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医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艾灸大多是手动,即人员手持艾柱对病人的身体不同的部位进行艾灸,并手动清灰,对人员的操作技术和耐力有很高的要求,否则极易烫伤病人;现实中使用熏灸装置进行熏灸,但传统的熏灸装置,功能单一,熏灸位置无法自动调节,同时无法兼顾明火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可以兼顾明火灸和熏灸,具备自动清灰功能,同时可自动调整艾灸的位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所述底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和2个设置在支撑柱下部支撑座,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上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摆臂机构和右摆臂机构,所述左摆臂机构和右摆臂机构之间连接有直线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下部连接有艾灸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左摆臂机构、右摆臂机构、直线机构和艾灸机构工作。
5.优选的,所述左摆臂机构包括左升降电缸、左下臂机构和左上臂机构,所述左升降电缸设置在对应的凹槽内,所述右摆臂机构设置在左升降电缸的上部,所述左上臂机构设置在左下臂机构的上部。
6.优选的,所述左下臂机构包括左下臂、减速电机和两个转动齿轮,所述左下臂底部与左升降电缸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为双轴伸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左下臂内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相应的转动齿轮连接,2个所述转动齿轮贯穿出左下臂上部表面,所述减速电机与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左上臂机构包括左上臂和2个连接块,2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设置在左上臂的底部,所述连接块与左下臂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表面连接有与转动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转动齿轮啮合,所述左上臂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一。
7.优选的,所述右摆臂机构包括右升降电缸、右下臂和右上臂机构,所述右升降电缸设置在相应的凹槽内,所述右下臂设置在右升降电缸的上部,所述右上臂机构设置在右下臂的上部;所述右上臂机构包括右上臂、2个锁定块和手动锁定螺栓,所述右上臂底部与2个所述锁定块连接,2个所述锁定块分别与右下臂的上部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贯穿一个所述锁定块与右下臂抵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与一个所述锁定块螺纹连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的一端贯穿相应的锁定块与右下臂表面抵接,所述右上臂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二。
8.优选的,所述直线机构包括横臂、翻转电机、横移电机、横移螺杆、2个连接柱、2个连接轴承和移动记忆机构,所述横臂上侧内壁设置有与横移螺杆配合的导向轨,所述导向轨的左端设置有用作艾灸机构原始位置参考点的限位块,所述横臂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翻转电机设置在右上臂的一侧,所述横移电机设置在空腔一内,2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横臂的两侧,2个所述连接轴承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连接柱上,所述横移螺杆转动设置在横臂的内侧,所述横移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相应的连接柱与横移螺杆连接,所述翻转电机贯穿入空腔二内与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所述横移电机和翻转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空腔一和空腔二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柱配合的滑槽,所述空腔一和空腔二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推拉电缸,所述推拉电缸的下部贯穿入空腔一和空腔二与对应的连接轴承连接,所述推拉电缸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移动记忆机构包括滑动座、滑动板、连接槽、螺杆连接板、移动结合块、固定结合块、用于测量移动结合块和固定结合块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安装条和与移动结合块配合的电磁铁,所述连接槽开设在滑动座的背侧,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连接槽内,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