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测量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4.相关技术中,化成负压系统用于在电池出厂前对电池进行化成处理,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化成负压系统中具有多个负压管道,负压管道用于与电池的注液孔连接,以通过抽负压的方式将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抽走。为确定化成负压系统是否满足电池的抽气需求,需要对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进行测量,而目前的流量测量方法对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测量方法,以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测量化成负压系统中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该方法包括:
7.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
8.在所述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分别接入堵头,所述堵头的孔径等于所述内部等效孔径;
9.通过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所述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
10.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量方法中,将第一流量计与待测量的负压管道连接,然后采用多个堵头将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的其他负压管道,以将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多个堵头的孔径调节为一致,然后将第一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值确定为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其中,由于多个堵头的孔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将多个堵头接入除待测量负压管道的其他管道内,使得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由此,可以降低接入第一流量计的待测负压管道与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差,从而降低经过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与经由其他负压管道的流量的差异,进而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11.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步骤,包括:
12.在第一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
13.获取孔径不同的多个堵头组,且每个堵头组包括孔径相同的多个堵头;
14.将任一堵头组的多个堵头分别接入除第一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得到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一流量值;
15.去除第二负压管道中的堵头并接入第二流量计,得到接入第二流量计后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二流量值,其中,第二流量计为与第一流量计等效的流量计;
16.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将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确定为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
17.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负压管道内流量的变化情况更换不同孔径的堵头组,直至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等,得到第二流量计及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不需要采用较多的测量装置,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性较高。
18.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的步骤,包括:
19.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等于第二流量值。
2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流量值与第二流量值的差值为0,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也不发生变化,可确定当前堵头的孔径与第二流量计及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均相等,使得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更加准确,可以进一步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21.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
22.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的步骤,包括:
23.若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将堵头组更换为第一堵头组,其中,第一堵头组的孔径大于堵头组的孔径;
24.若第二流量值小于第一流量值,将堵头组更换为第二堵头组,其中,第二堵头组的孔径小于堵头组的孔径。
25.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前堵头组更换为孔径更加贴近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第一堵头组或第二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与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范围内,确定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等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性较高。
2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或所述第二流量计为可调式流量计。由此,便于调整第一流量计或第二流量计的内阻以使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
27.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之前,方法还包括:
28.在第三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得到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第三流量值;
29.将第一流量计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得到第二流量计测量到的第四流量值;
30.调节第二流量计和/或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第四流量值与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
31.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三流量值与第四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时,则表示第一流量计的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之间的差值较小,因此可确定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
32.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第二流量计和/或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第四流量值与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的步骤包括:
33.调节第二流量计和/或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第三流量值与第四流量值相等。
34.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第三流量值及第四流量值调节至相等,也就是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相等,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进一步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35.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
3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38.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40.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流量测量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41.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确定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42.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确定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43.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确定方法的一种部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46.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
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47.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48.相关技术中,化成负压系统用于对电池进行化成处理。化成负压系统包括多个负压管道,例如化成负压系统的一个库位可以包括32个管道或24个管道。负压管道用于与电池的注液口连接,以通过抽负压的方式将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抽走,通过气体的流量确定电池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此外,为确定化成负压系统是否满足电池的抽气需求,需要对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进行测量。
49.相关技术中,为检测每一负压管道的流量,在每一个负压管道上均连接一个流量计,然后对多个负压管道同时抽负压,根据多个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值确定每一负压管道的流量值。但采用多个流量计同时测量,测量过程较为繁琐且测量成本较高。
