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物品雕刻、切割以及刻模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对手工艺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大部分手工艺制品只是为了满足普通大众的消费需求,因此价格低廉,种类各异的手工艺制品得到了广泛的需求。现在的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工具也是种类繁多,需求旺盛。而其中功能强大、制作高效、成本低廉的制作工具更是大量手工艺人所急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与方法,能够提供给使用者丰富的制作组合可能,制作功能强大,可以完成一部分数控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制作成本相比较数控设备来说却十分低廉。
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夹板、能够经由升降机构驱动而从上方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的第一圆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环外侧面的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圆环上方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环转动的第二圆环、固定于所述第二圆环上的两组方形长条,分别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两组方形长条上面的两组第一方形卡管,经由第一弹簧和第一套管分别浮动安装于所述两组第一方形卡管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螺纹杆,以及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扶手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压板以可松紧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圆环压接于所述第一圆环,在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体,该第三连接体的下端朝向所述夹板安装有刀具。
5.优选地,所述夹板具有彼此互补的s型接口式形状的两块面板,该两块面板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螺纹管,由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螺纹杆驱动而彼此分开或者闭合。
6.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导向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螺栓和位于所述第一圆环外侧的第三圆孔,以及用于相反地推压所述第一圆环的第二弹簧和支撑柱,其中,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柱可绕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连接柱转动而推压所述第一圆环。
7.优选地,所述第二圆环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进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壁的下级环,和由所述压板的一部分从上面施压的第二圆环上级环。
8.优选地,两组第二方形卡管分别套在每组方形长条上并分布在所述第一方形卡管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形卡管上面设有第三螺纹孔与第二蝶形螺栓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方形卡管之间的距离。
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具有能够相对滑移地插装于所述第一套管中的第一圆柱,在固定于所述第一圆柱上面的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方形卡管之
间,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一圆柱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
10.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导向杆,所述第三连接体上的第一圆孔套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三连接体的下端固定有刀柄用以安装刀具。
11.优选地,经由齿轮支撑系统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齿轮系统包括隔开的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手柄,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手柄,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环绕有齿链,所述齿链由第一齿链孔、第二齿链孔、连接带构成,所述齿块通过齿块凹槽卡在所述第一齿链孔里面,所述第二齿链孔套在所述第一齿轮的齿上,所述齿块的齿端啮合在所述第二齿轮上。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向定距划线方法,利用上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手柄,使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齿链进行移动,所述齿链通过所述齿块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三连接体带动刀具进行横向移动;或者,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手柄,使所述齿块转动到不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位置,通过直接转动所述第二手柄使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三连接体带动刀具横向移动定位。
