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鞘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


背景技术:



2.现有向体内注射药液进行经常利用穿刺鞘管进行注射。穿刺鞘管中通常包括针头和鞘管本体,针头用以穿刺人体,注射药液的微导管内嵌在鞘管本体内,鞘管本体的形状可用以引导微导管的运行。由于微导管常常需要弯曲才可将药液输送至需要的位置,这就导致鞘管本体需要具有弯曲的形状。鞘管本体需要在人体内输送至靠近待注射的区域,以使微导管在鞘管本体的引导下向待注射区域注射药物,而弯曲的鞘管本体在向血管中进行传输存在不便。
3.如现有专利cn110840531a公开了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相连接的管身和接头,管身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管、钢管和外管,钢管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切割间隙,内管设有拉线腔和输送腔,拉线腔中设有拉线,拉线的头端与钢管的头端固定连接;当拉紧拉线时,拉线带动钢管弯曲。但该专利中为了使鞘管弯曲增设了分段设置的钢管、拉线、拉线腔和输送腔,使得鞘管的结构变复杂,并且使鞘管弯曲时需要进行拉线操作,操作也比较复杂。
4.现有专利cn213372349u中公开了一种可变向弯曲的穿刺针,包括主体、针尖以及分别与所述主体和所述针尖相连的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依次相连的连接节,且所述连接节之间相互铰接,相互铰接的连接节不仅保证了穿刺针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该连接节之间可以随着入路导管的弯曲发生同样的弯曲,从而保证穿刺针可以顺利入路血管内导管,从而避免了在弯曲阻力导致的入路困难或对导管内壁的损伤的现象。但该专利中的穿刺针为多段连接节铰接而成的结构,弯曲度不易控制,且结构比较复杂。
5.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弯曲或可调弯鞘管结构比较复杂,且操作不便,尤其是在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应用场景下,缺少一种弯曲调节操作简洁高效、方便穿刺针入路,且能有效避免导管内壁损伤的穿刺鞘管。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本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弯曲鞘管本体在血管中弯曲调节操作复杂、且在穿刺针入路时容易损伤导管内壁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鞘管本体、针芯和导丝,所述鞘管本体为管状结构,所述鞘管本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容纳所述针芯和导丝,所述鞘管本体为可变形管状结构,包括聚合物层和金属编织层,所述聚合物层位于所述金属编织层的径向外侧,所述金属编织层为密集网状结构;
8.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或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鞘管本体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
9.所述平直状态为所述鞘管本体呈轴线为直线的直管结构;
10.所述弯曲状态为所述鞘管本体呈末端弯曲为倒钩状的弯管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后,则所述鞘管本体被位于所述内腔中的所述针芯和/或导丝限形为平直状态。
12.进一步地,所述鞘管本体在自然状态下结构呈所述弯曲状态;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则所述鞘管本体的结构自动恢复为所述弯曲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编织层一侧的编织密集度大于另一侧的编织密集度,编织孔为菱形。
14.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层的外侧进一步设置防过敏涂层。
15.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为具有不锈钢编织网的聚合物管状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针芯直径为10-25g。
17.进一步地,所述导丝为具有不锈钢芯丝的加硬导丝。
18.进一步地,所述鞘管本体内径为0.5-1.5mm。
19.进一步地,所述针芯的后端直径大于所述针芯的前端直径。
20.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编织层和所述聚合物层配合作用,使得所述鞘管本体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21.进一步地,所述鞘管本体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为110
°‑
160
°