50.为降低测量成本,还可以通过一个流量计单独测试每一负压管道的流量。然而,由于在负压管道内接入流量计,会导致该负压管道的管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经该管径的气体流量,导致流量计的测量结果不准确。例如,若接入流量计使得负压管道的孔径变为0.3mm,而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为0.5mm,当对多个负压管道抽负压时,更多的气体会流经管径较大的负压管道内,从而导致流经待测管道的流量偏小,使得流量计测量出的流量值偏小,影响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51.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流量测量方法,即本技术提供的流量测量方法,将孔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的多个堵头分别接入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内,然后采用第一流量计测量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可以降低第一流量计对待测负压管道的管径的影响,从而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量结果的准确率,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化成负压系统的流量,化成负压系统用于对电池进行化成处理。其中,电池能够作为用电装置的电源。用电装置可以是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53.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为例进行说
明。
54.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电池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用电装置,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池的装置,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55.例如,请参照图1,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电池3、控制器4以及马达2,控制器4用来控制电池3为马达2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3。电池3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3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56.此外,申请实施例提到的电池3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57.请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到的电池3可以包括电池单体31和电池壳体32,电池单体31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电池壳体32可以包括上壳体321及下壳体322,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2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空间。在电池3中,电池单体31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31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31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当然,电池3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31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电池3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3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实现多个电池单体31间的并联或串联或混联。具体地,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31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31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池单体31的电极端子固定连接。可选的,汇流部件可以包括导电机构,多个电池单体31所产生的电能可以进一步通过导电机构穿过电池单体31而引出。
58.其中,每个电池单体31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电池单体31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31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59.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化成负压系统中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如图3所示,流量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步骤s301,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
6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计为气体、液体等流量的体积的测量装置。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与第一流量计内部的阻力相关,当将第一流量计接入待测负压管道时,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会对待测负压管道的管径产生影响,如使待测负压管道的管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大致相等。其中,第一流量计可以为容积式流量计、冲量式流量计、动量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第一流量计可以为固定式流量计或可调式流量计。
62.步骤s302,在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分别接入堵头,堵头的孔径等于内部等效孔径。
63.本技术实施例中,堵头为设置于负压管道的端口以改变负压管道的管径,从而改变负压管道的流量的器件。在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管道上接入堵头,可将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更改为堵头的孔径。因此,采用孔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的堵头,可
使得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大致相同。其中,待测负压管道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根据第一流量计的数量设定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化成负压系统还包括负压杯,负压杯用于存储在对电池抽气过程中流出的电解液。负压管道的管径也就是负压杯的杯杆内径。
64.步骤s303,通过第一流量计测量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
65.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第一流量计接入待测负压管道后,对多个负压管道抽负压后,第一流量计便可测量显示出与其连接的待测试管道的流量。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量方法中,将第一流量计与待测量的负压管道连接,然后采用多个堵头将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的其他负压管道,以将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多个堵头的孔径调节为一致,然后将第一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值确定为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其中,由于多个堵头的孔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将多个堵头接入除待测量负压管道的其他管道内,使得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由此,可以降低接入第一流量计的待测负压管道与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差,从而降低经过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与经由其他负压管道的流量的差异,进而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67.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68.步骤s401,在第一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
69.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负压管道为化成负压系统包括的多个负压管道中的任一管道。
70.步骤s402,获取孔径不同的多个堵头组,且每个堵头组包括孔径相同的多个堵头。
71.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一堵头组包括多个堵头,多个堵头的数量可以与化成负压管道中多个负压管道的数量相对应。堵头组的孔径也就是堵头组包括的多个堵头的孔径。每一堵头组中的多个堵头的孔径相同,且多个堵头的孔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孔径可以为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等。多个堵头组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根据所需要的孔径的范围进行设定等,本技术对此也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多个堵头组的数量可以为8组、9组、10组等。
72.步骤s403,将任一堵头组的多个堵头分别接入除第一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得到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一流量值。
73.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一堵头组包括多个堵头,在其他负压管道中的每一负压管道上分别接入一个堵头,由于每一堵头组中多个堵头的孔径相同,接入多个堵头后的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也相同,因此其他负压管道的流量也大致相同。将其他负压管道接入孔径相同的堵头后,将第一流量计测量得到的第一流量值确定为该堵头组对应的流量值。
74.其中,任一堵头组可以为在多个堵头组中随意选取的一个堵头组。进一步的,任一堵头组也可以根据堵头组的孔径选取,例如,任一堵头组可以为多个堵头组中孔径最大的一个堵头组或孔径最小的一个堵头组,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75.步骤s404,去除第二负压管道中的堵头并接入第二流量计,得到接入第二流量计后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二流量值,其中,第二流量计为与第一流量计等效的流量计。
7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流量计也为气体、液体等流量的体积的测量装置。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可以理解为,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阻等同。其中,第二流量值