与螺杆连接板连接,所述移动结合块设置在螺杆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固定结合块设置在滑动座一侧,所述电磁铁设置在固定结合块上与移动结合块相对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固定结合块的一侧,所述安装条设置在滑动座的底部,所述滑动座的上部设置有与导向轨配合的轨道槽,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艾灸机构包括上座、外壳、输送机构、风扇、2个距离传感器二、加热机构、清灰机构和抽送气管路组件,所述上座内开设有风扇仓,所述上座的底部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加热腔和明火腔,所述加热腔与风扇仓连通,所述风扇设置在风扇仓内,2个所述距离传感器二分别设置在上座的两侧,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加热腔内,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明火腔内,所述清灰机构设置在明火腔的下部,所述风扇和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壳底部内侧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放置盒和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放置盒的内部下侧,所述加热腔内部两侧设置支撑块,所述放置盒滑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电加热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置盒为镂空结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仓、若干永磁铁、转动筒、与永磁铁配合的转动线圈、输送环、输送电缸、若干固定块、若干固定弹簧和上固定管,所述永磁铁与转动仓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筒套设在上固定管外,所述上固定管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线圈设置在转动筒的内侧,所述输送环与转动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在输送环内侧,且通过对应的固定弹簧与输送环的内壁连接,所述输送电缸设置在上固定管内部,且其底部与输送环连接,所述输送电缸和转动线圈与控制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集灰环槽、外套环、外电缸、连接杆、铲灰机构和挡灰机构,所述集灰环槽滑动设置在明火腔内,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连接杆滑动设置在滑动通槽内,所述外套环滑动套设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套环通过连接杆与集灰环槽连接,所述外电缸设置在外壳外侧,且其下部与外套环连接,所述外电缸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外套环的右侧内内部开设有齿轮腔;所述抽送气管路组件包括左管路组件和右管路组件,所述抽送气管路组件包括左管路组件和右管路组件,所述左管路组件包括左气管、左抽灰管、左分气管、若干喷气管和
左气阀,所述左气管位于外壳的外侧,所述左气管的上部贯穿外壳与加热腔连通,所述左气管的下部穿入至外套环内部与左分气管连通,所述左抽灰管的右端贯穿连接杆与集灰环槽连通,所述左抽灰管的左端与左气管连通,所述左气阀设置在左抽灰管上,所述喷气管的左端与左分气管连通,所述喷气管的右端贯穿外套环与滑动通槽连通;所述右管路组件包括右气管、右抽灰管、右分气管、若干喷气管二和右气阀,所述右气管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右抽灰管的左端贯穿外套环,经滑动通槽后与集灰环槽连通,所述右气管贯穿入外套环内部与喷气管二连通,所述右气阀设置在右抽灰管上;所述左气阀和右气阀均为电磁阀,所述左气阀和右气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铲灰机构包括联动杆、联动块、推拉齿轮、固定滑轨、连接滑块、推拉杆和灰铲,所述集灰环槽内侧开设有铲灰口,所述灰铲铰接在铲灰口内,所述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滑轨上,所述推拉杆与连接滑块铰接,所述推拉杆的右端贯穿相应的连接杆,并延伸至齿轮腔内部,所述推拉齿轮转动设置在齿轮腔内,所述联动块设置在外壳外侧,所述联动块的底部与联动杆连接,所述联动杆的底部穿入齿轮腔后向下贯穿外套环,所述联动杆和推拉杆靠近推拉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推拉齿轮配合的齿条二,所述推拉齿轮与齿条二啮合。
