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应用类型的增多,流量需求的增大,对网络的吞吐量以及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可通过进一步提高总吞吐量和降低延迟来保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性能。
3.具体地,wlan中的多链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逻辑数据收发终端(station,sta),每个sta可以与逻辑接入点(access point,ap)建立一条数据传输链路,多链路终端通过多条链路实现数据传输。
4.相关技术中,与多链路终端中多个sta连接的多个逻辑接入点属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因此当在多链路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局限于多链路终端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无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多链路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多链路终端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多链路终端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包括第二方面的多链路终端。
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多链路终端可以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该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不同的
物理设备,例如,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两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所属的多链路接入设备不同,这样可以使得多链路终端不再局限于仅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多个不同多链路接入设备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扩展了多链路终端数据传输时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多链路终端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的示例的架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22.随着对网络性能要求的提高,为了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延迟等性能,多链路终端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可建立多条数据传输链路。多链路终端可包括多个逻辑终端(station,sta)。网络接入设备可包括多链路接入设备。多链路接入设备可包括多个逻辑接入点。逻辑终端与逻辑接入点之间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即在多链路终端与多链路接入设备之间可建立有多条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多条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实现网络的高吞吐量。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数据传输链路简称为链路。下面提到的多链路终端即为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的多链路终端,多链路接入设备为包括至少两个逻辑接入点的网络设备。
23.如背景技术,相关技术中,与多链路终端中多个sta连接的多个逻辑接入点属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因此当在多链路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局限于多链路终端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多链路终端无法与不同多链路接入设备,或者,无法与单链路接入设备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因此无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4.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
法,多链路终端可以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该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为两个不同的物理设备,例如,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两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所属的多链路接入设备不同,这样可以使得多链路终端不再局限于仅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多个不同多链路接入设备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扩展了多链路终端数据传输时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多链路终端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问题。
25.在一些示例中,本技术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eht网络的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强,延迟和抖动更少。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可兼容旧版本技术和向后兼容,可兼容在2.4ghz,5ghz和6ghz等频段运行的设备。
2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的架构中,具体结合图1进行详细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的示例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链路系统10可包括多链路终端11、第一接入设备12、第二接入设备13和服务器14。其中,多链路终端11中的逻辑终端sta1与第一接入设备12之间可建立链路link1,多链路终端11中的逻辑终端sta2与第二接入设备13之间可建立链路link2,第一接入设备12与第二接入设备13分别与服务器14连接。
29.其中,第一接入设备12与第二接入设备13为不同的物理设备。
30.可选地,第一接入设备12和第二接入设备13可以均为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第一接入设备12可以为单链路接入设备,第二接入设备13可以为多链路接入设备中的逻辑接入点;或者,第一接入设备12可以为多链路接入设备中的逻辑接入点,第二接入设备13可以为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第一接入设备12与第二接入设备13可以为不同多链路接入设备中的逻辑接入点。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入设备12和第二接入设备13在接收到多链路终端11发送的数据后,可以直接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4,第一接入设备12与第二接入设备13之间无需进行数据传输,节省了数据在接入设备之间的传输时间,降低了传输延迟。
32.示例性地,服务器14可以是分布式服务器(distributed server,ds)。
33.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一种示例,本技术实施例对多链路终端11中逻辑终端的数量,以及与多链路终端11连接的第一接入设备12和第二接入设备13的数量不作限定。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终端的示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链路终端11可以包括上层媒体接入控制(up-medium access control,u-mac)模块、低层媒体接入控制(low-medium access control,l-mac)模块和物理(physical,phy)模块。
35.其中,u-mac模块具备鉴权和连接、密钥生成、帧序列号分配、帧加密和解密、数据包记录和重排序以及选择发送数据的l-mac模块和与l-mac模块的信息交互等功能;l-mac模块具备链路级别的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交互和指示功能;phy模块具备确定发送和接
收数据包的参数、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等功能。
36.示例性地,链路级别的管理信息可以包括beacon消息,链路级别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请求发送(ready to send,rts)帧、准许发送(clear to send,cts)帧。
37.参考图2,逻辑终端sta1可以包含l-mac1模块和phy1模块,逻辑终端sta2可以包含l-mac2模块和phy2模块。
38.根据上述架构,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多链路系统中的多链路终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执行主体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40.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310-步骤330。
41.步骤310,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
42.其中,多链路终端可以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目标参数可以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
43.示例性地,表征信号质量的参数可以包括信号强度、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等,表征网络负载的参数可以包括待传输数据量等,表征传输性能的参数可以包括数据传输速度、传输时延、网络吞吐量等。
44.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可以是与多链路终端连接的接入设备。
45.示例性地,第一接入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12,第二接入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13。
46.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7.步骤320,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48.步骤330,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多链路终端可以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该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不同的物理设备,例如,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可以为两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第一接入设备与第二接入设备所属的多链路接入设备不同,这样可以使得多链路终端不再局限于仅与同一多链路接入设备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单链路接入设备,或者,多个不同多链路接入设备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扩展了多链路终端数据传输时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多链路终端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5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上述步骤310-步骤330。
51.首先,涉及步骤310,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10可以具体包括:基于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基于第二预设周期测量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
53.其中,第二预设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周期。
54.第一预设周期和第二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预设周期t1为30s,第二预设周期t2为20s,t2小于t1。