13.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向定距划线方法,包括上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执行的如下操作:安装刀具,并将板状制品放到所述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夹板之间或者将不规则形状制品放到所述夹板的两块面板的彼此互补的s型接口之间并夹紧,并且在所述齿链上安装需要数量的齿块;摇动所述第一手柄,使刀具移动到工作的起始位置,转动所述第二圆环调整刀具的移动方向,调整套装在所述方型长条上的第二方形卡管的相对位置;按下并移动扶手杆,使刀具接触到板状制品或不规则形状制品上面,开始在上面划动到指定距离;松开所述扶手杆后摇动所述第一手柄,使刀具脱离和板状制品或不规则形状制品的接触。
14.根据本发明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可以灵活拆换,一处损坏可以不用整体更换,只是把损坏部分更换即可,大大节约了更换成本和时间。而且此新型装置适合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样品,通过转动齿轮来控制刀具的移动距离,通过转动圆环来控制刀具的移动方向,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手动方式来切割和雕刻自己想要的各种形状的图案或者物品。本发明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结实耐用而且用途广泛,不但可以在块状不规则平面物体上进行雕刻,而且可以在板状平面物体上进行切割和雕刻,从而可以在低成本的手工制作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而且,通过改变齿链上齿块的分布,可以固定刀片在制品上的不同阶段的移动距离,起到一定的距离记忆功能,大幅度的提高制品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全向定距划线装置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发明夹板合并状态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夹板分开状态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的仰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夹板夹持样品状态的仰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第一螺纹杆主视图。
20.图6为本发明第四连接体主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支撑柱斜视图。
22.图8的(a)、(b)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圆环主视图和俯视图。
23.图9本发明第一连接体主视图。
24.图10为本发明第二连接体主视图。
25.图11为本发明第三连接体主视图。
26.图12为本发明方形长条部位右视图。
27.图13为本发明第二连接柱部位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4的(a)、(b)分别为本发明第一方形卡管主视图和左视图。
29.图15的(a)、(b)分别为本发明第二方形卡管主视图和左视图。
30.图16为本发明全向定距划线装置的右视图。
31.图17为本发明第二螺纹杆的主视图。
32.图18为本发明第二支撑板的主视图。
33.图19为本发明第一支撑板的整体主视图。
34.图20为本发明第一支撑板齿轮支撑系统主视图。
35.图21为本发明第一齿轮系统主视图。
36.图22为本发明第二齿轮系统主视图。
37.图23为本发明齿链系统左视图。
38.图24为本发明齿链系统主视图。
39.图25为本发明连接带左视图。
40.图26为本发明齿块右视图。
41.附图文字说明:01-扶手杆02-齿轮支撑系统0201-t型连接柱0202-第一卡槽0203-第一承接孔03-齿轮系统0301-第一齿轮0302-第一手柄0303-第一卡簧0304-第一套管0305-第二齿轮0306-第二手柄0307-第二卡簧04-第一连接体0401-第一螺母0402-第一挡板0403-第二承接孔0404-第一螺杆0405-第二挡板0406-第一套管0407-第一弹簧0408-第一圆柱05-板状制品0501-不规则形状制品06-底座0601-承接管0602-第一螺纹杆0603-第一螺纹0604-第二螺纹07-夹板0701-第一螺纹管0702-面板08-第一圆环09-第二连接体0901-第一蝶形螺栓0902-第一螺纹孔0903-第一挡块0904-第三承接孔0905-压板10-第二圆环1001-第二圆环上级环1002-第二圆环下级环11-第二螺纹杆1101-方形柱1102-第三卡簧1103-第二卡槽1104-第三卡槽12-导向杆13-第三连接体1301-第一圆孔1302-第二螺纹孔14-刀柄15-锁紧螺钉16-刀片17-第四连接体1701-螺栓1702-第二弹簧1703-第一连接块1704-第四卡簧1705-第一连接柱1706-支撑柱170601-第二圆孔170602-支撑面1707-第二连接块1708-第二螺纹管1709-第三圆孔18-挡板19-齿链1901-齿块1902-第一齿链孔1903-第二齿链孔1904-连接带1905-齿块凹槽20-第一支撑板2001-第二支撑板2002-第四承接孔21-方形长条2101-第一方形卡管2102-第三螺纹孔2103-第二蝶形螺栓2104-第二方形卡管2105-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下文描述的和附图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教导本发明的原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若干不同环境中和对于若干不同
