扶手两端的调节高度人为判断,不能精确保证两端的调整高度相同,存在一高一低造成患者使用不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只需通过启动扶手上的驱动组件,即可使套筒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驱动组件设置在扶手上,无需工作人员弯腰操作,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一个驱动组件同时调节扶手两端的套筒的高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扶手两端的调整高度相同,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感。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包括扶梯主体,所述扶梯主体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上滑动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设有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套杆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套筒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螺纹杆相对所述套杆螺纹转动并带动所述套筒沿所述套杆上下滑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扶手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套设固定在转动杆上的两个主动轮、分别与两个螺纹杆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以及用于分别连接一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送带。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扶手的上表面沿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转动槽相互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
与第二滑块分布在所述转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绳,两个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均缠绕在转动杆上,两个所述固定绳的缠绕方向相反。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槽内所述转动杆的两侧且靠近所述转动杆均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挡板之间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绳的外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一侧内壁与所述套杆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套筒和所述套杆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用于限位支撑所述套筒的限位支撑组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与所述套杆具有空隙的侧壁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套筒滑动方向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套筒的侧壁,所述限位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孔内的滑板、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滑板的靠近套杆的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固定在套杆的靠近限位孔的侧壁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滑板沿所述限位孔的孔深方向滑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块沿所述套筒的滑动方向排布,通过滑动所述滑板使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支撑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块的间隙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孔为阶梯孔,所述限位孔较小的一端远离所述套杆,所述滑板呈阶梯状,所述滑板面积较小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限位孔外。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槽内可拆卸盖设有用于封闭滑槽顶部槽口的盖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只需通过启动扶手上的驱动组件,即可使套筒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驱动组件设置在扶手上,无需工作人员弯腰操作,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一个驱动组件同时调节扶手两端的套筒的高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扶手两端的调整高度相同,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杆、套筒和扶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凸显限位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扶梯主体;2、套杆;21、套筒;22、扶手;23、转动槽;24、安装槽;25、第一容纳槽;26、第二容纳槽;27、限位孔;3、限位支撑组件;31、滑板;32、第一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4、驱动组件;41、转动杆;42、主动轮;43、螺纹杆;44、从动轮;45、传送带;5、滑槽;51、第一滑块;52、第二滑块;53、固定绳;6、挡板;7、弹簧;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如图1所示,包括扶梯主体1,扶梯主体1
为横截面呈阶梯状的块状结构,扶梯主体1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套杆2,套杆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即套杆2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扶梯主体1上表面的两端。套杆2上滑动设置有套筒21,套筒21为下端开口的杆状结构,套筒21滑动设置在套杆2上。两个套筒21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扶手22,扶手22为杆状结构,扶手22的底面与两个套筒21的上表面均相互固定。通过调节两个套筒21的高度便能调节扶手的高度。
23.如图1-3所示,扶手22上设有驱动组件4,两个套杆2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3,在本实施例中,套杆2内设有沿套杆的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套杆的高度方向为竖直方向)的螺纹孔,螺纹杆43穿入螺纹孔内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43穿过套筒21与驱动组件4连接,螺纹杆43与套筒21转动连接,驱动组件4驱动螺纹杆43相对套杆2螺纹转动并带动套筒21沿套杆2上下滑动。
24.在调节扶手的高度时,只需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螺纹杆相对于底部的套杆转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螺纹杆与套筒转动连接,套筒只能随螺纹杆的运动向上或向下运动,便实现扶手的高度调节。由于驱动组件能同时驱动扶手两端的两个螺纹杆运动,因此扶手的两端高度能同时调节,而且调节的高度相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保证患者的舒适感。驱动组件设置在扶手上,无需工作人员弯腰操作,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
