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座椅。


背景技术:



2.高铁、飞机、公交等是载客量较大的交通工具,在这些交通工具内乘客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人员密度大,当其中有乘客携带传染性病菌时,容易导致乘客间交叉感染,而现有的交通工具缺乏减少乘客交叉感染的功能,都是戴口罩以进行预防,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长时间佩戴舒适度较差,且长时间乘坐车辆时就必然需要就餐、喝水这时候不得不摘下口罩,乘客如果在这个时候的咳嗽或者打喷嚏在狭窄的密闭车厢内就大大的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3.而且现有的负压吸气消毒装置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很难实现对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进行有效收集,原因有三。原因一是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负压气流不能太强,太强的气流会导致乘客不舒适甚至无法呼吸;原因二是人体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瞬时气流是非常强的甚至超过12级台风,显然负压气流达到这种情况乘客是不舒适甚至无法呼吸的同时现有的负压吸气消毒装置在负压气流低于这种情况时很难对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流进行有效约束、无法实现对夹带在该气流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有效收集。原因三是人体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瞬时气流是非常强的,其气流会在现有的负压吸气消毒装置的吸气口中反弹回来,在空气中扩散开、形成交叉感染源。
4.还有人体打喷嚏或咳嗽相对于平常的说话、自然缓和呼吸等产生的细菌或病毒的浓度要高很多,其致病性强、环境危害大。
5.再有,高铁、飞机、公交等交通工具的车厢由于要满足乘客的安全、舒适等乘坐要求对座椅间距、座椅结构、能源布置等均有相应的标准。这些标准和运营的经济性综合决定了前后排的座椅间距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这种间距要求、确定了医疗机构中常用的大吸气口负压结构在车厢中很难适用,在开敞的环境中大吸气口可以使用大吸气口的纵深距离与大吸气口的大空间对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气流进行缓冲而在狭窄的车厢内这种条件无法存在。
6.综合以上可知,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如何对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流进行有效约束、实现对夹带在该气流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有效收集是一个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一种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减少乘客交叉感染几率的乘客座椅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乘用车座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乘用车座椅,包括靠背部和承坐部,所述靠背部后侧上部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与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口鼻部正对;所述承坐部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吸附部与风
机之间连接有风管;所述吸附部为腔体结构,当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或咳嗽时腔体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阻挡/缓冲并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粘附收集于腔体结构的内壁上、以避免气流中夹带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中设置有负压吸气口,用于对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脱落的飞沫进行收集;所述负压吸气口还连接着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结构中连接设置有消毒巾,当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或咳嗽时消毒巾用于对气流进行阻挡/缓冲并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粘附收集于消毒巾上以避免气流中夹带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
10.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
11.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气口为均衡分布在腔体结构中的多个负压吸气口。
12.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消毒巾为活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部的侧面还设置有卷帘或拉帘。
