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设备上通常会安装摄像头来满足拍摄需求。为了实现屏占比最大化,先后出现了刘海屏、水滴屏、屏内挖孔等技术。这些技术是通过在显示区的局部进行挖孔,在挖孔区的下方放置摄像头来减小摄像头占据周边区的面积,进而提高屏占比。然而,上述技术需要挖去部分显示区,会造成显示画面中部分区域无法显示,无法进一步提高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5.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以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衬底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二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通过导电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一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光,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二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其中,第一数据信号不同于第二数据信号。
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分时提供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
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第二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提供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线提供所述第二数据信号。
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行第一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行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多行第一像素电路和多行第二像素电路间隔排布,每行第一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每行第二像素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
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
一像素电路与同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与同一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1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小于或等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
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三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80%。
1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椭圆形或圆形,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六边形或五边形。
1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分辨率大致相同。
1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间隙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
1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在所述第三显示区通过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显示区与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
1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
1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元件组,每个发光元件组内的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相同颜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组包括多个子发光元件组,所述多个子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连接线连接。
1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或者,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被划分为多个连接线组,每个连接线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连接线;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
1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包括:绿发光元件组、红发光元件组、以及蓝发光元件组。与所述绿发光元件组电连接的多条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与所述红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个连接线组中的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与所述蓝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个连接线组中的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
2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
2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层包括相互独立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块具有暴露出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的第一像素定义开口。
2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环状。
23.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
2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感光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存在交叠。
25.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
27.图1a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种示意图;
28.图1b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另一示意图;
29.图2a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30.图2b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的排布示意图;
31.图2c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32.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33.图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34.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另一排布示意图;
35.图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36.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
37.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局部走线示意图;
38.图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的局部走线示意图;
39.图10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的平面示意图;
40.图1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41.图1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42.图1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像素定义块的平面示意图;
43.图1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44.图1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另一局部走线示意图;
45.图1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另一局部走线示意图;
46.图1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可以以多个不同形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方式和内容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被变换为其他形式。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48.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一个或多个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厚度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等。
49.本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本公开中的“多个”表示两个及以上的数量。
50.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51.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含义。
52.在本说明书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授受,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多种功能的元件等。
53.在本说明书中,晶体管是指至少包括栅极、漏极以及源极这三个端子的元件。晶体
管在漏极(漏电极端子、漏区域或漏电极)与源极(源电极端子、源区域或源电极)之间具有沟道区域,并且电流能够流过漏极、沟道区域以及源极。在本说明书中,沟道区域是指电流主要流过的区域。
54.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极可以为漏极、第二极可以为源极,或者第一极可以为源极、第二极可以为漏极。在使用极性相反的晶体管的情况或电路工作中的电流方向变化的情况等下,“源极”及“漏极”的功能有时互相调换。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源极”和“漏极”可以互相调换。
55.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
°
以上且10
°
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
°
以上且5
°
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
°
以上且100
°
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
°
以上且95
°
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56.本公开中的“光透过率”指的是光线透过介质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57.本公开中的“约”、“大致”,是指不严格限定界限,允许工艺和测量误差范围内的情况。在本公开中,“大致相同”是指数值相差10%以内的情况。
5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衬底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二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通过导电线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多个第二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一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光;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二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其中,第一数据信号不同于第二数据信号。