为将任一负压管道的堵头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后,第一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值,因此,可根据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二流量计对待测负压管道内流量的影响。其中,第二流量计可以为固定式流量计也可以为可调式流量计。
7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计和/或第二流量计为可调式流量计。
78.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调式流量计可调节内阻,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式流量计,以便于调整第一流量计或第二流量计的内阻以使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
79.一些实施例中,为使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可以为型号及结构完全相同的流量计。
8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401之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试方法还包括:
81.步骤s406,在第三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得到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第三流量值。
82.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负压管道可以为化成负压系统中的任一负压管道。在第三负压管道中接入第一流量计,并使除第三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悬空,将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第三流量值确定为第三负压管道的流量值。
83.步骤s407,将第一流量计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得到第二流量计测量到的第四流量值。
84.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三流量值后,将第一流量计由第三负压管道上取下,然后在第三负压管道上接入第二流量计,仍使除第三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悬空,将第二流量计测量到的第四流量值确定为第三负压管道的流量值。
85.其中,在通过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测量第三负压管道的流量时,由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得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可能不同,接入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第三负压管道的管径变化也不同,从而导致接入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第三负压管道内的流量不同,因此测量得到的第三流量值及第四流量值可能不同。此外,由于在第三负压管道内接入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时,除第三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均处于悬空状态,也就是其他负压管道对第三流量值及第四流量值的影响大致相同,因此基于第三流量值及四流量值的差值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相对应,因此可通过第三流量值及第四流量值调整第一流量计或第二流量计,以使第一流量计或第二流量计等效。
86.步骤s408,调节第二流量计和/或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第四流量值与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
8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流量值及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之间差值相对应。通过调整第二流量计及第一流量计的节流阀可以改变第一流量计或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例如,第三流量值小于第四流量值时,则表示相较于第一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二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三负压管道的流量增大,也就是第二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三负压管道的管径增大,因此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小于第一流量计的内阻,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大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此时可通过节流阀增大第二流量计的内阻或减小第一流量计的内阻,使得第
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
88.相对应的,第三流量值大于第四流量值时,则表示相较于第一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二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三负压管道的流量减小,也就是第二流量计接入第三负压管道时第三负压管道的管径减小,因此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大于第一流量计的内阻,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小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此时可通过节流阀减小第二流量计的内阻或增加第一流量计的内阻,使得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
89.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三流量值与第四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时,则表示第一流量计的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之间的差值较小,因此可确定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其中,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根据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确定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90.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
91.本技术实施例中,若第三流量值为1.2,第四流量值为1.6时,可以通过第二流量计的节流阀将第四流量值调整至1.0至1.4,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或者,也可通过第一流量计的节流阀将第三流量值调整至1.4至1.8,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
92.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8还可以细化为:调节第二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第三流量值与所述第四流量值相等。
93.本技术实施例中,仍以第三流量值为1.2,第四流量值为1.6为例,可以通过第二流量计的节流阀将第四流量值调整至1.2,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或者,也可通过第一流量计的节流阀将第三流量值调整至1.6,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将第三流量值及第四流量值调节至相等,也就是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相等,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等效,进一步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9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测得的同一负压管道的流量值来调整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阻及内部等效孔径,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使得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大致相同,降低了结构及工艺等对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影响。
95.步骤s405,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将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确定为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
9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流量值为接入第二流量计前,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流量值;第二流量值为接入第二流量计后,第一流量计测量得到的流量值。在获取到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后,根据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即根据接入的二流量计前后第一负压管道的流量变化,便可以确当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与其替换的堵头的孔径之间的关系,且由于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等效,可以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孔径与堵头的孔径之间的关系。
97.具体的,设定当前堵头组第一堵头组,将第二负压管道的堵头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并得到此时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第二流量值,若第一流量计在接入第二流量计前后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则表示将第二负压管道内的堵头替换为第