14.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巾为含有消毒剂的纺织物或毛皮。
15.进一步的,所述消毒剂为胍类手消毒剂、季胺盐类手消毒剂、凝胶消毒剂或硫酸铜。
16.进一步的,所述纺织物的正面具有蓬松状的纤维丝。
17.进一步的,所述卷帘或拉帘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透气孔。
18.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9.1、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减少乘客交叉感染几率的问题特别是现有的负压吸气消毒装置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无法对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流进行有效约束并有效收集夹带在该气流中的细菌、病毒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粘附的方法进行解决,人体通过打喷嚏、咳嗽产生的细菌或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由于在肺与呼吸道环境中其体表通常会带有一层粘黏性较强的蛋白,这种蛋白遇到物体就很容易粘附在物体表面上;因此根据这一原理采用了吸附部;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部为腔体结构,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流遇到腔体结构的阻挡后会沿着腔体结构的内壁扩散开这样不仅降低气流流速还让气流与腔体结构的内壁充分接触,夹带在该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由于自身的粘黏性而粘附在腔体结构的内壁、避免夹带在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同时腔体结构就是一个凹陷结构,乘客的手部或衣物就不容易与腔体结构内部接触;这些都有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作用。
21.3、腔体结构中粘接设置有消毒巾,消毒巾优选采用纺织物的正面具有蓬松状的纤维丝;消毒巾用于对气流进行缓冲和收集,当乘客对着蓬松状的纤维丝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打喷嚏或者咳嗽产生的气流受到蓬松状纤维丝的阻挡、蓬松状纤维丝的柔性缓冲不仅使得该气流降速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该气流的反弹;同时由众多纤维丝构成巨大的表面积,为细菌或病毒的附着制造了条件使细菌或病毒得到最大限度的粘附收集、避免夹带在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
22.4、通过设置消毒巾,消毒巾中含有消毒剂,可以通过胍类手消毒剂、季胺盐类手消毒剂、凝胶消毒剂或硫酸铜进行杀毒以实现细菌或病毒粘附后即时杀灭。
23.5、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结核杆菌很容易传播但结核杆菌对紫外线敏感,腔体结构中设置紫外线灭菌灯可以通过反光或聚光的方式使紫外线不对乘客伤害仅对腔体结构内进行灭菌、消杀、能有效防止结核杆菌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的交叉感染。
24.6、腔体结构与消毒巾活动连接;消毒巾属易耗件甚至一次性用品需要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为粘接容易更换。
25.7、通过在靠背部的侧面还设置有卷帘或拉帘,卷帘或拉帘是柔性的编制物在不影响乘客彼此之间通行、让座的情况下减少了左右相邻乘客之间的交叉感染影响。
26.8、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通过气流进行热交换避免局部冷热不均是非常重要的空气环境需求,高铁、长途大巴一般会通过车厢顶部送分进行热交换、通过在卷帘或拉帘的上半部分设置透气孔既能减少相邻乘客之间的交叉感染又保障了冷热交换的空气环境需求。
27.9、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中设置有负压吸气口,所述负压吸气口还连接着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呼吸系统产生的细菌或病毒其体表通常会带有一层粘黏性较强的蛋白,这种粘黏性蛋白脱离人体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干裂从而失去粘黏性,失去粘黏性的细菌或病毒很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脱落后的细菌或病毒不会受到打喷嚏或者咳嗽这种强气流的影响,所述负压吸气口在比较轻微的负压情况下就能对脱落后的细菌或病毒进行收集,收集后进入除菌装置进行无害处理;同时均衡分布在腔体结构中的多个负压吸气口均匀的分布在腔体结构中,在腔体结构对打喷嚏、咳嗽产生的气流进行在腔体结构内的阻挡、扩散、缓冲的同时进行负压收集,在腔体结构中任何部位都能实现减少气流反弹情况下最大限度负压收集;还有所述负压吸气口还连接着除菌装置能够对乘客周围的空气进行收集与净化达到了1+1》2的效果,解决了常规负压装置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很难实现对乘客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进行有效收集的问题,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且具备实用性,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解决但是一直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且成本低可实用性好,适用于飞机、轮船、大巴等各种场所。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乘用车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吸附部3的放大示意图。