5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两个同的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两个同的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0.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将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像素电路分离设置,实现全面屏显示。而且,由第一像素电路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第二像素电路驱动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并通过向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提供不同的数据信号,可以保证显示效果。
6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所述同一条数据线分时提供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在本示例中,通过一种数据线分时提供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利用不同的数据信号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发光。
6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第二数据线电连接,第一数据线提供第一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提供第二数据信号。在本示例中,通过两种数据线来提供不同的数据信号,以分别驱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发光。
6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的多个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
多行第一像素电路、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行第二像素电路。在第二方向上,多行第一像素电路和多行第二像素电路间隔排布,每行第一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每行第二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在本示例中,第二显示区的多个像素电路可以阵列排布。例如,多个第一像素电路排布在偶数行,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排布在奇数行。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在一些示例中,针对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设置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小于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可以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大致相同,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可以小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三显示区的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多个第三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8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70%。例如,两者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为40%、50%、60%或者70%。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6.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显示区的多个第三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三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像素电路和第二显示区的像素电路的排布和结构可以大致相同,第三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排布和结构可以大致相同。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6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椭圆形或圆形,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六边形或五边形。在本示例中,通过对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形状进行平滑设计,可以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下方的摄像头拍摄时的衍射,从而提高拍摄效果。
6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的分辨率可以大致相同。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的分辨率可以小于第二显示区的分辨率,第二显示区的分辨率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三显示区的分辨率。
6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元件组,每个发光元件组内的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相同颜光。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组包括多个子发光元件组,多个子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连接线连接。例如,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同发光元件的阳极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或者,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至少两个同发光元件的阳极可以通过连接线连接。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本示例中,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通过将相邻的至少两个同发光元件的阳极连接,可以实现单个像素电路驱动至少两个同发光
元件发光。
7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或者,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被划分为多个连接线组,每个连接线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连接线;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
7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连接相邻同第一发光元件的连接线与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的导电线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导电线可以位于连接线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7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第一像素定义层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像素定义层包括相互独立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一一对应,且第一像素定义块具有暴露出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的第一像素定义开口。在本示例中,通过在第一显示区设置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可以降低衍射,优化显示基板下方的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73.下面通过一些示例对本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74.图1a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一种示意图。图1b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另一示意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aa和位于显示区域aa周边的边框区域bb。显示区域aa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第二显示区a2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至少一侧。第三显示区a3位于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至少一侧。显示区域aa内除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以外的区域为第三显示区a3。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还可以称为屏下摄像头(udc,under display camera)区域,第二显示区a2还可以称为功能保证区,第三显示区a3还可以称为正常显示区。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7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可以位于显示基板的顶部正中间位置。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可以位于显示基板的左上角或右上角位置等其他位置。
7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二显示区a2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相对两侧。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二显示区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或者,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
7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显示区域aa可以为矩形,例如,圆角矩形。如图1a所示,第一显示区a1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如图1b所示,第一显示区a1可以为矩形。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可以为其他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形状。
7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a1可以为透光显示区。例如,感光传感器(如,摄像头)等硬件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a1内。本示例的显示基板无需打孔,在确保显示基板实用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真全面屏成为可能。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a所示,第一显示区a1可以为圆形,感光传感器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a1的尺寸。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b所示,第一显示区a1可以为矩形,感光传感器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a1的内切圆的
尺寸。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7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可以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子像素可以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配置为驱动发光元件。例如,像素电路配置为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例如,发光元件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元件在其对应的像素电路的驱动下发出红光、绿光、蓝光、或者白光等。发光元件发光的颜可根据需要而定。
8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可以在第一显示区a1仅设置发光元件,而将驱动第一显示区a1的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2。即,通过发光元件和像素电路分离设置的方式来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在本示例中,在第一显示区a1,不设置像素电路。
81.图2a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图2b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的排布示意图。图2c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在本示例中,以第一显示区a1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