55.接着,涉及步骤320,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的和值。
57.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或者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
58.示例性地,第一接入设备为ap1,第二接入设备为ap2,第一预设信号阈值为a0,则在ap2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2>rsrp1(ap1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a0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仅向ap2发送待传输数据,不向ap1发送待传输数据。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的和值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选取信号质量较高、性能较好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发送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转发给服务器,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与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的差值。
61.示例性地,第一接入设备为ap1,第二接入设备为ap2,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为b0,则在ap2的吞吐量b2<b1(ap1的吞吐量)-b0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仅向ap2发送待传输数据,不向ap1发送待传输数据。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的和值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可以选取信号质量较高、性能较好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发送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转发给服务器,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与第一预设时延阈值的差值。
64.示例性地,第一接入设备为ap1,第二接入设备为ap2,第一预设时延阈值为c0,则在ap2的传输时延c2<c1(ap1的传输时延)-c0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仅向ap2发送待传输数据,不向ap1发送待传输数据。
6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与第一预设时延阈值的差值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可以选取传输时延较低、性能较好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发送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转发给服务器,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6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以及第一预设时延阈值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6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预设信号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小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
68.其中,第二预设信号阈值可以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69.可选地,第二预设信号阈值可以大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
70.示例性地,第一接入设备为ap1,第二接入设备为ap2,第二预设信号阈值d2大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d1。则在ap2的信干噪比sinr2大于d2,且ap1的信干噪比sinr1小于d1的情况下,多链路终端仅向ap2发送待传输数据,不向ap1发送待传输数据。
7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预设信号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小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质量不高,因此多链路终端可以选取信号质量较高的第二接入设备的发送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转发给服务器,避免因接入设备信号不佳导致数据丢失、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提升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7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大于第三预设吞吐量阈值。
73.其中,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与第三预设吞吐量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74.可选地,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可以大于第三预设吞吐量阈值。
7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二预设时延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阈值。
76.其中,第二预设时延阈值与第三预设时延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77.可选地,第二预设时延阈值可以大于第三预设时延阈值。
7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步骤320可以具体包括: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两个逻辑终端中的目标逻辑终端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和待传输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根据指示消息向服务器发送待传输数据,其中,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
79.示例性地,指示消息可以为参数dot11mcviasap,当dot11mcviasap值为true时,可以用于指示多链路终端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数据,第二接入设备向服务器转发数据;当dot11mcviasap值为false时,可以用于指示多链路终端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数据,第一接入设备向服务器转发数据。
8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第二接入设备的连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8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多链路系统中的多链路终端。需要说明的
是,上述执行主体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82.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410-步骤430,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0在步骤310之前。
83.步骤410,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可以用于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连接。
84.其中,第一接入设备为支持多连接操作的接入设备,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多链路终端支持多连接操作。
85.多连接操作可以指将一个终端连接到多个接入设备的操作。
86.示例性地,第一参数可以为mc supported。其中,在第一连接请求消息中mc supported为1的情况下,可以表征多链路终端支持多连接操作;在mc supported为0的情况下,可以表征多链路终端不支持多连接操作。
8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多链路终端的地址。
8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410可以具体包括步骤510和步骤520:
89.步骤510,接收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包括第二参数。
90.其中,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可以是发送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的接入设备,具体可以是单链路接入设备或多链路接入设备;广播消息可以是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定时或不定时发送的消息,各终端均可以接收该广播消息;探测响应消息可以是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基于多链路终端发送的探测请求消息生成的消息,也即探测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探测请求消息用于探测该第一候选接入设备是否支持多连接操作。
91.示例性地,广播消息可以为beacon帧,探测响应消息可以为probe response消息,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消息中包含multi connectivity capability信息元,该信息元中包含第二参数。
92.步骤520,在第一候选接入设备的第二参数用于表征第一候选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候选接入设备为第一接入设备。
93.第一接入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至少两个,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94.示例性地,第二参数可以与第一参数相同,第二参数可以为mc supported。在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中mc supported为1的情况下,可以表征第一候选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在mc supported为0的情况下,可以表征第一候选接入设备不支持多连接操作。
9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可以接收各个候选接入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并基于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参数,确定出支持多连接操作的第一接入设备用于建立连接并传输数据。
96.步骤420,在与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多连接配置消息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
9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420可以具体包括步骤610-步骤640:
98.步骤610,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基于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连接第一接入设备。
99.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第四参数用于指示多链路终端开启上行多连接操作。
100.第二候选接入设备可以是第一接入设备指定的需要多链路终端测量的接入设备,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101.示例性地,第三参数可以为measurement set,measurement set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地址,该地址可以用于标识第二候选接入设备。
102.示例性地,第四参数可以为mc ul enabled。在第一响应消息中mc ul enabled为1的情况下,可以指示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开启上行多连接操作;在mc supported为0的情况下,可以指示第一候选接入设备不开启上行多连接操作。
103.步骤620,测量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信干噪比、网络吞吐量、传输时延、网络负载中的至少一项,得到测量结果。