30.图3为乘用车座椅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进气部、风机和除菌装置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进气部、风机和除菌装置组合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乘用车座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3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36.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乘用车座椅,包括靠背部1和承坐部2,所述靠背部1后侧上部设置有吸附部3;所述吸附部3与靠背部1后面一位乘客口鼻部正对;所述承坐部2底部设置有风机4,所述吸附部3与风机4之间连接有风管5,本实施例中的吸附部3为腔体结构中的矩形腔体,当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3打喷嚏或咳嗽时腔体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阻挡/缓冲并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粘附收集于腔体结构的内壁上、以避免气流中夹带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所述吸附部3的腔体结构中设置有负压吸气口11,用于对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脱落的飞沫进行收集;所述负压吸气口11还连接着除菌装置6,所述除菌装置6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本发明通过粘附的方法进行解决,人体通过打喷嚏、咳嗽产生的细菌或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由于在肺与呼吸道环境中其体表通常会带有一层粘黏性较强的蛋白,这种蛋白遇到物体就很容易粘附在物体表面上,因此根据这一原理采用了吸附部;同时腔体结构就是一个凹陷结构,乘客的手部或衣物就不容易与腔体结构内部接触,通过设立提示标志、或者盖子能防止乘客的手部或衣物误入腔体结构内部,这些都有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作用;还有,腔体结构较大、几乎占据了靠背部1后侧上部的全部面积,靠背部1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产生的气流自然而然就会进入腔体结构内;再有,负压吸气口11在腔体结构中占比很小、腔体结构内壁绝大部分用作对细菌或病毒进行粘附,这会使打喷嚏、咳嗽产生的细菌或病毒最大限度的被腔体结构内壁粘附。
37.图2中,腔体结构中粘接设置有消毒巾12,消毒巾12用于对气流进行缓冲和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当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时,消毒巾12粘附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以避免有害细菌或病毒向吸附部外扩散;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下方设置有一负压吸气口11,用于对消毒巾12上脱落的细菌或病毒进行负压收集;所述负压吸气口11还连接着除菌装置6,所述除菌装置6与风机4的排风口连接。消毒巾优选采用纺织物的正面具有蓬松状的纤维丝;消毒巾用于对气流进行缓冲和收集,当乘客对着蓬松状的纤维丝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打喷嚏或者咳嗽产生的气流受到蓬松状纤维丝的阻挡由于蓬松状纤维丝的柔性缓冲使得该气流不仅缓冲、降速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该气流的反弹;同时由众多纤维丝构成巨大的表面积,为细菌或病毒的附着制造了条件使细菌或病毒得到最大限度的粘附收集、避免夹带在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
38.优选的,可以通过胍类手消毒剂、季胺盐类手消毒剂、凝胶消毒剂或硫酸铜进行杀毒以实现细菌或病毒粘附后即时杀灭;呼吸系统产生的细菌或病毒其体表通常会带有一层粘黏性较强的蛋白,这种粘黏性蛋白脱离人体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干裂从而失去粘黏性,失去粘黏性的细菌或病毒很容易从附着物体上脱落,对于脱落的细菌或病毒,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下方设置有一负压吸气口通过负压吸气口进行收后再通过除菌装置6进行无害处理;人体毛发和衣服上也可能携带细菌或病毒,时间久了毛发和衣物上携带的细菌或病毒也可能从毛发和衣服上脱离后漂浮在空气中,这个时候负压吸气口也可以将漂浮在空气中的细菌或病毒进行收集并消毒处理。本发明不同于常用的负压装置,常用的负压装置由于只单独采用负压装置进行气流约束与收集,喷嚏或者咳嗽会产生瞬时强气流相当于12级台风,要能约束并收集该瞬时强气流、负压装置需要较大的风力,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乘客受不了如此气流甚至无法呼吸;这时如果负压装置产生的气流低于喷嚏或者咳嗽会产生瞬时强气流会导致喷嚏或者咳嗽产生的瞬时强气流从负压装置的吸气口反弹