8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a至图2c所示,显示基板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2、多个第三发光元件23、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2以及多个第三像素电路13。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位于第一显示区a1,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2、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和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2位于第二显示区a2,多个第三发光元件23和多个第三像素电路13位于第三显示区a3。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11通过导电线与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21电连接。例如,一个第一像素电路11通过导电线与两个第一发光元件21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11与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元件21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没有交叠。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12与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22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12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22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一个第二像素电路12与两个第二发光元件22电连接。第二像素电路12与电连接的第二发光元件22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存在交叠。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13与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23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13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23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多个第三像素电路13与多个第三发光元件23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三像素电路13与电连接的第三发光元件23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8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11可以通过导电线与第一发光元件21电连接。导电线可以从第二显示区a2延伸到第一显示区a1。导电线的一端可以在第二显示区a2与第一像素电路11电连接,另一端可以在第一显示区a1与第一发光元件21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像素电路11与第一发光元件21之间的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导电线可以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例如,导电线可以采用导电氧化物材料制作。例如,导电氧化物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一显示区a1没有设置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a2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和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2。第一像素电路11可以给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发光元件21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21发光。第二像素电路12可以给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发光元件22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二发光元件22发光。
第三显示区a3设置的第三像素电路13可以给第三显示区a3的第三发光元件23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三发光元件23发光。
8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a1为透光显示区,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为非透光显示区。即,第一显示区a1可以透光,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不可透光。如此一来,无需在显示基板上进行挖孔处理,可以将感光传感器等所需硬件结构直接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下方,为真全面屏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由于第一显示区a1内仅包括发光元件,而不包括像素电路,还可以确保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较好。
8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像素电路阵列排布。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行第一像素电路11、沿第二方向y排布的多行第二像素电路12。在第二方向y上,多行第一像素电路11和多行第二像素电路12间隔排布。每行第一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每行第二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2。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例如,第一方向x为像素电路行方向,第二方向y为像素电路列方向。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三显示区a3的多个第三像素电路13阵列排布。第三显示区a3内的第三像素电路的排布方式与第二显示区a2内的像素电路的排布方式可以一致。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8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c所示,第一显示区a1内的第一发光元件21、第二显示区a2内的第二发光元件22和第三显示区a3内的第三发光元件23的排布方式可以一致。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的分辨率大致相同。即,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和第三显示区a3内的发光元件的密度可以大致相同。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面积可以大致相同,且第一显示区a1所包括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a2所包括的第二发光元件的数量可以大致相同。在本示例中,显示区域不存在发光元件密度不同的两个分区。如此一来,在显示画面时,显示区域不存在明暗分界线,显示效果较佳。
8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域aa排布有多个像素单元。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两个绿(g)子像素、一个红(r)子像素和一个蓝(b)子像素。两个绿子像素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红子像素和蓝子像素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本示例的子像素采用ggrb的排布方式。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一些示例中,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其他颜以及其他数量的子像素。例如,一个像素电路可以包括三个子像素(例如,一个红子像素、一个绿子像素和一个蓝子像素),三个子像素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品字方式排列。例如,一个像素电路可以包括四个子像素(例如,一个红子像素、一个绿子像素、一个蓝子像素以及一个白子像素),四个子像素可以采用水平并列、竖直并列或正方形方式排列。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限定。
90.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元件的排布示意图。
9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可以包括:多个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多个红第一发光元件212、以及多个蓝第一发
光元件213。第一显示区a1的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一个蓝第一发光元件213、两个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以及一个红第一发光元件212。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红第一发光元件212和蓝第一发光元件213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相邻行的同发光元件在第一方向x上存在错位。
9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2可以包括:多个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多个红第二发光元件222、以及多个蓝第二发光元件223。第二显示区a2的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一个蓝第二发光元件223、两个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以及一个红第二发光元件222。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红第二发光元件222和蓝第二发光元件223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在本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的形状和排布方式与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2的形状和排布方式一致。
9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三显示区a3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23可以包括:多个绿第三发光元件231和234、多个红第三发光元件232、以及多个蓝第三发光元件233。第三显示区a3的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一个蓝第三发光元件233、两个绿第三发光元件231和234、以及一个红第三发光元件232。绿第三发光元件231和234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红第三发光元件232和蓝第三发光元件233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
9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域aa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发光元件21的阳极面积小于第三显示区a3的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23的阳极面积。例如,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的阳极面积大致相同,绿第三发光元件231和234的阳极面积大致相同,且绿第一发光元件211的阳极面积小于绿第三发光元件231的阳极面积。蓝第一发光元件213的阳极面积小于蓝第三发光元件233的阳极面积。红第一发光元件212的阳极面积小于红第三发光元件232的阳极面积。在第一显示区a1和第三显示区a3的交界处,第三显示区a3的绿第三发光元件23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显示区a1的绿第一发光元件211的形状一致。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9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21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23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80%,例如,两者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70%。例如,第一发光元件21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23的阳极面积之比可以约等于40%。如此一来,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