2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鞘管仅包括鞘管本体、针芯、导丝,可以利用针芯和/或导丝进入鞘管本体或移出鞘管本体而改变鞘管本体的弯曲形状和角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降低了成本。当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后,则所述鞘管本体会被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针芯和/或导丝限形为平直状态,可以顺利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而当鞘管本体在血管内移动或者移动到位后,针芯和/或导丝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则所述鞘管本体的结构会自动恢复为合适的弯曲状态,从而可以将微导管利用鞘管本体输送入所需位置,为下一步操作建立了通路,满足了后续引导器械沿弯曲路线移动的需要,且有效降低了下一步操作中器械通过弯曲血管的难度,避免了在弯曲阻力导致的入路困难或对导管内壁造成的损伤。
2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鞘管为可变形管状结构,包括金属编织层和聚合物层,且金属编织层的网状结构为一侧的编织密集度大于另一侧的编织密集度,该结构不仅方便、有效的实现了穿刺鞘管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且使得所述鞘管本体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优选地,该角度为110
°‑
160
°
。该角度能够有效地实现鞘管对于此处血管结构弯曲位置的操作,可以降低器械经颞浅动脉进入脑膜中动脉的难度,避免导管内壁损伤,便于器械经颞浅动脉进入脑膜中动脉远端,从而进行后续操作,包括经微导管输送造影剂,弹簧圈,微球囊,栓塞胶等耗材,进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或者用于不便于通过正常径路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硬脑膜部位相关的血管疾病。
25.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7.在附图中:
2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穿刺鞘管示意图,其中(a)穿刺鞘管呈平直状态,(b)为穿刺鞘剖视图;
2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穿刺鞘管处于弯曲状态的示意图;
3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穿刺鞘管的具体结构;
31.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穿刺鞘管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的手术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颞浅动脉示意图;(b)为处于平直状态的穿刺鞘管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c)为撤出针芯和导丝后,鞘管本体变为弯曲状态;(d)为将微导管利用鞘管本体输送入所需位置。
3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3.1、鞘管本体,2、针芯,3、导丝,4、微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38.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鞘管如图1、2中所示,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鞘管本体1、针芯2和导丝3,所述鞘管本体1为管状结构,所述鞘管本体1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容纳所述针芯2和导丝3,
39.所述鞘管本体1为可变形管状结构,具有两种结构状态:
40.平直状态,所述鞘管本体1呈轴线为直线的直管结构,如附图1所示;
41.弯曲状态,所述鞘管本体1在自然状态下结构为末端弯曲为倒钩状的弯管结构,如
附图2所示;
42.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插入或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鞘管本体1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
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倒钩状”指的是鞘管本体呈末端向后方弯曲的形状,也包括了“u型”、“j型”等弯曲形状。
44.在所述平直状态中,所述鞘管本体1由位于所述内腔中的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限形为平直状态。将所述鞘管本体1的所述内腔中的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移出,所述鞘管本体1的结构恢复为所述自然的弯曲状态。
45.参见附图3,该鞘管本体1为由可变形的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包括金属编织层和聚合物层,所述聚合物层位于所述金属编织层的径向外侧。且所述金属编织层一侧的编织密集度大于另一侧的编织密集度,编织孔为菱形。该结构可以方便、有效的实现了穿刺鞘管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
46.该鞘管本体1由于所述金属编织层和所述聚合物层配合作用,且使得所述鞘管本体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优选地,该角度为110
°‑
160
°
,该角度能够有效地实现鞘管对于此处血管结构弯曲位置的操作,可以降低器械经颞浅动脉进入脑膜中动脉的难度,避免导管内壁损伤,便于器械经颞浅动脉进入脑膜中动脉,从而进行后续操作,包括经微导管4输送造影剂,弹簧圈,微球囊,栓塞胶等耗材,进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或者用于不便于通过正常径路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硬脑膜部位相关的颅内血管疾病。
47.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层的外侧进一步设置防过敏涂层,以防止人体产生过敏反应。
48.进一步地,所述鞘管本体长度为25mm-35mm。
49.进一步地,所述鞘管本体1内径为0.5-1.5mm。
50.进一步地,所述针芯2为具有不锈钢编织网的聚合物管状结构。所述针芯2的直径为10-25g。进一步地,所述针芯2的后端直径大于所述针芯2的前端直径。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针芯进入或者移出鞘管,而且便于穿刺。
51.进一步地,所述导丝3为具有不锈钢芯丝的加硬导丝3。加硬导丝的插入或移出便于鞘管弯曲状态与平直状态的转换,加硬的材质有较好的限形作用。