应用实施和使用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在、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发明保护的范围的限制性描述。如下,对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进行说明的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而且,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一定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对应刀片纵长或进给方向的纵向,对应与纵向相交叉方向的横向,以及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皆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组装步骤的顺序以及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步骤一”、“步骤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例如某步骤二、三可以对调或并行。
43.《总体构成》
44.如图1、2、6、16示出的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100,下方为例如框架式的底座06,底座06横梁下部焊接有承接管0601,底座06一侧横梁中部焊接有第二连接块1707。底座06上方为夹板07,夹板07为例如以s型接口式形状互补的两块面板0702组成,如图3、4、5所示,两块面板0702下方分别焊接一个第一螺纹管0701,这两个第一螺纹管0701螺纹方向相同且和承接管0601同轴。安装于底座06下部的第一螺纹杆0602上设有正向第一螺纹0603和反向第二螺纹0604。第一螺纹杆0602穿过承接管0601和两块面板0702下方第一螺纹管0701,使底座06和两块面板0702组成的夹板07相对固定。第一螺纹管0701和第一螺纹杆0602等构成了离合驱动机构的一例但不限于此。
45.如此,可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0602来控制两块面板0702组成的夹板07的分开或者闭合。当夹板07闭合时,夹板07上方可放置板状制品05,并用第一圆环08压着板状制品05上面,如后文中实施例一详述;当夹板07处于分开状态时,则可利用接口部位来夹持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如实施例二详述。
46.如图1、6所示,底座06、夹板07、板状制品05、第一圆环08相对应的两侧安装有第四连接体17,第二连接块1707焊接在底座06一侧横梁中部。第二螺纹管1708一端焊接在第二连接块1707上面,第一连接柱1705焊接在第二螺纹管1708的侧面,支撑柱1706通过第二圆孔170601套在第一连接柱1705上面,其中支撑面170602在支撑柱1706的上端面,第二圆孔170601与支撑面170602之间距大于第一连接柱1705焊接处与第一连接块1703底面之间距,且支撑面170602和支撑柱1706为圆角过渡,这样可以减少在支撑面170602与第一连接块1703底面接触和脱离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在第一连接柱1705上安装第三卡簧1704使支撑柱1706轴向相对固定。第二螺纹管1708上面为第一连接块1703,第一连接块1703焊接在第一圆环08侧面,第一连接块1703上面有第三圆孔1709,第一连接块1703上面有第二弹簧1702,螺栓1701穿过第二弹簧1702、第一连接块1703上面的第三圆孔1709和第二螺纹管1708啮合,使底座06、夹板07、板状制品05、第一圆环08相连接,而且通过螺栓1701保证第二弹簧1702、第一连接块1703只能沿着螺栓1701进行运动。在此,第二连接块1707、螺栓1701、第二弹簧1702和支撑柱1706等构成了第一圆环08的升降机构的一例但不限于此。
47.如后述实施例一中夹持板状制品05时,则转动支撑柱1706使其垂直于第一连接块1703,使支撑面170602的平面接触而往上顶起第一连接块1703的底面,使第一圆环08和夹板07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允许将板状制品05从侧面放入第一圆环08和夹板07之间,然后转动支撑柱1706,使第一圆环08下落压在板状制品05上,通过第二弹簧1702向下产生的压力和第一圆环08所产生的重力来固定板状制品05的位置。如后述实施例二中夹持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时,支撑柱1706倾斜放置,第一圆环08直接放置到夹板07上面,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0602来控制两块面板0702之间的距离,可从侧方塞入进而夹紧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