9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三显示区a3的绿第二发光元件231和234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五边形,红第三发光元件232和蓝第三发光元件233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六边形。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红第一发光元件212和蓝第一发光元件213的阳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椭圆形。例如,上述椭圆形可以为一个方形和两个半圆形的组合形状,其中两个半圆形连接在方形的相对两端。在本示例中,通过对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角部平滑设计,可以有利于降低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下方的摄像头在拍摄时的衍射,从而提高拍摄效果。
9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按照发出颜光的不同,第一显示区a1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元件组。其中,每个发光元件组内的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相同颜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多个子发光元件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邻且阳极连接的两个发光元件。在本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发光元件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组:绿发光元件组、红发光元件组和蓝发光元件组。绿发光元件组内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绿发光元件,且所述两个相邻的绿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第一连接线l1电连接。红发光元件组内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红发光元件,且所述两个相邻的红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第二连接线l2电连接。蓝发光元件组内的至少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蓝发光元件,且所述两个相邻的蓝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第三连接线l3电连接。
9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区a1内的绿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且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的阳极通过第一连接线l1电连接。红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红第一发光元件212,且两个相邻的红第一发光元件212的阳极通过第二连接线l2电连接。蓝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蓝第一发光元件213,且两个相邻的蓝第一发光元件213的阳极通过第三连接线l3电连接。
9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区a2内的绿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且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的阳极通过第一连接线l1电连接。红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红第二发光元件222,且两个相邻的红第二发光元件222通过第二连接线l2电连接。蓝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蓝第二发光元件223,且两个相邻的蓝第二发光元件223通过第三连接线l3电连接。
10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交界处,蓝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蓝第一发光元件213和蓝第二发光元件223,且相邻的蓝第一发光元件213和蓝第二发光元件223通过第三连接线l3电连接。红发光元件组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红第一发光元件212和红第二发光元件222,且相邻的红第一发光元件212和红第二发光元件222通过第二连接线l2电连接。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10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内,连接相邻绿发光元件的第一连接线l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y大致平行。连接相邻红发光元件的第二连接线l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y交叉。而且,在第一方向x上,多条第二连接线l2可以被划分为一个第二连接线组,该第二连接线组内的多条第二连接线l2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第二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例如,连接红发光元件的多条第二连接线l2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第二连接线组(即多行第二连接线组),同一个第二连接线组内的第二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第二方向y上的相邻第二连接线组内的第二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连接相邻蓝发光元件的第三连接线l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
y交叉。而且,在第一方向x上,多条第三连接线l3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在第一方向x上大致平行的多条第三连接线l3被划分为一个第三连接线组。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第三连接线组内的第三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
102.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内相邻同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使得两个相邻同发光元件仅需一个像素电路驱动,有助于在显示区域实现一致的分辨率。而且,对于蓝发光元件和红发光元件,沿交叉方向对相邻同发光元件的阳极进行电连接,可以提高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103.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另一排布示意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2的形状和排布方式可以与第三显示区a3的多个第三发光元件23的形状和排布方式一致。在本示例中,在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交界处,第二显示区a2的绿第二发光元件221和224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显示区a1的绿第一发光元件211和214的形状一致,第二显示区a2的红第二发光元件222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显示区a1的红第一发光元件212的形状一致。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关于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排布结构和连接关系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10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域aa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和第三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可以相同,例如,可以均为3t1c(即三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结构、5t1c(即五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结构或者7t1c(即七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结构。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105.图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工作时序图。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电路为7t1c结构。
10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本示例的像素电路包括六个开关晶体管(t1、t2、t4至t7)、一个驱动晶体管t3和一个存储电容cst。六个开关晶体管分别为数据写入晶体管t4、阈值补偿晶体管t2、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一复位晶体管t1、以及第二复位晶体管t7。发光元件el包括阳极、阴极和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10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晶体管和六个开关晶体管可以是p型晶体管,或者可以是n型晶体管。像素电路中采用相同类型的晶体管可以简化工艺流程,减少显示基板的工艺难度,提高产品的良率。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晶体管和六个开关晶体管可以包括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
10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晶体管和六个开关晶体管可以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者可以采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或者可以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采用低温多晶硅(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oxide)。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具有迁移率高、充电快等优点,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漏电流低等优点,将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集成在一个显示基板上,形成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显示基板,可以利用两者的优势,可以实现低频驱动,可以降低功耗,可以提高显示品质。
10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显示基板包括扫描线gl、数据线dl、第一电
源线pl1、第二电源线pl2、发光控制线eml、初始信号线init、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和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源线pl1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恒定的第一电压信号vdd,第二电源线pl2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恒定的第二电压信号vss,并且第一电压信号vdd大于第二电压信号vss。扫描线gl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扫描信号scan,数据线dl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数据信号data,发光控制线eml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m,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第二复位控制信号reset2。在一些示例中,在第n行像素电路中,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可以与第n-1行像素电路的扫描线gl电连接,以被输入扫描信号scan(n-1),即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n)与扫描信号scan(n-1)相同。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可以与第n行像素电路的扫描线gl电连接,以被输入扫描信号scan(n),即第二复位控制信号reset2(n)与扫描信号scan(n)相同。在一些示例中,第n行像素电路所电连接的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与第n+1行像素电路所电连接的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减少显示基板的信号线,实现显示基板的窄边框。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11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初始信号线init配置为向像素电路提供初始信号vinit。例如,初始信号vinit可以为恒压信号,其大小例如可以介于第一电压信号vdd和第二电压信号vss之间,但不限于此。例如,初始信号vinit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电压信号vss。