52.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穿刺鞘管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的过程示意图,其中:
53.(a)为颞浅动脉示意图,可见颞浅动脉中的弯曲部分使得使用常规穿刺鞘管进行穿刺的难度较大;
54.(b)为处于平直状态的穿刺鞘管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将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后,则所述鞘管本体会被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针芯和/或导丝限形为平直状态,可以顺利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
55.(c)当鞘管本体在血管内移动或者移动到位后,将针芯和/或导丝撤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则所述鞘管本体1的结构会自动恢复为合适的弯曲状态。
56.(d)将微导管4利用弯曲状态的鞘管本体1输送入所需位置,后续可利用微导管4输送造影剂,弹簧圈,微球囊,栓塞胶等耗材,用于慢性硬脑膜血肿或者不便于通过
正常径路进行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硬脑膜部位相关的血管疾病。
5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利用针芯和/或导丝进入鞘管本体或移出鞘管本体而改变鞘管本体的弯曲形状和角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后,则所述鞘管本体会被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针芯和/或导丝限形为平直状态,可以顺利对颞浅动脉进行穿刺。而当鞘管本体在血管内移动或者移动到位后,针芯和/或导丝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内腔,则所述鞘管本体的结构会自动恢复为合适的弯曲状态,从而可以将微导管利用鞘管本体输送入所需位置,满足了下一步引导器械沿弯曲路线移动的需要,且有效降低了下一步操作中器械通过弯曲血管的难度,避免了在弯曲阻力导致的入路困难或对导管内壁的损伤的现象,临床效果显著。
58.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鞘管,除应用于颞浅动脉的穿刺以外,在其他血管弯曲部位的穿刺,同样可以使用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
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鞘管本体(1)、针芯(2)和导丝(3),所述鞘管本体(1)为管状结构,所述鞘管本体(1)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容纳所述针芯(2)和导丝(3),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1)为可变形管状结构,包括聚合物层和金属编织层,所述聚合物层位于所述金属编织层的径向外侧,所述金属编织层为密集网状结构;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插入或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鞘管本体(1)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平直状态为所述鞘管本体(1)呈轴线为直线的直管结构;所述弯曲状态为所述鞘管本体(1)呈末端弯曲为倒钩状的弯管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插入所述鞘管本体(1)的所述内腔后,则所述鞘管本体(1)被位于所述内腔中的所述针芯(2)和/或导丝(3)限形为平直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1)在自然状态下结构呈所述弯曲状态;所述针芯(2)和/或所述导丝(3)移出所述鞘管本体(1)的所述内腔,则所述鞘管本体(1)的结构自动恢复为所述弯曲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插入到呈所述弯曲状态的所述鞘管本体(1)内的微导管(4)。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层的网状结构为一侧的编织密集度大于另一侧的编织密集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的外侧进一步设置防过敏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为具有不锈钢编织网的聚合物管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直径为10-25g。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为具有不锈钢芯丝的加硬导丝。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1)长度为25-35mm,内径为0.5-1.5mm。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2)的后端直径大于所述针芯(2)的前端直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层和所述聚合物层配合作用,使得所述鞘管本体(1)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大于0
°
,且小于等于180
°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刺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本体(1)在弯曲状态下,弯曲末端与本体轴线间的角度为110
°‑
16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颞浅动脉逆行导管插入术的穿刺鞘管,由外到内依次包括鞘管本体、针芯和导丝,所述鞘管本体为管状结构,所述鞘管本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容纳所述针芯和导丝,所述鞘管本体为可变形管状结构,所述针芯和/或所述导丝插入或移出所述鞘管本体的所述内腔,使所述鞘管本体在平直状态和弯曲状态之间转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鞘管结构简单,弯曲调节操作简洁高效,可有效地实现对于血管结构弯曲位置的穿刺操作,且能有效避免导管内壁损伤的穿刺鞘管。管内壁损伤的穿刺鞘管。管内壁损伤的穿刺鞘管。


技术研发人员:

仇汉诚 王明泽 宋晓雯 莫少华 赵志康 董一颍 张轶 赵继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1.15

技术公布日:

2023/2/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7: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1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本体   弯曲   导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