48.如图10所示,第二连接体09焊接在第一圆环08的外侧面。其中第二连接体09中的第一挡块0903焊接在第一圆环08的侧面,且第一挡块0903上端有第一螺纹孔0902。压板0905上面有第三承接孔0904,压板0905一端压在第一挡块0903上面且第三承接孔0904和第一螺纹孔0902相对应,压板0905另一部分压在第二圆环10的第二圆环上级环1001上面,第一碟型螺栓0901穿过第三承接孔0904跟第一螺纹孔0902相啮合。而第二圆环10的第二圆环下级环1002则被相对紧凑地套进第一圆环08的内壁。当第一蝶形螺栓0901拧紧,则第二圆环10和第一圆环08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蝶形螺栓0901松开,可以放进或者取出第二圆环10,也可以水平转动第二圆环10来控制刀片16的移动方向。
49.如图9、12、13所示,两组方形长条21放置在第二圆环10上,四组第二连接柱2105焊接到第二圆环10内侧壁上,并和两组方形长条21焊接在一起,使两组方形长条21和第二圆环10固定在一起。两组第一方形卡管2101分别套在两组方形长条21上面,然后四组第二方形卡管2104分别套在两组方形长条21上,第二方形卡管2104分布在第一方形卡管2101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形卡管2104上面有第三螺纹孔2102,第二蝶形螺栓2103通过第三螺纹孔2102的啮合使第二方形卡管2104与方形长条21的位置相对固定。这样通过调整第二方形卡管2104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第一方形卡管2101在方形长条21的可移动距离,进而确定刀片16的纵向(在此指沿方形长条21的纵向,相应于图1纸面的前后方向)移动距离。
50.每组第一方形卡管2101的外侧分别有一组第一连接体04,其中第一连接体04中的第二挡板0405焊接在第一方形卡管2101的侧面,第一挡板0405上面焊接有第一螺杆0404,第一方形卡管2101上面焊接着例如为圆管的第一套管0406,第一圆柱0408被第一套管0406套在外面。第一弹簧0407则套在第一套管0406和第一圆柱0408外侧。第一圆柱0408上面焊接着第一挡板0402,第一挡板0402中有第二承接孔0403,第一螺杆0404穿过第二承接孔0403,然后上端套上第一螺母0401。这样通过第一螺杆0404和第一螺母0401,保证第一挡板0402能沿着第一螺杆0404上下移动,并且第一挡板0402和第一螺杆0404不分开。两组第一圆柱0408分别和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焊接在一起。这样第一方形卡管2101、两组第一圆柱0408、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就软性连接在了一起。第一圆柱0408的底端和第一套管0406的底部需要有一定的距离,进而在扶手杆01传递向下的压力和第一弹簧0407形变所产生的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刀片16上下移动。
51.由此,扶手杆01、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第一连接体04中的第一圆柱0408和第一套管0406等构成了刀具纵向移动机构但不限于此。
52.扶手杆01焊接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2001上,导向杆12焊接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2001上,第二螺纹杆11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板20上的第一承接孔0203和第二支撑板2001上的第四承接孔2002。第三连接体13上的第一圆孔1301套在导向杆12
上,第二螺纹孔1302套在第二螺纹杆11上。第三连接体13的下端与刀柄14焊接在一起,刀柄14与刀片16连接在一起,锁紧螺钉15穿过刀柄14对刀片16进行锁紧。
53.第一支撑板20有齿轮支撑系统02,两组t型连接柱0201竖直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0的上下两端,t型连接柱0201上有第一卡槽0202,第一支撑板20上的第一承接孔0203的孔心与两组t型连接柱0201的轴心在同一平面上。齿轮系统03则安装到齿轮支撑系统02上,具体为两组第一齿轮0301安装到一组t型连接柱0201上,且两组第一齿轮0301中间焊接有第一套管0304,然后第一卡簧0303卡在第一卡槽0202上,来轴向固定上述组合。另外两组第一齿轮0301、第一套管0304、第一卡簧0303按照同样方式安装到另一组t型连接柱0201上。第一手柄0302安装到第一齿轮0301的侧面。方型柱1101焊接在第二螺纹杆11上,二者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手柄0306安装到第二齿轮0305的侧面,然后第二齿轮0305安装到方型柱1101上,最后用第二卡簧0307安装到第三卡槽1104上进行轴向固定。齿链19由第一齿链孔1902、第二齿链孔1903、连接带1904构成,而齿块1901则通过齿块凹槽1905卡在第一齿链孔1902里面。齿链19环绕在第一齿轮0301组合上,第二齿链孔1903套在第一齿轮0301的齿上,齿块1901的齿端则啮合在第二齿轮0305上。这样就通过安装齿块1901在齿链19的数量来控制第二齿轮0305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第二螺纹杆11的转动角度,然后来控制第三连接体13的横向移动距离,最后来控制刀片16的横向移动距离。
54.方案一通过转动第一手柄0302,让第一齿轮0301带动齿链19进行移动,而齿链19通过齿块1901来带动第二齿轮0305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齿轮0305带动第二螺纹杆11进行转动,而第二螺纹杆11的转动导致第三连接体13带动刀片16进行横向移动。由于齿块1901并不是全部装满齿链19,所以上述运动为间歇性运,这样不但可以控制每次刀片16进行横向移动的距离,而且可以保证每次刀片16横向移动的距离均相同。
55.方案二通过转动第一手柄0302,让齿块1901转动到不和第二齿轮0305相啮合的位置,然后直接转动第二手柄0306,让第二齿轮0305快速转动,进而让第三连接体13带动刀片16进行快速横向移动,来进行刀片16的快速定位。
