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网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


背景技术:



2.河道是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大量污水、生活垃圾直接排放进入河流,再加上降雨使得地表的产流、产沙和产污重新进入河流循环系统,导致河道的污染状况严重,损害河流生物资源,损坏河水和河流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健康。人们想方设法治理河道的污染,现有的方法多采用投加药物、引水冲洗、底泥清淤等,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水质改善效果,但是底泥清淤以机械挖掘为主,这容易把原本已经沉积在河底的污染物搅动起来,造成污染扩散,破坏水体环境,投加的药物多采用化学药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引水冲洗是把污染转移到其它水体,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上述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河道污染。
3.现状河道由于底泥淤积及人工行洪疏浚等工程,造成底面过于平整无法为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空间,严重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问题。
5.本专利指在恢复河底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为微生物附着提供条件,有利于促进水环境安全,修复网内填充生物改良包、吸水膨胀袋形成微地形,有利于生物附着。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包括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的上表面形成膨胀袋填充区,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的下表面形成生物改良包填充区,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相互交错连接,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均有线体和毛体编制而成。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网层呈平面状,所述第一网层呈波浪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让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结构后恢复河底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
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网层的两个曲面交汇点与所述第二网层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之间的牢固性。
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生物改良包填充区的内部填充有生物改良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有效的使生物改良包持续释放到水体中,达到长时间改善本土微生物菌剂活性的目的。
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膨胀袋填充区的内部填充有膨胀袋,所述膨胀袋吸水后重量为15kg。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修复网在固定时的便捷性,避免了使用其它装置对修复网进行额外固定。
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中生物改良包:利用碱性蛋白酶、丝氨基酸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芽孢杆菌蛋白酶;铁、锰、硼、锌、钼等大量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为本土微生物提供活性激活物质。
17.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生物缓释技术,使生物改良包持续释放到水体中,达到长时间改善本土微生物菌剂活性的目的。
18.3、本实用新型中吸水膨胀袋:吸水膨胀袋外皮由具有透水性能较好的麻袋做出,内袋特制的吸水材料而构成,将袋子浸入水中,约3-5分钟,袋子可以膨胀80-100倍。
19.4、本实用新型中膨胀袋吸水后重15kg,可用于固定本设备,不需额外固定。
20.5、本实用新型中修复网材质无毒无害不易降解,网线外侧有不小于300的比表面积。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体和毛体衔接图。
24.图中:1、第一网层;2、第二网层;3、膨胀袋填充区;4、生物改良包填充区;5、线体;6、毛体;7、生物改良包;8、膨胀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包括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的上表面形成膨胀袋填充区3,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的下表面形成生物改良包填充区4,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相互交错连接,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均有线体5和毛体6编制而成。
28.本实施例中,有效的避免了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表面光滑而导致微生物不能附着的现象,提高了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附着效果,。
29.实施例2
30.如图1~图1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第二网层2呈平面状,第一网层1呈波浪状,第一网层1的两个曲面交汇点与第二网层2固定连接,生物改良包填充区4的内部填充有生物改良包7,膨胀袋填充区3的内部填充有膨胀袋8,膨胀袋8
吸水后重量为15kg。
31.本实施例中,生物改良包7:利用碱性蛋白酶、丝氨基酸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芽孢杆菌蛋白酶;铁、锰、硼、锌、钼等大量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为本土微生物提供活性激活物质,吸水膨胀袋8外皮由具有透水性能较好的麻袋做出,内袋特制的吸水材料而构成,将袋子浸入水中,约3-5分钟,袋子可以膨胀80-100倍,修复网材质无毒无害不易降解,网线外侧有不小于300的比表面积。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所述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的上表面形成膨胀袋填充区(3),所述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的下表面形成生物改良包填充区(4),所述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相互交错连接,所述第一网层(1)和第二网层(2)均有线体(5)和毛体(6)编制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层(2)呈平面状,所述第一网层(1)呈波浪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层(1)的两个曲面交汇点与所述第二网层(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改良包填充区(4)的内部填充有生物改良包(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袋填充区(3)的内部填充有膨胀袋(8),所述膨胀袋(8)吸水后重量为15kg。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网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河底生境修复网,包括包括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的上表面形成膨胀袋填充区,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的下表面形成生物改良包填充区,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相互交错连接,所述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均有线体和毛体编制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河底泥淤积及人工行洪疏浚等工程,造成底面过于平整无法为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空间,严重破坏了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俊 李晓连 陈玉姿 董娴娴 严彦 权登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地势坤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3:2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31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第一网   河底   生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