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由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仅仅包括有单排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排火孔也容易发生被溢液堵塞的情况,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防止火孔被溢液堵塞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包括有顶壁,该顶壁与自该顶壁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共同形成有混气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相连通的出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防溢液的防护室,每个防护室与每个出火孔一一对应。
5.为了能将各个出火孔的周围防护起来又不影响每个出火孔的出火,优选地,所述防护室包括有直接以所述外环壁的局部构成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外壁以及将底壁和外壁连接的周壁,所述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出火孔连通的开孔。其中防护室的周壁能将出火孔包围起来以防止溢液堵塞出火孔,而该防护室的底壁直接是以外环壁的局部构成,这样能在结构上更为简便地设置防护室。
6.为了能将进入防护室的溢液导流出,优选地,所述周壁包括有位于所述出火孔之下的下周壁,所述下周壁自上而下逐渐朝外向下倾斜。
7.为了能延长每个出火孔的出气段,优选地,所述出火孔的孔壁向所述混气室内延伸形成有一段延伸壁。该延伸段可以加长出火孔的孔壁,从而出火孔流出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构成的混合气可以实现一段“趋壁效应”,以加快混合气流出速度的同时将流入出火孔的溢液冲出,起到防堵的作用。
8.为了能够实现出火孔流出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构成的混合气能更快地从出火孔中流出,优选地,所述出火孔的孔壁至延伸壁均自上而下逐渐朝内向下倾斜。同时如果流入出火孔的溢液也能顺着该出火孔的孔壁快速流至混气腔中,避免堵塞出火孔。
9.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出火孔的防堵,优选地,所述火盖本体之顶壁的外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圈用于阻挡溢液的防护檐。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檐的下表面具有自下而上向上凹入的凹槽,所述防护室的周
壁包括有位于所述出火孔之上的上周壁,所述上周壁与所述凹槽形成有台阶。当溢液沿着防护檐的下表面流入时,会因凹槽的设置而实现溢液失去“趋壁效应”而悬空掉落,避免溢液进一步下行而堵塞出火孔,而台阶的设置也起到了避免溢液的“趋壁效应”,最终减少溢液堵塞出火孔的概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火盖本体的各个出火孔具有自身独立设置的防护室,该防护室能防止溢液不进入出火孔,起到防止溢液堵塞出火孔的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燃烧器火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5.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包括有顶壁11,该顶壁11与自该顶壁11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12共同形成有混气腔13,外环壁12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混气腔13相连通的出火孔121,外环壁12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防溢液的防护室2,每个防护室2与每个出火孔121一一对应。该火盖本体1的各个出火孔121具有自身独立设置的防护室2,该防护室2能防止溢液不进入出火孔121,起到防止溢液堵塞出火孔121的作用。
16.具体地,为了能将各个出火孔121的周围防护起来又不影响每个出火孔121的出火,本实施例的防护室2包括有直接以外环壁12的局部构成的底壁,与底壁相对设置的外壁以及将底壁和外壁连接的周壁21,外壁开设有与出火孔121连通的开孔,本实施例中,外壁直接为敞开的方式实现,为此其开孔即为敞口处。其中防护室2的周壁21能将出火孔121包围起来以防止溢液堵塞出火孔121,而该防护室2的底壁直接是以外环壁12的局部构成,这样能在结构上更为简便地设置防护室2。另外,防护室2的周壁21还包括有位于出火孔121之下的下周壁211,该下周壁211自上而下逐渐朝外向下倾斜,可将进入防护室2的溢液导流出。
17.为了能延长每个出火孔121的出气段,本实施例中出火孔121的孔壁向混气室内延伸形成有一段延伸壁1211。该延伸段可以加长出火孔121的孔壁,从而出火孔121流出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构成的混合气可以实现一段“趋壁效应”,以加快混合气流出速度的同时将流入出火孔121的溢液冲出,起到防堵的作用,并且出火孔121的孔壁至延伸壁1211均自上而下逐渐朝内向下倾斜,这样能够实现出火孔121流出的一次空气和燃气构成的混合气能更快地从出火孔121中流出,同时如果流入出火孔121的溢液也能顺着该出火孔121的孔壁快速流至混气腔13中,避免堵塞出火孔121。最后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出火孔121的防堵,火盖本体1之顶壁11的外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圈用于阻挡溢液的防护檐10。该防护檐10的下表面具有自下而上向上凹入的凹槽101,防护室2的周壁21包括有位于出火孔121之上的上周壁212,上周壁212与凹槽101形成有台阶102。当溢液沿着防护檐10的下表面流入时,会
因凹槽101的设置而实现溢液失去“趋壁效应”而悬空掉落,避免溢液进一步下行而堵塞出火孔121,而台阶102的设置也起到了避免溢液的“趋壁效应”,最终减少溢液堵塞出火孔121的概率。
18.综上述,本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利用防护室2起到对出火孔121第一道的防溢液作用,再利用出火孔121自身的孔壁向混气室内延伸形成有一段延伸壁1211,加快流入出火孔121的溢液排出,起到第二道的防溢液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包括有顶壁(11),该顶壁(11)与自该顶壁(11)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12)共同形成有混气腔(13),所述外环壁(12)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13)相连通的出火孔(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2)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防溢液的防护室(2),每个防护室(2)与每个出火孔(121)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室(2)包括有直接以所述外环壁(12)的局部构成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外壁以及将底壁和外壁连接的周壁(21),所述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出火孔(121)连通的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21)包括有位于所述出火孔(121)之下的下周壁(211),所述下周壁(211)自上而下逐渐朝外向下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121)的孔壁向混气室内延伸形成有一段延伸壁(12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121)的孔壁至延伸壁(1211)均自上而下逐渐朝内向下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1)之顶壁(11)的外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圈用于阻挡溢液的防护檐(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檐(10)的下表面具有自下而上向上凹入的凹槽(101),所述防护室(2)的周壁(21)包括有位于所述出火孔(121)之上的上周壁(212),所述上周壁(212)与所述凹槽(101)形成有台阶(10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包括有顶壁,该顶壁与自该顶壁的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外环壁共同形成有混气腔,所述外环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相连通的出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并用于防溢液的防护室,每个防护室与每个出火孔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火盖本体的各个出火孔具有自身独立设置的防护室,该防护室能防止溢液不进入出火孔,起到防止溢液堵塞出火孔的作用。塞出火孔的作用。塞出火孔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

吴丽波 张旭东 郑军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7

技术公布日:

2023/3/3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5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防护   本体   燃烧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