56.挡板18安装到第一支撑板20上,用来防止齿链19在带动第二齿轮0305转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进而保证第二齿轮0305转动的准确性。
57.《实施例一》
58.下面对板状制品的加工例进行说明。
59.松开锁紧螺钉15,安装合适的刀片16到刀柄14上,然后拧紧锁紧螺钉15。
60.摇动第一螺纹杆0602,通过上面的第一螺纹0602、第二螺纹0604与两块面板0702的两组第一螺纹管0701相啮合,使两块面板0702合并组成平板状夹板07,然后双手扳动分布于全向定距划线装置两侧的第四连接体17上面的支撑柱1706使之垂直于第一连接块1703,并顶起第一连接块1703,使第一圆环08向上升起一定距离,然后将板状制品05放到第一圆环08和夹板07之间,最后使第一圆环08压在板状制品05上。
61.摇动第一手柄0302,用来转动第一齿轮0301带动齿链19上的齿块1901移动,使齿块1901移动到不与第二齿轮0305相啮合的位置,然后再摇动第二手柄0306来转动第二齿轮0305,使之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然后通过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三连接体13中的第二螺纹孔1302的啮合,带动刀柄14上的刀片16在板状制品05的横向位置快速定位。
62.用手握住扶手杆01纵向移动,带动跟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纵向固定在
一起的刀片16一起进行纵向移动。由于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分别和第一连接体04上的第一圆柱0408固定在一起,就带动第一连接体04进行纵向移动,而第一连接体04和第一方形卡管2101焊接在一起,且第一方形卡管2101严密地套在方形长条21上,这样就带动第一方形卡管2101在方形长条21进行移动,这样反过来保证刀片16沿着方形长条21进行纵向移动。按照上述原理,手握住扶手杆01快速地操作刀片16进行纵向位置的定位。这样就快速完成刀片16在板状制品上的定位。
63.松开第二连接体09上的第一碟型螺栓0901,转动第二圆环10至需求角度,然后扭紧第一碟型螺栓0901,使第二圆环10与第一圆环08相对固定。这样就控制了刀片16处于当前工作状态下在板状制品05上的移动方向。如果下一工作状态需要改变刀片16的移动方向,则松开第二连接体09上的第一碟型螺栓0901,转动第二圆环10至需求角度,然后扭紧第一碟型螺栓0901,使第二圆环10与第一圆环08相对固定。如此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完成在工作中转动刀片的移动方向。
64.在齿链19中的第一齿链孔1901上安装需求数量的齿块1901,注意每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之间优选不具有第一齿链孔1901的间隔。这样转动第一手柄0302带动齿链19运动,这一单元数量齿块1901带动第二齿轮0305转过合适的角度,然后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最后使第三连接体13横向移动合适的距离,也就是操作者想要刀片16单次移动的横向距离。由于第二螺纹杆11和第三连接体13中的第二螺纹孔1302自锁功能,当第二螺纹杆11不转动的时候可以保证第三连接体13不进行移动。另外可以根据需求在齿链19上安装不同单元数量齿块1901,每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可以不同,且相邻单元的齿块1901不能紧密相连。等这一单元数量齿块1901脱离和第二齿轮0305的啮合后,再转动第一手柄0302就不会带动第二齿轮0305转动,也就不会使第二螺纹杆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连接体13也不会移动,刀片16也不会进行横向移动,直至下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运行至啮合第二齿轮0305的位置。这样在齿链19运行在一周的过程中,刀片16可以间歇地移动不同距离,且移动距离可以通过这一单元齿块数量1901来决定。通过延伸操作者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单元且每一单元不同数量的齿块1901的组合,这样齿链19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使刀片16移动不同的横向距离。而齿链19运行下一周,则刀片16可以完美复制上一次的横向移动轨迹。根据上述操作就可以实现刀片16在第一圆环08内的全向等距运动。
65.按下扶手杆01,这样通过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就可以传递给第一连接体04中的第一圆柱0408,使第一圆柱0408沿着第一套管0406向下移动,这样刀片16就会向下移动到板状制品05上。然后操作者控制扶手杆01进行纵向移动,这样就控制刀片16在板状制品05上进行移动。操作者调整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上的相对位置,具体的调整方法为松开第二蝶形螺栓2103,移动第二方形卡管2104,使两组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的相对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再锁进第二蝶形螺栓2103,这样就可以控制第一方形卡管2101在方形长条21上的移动距离,也就控制了刀片16在板状制品05上的纵向移动距离。然后松开扶手杆01,在第一弹簧0407的弹力作用下,托起第一挡板040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圆柱0408向上移动,然后带动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以及其附属连接件一起向上移动,最后带动刀片16脱离和板状制品05的接触。