1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驱动晶体管t3与发光元件el电连接,并在扫描信号scan、数据信号data、第一电压信号vdd、第二电压信号vss等信号的控制下输出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el发光。数据写入晶体管t4的栅极与扫描线gl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数据线dl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扫描线gl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l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线pl1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ml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el的阳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1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并配置为对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t7与发光元件el的阳极电连接,并配置为对发光元件el的阳极进行复位。第一复位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init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线init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el的阳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一电极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源线pl1电连接。在本示例中,第一节点n1为存储电容cst、第一复位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3和阈值补偿晶体管t2的连接点,第二节点n2为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数据写入晶体管t4和驱动晶体管t3的连接点,第三节点n3为驱动晶体管t3、阈值补偿晶体管t2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连接点,第四节点n4为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二复位晶体管t7和发光元件el的连接点。
112.下面参照图7对图6示意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以图6所示的像素电路
包括的多个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11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一帧显示时间段,第一结构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阶段s1、第二阶段s2和第三阶段s3。
114.第一阶段s1,称为复位阶段。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提供的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为低电平信号,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1导通,初始信号线init提供的初始信号vinit被提供至第一节点n1,对第一节点n1进行初始化,清除存储电容cst中原有数据电压。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scan为高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线eml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高电平信号,使数据写入晶体管t4、阈值补偿晶体管t2、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以及第二复位晶体管t7断开。此阶段发光元件el不发光。
115.第二阶段s2,称为数据写入阶段或者阈值补偿阶段。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scan为低电平信号,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提供的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和发光控制线eml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m均为高电平信号,数据线dl输出数据信号data。此阶段由于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电极为低电平,因此,驱动晶体管t3导通。扫描信号scan为低电平信号,使阈值补偿晶体管t2、数据写入晶体管t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导通。阈值补偿晶体管t2和数据写入晶体管t4导通,使得数据线dl输出的数据电压vdata经过第二节点n2、导通的驱动晶体管t3、第三节点n3、导通的阈值补偿晶体管t2提供至第一节点n2,并将数据线dl输出的数据电压vdata与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之差充入存储电容cst,存储电容cst的第二电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压为vdata-|vth|,其中,vdata为数据线dl输出的数据电压,vth为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第二复位晶体管t7导通,使得初始信号线init提供的初始信号vinit提供至发光元件el的阳极,对发光元件el的阳极进行初始化(复位),清空其内部的预存电压,完成初始化,确保发光元件el不发光。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提供的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为高电平信号,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1断开。发光控制信号线eml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高电平信号,使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断开。
116.第三阶段s3,称为发光阶段。发光控制信号线eml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低电平信号,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scan和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提供的第一复位控制信号reset1为高电平信号。发光控制信号线eml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m为低电平信号,使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导通,第一电源线pl1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vdd通过导通的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5、驱动晶体管t3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向发光元件el的阳极提供驱动电压,驱动发光元件el发光。
117.在像素电路驱动过程中,流过驱动晶体管t3的驱动电流由其栅极和第一极之间的电压差决定。由于第一节点n1的电压为vdata-|vth|,因而驱动晶体管t3的驱动电流为:
118.i=k
×
(vgs-vth)2=k
×
[(vdd-vdata+|vth|)-vth]2=k
×
[(vdd-vdata)]2。
[0119]
其中,i为流过驱动晶体管t3的驱动电流,也就是驱动发光元件el的驱动电流,k为常数,vgs为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和第一极之间的电压差,vth为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vdata为数据线dl输出的数据电压,vdd为第一电源线pl1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
[0120]
由上式中可以看到流经发光元件el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无关。因此,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可以较好地补偿驱动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
[0121]
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局部走线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二显示区的局部走线示意图。
[012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二显示区a2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相对两侧。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可以关于第一显示区a1在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大致对称。下面以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一显示区a1之间的走线为例进行说明。
[012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子显示区a21设置有按照2n
×
m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其中,像素电路的行数为2n行,列数为m列,2n行像素电路包括n行第一像素电路11和n行第二像素电路12。其中,n和m均为整数。在一些示例中,n行第一像素电路11和n行第二像素电路12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排布。例如,第一子显示区a21内的第一像素电路11排布在奇数行,第二像素电路12排布在偶数行。即,在第一子显示区a21内,第2n+1行像素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配置为驱动第一显示区a1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1(例如,两行第一发光元件21)发光,第2n行像素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像素电路12,配置为驱动第一子显示区a21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例如,两行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其中,n为自然数。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2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11与第一数据线dl1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电路12与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第一数据线dl1提供第一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dl2提供第二数据信号,第一数据信号不同于第二数据信号。在第二显示区a2内,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同一列的第一像素电路11与同一条第一数据线dl1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像素电路12与同一条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与同一列第二像素电路12电连接的第二数据线dl2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至第三显示区a3,与第三显示区a3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电连接。与同一列第一像素电路11电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l1经过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之间的空隙之后延伸至第三显示区a3,与第一显示区a1下侧的第三显示区a3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电连接。