13.优选的,所述挡灰机构包括开设在外壳底部的艾灸口、开设在外壳两侧内壁的埋放槽、2个挡灰板、2个与挡灰板配合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杆一和与铰接杆一铰接的铰接杆二,所述铰接杆一的上部与集灰环槽的底部连接,所述铰接杆二的下部与对应的挡灰板连接,所述挡灰板上部与埋放槽内壁铰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加热腔配合的密封盖,打开密封盖可以清理灰烬,也可以将放置盒取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设置有移动记忆机构,在进行艾灸之前,保证艾灸机构处于原始位置;然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用手拉动上座移动,带动固定结合块移动,固定结合块带动距离传感器移动,距离传感器测量固定结合块和移动结合块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将艾灸装置移动到需要进行艾灸的位置后停顿一段时间,此时控制器检测到距离信息不再变化,记录该距离信息;如此反复,控制器可以记录多个艾灸点;最后将艾灸机构推至左端进行复位,通过控制器重新接通电磁铁;控制器根据记录的位置信息控制移动结合块移动,从而对此前标记的多个艾灸点进行艾灸,实现了对艾灸位置的记忆和自动进行艾灸的效果,节省了人力;2、本发明同时设置了清灰机构,清灰机构工作时,外电缸收缩后将外套环拉起,外套环通过连接杆带动集灰环槽上移,进而拉动铰接杆一向上运动,铰接杆一通过铰接杆二拉动挡灰板向上翻转,从而将艾灸口封闭,在外套环向上运动过程中,外套环带动推拉齿轮向上运动,推拉齿轮相对联动杆向上运动,在联动杆上的齿条二的带动下推拉齿轮发生转动,推拉齿轮通过推拉杆上的齿条二带动推拉杆横向移动,从而将灰铲推出,在艾柱旋转下降的过程中,通过灰铲对艾柱底部的灰烬进行全面的清除,灰烬掉落在集灰环槽内,通过控制器启动风扇反转,打开将集灰槽内的灰尘通过左气管和右气管抽入至加热腔内;实现了对灰烬清理,表面灰烬灰烬落到病人皮肤上,造成二次伤害;3、本发明设置有加热腔,将艾包放入放置盒,通过电加热板加热艾包,风扇将艾包
加热后产生的烟雾吹入至左气管和右气管内,通过喷气管将烟雾送入明火腔内,最终从艾灸口流出,对相应部位进行熏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艾灸,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4、本发明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艾灸口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的高低调节艾灸机构距离人体高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工作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艾灸机构清灰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艾灸机构艾灸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移动记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集灰环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4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10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图1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底部支撑装置1、支撑柱101、支撑座102、左摆臂机构2、左升降电缸201、左下臂机构202、左上臂机构203、左下臂2021、减速电机2022、转动齿轮2023、上臂2031、连接块2032、齿条2033、空腔一2034、右摆臂机构3、右升降电缸301、右下臂302、右上臂机构303、右上臂3031、锁定块3032、手动锁定螺栓3033、空腔二3034、直线机构4、横臂401、翻转电机402、横移电机403、横移螺杆404、连接柱405、连接轴承406、移动记忆机构407、导向轨408、限位块409、艾灸机构5、控制器6、导向槽7、滑槽8、推拉电缸9、滑动座4071、滑动板4072、连接槽4073、螺杆连接板4074、移动结合块4075、固定结合块4076、距离传感器4077、安装条4078、电磁铁4079,上座501、风扇仓5011、外壳502、加热腔5021、加热腔5022、输送机构503、风扇504、距离传感器二505、加热机构506、放置盒5061、电加热板5062、清灰机构507、抽送气管路组件508、温度传感器509、转动仓5031、永磁铁5032、转动筒5033、转动线圈5034、输送环5035、输送电缸5036、固定块5037、固定弹簧5038、上固定管5039、集灰环槽5071、外套环5072、外电缸5073、连接杆5074、铲灰机构5075、联动杆50751、联动块50752、推拉齿轮50753、固定滑轨50754、连接滑块50755、推拉杆50756、灰铲50757、齿条二50758、挡灰机构5076、艾灸口50761、埋放槽50762、挡灰板50763、铰接件50764、左管路组件5081、右管路组件5082、左气管50811、左抽灰管50812、左分气管50813、喷气管50814、左气阀50815、右气管50821、右抽灰管50822、右分气管50823、喷气管二50824、右气阀50825。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1,底部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柱101和2个安装在支撑柱101下部支撑座102,支撑柱101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02,支撑柱101的上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摆臂机构2和右摆臂机构3,左摆臂机构2和右摆臂机构3之间连接有直线机构4,移动机构的下部连接有艾灸机构5,支撑柱101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6,控制器6用于控制左摆臂机构2、右摆臂机构3、直线机构4和艾灸机构5工作。
21.左摆臂机构2包括左升降电缸201、左下臂机构202和左上臂机构203,左升降电缸201安装在对应的凹槽102内,左下臂机构202安装在左升降电缸201的上部,左上臂机构203安装在左下臂机构202的上部。