66.按照上述操作原理:
67.步骤一:操作者先安装合适的刀片16;
68.步骤二:把板状制品05放到第一圆环08和夹板07之间,并压平整;
69.步骤三:在齿链19上安装需要数量的齿块1901,摇动第一手柄0302,使刀片16快速移动到工作的起始位置。
70.步骤四:转动第二圆环10,调整刀片16在板状制品05的移动方向;
71.步骤五:调整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上的相对位置;
72.步骤六:按下并移动扶手杆01,使刀片16接触到板状制品05上面,并开始在上面划动到指定距离。
73.步骤七:松开扶手杆01然后摇动第一手柄0302,使刀片16脱离和板状制品05的接触。
74.然后重复步骤四、五、六、七,直至操作者在板状制品05的工作完成。然后双手扳动支撑柱1706使之垂直于第一连接块1703,并顶起第一连接块1703,使第一圆环08向上升起一定距离,然后将板状制品05取出,并扳下支撑柱1706,使第一圆环08直接落到夹板07上面。
75.《实施例二》
76.下面对块状制品的加工例进行说明。
77.松开锁紧螺钉15,安装合适的刀片16到刀柄14上,然后拧紧锁紧螺钉15。
78.摇动第一螺纹杆0602,通过上面的第一螺纹0602、第二螺纹0604与两块面板0702的两组第一螺纹管0701相啮合,使两块面板0702分开,把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放到两块面板0702的s型接口之间,然后反向摇动第一螺纹杆0602,使两块面板0702把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夹紧,并通过上面的第一螺纹0602、第二螺纹0604与两块面板0702的两组第一螺纹管0701啮合进行反向锁死。
79.摇动第一手柄0302,用来转动第一齿轮0301带动齿链19上的齿块1901移动,使齿块1901移动到不与第二齿轮0305相啮合的位置,然后再摇动第二手柄0306,转动第二齿轮0305用来转动第二齿轮0305,使之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然后通过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三连接体13中的第二螺纹孔1302的啮合,带动刀柄14上的刀片16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的横向位置快速定位。
80.用手握住扶手杆01纵向移动,带动跟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纵向固定在一起的刀片16一起进行纵向移动。由于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分别和第一连接体04上的第一圆柱0408固定在一起,就带动第一连接体04进行纵向移动,而第一连接体04和第一方形卡管2101焊接在一起,且第一方形卡管2101严密的套在方形长条21上,这样就带动第一方形卡管2101在方形长条21进行移动,这样反过来保证刀片16沿着方形长条21进行纵向移动。按照上述原理,手握住扶手杆01快速地操作刀片16进行纵向位置的定位。这样就快速完成刀片16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的定位。
81.松开第二连接体09上的第一碟型螺栓0901,转动第二圆环10至需求角度,然后扭紧第一碟型螺栓0901,使第二圆环10与第一圆环08相对固定。这样就控制了刀片16处于当前工作状态下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的移动方向。如果下一工作状态需要改变刀片16的移动方向,则重复上述动作即可。
82.在齿链19中的第一齿链孔1901上安装需求数量的齿块1901,注意每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之间优选不具有第一齿链孔1901的间隔。这样转动第一手柄0302带动齿链19运
动,这一单元数量齿块1901带动第二齿轮0305转过合适的角度,然后带动第二螺纹杆11转动,最后使第三连接体13横向移动合适的距离,也就是操作者想要刀片16单次移动的横向距离。由于第二螺纹杆11和第三连接体13中的第二螺纹孔1302自锁功能,当第二螺纹杆11不转动的时候可以保证第三连接体13不进行移动。另外可以根据需求在齿链19上安装不同单元数量齿块1901,每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可以不同,且相邻单元的齿块1901不能紧密相连。等这一单元数量齿块1901脱离和第二齿轮0305的啮合后,再转动第一手柄0302就不会带动第二齿轮0305转动,也就不会使第二螺纹杆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连接体13也不会移动,刀片16也不会进行横向移动,直至下一单元数量的齿块1901运行至啮合第二齿轮0305的位置。这样在齿链19运行在一周的过程中,刀片16可以间歇地移动不同距离,且移动距离可以通过这一单元齿块数量1901来决定。通过延伸操作者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单元且每一单元不同数量的齿块1901的组合,这样齿链19运行一周的过程中使刀片16移动不同的的横向距离。而齿链19运行下一周,则可以刀片16完美可以完美复制上一次的横向移动轨迹。根据上述操作就可以实现刀片16在第一圆环08内的全向等距运动。