[0125]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一条第二数据线dl2与第三显示区a3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和第二显示区a2的一列第二像素电路12电连接,一条第一数据线dl1与第三显示区a3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以及第二显示区a2的一列第一像素电路11电连接。
[0126]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发光元件21和与该第一发光元件21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11可以位于同一行。即第一发光元件21的驱动信号来自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1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内靠近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发光元件21与第二显示区a2内靠近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像素电路11通过导电线25电连接。在本示例中,多条导电线25的长度可以不一致。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电连接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多个第一像素电路的多条导电线的长度可以大致相同。
[0127]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给第一像素电路11和第二像素电路12提供不同的数据信号,可以确保第一像素电路11外移至第二显示区a2后第一显示区a1的显示效果与第一像素电路11设置在第一显示区a1的显示效果大致相同。而且,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内相邻同发光元件仅采用一个像素电路驱动,可以在不增加第二显示区a2的像素电路的基础上,实现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分辨率一致。
[0128]
图10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的平面示意图。图1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1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0示意了位于同一列的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
一个第二像素电路的平面结构,且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大致相同,均为7t1c结构。图12示意了第一显示区a1的两个同的第一发光元件(例如,绿第一发光元件)、第二显示区a2的两个同的第二发光元件(例如,红第一发光元件)、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的两个晶体管(例如,第一晶体管41和第二晶体管42)和一个电容(例如,第一电容45)、以及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电路的两个晶体管(例如,第三晶体管43和第四晶体管44)和一个电容(例如,第二电容46)。
[012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i行第j列的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数据线dl1(j)电连接,第i+1行第j列的第二像素电路与第二数据线dl2(j)电连接。第i行第j列的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二复位晶体管t7与第i+1行第j列的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1的有源层为一体结构。第i行第j列的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复位晶体管t1与第i-1行第j列的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二复位晶体管t7的有源层为一体结构。其中,i和j均为整数。
[013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扫描线gl(i)和gl(i+1)、初始信号线init、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i)和rst(i+1)、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i)、发光控制线eml(i)和eml(i+1)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数据线dl1(j)、第二数据线dl2(j)和第一电源线pl1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本示例中,第一复位控制线rst1(i+1)和第二复位控制线rst2(i)可以为一体结构。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3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垂直于显示基板的平面内,第二显示区a2可以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电路结构层、连接走线层、发光结构层、封装层、触控结构层以及彩膜结构层。第一显示区a1可以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连接走线层、发光结构层、封装层、触控结构层以及彩膜结构层。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3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衬底基板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基底301、第一柔性材料层302、第一无机材料层303、第二柔性材料层304以及第二无机材料层305。第一显示区a1的衬底基板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基底301、第二柔性材料层304和第二无机材料层305。第一显示区a1的衬底基板去掉了第一柔性材料层302和第一无机材料层303,有利于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
[013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材料层302和第二柔性材料层304可以采用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经表面处理的聚合物软膜等材料,第一无机材料层303和第二无机材料层305可以采用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等材料,配置为提高基底301的抗水氧能力。第一无机材料层303和第二无机材料层305可以称之为阻挡(barrier)层。
[013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区a1不设置电路结构层。第二显示区a2的电路结构层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半导体层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41的有源层、第二晶体管42的有源层、第三晶体管43的有源层以及第四晶体管44的有源层。第一导电层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41的栅极、第二晶体管42的栅极、第三晶体管43的栅极、第四晶体管44的栅极、第一电容45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容46的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层至少包括:第一电容45的第二电极以及第二电容46的第二电极。第三导电层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41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二晶体管42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三晶体管4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四晶体管44的第一极和第二极。
[0135]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半导体层和衬底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半导体层和第一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2,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33,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第四绝缘层34。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31称为缓冲层,配置为提高衬底基板的抗水氧能力。第二绝缘层32和第三绝缘层33称为栅绝缘层,第四绝缘层34为层间绝缘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31至第四绝缘层34可以为无机绝缘层。例如,第一绝缘层31、第二绝缘层32、第三绝缘层33和第四绝缘层34采用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氮氧化硅(sion)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可以是单层、多层或复合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如银(ag)、铜(cu)、铝(al)、钛(ti)和钼(mo)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或上述金属的合金材料,如铝钕合金(alnd)或钼铌合金(monb),可以是单层结构,或者多层复合结构,如ti/al/ti等。半导体层可以采用非晶态氧化铟镓锌材料(a-igzo)、氮氧化锌(znon)、氧化铟锌锡(izto)、非晶硅(a-si)、多晶硅(p-si)、六噻吩、聚噻吩等一种或多种材料,即本公开适用于基于氧化物(oxide)技术、硅技术以及有机物技术制造的晶体管。
[0136]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连接走线层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第二连接层位于第一连接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一显示区a1的连接走线层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层。连接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的导电线可以位于连接走线层。例如,导电线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层的第一导电线、位于第二连接层的第二导电线。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可以通过第一导电线与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或者,可以通过第二导电线与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在本示例中,通过在两个连接层设置导电线,可以便于导电线排布。
[0137]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连接层至少包括:多个连接电极(例如,第一连接电极501、第二连接电极502)、第一导电线251。第二连接层至少包括:连接电极(例如,第三连接电极503)、第二导电线252。第三连接电极503位于第二显示区a2,第一导电线251和第二导电线252可以从第二显示区a2延伸至第一显示区a1。电路结构层的第三导电层和第一连接层之间设置有第五绝缘层35,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之间设置第六绝缘层36。在一些示例中,第五绝缘层35可以为无机或有机绝缘层,第六绝缘层36可以为有机绝缘层。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例如可以采用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38]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连接电极501通过第五绝缘层35上的过孔(例如,第一过孔k1)与第一像素电路的第一晶体管41(例如,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连接电极502例如通过第五绝缘层35上的过孔(例如,第二过孔k2)与第二像素电路的第三晶体管43(例如,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在第二显示区a2,第三连接电极503通过第六绝缘层36上的过孔与第二连接电极502电连接,第二导电线252的一端通过第六绝缘层36上的过孔与第一连接电极501电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第一显示区a1,以与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
[013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发光结构层可以包括:阳极层、第一像素定义层514、有机发光层(例如,有机发光层512a)和阴极层513。第一显示区a1的发光结构层的阳极层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例如,阳极512a)。第二显示区a2的发光结构层可以包括:阳极层、第二像素定义层515、有机发光层(例如,有机发光层