104.步骤630,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测量结果,以使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测量结果从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中确定第二接入设备。
105.步骤640,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测量结果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
106.其中,多连接配置消息可以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和多连接配置消息的消息类型。
107.示例性地,多连接配置消息可以为mc s-ap reconfiguration消息,该mc s-ap reconfiguration消息的消息类型type可以设置为addition,表示该多连接配置消息为增加接入设备的消息,例如在本技术实施例可以用于表示增加第二接入设备的消息。
1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可以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测量结果,以使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测量结果确定第二接入设备,并向多链路终端返回包括第二接入设备地址的多连接配置消息,以使多链路终端基于该多连接配置消息建立与第二接入设备的连接。
109.步骤430,根据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可以用于多链路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
1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43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接收第二接入设备基于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五参数,第五参数用于表征第二接入设备接受多链路终端的连接请求。
111.示例性地,第五参数可以为accept association request,accept association request设置为1时,可以表征第二接入设备接受多链路终端的连接请求。
1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六参数和多链路终端的地址。
113.示例性地,第六参数可以为mc secondary association request,mc secondary association request可以表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是请求与辅接入设备建立连接,这里的辅接入设备即为第二接入设备。
1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30可以具体包括:在多连接配置消息的消息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
115.示例性地,该预设类型可以为addition。
1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可以建立多链路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的链路连接,从而使多链路终端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由此可以扩展多链路终端的应用场景,使其不再局限于与同一个多链路接入设备连接,避免了该多链路终端与其它终端竞争同一个多链路接入设备,有效利用了单链路接入设备
或者其它多链路接入设备等网络资源。
1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参数、第二参数、第三参数、第四参数、第五参数以及第六参数,不局限于本技术给出的示例,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表示形式,本技术实施例不在此进行具体限定。
118.上述实施例是以多链路终端为执行主体执行本技术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描述,下面以第一接入设备为执行主体来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致的名词,为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11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多链路系统中的第一接入设备。
120.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步骤710-步骤750。
121.步骤710,接收多链路终端发送的第一连接请求消息。
122.步骤720,在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括第一参数的情况下,向多链路终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连接多链路终端。
123.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第四参数用于指示多链路终端开启上行多连接。
1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72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可以包括多链路终端的地址、消息类型、第七参数。
125.示例性地,该通知消息可以为ds-sta-notify-ex消息,消息类型可以为add,第七参数可以为mc enabled,mc enabled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接入设备开启下行多连接操作。
126.服务器收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后,可以修改本地维护的多链路终端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可以将第一接入设备作为主接入设备,并将第一接入设备的地址作为主接入设备的地址,辅接入设备暂时设置为null。
127.步骤730,接收多链路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
128.步骤740,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测量结果,从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中选取第二接入设备。
129.步骤750,向多链路终端发送多连接配置消息,多连接配置消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
130.其中,多连接配置消息用于多链路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建立连接。
1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入设备接收到多链路终端发送的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之后,可以向多链路终端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并向服务器发送通知消息,其中,通知消息可以包括多链路终端的地址、消息类型。
132.示例性地,该消息类型可以设置为add secondary ap,secondary ap即为第二接入设备。
133.服务器接收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后,可以修改本地维护的多链路终端与接入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可以将第二接入设备作为辅接入设备,并将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作为辅接入设备的地址。
1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多链路终端,或者该多链路终端中的用于执行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控制模块。
下面对多链路终端进行详细介绍。
1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多链路终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如图8所示,该多链路终端8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810、发送模块820。
136.其中,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多链路终端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模块820,用于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发送模块820,还用于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1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的和值。
1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与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的差值。
1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与第一预设时延阈值的差值。
1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预设信号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小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
1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大于第三预设吞吐量阈值。
1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预设条件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二预设时延阈值,且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阈值。
1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20还用于,在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之前,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括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多链路终端支持多连接操作,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用于多链路终端与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第一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在与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多连接配置消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发送模块820还用于,根据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用于多链路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
1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包括第二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候选接入设备的第二参数用于表征第一候选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候选接入设备为第一接入设备。
1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基于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连接第一接入设备,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第四参数用于指示多链路终端开启上行多连接操作;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信干噪比、网络吞吐量、传输时延、网络负载中的至少一项,得到测量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测量结果,以使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测量结果从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中确定第二接入设备;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测量结果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