83.按下扶手杆01,这样通过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就可以传递给第一连接体04中的第一圆柱0408,使第一圆柱0408沿着第一套管0406向下移动,这样刀片16就会向下移动到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然后操作者控制扶手杆01进行纵向移动,这样就控制刀片16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进行移动。操作者调整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上的相对位置,具体的调整方法为松开第二蝶形螺栓2103,移动第二方形卡管2104,使两组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的相对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然后再锁紧第二蝶形螺栓2103,这样就可以控制第一方形卡管2101在方形长条21上的移动距离,也就控制了刀片16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的纵向移动距离。然后松开扶手杆01,在第一弹簧0407的弹力作用下,托起第一挡板040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圆柱0408向上移动,然后带动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以及其附属连接件一起向上移动,最后带动刀片16脱离和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的接触。
84.按照上述操作原理:
85.步骤一:操作者先安装合适的刀片16;
86.步骤二:把不规则形状制品05放到两块面板0702的s型接口之间,并夹紧;
87.步骤三:在齿链19上安装需要数量的齿块1901,摇动第一手柄0302,使刀片16快速移动到工作的起始位置。
88.步骤四:转动第二圆环10,调整刀片16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的移动方向;
89.步骤五:调整第二方形卡管2104在方型长条21上的相对位置;
90.步骤六:按下并移动扶手杆01,使刀片16接触到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上面,并开始在上面划动到指定距离。
91.步骤七:松开扶手杆01然后摇动第一手柄0302,使刀片16脱离和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的接触。
92.然后重复步骤四、五、六、七,直至操作者在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的工作完成。然后摇动第一螺纹杆0602,松开两块面板0702,卸下不规则形状制品0501。
93.尽管已经参考各种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所描述的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变形。因此,意图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将具有
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语言所定义的全部范围。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06)、位于所述底座(06)上方用于放置待加工件的夹板(07)、能够经由升降机构驱动而从上方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板(07)的第一圆环(08)、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环(08)外侧面的第二连接体(09)、位于所述第一圆环(08)上方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环(08)转动的第二圆环(10)、固定于所述第二圆环(10)上的两组方形长条(21),分别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两组方形长条(21)上面的两组第一方形卡管(2101),经由第一弹簧(0407)和第一套管(0406)分别浮动安装于所述两组第一方形卡管(2101)的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2001),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01)的第二螺纹杆(11),以及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01)上的扶手杆(01),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体(09)具有压板(0905)以可松紧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圆环(10)压接于所述第一圆环(08),在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体(13),该第三连接体(13)的下端朝向所述夹板(07)安装有刀具(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07)具有彼此互补的s型接口式形状的两块面板(0702),该两块面板(0702)下方分别固定有第一螺纹管(0701),由安装于所述底座(06)的第一螺纹杆(0602)驱动而彼此分开或者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导向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06)的螺栓(1701)和位于所述第一圆环(08)外侧的第三圆孔(1709),以及用于相反地推压所述第一圆环(08)的第二弹簧(1702)和支撑柱(1706),其中,所述螺栓(1701)穿过所述第二弹簧(1702),所述支撑柱(1706)可绕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06)的第一连接柱(1705)转动而推压所述第一圆环(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10)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