512b)和阴极层513。第二显示区a2的阳极层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例如,阳极512b)。显示区域的阳极层与第二连接走线层之间设置有第七绝缘层37。在一些示例中,第七绝缘层37可以为有机绝缘层。第一显示区a1的阴极层和第二显示区a2的阴极层可以为一体结构。在本示例中,显示区域的阴极层可以为整面阴极。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显示区的阴极层可以为具有镂空区域的图案化阴极。
[014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像素定义层514可以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像素定义块。第一像素定义层514可以为黑。图1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像素定义块的平面示意图。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像素定义块具有第一像素定义开口op,第一像素定义开口op可以暴露出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511a。第一像素定义开口op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圆环形状。相邻第一像素定义块不连接,相邻第一像素定义块之间存在透光区,可以给第一显示区下方的感光传感器(例如,屏下摄像头)提供光通道。在本示例中,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可以吸收杂散光,以降低衍射影响。通过设置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可以降低衍射,优化屏下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014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定义层515可以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定义开口,暴露出多个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第二像素定义层515可以是透明且连续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像素定义层514和第二像素定义层515可以通过不同步骤依次制备形成。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第二像素定义层可以与第一像素定义层采用相同的黑材料,并同步制备。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像素定义层514和第二像素定义层515可以采用聚酰亚胺、亚克力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
[014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显示区a1的两个同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511a电连接到第二导电线252,以通过第二导电线252和第一连接电极501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2的两个同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511b电连接到第三连接电极503,以通过第三连接电极503和第二连接电极502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4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导电线251可以从第二显示区a2延伸到第一显示区a1。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导电线251可以通过第五绝缘层35上开设的过孔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导电线251可以通过第六绝缘层36和第七绝缘层37上开设的过孔(例如,第三过孔k3)与两个同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导电线252可以通过第六绝缘层36上开设的过孔与第一连接电极501电连接,以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第一显示区a1的第二导电线252可以通过第七绝缘层37上开设的过孔与两个同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例如,阳极512a)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元件的导电线与电连接相邻两个同第一发光元件的连接线可以为一体结构。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两个连接走线层排布连接线和导电线,可以实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连接,还可以实现相邻同发光元件的电连接,便于走线排布。
[014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任一有机发光层可以包括叠设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例如,第二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层512b形成在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定义层515的第二像素定义开口内,第一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层512a形成在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像素定义层514的第一像素定义开口内。有机发光层可以
与发光元件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元件的阴极形成在第一像素定义层514上,与有机发光层512a连接,第二发光元件的阴极形成在第二像素定义层515上,与有机发光层512b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的阴极层和第二显示区a2的阴极层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阴极层可以为透明阴极,例如可以采用ito或izo等透明导电材料制备。在本示例中,发光元件可以通过透明阴极从远离衬底基板一侧出光,实现顶发射结构。
[0145]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像素定义层和第二像素定义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隔垫柱(ps)层,隔垫柱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多个第一隔垫柱53、以及位于第二显示区a2的多个第二隔垫柱5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隔垫柱53的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隔垫柱52的密度。
[0146]
图14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第一显示区a1内,第一隔垫柱53可以设置在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第一隔垫柱53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如图12所示,在第二显示区a2内,第二隔垫柱52可以设置在相邻发光元件之间。第二隔垫柱52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隔垫柱的密度,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光透过率。
[0147]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阴极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封装层54。封装层54可以包括叠设的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和第三封装层。第一封装层采用无机材料,第二封装层采用有机材料,第三封装层采用无机材料,覆盖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一些示例中,封装层可以采用无机/有机/无机/有机/无机的五层结构。
[0148]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封装层54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触控结构层61。例如,触控结构层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封装层54上的桥接层、触控绝缘层、触控层和保护层。例如,触控层可以包括触控电极,桥接层可以包括连接触控电极的连接电极。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4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触控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彩膜结构层。彩膜结构层可以包括:设置在触控结构层上的黑矩阵(bm,black matrix)702、多个彩滤光单元701以及保护(oc,over coat)层703。多个彩滤光单元701可以包括:同层设置且周期性排列的红滤光单元、绿滤光单元和蓝滤光单元。黑矩阵702设置在相邻滤光单元之间的间隙区域。保护层703可以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备。彩膜结构层的彩滤光单元可以分别与发光结构层的发光元件一一对应,以使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过对应的彩滤光单元射出。在本示例中,第一显示区a1的黑矩阵702具有镂空区域,以实现透光,从而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本示例性实施例将彩膜结构层直接形成在触控结构层上,可以使得显示基板更薄且柔性更佳,而且可以提高出光效率,降低功耗。
[015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显示区的同第三发光元件无需电连接,多个第三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三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三显示区的剖面结构与第二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类似,故于此不再赘述。
[0151]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在第一显示区a1去掉了第一柔性材料层302、第一无机材料层303、半导体层、第二绝缘层32、第一导电层、第三绝缘层33、第二导电层、第四绝缘层34和第三导电层,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而且,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备
的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来排布导电线和连接线,可以便于走线排布,并提高第一显示区a1的光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a1采用黑且非连续的第一像素定义层,不仅可以提供透光通道,而且可以吸收杂散光,降低衍射影响,提高第一显示区下方的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0152]
图1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的另一局部走线示意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第二显示区a2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相对两侧。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可以关于第一显示区a1在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大致对称。下面以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一显示区a1之间的走线为例进行说明。
[015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11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电路12与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在第二显示区a2内,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同一列的第二像素电路12与同一条第二数据线dl2电连接。与同一列第二像素电路12电连接的第二数据线dl2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至第三显示区a3,与第三显示区a3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电连接。
[0154]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dl1a和第二子数据线dl1b。第一子数据线dl1a和第二子数据线dl1b通过数据连接线dl1c电连接。第一子数据线dl1a在第二显示区a2内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11电连接,并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至第三显示区a3,在第三显示区a3与数据连接线dl1c电连接。第二子数据线dl1b在第三显示区a3内与一列第三像素电路13电连接,并与数据连接线dl1c电连接。数据连接线dl1c位于第三显示区a3,并沿第一方向x延伸,实现第一子数据线dl1a和第二子数据线dl1b的电连接。