25.扶手2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23,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3内的转动杆41、套设固定在转动杆41上的两个主动轮42、分别与两个螺纹杆43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以及用于分别连接一组主动轮42与从动轮44的传送带45。如图3所示,两个主动轮一上一下同轴固定在转动杆上,其轴线竖直,能随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转动杆41为圆杆状结构,转动杆41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3内,从扶手的顶面便可以进行操作转动转动杆。
26.如图2所示,转动槽23分别靠近两个套杆的两个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24,主动轮和传送带置于安装槽24内,安装槽24的底面贯穿开设有第一容纳槽25,从动轮置于第一容纳槽25内,套筒21的顶壁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容纳槽25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纳槽26,螺纹杆穿过第二容纳槽36与从动轮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内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第二容纳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轴承套在螺纹杆43上,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固定连接,实现螺纹杆43与套筒的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轴线竖直。从动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从动轮44可固定在螺纹杆43的上表面,也可以套设在螺纹杆上,其轴线与螺纹杆43的轴线重合。传送带45用于连接主动轮42与从动轮44,传送带45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传送带45的内壁与主动轮42以及从动轮44的轮面均抵接。
27.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上的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分别通过两个传送带的传送带动两个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固定连接的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进而带动套筒上下运动,两个套筒能同步运动,调节效率更高。
28.如图1所示,扶手22的上表面沿扶手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转动槽23相互连通的滑槽5,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第一滑块5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滑块5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分布在转动杆41的两侧,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靠近转动杆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绳53,两个固定绳53的另一端均缠绕在转动杆41上,两个固定绳53的缠绕方向相反。即固定绳53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绳53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两个固定绳53的另一端均缠绕在转动
杆41上,可在转动杆41上分别开设两个上下排布的绕线槽,固定绳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槽内,两个固定绳53的缠绕方向相反,比如一个顺时针缠绕,一个逆时针缠绕。通过拉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使得固定绳带动转动杆向相应的方向转动。比如,如果第一滑块51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拉动,与第一滑块连接的固定绳从转动杆上释放,相应的与第二滑块连接的固定绳向转动杆上缠绕,第二滑块向靠近转动杆方向运动,如果此时带动套筒向上运动,那么相反的,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拉动第二滑块时,第一滑块向转动杆靠近,套筒向下运动。
29.当工作人员需沿两个方向转动转动杆41时,工作人员只需分别拉动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即可使转动杆41在两个固定绳53的作用下分别沿两个方向转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30.如图3所示,滑槽5内转动杆41的两侧且靠近转动杆41均固定有挡板6,挡板6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挡板6与扶手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滑块51与挡板6之间、第二滑块52与挡板6之间均固定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挡板在转动杆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弹簧的长度等规格完全相同。弹簧在滑块最远离转动杆位置时处于自然状态,在滑块向转动杆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压缩,弹簧7套设在固定绳53的外部,挡板上开设有供固定绳穿过的孔。弹簧起到容纳且导向固定绳的作用,在与弹簧连接的滑块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运动时,弹簧从被压缩的状态逐渐释放,转动杆另一侧的弹簧逐渐被压缩,弹簧被压缩的过程其内的空间为固定绳提供缠绕收缩路径,避免固定绳打结,与向远离转动杆方向运动的滑块连接的固定绳也被释放,当滑块被拉伸到最远端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由于螺纹杆与套杆螺纹连接,在拉动滑块的拉力去除后,套筒的位置能保持不动,相应的滑块保持静止不动,固定绳笔直的处于弹簧内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套筒21的一侧内壁与套杆2之间具有空隙,套筒21和套杆2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用于限位支撑套筒21的限位支撑组件3。套筒21的与套杆2具有空隙的侧壁上开设有垂直于套筒滑动方向的限位孔27,即限位孔垂直于套筒的高度方向设置,限位孔贯穿套筒的侧壁。如图4所示,限位支撑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孔27内的滑板31、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滑板31的靠近套杆2的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32以及固定在套杆2的靠近限位孔27的侧壁上的第二限位块33,滑板31沿限位孔27的孔深方向滑动,多个第一限位块32沿套筒的滑动方向排布,通过滑动滑板使第二限位块33限位支撑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块32的间隙内。在调节套筒的高度时,向远离套杆的方向滑动滑板,使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离,不阻挡套筒的上下滑动,滑板和第一限位块随套筒上下运动。当套筒的高度调节完毕后,向靠近套杆的方向滑动滑板,使得滑板上的第一限位块向第二限位块靠近,直至第二限位块能卡进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空隙内。第二限位块的上方和下方均分布有第一限位块,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误触驱动组件4、套筒21的高度发生改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二限位块支撑其上方的第一限位块,辅助螺纹杆的支撑作用,使得扶手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块3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限位块33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限位孔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第二限位块的高。
32.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27为阶梯孔,限位孔27较小的一端远离套杆,滑板31呈阶梯状,滑板31面积较小的一端突出于限位孔外。能从套筒外握持滑板面积较小的一端,在限位孔内滑动滑板,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滑板31面积较小的一端长度足够长,即使第二限位块处于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空隙内时,滑板面积较小的一端仍突出于限位孔外,便于工作