22.左下臂机构202包括左下臂2021、减速电机2022和两个转动齿轮2023,左下臂2021底部与左升降电缸201连接,减速电机2022为双轴伸电机,减速电机2022安装在左下臂2021内部,减速电机2022的输出轴分别与相应的转动齿轮2023连接,2个转动齿轮2023贯穿出左下臂2021上部表面,减速电机2022与控制器6连接;左上臂机构203包括左上臂2031和2个连接块2032,2个连接块2032分别安装在左上臂2031的底部,连接块2032与左下臂2021转动连接,连接块2032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连接块2032的底部表面连接有与转动齿轮2023配合的齿条2033,齿条2033与转动齿轮2023啮合,左上臂2031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一2034。
23.右摆臂机构3包括右升降电缸301、右下臂302和右上臂机构303,右升降电缸301安装在相应的凹槽102内,右下臂302安装在右升降电缸301的上部,右上臂机构303安装在右下臂302的上部;右上臂机构303包括右上臂3031、2个锁定块3032和手动锁定螺栓3033,右上臂3031底部与2个锁定块3032连接,2个锁定块3032分别与右下臂302的上部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手动锁定螺栓3033贯穿一个锁定块3032与右下臂302抵接,手动锁定螺栓3033与一个锁定块3032螺纹连接,手动锁定螺栓3033的一端贯穿相应的锁定块3032与右下臂302表面抵接,右上臂3031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二3034。
24.直线机构4包括横臂401、翻转电机402、横移电机403、横移螺杆404、2个连接柱
405、2个连接轴承406和 移动记忆机构407,横臂401上侧内壁安装有与横移螺杆404配合的导向轨408,导向轨408的左端安装有用作艾灸机构5原始位置参考点的限位块409,横臂401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7、翻转电机402安装在右上臂3031的一侧,横移电机403安装在空腔一2034内,2个连接柱405分别安装在横臂401的两侧,2个连接轴承406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连接柱405上,横移螺杆404转动安装在横臂401的内侧,横移电机403的输出轴贯穿相应的连接柱405与横移螺杆404连接,翻转电机402贯穿入空腔二3034内与对应的连接柱405连接,横移电机403和翻转电机402分别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柱405配合的滑槽8,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的上部分别安装有推拉电缸9,推拉电缸9的下部贯穿入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与对应的连接轴承406连接,推拉电缸9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
25.移动记忆机构407包括滑动座4071、滑动板4072、连接槽4073、螺杆连接板4074、移动结合块4075、固定结合块4076、用于测量移动结合块4075和固定结合块4076距离的距离传感器4077、安装条4078和与移动结合块4075配合的电磁铁4079,连接槽4073开设在滑动座4071的背侧,滑动板4072滑动安装在连接槽4073内,滑动板4072的一端与螺杆连接板4074连接,移动结合块4075安装在螺杆连接板4074的一侧,固定结合块4076安装在滑动座4071一侧,电磁铁4079安装在固定结合块4076上与移动结合块4075相对一侧,距离传感器4077安装在固定结合块4076的一侧,安装条4078安装在滑动座4071的底部,滑动座4071的上部安装有与导向轨408配合的轨道槽,距离传感器4077与控制器6连接。
26.艾灸机构5包括上座501、外壳502、输送机构503、风扇504、2个距离传感器二505、加热机构506、清灰机构507和抽送气管路组件508,上座501内开设有风扇仓5011,上座501的底部与外壳502连接,外壳502内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加热腔5021和加热腔5022,加热腔5021与风扇仓5011连通,风扇504安装在风扇仓5011内,2个距离传感器二505分别安装在上座501的两侧,加热机构506安装在加热腔5021内,输送机构503安装在加热腔5022内,清灰机构507安装在加热腔5022的下部,风扇504和控制器6连接;外壳502底部内侧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509,温度传感器509与控制器连接;加热机构506包括放置盒5061和电加热板5062,电加热板5062安装在放置盒5061的内部下侧,加热腔5021内部两侧安装支撑块,放置盒5061滑动安装在支撑块上,电加热板5062与控制器6连接;放置盒5061为镂空结构;输送机构503包括转动仓5031、若干永磁铁5032、转动筒5033、若干与永磁铁5032配合的转动线圈5034、输送环5035、输送电缸5036、若干固定块5037、若干固定弹簧5038和上固定管5039,永磁铁5032安装在转动筒5033内部的两侧,转动筒5033套设在上固定管5039底部,上固定管5039与外壳502内壁转动连接,若干转动线圈5034均匀的安装在转动仓5031的内壁上,输送环5035与转动筒5033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块5037安装在输送环5035内侧,且通过对应的固定弹簧5038与输送环5035的内壁连接,输送电缸5036安装在上固定管5039内部,且其底部与输送环5035连接,输送电缸5036和转动线圈5034与控制器6连接。