[0155]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数据线dl1a和第二子数据线dl1b可以为同层结构,数据连接线dl1c可以位于第一子数据线dl1a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例如,第一子数据线dl1a和第二子数据线dl1b可以位于第三导电层,数据连接线dl1c可以位于第一连接层。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56]
关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其余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0157]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三显示区a3实现对第一数据信号的传输,可以避免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之间的间隙排布过密的走线,有利于走线的合理布局。
[0158]
图16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另一局部走线示意图。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二显示区a2包括: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显示区a1的相对两侧。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二子显示区a22可以关于第一显示区a1在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大致对称。下面以第一子显示区a21和第一显示区a1之间的走线为例进行说明。
[0159]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像素电路11与数据线dl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2的第二像素电路12与数据线dl电连接。数据线dl在第二显示区a2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11和第二像素电路12电连接。数据线dl可以分时提供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例如,行驱动电路可以产生提供给奇数行像素电路的驱动信号,使得奇数行像素电路(例如,第一像素电路)利用第一数据信号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发光;行驱动电路产生提供给偶数行像素电路的驱动信号,使得偶数行像素电路(例如,第二像素电路)利
用第二数据信号驱动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如此一来,利用一条数据线可以分时控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发光。
[0160]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a2的数据线dl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第三显示区,并与第三显示区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
[016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像素电路11与第一发光元件21之间电连接的多条导电线25的长度可以大致相同。例如,远离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像素电路11与靠近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发光元件21通过导电线电连接,远离第二显示区a2的第一发光元件21与靠近第一显示区a1的第一像素电路11通过导电线电连接。然而,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016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数据线分时提供第一数据信号和第二数据信号,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发光元件与第三显示区内的相同列的第三发光元件的数据信号一致,从而确保第一像素电路从第一显示区移出之后的显示效果与第一像素电路保留在第一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大致相同。
[0163]
关于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其余结构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0164]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
[0165]
图1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基板91以及位于远离显示基板91的显示结构层的出光侧的感光传感器92。感光传感器92在显示基板9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1存在交叠。
[0166]
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基板91可以为柔性oled显示基板、qled显示基板、micro-led显示基板、或者mini-led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0167]
本公开中的附图只涉及本公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即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0168]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通过导电线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一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二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数据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同一条数据线电连接,所述同一条数据线分时提供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与第二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提供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线提供所述第二数据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行第一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行第二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多行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多行第二像素电路间隔排布,每行第一像素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每行第二像素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同一条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同一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小于或等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多个第三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三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三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与发出相同颜光的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面积之比大
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8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椭圆形或圆形,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阳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六边形或五边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分辨率大致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并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间隙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内的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和第二子数据线;所述第一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与一列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三显示区,在所述第三显示区通过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线在所述第三显示区与一列第三像素电路电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元件被划分为多个发光元件组,每个发光元件组内的发光元件配置为发出相同颜光;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组包括多个子发光元件组,所述多个子发光元件组中的至少一个子发光元件组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的阳极通过连接线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或者,与同一个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条数据线被划分为多个连接线组,每个连接线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且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连接线;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组包括:绿发光元件组、红发光元件组、以及蓝发光元件组;与所述绿发光元件组电连接的多条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与所述红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个连接线组中的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与所述蓝发光元件组连接的多个连接线组中的相邻连接线组的连接线延伸方向交叉。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采用透明导电材料。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黑的第一像素定义层,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
一发光元件的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层包括相互独立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像素定义块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块具有暴露出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的阳极的第一像素定义开口。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圆环状。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所述感光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显示区存在交叠。

技术总结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以及多个第二像素电路。衬底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二显示区。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一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光,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配置为利用第二数据信号驱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光。其中,第一数据信号不同于第二数据信号。同于第二数据信号。同于第二数据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

王亚薇 李付强 张振宇 杨明 张震 张晨阳 徐传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8.20

技术公布日:

2023/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61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元件   像素   电路   多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