1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根据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第二接入设备基于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五参数,第五参数用于表征第二接入设备接受多链路终端的连接请求。
1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包括:测量单元,用于基于第一预设周期测量第一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基于第二预设周期测量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第二预设周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周期。
1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发送模块820具体用于: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两个逻辑终端中的目标逻辑终端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和待传输数据,以使第二接入设备根据指示消息向服务器发送待传输数据,其中,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二接入设备连接。
14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150.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902。
151.具体地,上述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152.存储器9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9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9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153.处理器9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
154.在一个示例中,设备9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903和总线910。其中,如图9所示,处
理器901、存储器902、通信接口903通过总线9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155.通信接口903,主要用于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156.总线9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在线数据流量计费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技术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技术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15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为多链路终端,能够实现图3-图6的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所实现的各个过程;或者,图7的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终端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58.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本技术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该多链路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设备和/或多链路终端。网络接入设备和多链路终端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159.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本技术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
160.需要明确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技术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161.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技术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162.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163.上面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1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多链路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所述多链路终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所述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与第一预设信号阈值的和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与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的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与第一预设时延阈值的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大于第二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或信干噪比小于第三预设信号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网络吞吐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且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网络吞吐量大于第三预设吞吐量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用于表征传输性能的传输时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小于第二预设时延阈值,且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三预设时延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括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多链路终端支持多连接操作,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用于所述多链路终端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在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所述多连接配置消息包括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用于所述多链路终端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包括:接收第一候选接入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所述广播消息或探测响应消息包括第二参数;
在所述第一候选接入设备的第二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一候选接入设备支持多连接操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候选接入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的多连接配置消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连接所述第一接入设备,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三参数和第四参数,所述第三参数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所述第四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链路终端开启上行多连接操作;测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的信号强度、信干噪比、网络吞吐量、传输时延、网络负载中的至少一项,得到测量结果;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所述测量结果,以使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所述测量结果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候选接入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发送的所述多连接配置消息。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地址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第二连接请求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消息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五参数,所述第五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接受所述多链路终端的连接请求。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包括:基于第一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基于第二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周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周期。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终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所述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中的目标逻辑终端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指示消息和待传输数据,以使所述第二接入设备根据所述指示消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逻辑终端与所述第二接入设备连接。14.一种多链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所述多链路终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所述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所述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所述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15.一种多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链路终端。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
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多链路终端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其中,多链路终端分别与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连接,目标参数用于表征信号质量、网络负载、传输性能中的至少一项;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二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在第一接入设备和第二接入设备的目标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仅向第一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接入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

高峰 吴昊 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25

技术公布日:

2023/3/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0:2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3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接入设备   链路   终端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