27.清灰机构507包括集灰环槽5071、外套环5072、外电缸5073、连接杆5074、铲灰机构5075和挡灰机构5076,集灰环槽5071滑动安装在加热腔5022内,外壳502底部两侧开设有滑动通槽5021,连接杆5074滑动安装在滑动通槽5021内,外套环5072滑动套设在外壳502的外侧,外套环5072通过连接杆5074与集灰环槽5071连接,外电缸5073安装在外壳502外侧,且
其下部与外套环5072连接,外电缸5073与控制器6连接;外套环5072的右侧内部开设有齿轮腔50721;抽送气管路组件508包括左管路组件5081和右管路组件5082,左管路组件5081包括左气管50811、左抽灰管50812、左分气管50813、若干喷气管50814和左气阀50815,左气管50811位于外壳502的外侧,左气管50811的上部贯穿外壳502与加热腔5021连通,左气管50811的下部穿入至外套环5072内部与左分气管50813连通,左抽灰管50812的右端贯穿连接杆5074与集灰环槽5071连通,左抽灰管50812的左端与左气管50811连通,左气阀50815安装在左抽灰管50812上,喷气管50814的左端与左分气管50813连通,喷气管50814的右端贯穿外套环5072与滑动通槽5021连通;右管路组件5082包括右气管50821、右抽灰管50822、右分气管50823、若干喷气管二50824和右气阀50825,右气管50821安装在外壳502的外侧,右抽灰管50822的左端贯穿外套环5072,经滑动通槽5021后与集灰环槽5071连通,右气管50821贯穿入外套环5072内部与喷气管二50824连通,右气阀50825安装在右抽灰管50822上;左气阀50815和右气阀50825均为电磁阀,左气阀50815和右气阀50825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
28.铲灰机构5075包括联动杆50751、联动块50752、推拉齿轮50753、固定滑轨50754、连接滑块50755、推拉杆50756和灰铲50757,集灰环槽5071内侧开设有铲灰口,灰铲50757铰接在铲灰口内,连接滑块50755滑动安装在固定滑轨50754上,推拉杆50756与连接滑块50755铰接,推拉杆50756的右端贯穿相应的连接杆5074,并延伸至齿轮腔50721内部,推拉齿轮50753转动安装在齿轮腔50721内,联动块50752安装在外壳502外侧,联动块50752的底部与联动杆50751连接,联动杆50751的底部穿入齿轮腔50721后向下贯穿外套环5072,联动杆50751和推拉杆50756靠近推拉齿轮50753的一侧均安装有与推拉齿轮50753配合的齿条二50758,推拉齿轮50753与齿条二50758啮合。
29.挡灰机构5076包括开设在外壳502底部的艾灸口50761、开设在外壳502两侧内壁的埋放槽50762、2个挡灰板50763、2个与挡灰板50763配合的铰接件50764,铰接件50764包括铰接杆一和与铰接杆一铰接的铰接杆二,铰接杆一的上部与集灰环槽5071的底部连接,铰接杆二的下部与对应的挡灰板50763连接,挡灰板50763上部与埋放槽50762内壁铰接;外壳502上安装有与加热腔5021配合的密封盖,打开密封盖可以清理灰烬,也可以将放置盒5061取出。
30.工作原理:如图1和图2,此时装置处于停机状态,此时两侧的左下臂2021和左上臂2031以及右下臂302和右上臂3031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滑动座4071与限位块409接触,艾灸机构5处于原始位置。
31.如图3,装置为工作时所处的状态,此时左上臂2031和右上臂3031处于与地面水平的状态,翻转电机402带动横臂(401)转动,将艾灸机构5转动至与地面垂直,工作人员可以将装置移动到床边,需要做艾灸的人员躺在床上,使装置的直线机构4与病人身体头脚连线方向保持一致,通过将艾灸机构5对应病人身体的横向不同位置进行艾灸;通过控制左升降电缸201和右升降电缸301的伸缩,可以调节左下臂2021和右下臂302高度,通过距离传感器二505测定距离,进而调节艾灸机构5的距离人体的高度; 通过推拉电缸9推动直线机构沿滑槽8内滑动,调节在艾灸机构5在人体纵向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艾灸方式,例如可以将艾柱插入加热腔5022内后点燃,
进行明火灸;也可以将艾包放入放置盒5061,通过电加热板5062加热艾包,风扇504将艾包加热后产生的烟雾吹入至左气管50811和右气管50821内,通过喷气管50814将烟雾送入加热腔5022内,最终从艾灸口50761流出,对相应部位进行熏灸;右摆臂机构3和左摆臂机构2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器6控制减速电机2022转动,减速电机2022带动转动齿轮2023转动,转动齿轮2023通过齿条2033带动连接块2032转动,连接块2032带动左上臂2031转动,左上臂2031转动通过直线机构4带动右上臂3031同时摆动,从而调节左上臂2031和左下臂2021的转动角度;在角度调节完成后,转动手动锁定螺栓3033,将其底部压紧在右下臂302表面,通过手动锁定螺栓3033将右上臂3031和右下臂302锁定,增加了固定效果,减少了减速电机2022的负载;直线机构4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器6控制横移电机403工作,横移电机403带动横移螺杆404转动,横移螺杆404带动螺杆连接杆5074横向运动,螺杆连接板4074带动与其连接的滑动板4072和移动结合块4075运动,移动结合块4075带动与其吸合的固定结合块4076运动,滑动板4072和固定结合块4076的运动带动滑动座4071横向移动,滑动座4071的运动可以带动安装在其下部的艾灸机构5的运动,用于调节艾灸机构5在横移螺杆404轴向的位置,从而可以使艾灸机构5可以对身体从头到脚不同部位进行艾灸;移动记忆机构407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进行艾灸之前,保证艾灸机构5处于原始位置;然