进所述第一圆环(08)的内壁的下级环(1002),和由所述压板(0905)的一部分从上面施压的第二圆环上级环(10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第二方形卡管(2104)分别套在每组方形长条(21)上并分布在所述第一方形卡管(2101)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形卡管(2104)上面设有第三螺纹孔(2102)与第二蝶形螺栓(2103)用于调整所述第二方形卡管(2104)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所述第二支撑板(2001)分别具有能够相对滑移地插装于所述第一套管(0406)中的第一圆柱(0408),在固定于所述第一圆柱(0408)上面的第一挡板(0402)与所述第一方形卡管(2101)之间,在所述第一套管(0406)和所述第一圆柱(0408)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040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001)上固定有导向杆(12),所述第三连接体(13)上的第一圆孔(1301)套在所述导向杆(12)上,所述第三连接体(13)的下端固定有刀柄(14)用以安装刀具(16)。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齿轮支撑系统(02)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齿轮系统(03)包括隔开的第一齿轮(0301),在所述第一齿轮(030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手柄(0302),在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0305),在所述第二齿轮(0305)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手柄(0306),在所述第一齿轮(0301)上环绕有齿链(19),所述齿链(19)由第一齿链孔(1902)、第二齿链孔(1903)、连接带(1904)构成,所述齿块(1901)通过齿块凹槽(1905)卡在所述第一齿链孔(1902)里面,所述
第二齿链孔(1903)套在所述第一齿轮(0301)的齿上,所述齿块(1901)的齿端啮合在所述第二齿轮(0305)上。9.一种全向定距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手柄(0302),使所述第一齿轮(0301)带动所述齿链(19)进行移动,所述齿链(19)通过所述齿块(1901)带动所述第二齿轮(030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1)进行转动,使所述第三连接体(13)带动刀具(16)进行横向移动;或者,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手柄(0302),使所述齿块(1901)转动到不和所述第二齿轮(0305)相啮合的位置,通过直接转动所述第二手柄(0306)使所述第二齿轮(0305)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三连接体(13)带动刀具(16)横向移动定位。10.一种全向定距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定距划线装置执行的如下操作:安装刀具(16),并将板状制品(05)放到所述所述第一圆环(08)和所述夹板(07)之间或者将不规则形状制品放到所述夹板(07)的两块面板(0702)的彼此互补的s型接口之间并夹紧,并且在所述齿链(19)上安装需要数量的齿块(1901);摇动所述第一手柄(0302),使刀具(16)移动到工作的起始位置,转动所述第二圆环(10)调整刀具(16)的移动方向,调整套装在所述方型长条(21)上的第二方形卡管(2104)的相对位置;按下并移动扶手杆(01),使刀具(16)接触到板状制品(05)或不规则形状制品上面,开始在上面划动到指定距离;松开所述扶手杆(01)后摇动所述第一手柄(0302),使刀具(16)脱离和板状制品(05)或不规则形状制品的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全向定距划线装置和方法,包括:底座、夹板、能够从上方靠近或远离夹板的第一圆环、固定在第一圆环外侧面的第二连接体、位于第一圆环上方可相对于第一圆环转动的第二圆环、固定于第二圆环上的两组方形长条,分别可滑动地套装在两组方形长条上面的两组第一方形卡管,浮动安装于两组第一方形卡管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螺纹杆,以及固定连接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扶手杆,第二连接体具有压板以可松紧的方式将第二圆环压接于第一圆环,在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体,该第三连接体的下端朝向夹板安装有刀具,适合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品,通过摇动摇把,转动圆环即可方便地操作。地操作。地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周记伟 阿拉腾 盛宏伟 齐小亮 原海峰 金保 马超 崔昆明 佟立飞 王英锋 蒋磊 郑立 宋小康 曹健强 姚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5

技术公布日:

2023/3/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8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圆环   螺纹   方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