人员握持操作。限位孔和滑板设置成阶梯状,避免向远离套杆的方向滑动滑板时,滑板全部滑出套筒外。
33.当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扶手22时,先将滑板向远离滑杆的方向拉动,使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离,第二限位块不阻挡第一限位块的上下运动,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转动杆41,即可使主动轮42、与主动轮42相互连接的两个传送带45跟随转动杆41转动,进而使两个从动轮44以及螺纹杆43跟随转动杆41转动,从而使套筒21与第一限位块32向上运动,调节完毕后,向靠近滑杆的方向推动,第二限位块卡进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空隙中。随后,当工作人员需向下移动扶手22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套杆2的方向滑动滑板31,进而使第二限位块33与第一限位块32相互分离,然后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动杆。
34.如图1所示,滑槽5内可拆卸盖设有用于封闭滑槽5顶部槽口的盖板9。在无需调节扶手22高度时,盖板盖在滑槽内,盖板9降低了工作人员无需调节扶手22高度时杂质进入滑槽5内的概率,从而降低了第一滑块51和第二滑块被卡住的概率。
35.本实施例中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的使用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调节扶手22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4,即可使套筒21在驱动组件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对扶手22的高度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限位支撑组件3,即可使限位支撑组件3对套筒进行支撑,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包括扶梯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梯主体(1)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套杆(2),所述套杆(2)上滑动设置有套筒(21),两个所述套筒(21)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扶手(22),所述扶手(22)上设有驱动组件(4),两个所述套杆(2)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穿过所述套筒(21)与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所述螺纹杆(43)与所述套筒(2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螺纹杆(43)相对所述套杆(2)螺纹转动并带动所述套筒(21)沿所述套杆(2)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转动槽(23),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3)内的转动杆(41)、套设固定在转动杆(41)上的两个主动轮(42)、分别与两个螺纹杆(43)固定连接的从动轮以及用于分别连接一组主动轮(42)与从动轮(44)的传送带(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2)的上表面沿所述扶手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转动槽(23)相互连通的滑槽(5),所述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所述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分布在所述转动杆(41)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51)与第二滑块(52)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固定绳(53),两个所述固定绳(53)的另一端均缠绕在转动杆(41)上,两个所述固定绳(53)的缠绕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内所述转动杆(41)的两侧且靠近所述转动杆(41)均固定有挡板(6),所述第一滑块(51)与所述挡板(6)之间、所述第二滑块(52)与所述挡板(6)之间均固定有弹簧(7),所述弹簧(7)套设在所述固定绳(53)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的一侧内壁与所述套杆(2)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套筒(21)和所述套杆(2)之间的空隙内设有用于限位支撑所述套筒(21)的限位支撑组件(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1)的与所述套杆(2)具有空隙的侧壁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套筒滑动方向的限位孔(27),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套筒的侧壁,所述限位支撑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限位孔(27)内的滑板(31)、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滑板(31)的靠近套杆(2)的侧壁上的第一限位块(32)以及固定在套杆(2)的靠近限位孔(27)的侧壁上的第二限位块(33),所述滑板(31)沿所述限位孔(27)的孔深方向滑动,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块(32)沿所述套筒的滑动方向排布,通过滑动所述滑板使所述第二限位块(33)限位支撑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块(32)的间隙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7)为阶梯孔,所述限位孔(27)较小的一端远离所述套杆,所述滑板(31)呈阶梯状,所述滑板(31)面积较小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限位孔外。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训练用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内可拆卸盖设有用于封闭滑槽(5)顶部槽口的盖板(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扶梯,包括扶梯主体,扶梯主体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套杆,套杆上滑动设置有套筒,两个套筒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扶手,扶手上设有驱动组件,两个套杆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套筒与驱动组件连接,螺纹杆与套筒转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螺纹杆相对套杆螺纹转动并带动套筒沿套杆上下滑动。只需通过启动扶手上的驱动组件,即可使套筒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对扶手的高度进行调节,驱动组件设置在扶手上,无需工作人员弯腰操作,操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一个驱动组件同时调节扶手两端的套筒的高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扶手两端的调整高度相同,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感。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感。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

乔倩 王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2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81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套筒   螺纹   扶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