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6控制电磁铁4079断电,用手拉动上座501移动,上座501通过安装条4078带动滑动座4071移动,滑动座4071带动固定结合块4076移动,固定结合块4076带动距离传感器4077移动,距离传感器4077测量固定结合块4076和移动结合块4075之间的距离,距离信息传递给控制器6,使用者将艾灸装置移动到需要进行艾灸的位置后停顿一段时间,此时控制器6检测到距离信息不再变化,进而将该距离信息记录;然后使用者再拖动艾灸机构5向下一个艾灸点移动,到达后再停顿一段时间,控制器6再次记录相应的距离信息,如此反复,控制器6可以记录多个艾灸点;最后将艾灸机构5复位,通过控制器6重新接通电磁铁4079;控制器6根据记录的位置信息经过计算,换算为移动结合块4075的相对限位块409的移动距离,控制移动结合块4075移动,从而对此前标记的多个艾灸点进行艾灸;在使用艾柱进行艾灸时,通过通过输送机构503可以带动艾柱向下移动,从而保持艾柱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一定,保证艾灸的效果,解决了艾柱燃烧后变短的问题;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控制器6控制不同位置的转动线圈5034的通断电,永磁铁5032在转动线圈5034的磁力下转动,永磁铁5032带动转动筒5033转动,转动筒5033转动带动输送环5035和上固定管5039转动,通过转动环的转动,带动安装在其内部的艾柱转动,在艾柱转动同时,通过控制器6控制输送电缸5036启动,输送电缸5036推动输送环5035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艾柱旋转向下运动;艾柱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灰烬,为此安装了清灰机构507,对灰烬进行清理,表面灰烬灰烬落到病人皮肤上,造成二次伤害,清灰机构507的工作原理如下:外电缸5073收缩后将外套环5072拉起,外套环5072通过连接杆5074带动集灰环槽5071上移,集灰环槽5071拉动铰接杆一向上运动,铰接杆一通过铰接杆二拉动挡灰板50763向上翻转,从而将艾灸口50761封闭,在外套环5072向上运动过程中,外套环5072带动推拉齿轮50753向上运动,推拉齿轮50753相对联动杆50751向上运动,在联动杆50751上的齿条二50758的带动下推拉齿轮
50753发生转动,推拉齿轮50753通过推拉杆50756上的齿条二50758带动推拉杆50756横向移动,从而将灰铲50757推出,在艾柱旋转下降的过程中,通过灰铲50757对艾柱底部的灰烬进行全面的清除,灰烬掉落在集灰环槽5071内,通过控制器6启动风扇504反转,将集灰槽内的灰尘通过左气管50811和右气管50821抽入至加热腔5021内。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1),所述底部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柱(101)和2个设置在支撑柱(101)下部支撑座(102),所述支撑柱(101)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1)的上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摆臂机构(2)和右摆臂机构(3),所述左摆臂机构(2)和右摆臂机构(3)之间连接有直线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的下部连接有艾灸机构(5),所述支撑柱(101)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左摆臂机构(2)、右摆臂机构(3)、直线机构(4)和艾灸机构(5)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摆臂机构(2)包括左升降电缸(201)、左下臂机构和左上臂机构(203),所述左升降电缸(201)设置在对应的凹槽(102)内,所述左下臂机构(202)设置在左升降电缸(201)的上部,所述左上臂机构(203)设置在左下臂机构(202)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臂机构(202)包括左下臂(2021)、减速电机(2022)和两个转动齿轮(2023),所述左下臂(2021)底部与左升降电缸(201)连接,所述减速电机(2022)为双轴伸电机,所述减速电机(2022)设置在左下臂(2021)内部,所述减速电机(2022)的输出轴分别与相应的转动齿轮(2023)连接,2个所述转动齿轮(2023)贯穿出左下臂(2021)上部表面,所述减速电机(2022)与控制器(6)连接;所述左上臂机构(203)包括左上臂(2031)和2个连接块(2032),2个所述连接块(2032)分别设置在左上臂(2031)的底部,所述连接块(2032)与左下臂(202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32)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块(2032)的底部表面连接有与转动齿轮(2023)配合的齿条(2033),所述齿条(2033)与转动齿轮(2023)啮合,所述左上臂(2031)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一(20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摆臂机构(3)包括右升降电缸(301)、右下臂(302)和右上臂机构(303),所述右升降电缸(301)设置在相应的凹槽(102)内,所述右下臂(302)设置在右升降电缸(301)的上部,所述右上臂机构(303)设置在右下臂(302)的上部;所述右上臂机构(303)包括右上臂(3031)、2个锁定块(3032)和手动锁定螺栓(3033),所述右上臂(3031)底部与2个所述锁定块(3032)连接,2