二流量计后,第二负压管道的管径及流量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发生了变化。基于此,可根据第一负压管道内流量的变化情况将第一堵头组更为为第二堵头组,且第一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二堵头组的孔径不同。然后重复上述步骤s404及s405,直至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也就是接入第二流量计前后第一负压管道内流量的变化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时,可以确定将第二负压管道内的堵头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后,第二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变化较小或几乎不变。也就是,当前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几乎相等,由此可确定当前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也几乎相等,因此将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确定为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其中,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根据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测量精度确定等,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9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
99.本技术实施例中,若第一流量值为1,则当用第二流量计替换第二负压管道内的堵头后,第一流量值变化为0.8至1.2时,确定当前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几乎相等。
100.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5可以细化为:根据第一流量值、第二流量值及堵头组的孔径更换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等于第二流量值。也就是在将第二负压管道内的堵头更换为第二流量计后第二负压管道内的流量不发生变化,因此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也不发生变化,第一流量值与第二流量值的差值为0。由此,可确定当前堵头的孔径与第二流量计及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均相等,使得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更加准确,可以进一步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
101.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等效的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测量第一流量计的等效孔径,根据第二负压管道接入第二流量计前后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的变化,便可确定第二流量计与当前的堵头组的孔径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第一负压管道内流量的变化情况更换不同孔径的堵头组,直至堵头组的孔径与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等,得到第二流量计及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上述确定第一流量计内部等效孔径的方法中,不需要采用较多的测量装置,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性较高。
102.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405还可以细化为以下步骤。
103.步骤s601,若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将堵头组更换为第一堵头组,其中,第一堵头组的孔径小于堵头组的孔径。
104.本技术实施例中,若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则表示将第二负压管道当前的堵头替换为第二流量计后,第二负压管道的管径减小。也就是,在其他负压管道的堵头不变的情况下,第二负压管道的管径减小,使得第二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减小,从而使得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增加,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因此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管径小于当前堵头组的孔径,因此为使堵头组的孔径更加贴近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需要减小堵头组的孔径,因此选取孔径较小的第一堵头组。
105.步骤s602,若第二流量值小于第一流量值,将堵头组更换为第二堵头组,其中,第二堵头组的孔径小于堵头组的孔径。
106.本技术实施例中,若第二流量值小于第一流量值,则表示将第二负压管道当前的堵头替换为第二流量计后,第二负压管道的管径增加。也就是,在其他负压管道的堵头不变
的情况下,第二负压管道的管径增加,使得第二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增大,从而使得第一负压管道内的流量减小,第二流量值大于第一流量值。因此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管径大于当前堵头组的孔径,因此为使堵头组的孔径更加贴近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需要增大堵头组的孔径,因此选取孔径较大的第二堵头组。
107.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比较第一流量值及第二流量值的大小,可以确定第二负压管道在接入第二流量计后的流量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与当前选用的堵头组的孔径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当前堵头组更换为孔径更加贴近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第一堵头组或第二堵头组,直至第一流量值与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范围内,确定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等于第一流量计及第二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性较高。
10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流量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化成负压系统中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在所述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分别接入堵头,所述堵头的孔径等于所述内部等效孔径;通过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所述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的步骤,包括:在第一负压管道中接入所述第一流量计;获取孔径不同的多个堵头组,且每个堵头组包括孔径相同的多个堵头;将任一堵头组的多个堵头分别接入除所述第一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得到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一流量值;去除第二负压管道中的堵头并接入第二流量计,得到接入所述第二流量计后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的第二流量值,其中,所述第二流量计为与所述第一流量计等效的流量计;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值、所述第二流量值及所述堵头组的孔径更换所述堵头组,直至所述第一流量值及所述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将当前堵头组的孔径确定为所述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值、所述第二流量值及所述堵头组的孔径更换所述堵头组,直至所述第一流量值及所述第二流量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差值区间内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值、所述第二流量值及所述堵头组的孔径更换所述堵头组,直至所述第一流量值等于所述第二流量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流量值、所述第二流量值及所述堵头组的孔径更换所述堵头组的步骤,包括:若所述第二流量值大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将所述堵头组更换为第一堵头组,其中,所述第一堵头组的孔径小于所述堵头组的孔径;若所述第二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流量值,将所述堵头组更换为第二堵头组,其中,所述第二堵头组的孔径大于所述堵头组的孔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或所述第二流量计为可调式流量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负压管道中接入所述第一流量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三负压管道中接入所述第一流量计,得到所述第一流量计测量到的第三流量值;将所述第一流量计更换为所述第二流量计,得到所述第二流量计测量到的第四流量值;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或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所述第四流量值与所述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所述第四流量值与所述第三流量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差值区间内的步骤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或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阀,直至所述第三流量值与所述第四流量值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区间为-0.2至0.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测量方法,该流量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化成负压系统中多个负压管道的流量,包括:确定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在多个负压管道中除待测负压管道外的其他负压管道分别接入堵头,堵头的孔径等于内部等效孔径;通过第一流量计测量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测量方法中,将多个堵头接入除待测量负压管道的其他管道内,使得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与第一流量计的内部等效孔径相同。可以降低接入第一流量计的待测负压管道与其他负压管道的管径差,从而降低经过待测负压管道的流量与经由其他负压管道的流量的差异,进而提高第一流量计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化成负压系统中负压管道的流量测量的准确率。测量的准确率。测量的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

程韶升 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1.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2:3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79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量计   孔径   流量   负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