个所述锁定块(3032)分别与右下臂(302)的上部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3033)贯穿一个所述锁定块(3032)与右下臂(302)抵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3033)与一个所述锁定块(3032)螺纹连接,所述手动锁定螺栓(3033)的一端贯穿相应的锁定块(3032)与右下臂(302)表面抵接,所述右上臂(3031)的上部开设有空腔二(30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机构(4)包括横臂(401)、翻转电机(402)、横移电机(403)、横移螺杆(404)、2个连接柱(405)、2个连接轴承(406)和移动记忆机构(407),所述横臂(401)上侧内壁设置有与横移螺杆(404)配合的导向轨(408),所述导向轨(408)的左端设置有用作艾灸机构(5)原始位置参考点的限位块(409),所述横臂(401)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翻转电机(402)设置在右上臂(3031)的一侧,所述横移电机(403)设置在空腔一(2034)内,2个所述连接柱(405)分别设置在横臂(401)的两侧,2个所述连接轴承(406)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连接柱(405)上,所述横移螺杆(404)转动设置在横臂(401)的内侧,所述横移电机(403)的输出轴贯穿相应的连接柱(405)
与横移螺杆(404)连接,所述翻转电机(402)贯穿入空腔二(3034)内与对应的连接柱(405)连接,所述横移电机(403)和翻转电机(402)分别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所述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连接柱(405)配合的滑槽(8),所述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推拉电缸(9),所述推拉电缸(9)的下部贯穿入空腔一(2034)和空腔二(3034)与对应的连接轴承(406)连接,所述推拉电缸(9)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记忆机构(407)包括滑动座(4071)、滑动板(4072)、连接槽(4073)、螺杆连接板(4074)、移动结合块(4075)、固定结合块(4076)、用于测量移动结合块(4075)和固定结合块(4076)距离的距离传感器(4077)、安装条(4078)和与移动结合块(4075)配合的电磁铁(4079),所述连接槽(4073)开设在滑动座(4071)的背侧,所述滑动板(4072)滑动设置在连接槽(4073)内,所述滑动板(4072)的一端与螺杆连接板(4074)连接,所述移动结合块(4075)设置在螺杆连接板(4074)的一侧,所述固定结合块(4076)设置在滑动座(4071)一侧,所述电磁铁(4079)设置在固定结合块(4076)上与移动结合块(4075)相对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4077)设置在固定结合块(4076)的一侧,所述安装条(4078)设置在滑动座(4071)的底部,所述滑动座(4071)的上部设置有与导向轨(408)配合的轨道槽,所述距离传感器(4077)与控制器(6)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机构(5)包括上座(501)、外壳(502)、输送机构(503)、风扇(504)、2个距离传感器二(505)、加热机构(506)、清灰机构(507)和抽送气管路组件(508),所述上座(501)内开设有风扇仓(5011),所述上座(501)的底部与外壳(502)连接,所述外壳(502)内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加热腔(5021)和加热腔(5022),所述加热腔(5021)与风扇仓(5011)连通,所述风扇(504)设置在风扇仓(5011)内,2个所述距离传感器二(505)分别设置在上座(501)的两侧,所述加热机构(506)设置在加热腔(5021)内,所述输送机构(503)设置在加热腔(5022)内,所述清灰机构(507)设置在加热腔(5022)的下部,所述风扇(504)和控制器(6)连接;所述外壳(502)底部内侧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509),所述温度传感器(509)与控制器(6)连接;所述加热机构(506)包括放置盒(5061)和电加热板(5062),所述电加热板(5062)设置在放置盒(5061)的内部下侧,所述加热腔(5021)内部两侧设置支撑块,所述放置盒(5061)滑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电加热板(5062)与控制器(6)连接;所述放置盒(5061)为镂空结构;所述输送机构(503)包括转动仓(5031)、若干永磁铁(5032)、转动筒(5033)、若干与永磁铁(5032)配合的转动线圈(5034)、输送环(5035)、输送电缸(5036)、若干固定块(5037)、若干固定弹簧(5038)和上固定管(5039),所述永磁铁(5032)设置在转动筒(5033)内部的两侧,所述转动筒(5033)套设在上固定管(5039)底部,所述上固定管(5039)与外壳(502)内壁转动连接,若干所述转动线圈(5034)均匀的设置在转动仓(5031)的内壁上,所述输送环(5035)与转动筒(503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5037)设置在输送环(5035)内侧,且通过对应的固定弹簧(5038)与输送环(5035)的内壁连接,所述输送电缸(5036)设置在上固定管(5039)内部,且其底部与输送环(5035)连接,所述输送电缸(5036)和转动线圈(5034)与控制器(6)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507)
包括集灰环槽(5071)、外套环(5072)、外电缸(5073)、连接杆(5074)、铲灰机构(5075)和挡灰机构(5076),所述集灰环槽(5071)滑动设置在加热腔(5022)内,所述外壳(502)底部两侧开设有滑动通槽(5021),所述连接杆(5074)滑动设置在滑动通槽(5021)内,所述外套环(5072)滑动套设在外壳(502)的外侧,所述外套环(5072)通过连接杆(5074)与集灰环槽(5071)连接,所述外电缸(5073)设置在外壳(502)外侧,且其下部与外套环(5072)连接,所述外电缸(5073)与控制器(6)连接;所述外套环(5072)的右侧内部开设有齿轮腔(50721);所述抽送气管路组件(508)包括左管路组件(5081)和右管路组件(5082),所述左管路组件(5081)包括左气管(50811)、左抽灰管(50812)、左分气管(50813)、若干喷气管(50814)和左气阀(50815),所述左气管(50811)位于外壳(502)的外侧,所述左气管(50811)的上部贯穿外壳(502)与加热腔(5021)连通,所述左气管(50811)的下部穿入至外套环(5072)内部与左分气管(50813)连通,所述左抽灰管(50812)的右端贯穿连接杆(5074)与集灰环槽(5071)连通,所述左抽灰管(50812)的左端与左气管(50811)连通,所述左气阀(50815)设置在左抽灰管(50812)上,所述喷气管(50814)的左端与左分气管(50813)连通,所述喷气管(50814)的右端贯穿外套环(5072)与滑动通槽(5021)连通;所述右管路组件(5082)包括右气管(50821)、右抽灰管(50822)、右分气管(50823)、若干喷气管二(50824)和右气阀(50825),所述右气管(50821)设置在外壳(502)的外侧,所述右抽灰管(50822)的左端贯穿外套环(5072),经滑动通槽(5021)后与集灰环槽(5071)连通,所述右气管(50821)贯穿入外套环(5072)内部与喷气管二(50824)连通,所述右气阀(50825)设置在右抽灰管(50822)上;所述左气阀(50815)和右气阀(50825)均为电磁阀,所述左气阀(50815)和右气阀(50825)分别与控制器(6)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灰机构(5075)包括联动杆(50751)、联动块(50752)、推拉齿轮(50753)、固定滑轨(50754)、连接滑块(50755)、推拉杆(50756)和灰铲(50757),所述集灰环槽(5071)内侧开设有铲灰口,所述灰铲(50757)铰接在铲灰口内,所述连接滑块(50755)滑动设置在固定滑轨(50754)上,所述推拉杆(50756)与连接滑块(50755)铰接,所述推拉杆(50756)的右端贯穿相应的连接杆(5074),并延伸至齿轮腔(50721)内部,所述推拉齿轮(50753)转动设置在齿轮腔(50721)内,所述联动块(50752)设置在外壳(502)外侧,所述联动块(50752)的底部与联动杆(50751)连接,所述联动杆(50751)的底部穿入齿轮腔(50721)后向下贯穿外套环(5072),所述联动杆(50751)和推拉杆(50756)靠近推拉齿轮(50753)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推拉齿轮(50753)配合的齿条二(50758),所述推拉齿轮(50753)与齿条二(50758)啮合。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机构(5076)包括开设在外壳(502)底部的艾灸口(50761)、开设在外壳(502)两侧内壁的埋放槽(50762)、2个挡灰板(50763)、2个与挡灰板(50763)配合的铰接件(50764),所述铰接件(50764)包括铰接杆一和与铰接杆一铰接的铰接杆二,所述铰接杆一的上部与集灰环槽(5071)的底部连接,所述铰接杆二的下部与对应的挡灰板(50763)连接,所述挡灰板(50763)上部与埋放槽(50762)内壁铰接;所述外壳(502)上设置有与加热腔(5021)配合的密封盖,打开密封盖可以清理灰烬,也可以将放置盒(5061)取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医疗用艾灸装置,包括底部支撑装置,所述底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和2个设置在支撑柱下部支撑座,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上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摆臂机构和右摆臂机构,所述左摆臂机构和右摆臂机构之间连接有直线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下部连接有艾灸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左摆臂机构、右摆臂机构、直线机构和艾灸机构工作。本发明可以适应使用艾柱和艾包等进行艾灸的方式,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位置进行自动艾灸。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位置进行自动艾灸。


技术研发人员:

杨忠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杨忠瑶

技术研发日:

2021.08.12

技术公布日:

2023/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6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艾灸   机构   上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