一部分;还有,医疗机构中常用的大吸气口负压结构利用大吸气口的纵深距离和大吸气口的大空间对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气流进行顺着气流方向的缓冲与收集能够对喷嚏或者咳嗽会产生瞬时强气流进行有效约束与收集但是高铁、飞机、公交等交通工具的座椅受间距的影响在狭窄的车厢内这种大吸气口、大空间间距的条件无法存在。因此这个是常用的负压装置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由于配合采用了蓬松状的纤维丝消毒巾对大部分细菌或病毒进行粘附并即时杀灭,时间久了后粘附细菌或病毒可能会脱落,对于这种情况采用负压吸气口来配合使用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达到了1+1》2的效果,解决了常规负压装置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无法有效收集喷嚏或者咳嗽产生的瞬时强气流的技术问题,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且具备实用性,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想解决但是一直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39.腔体结构的阻挡粘附作用:打喷嚏、咳嗽气流是呈团状的高速气流,该气流在粘附腔室内壁的阻挡作用下沿着阻挡内壁扩散开,不仅降低气流流速还让气流与粘附腔室的内壁充分接触,为最大限度的粘附收集制造了条件。
40.优选的,所述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结核杆菌很容易传播但结核杆菌对紫外线敏感,腔体结构中设置紫外线灭菌灯可以通过反光或聚光的方式使紫外线不对乘客伤害仅对腔体结构内进行灭菌、消杀、能有效防止结核杆菌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的交叉感染。
41.优选的,所述负压吸气口11为均衡分布在腔体结构中的多个负压吸气口。
42.优选的,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消毒巾12为活动连接。消毒巾12需要频繁更换甚至消毒巾12为一次性使用品,消毒巾12粘连在腔体结构上方便消毒巾的更换。
43.优选的,通过纺织物或毛皮阻挡人员咳嗽及喷嚏喷出的含病原体的气流,并利用纺织物或毛皮中的消毒剂杀灭附着在纺织物或毛皮上的病原体。通过呼吸产生的病毒及细菌具有较强的粘附特性,一粘附在纺织物或毛皮上短时间内就不会脱落,同时粘附在纺织物或毛皮上的病毒或细菌会被纺织物或毛皮中的消毒剂可靠杀灭。具体实施中,纺织物可以选用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纺织物,毛皮为人造毛皮。
44.通过将含有消毒剂的纺织物或毛皮置于人员座位前方即吸附部与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口鼻部正对,又由于所述腔体结构面积够大,在人员咳嗽或打喷嚏时,咳嗽或打喷嚏喷出的含病原体的气流自然就会喷洒在含有消毒剂的纺织物或毛皮上,纺织物或毛皮将气流中含有的病毒或细菌沾附住,并利用消毒剂杀灭。如此,通过该纺织物或毛皮能极大的减小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病毒或细菌向吸附部外传播,可起到良好的防交叉感染的作用。
45.所述乘用车座椅还包括除菌装置6,所述除菌装置6可以设置在吸附部3与风机4之间的气流路径上,所述除菌装置6还可以与风机4的排风口连接。本实施例中除菌装置6直接与风机4的排风口连接,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除菌装置6还可通过管道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
46.本实施例中风机4设置于承坐部的底部,对现有座椅结构的改动小,且便于风机及除菌装置的安装;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风机还可设置在座椅的其它部位,或者可以设置车厢底板上。
47.本实施例中的除菌装置6采用过滤式除菌装置,过滤式除菌装置的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病菌过滤芯,外壳的壳盖上设置有排风孔7,经过滤除菌后的清洁空气直
接从排风孔7排出;外壳的壳盖可拆卸,便于更换过病菌过滤芯;当然过滤式除菌装置也可整体更换。当然现有技术中除了具有过滤式除菌装置外,还有高温杀灭式除菌装置、等离子杀灭式除菌装置等除菌装置,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48.本实施例中乘用车座椅,乘客坐在座椅上后开启风机,座椅靠背部上的吸附部产生负压,从而使乘客呼出的气体和其周围的气体被吸入吸附部,然后气流经过除菌装置除菌后排出;由于本新型座椅能及时的对乘客呼出的气体进行除菌处理,使得能起到防止交叉感染的作用,能降低或消除交通工具内人员密集情况下交叉感染的风险。
49.优选的,所述靠背部的侧面还设置有卷帘或拉帘。
50.优选的,当采用卷帘时,靠背部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前侧或后侧相邻座椅上卷帘的连接部9,连接部9可以为挂钩或插扣等结构,同时卷帘的边部设置有与连接部9配合的对接部10;本实施例中连接部9为挂钩,对接部10为矩形环。当然连接部9和对接部10的结构还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形式。实际上,在具体实施中卷帘8采用拉帘等同替换效果更好,其结构能更简单且更节省空间,更适用于现有的座椅的直接改装。本改进通过在靠背部侧面设置拉帘或卷帘,通过将拉帘或卷帘挂在前后座椅之间,能将乘客相互分隔,对每位乘客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提高防交叉感染效果;且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还能进一步提高将乘客呼出气体抽入座椅上吸附部的效果,防止负压气流产生的交叉影响,能更好的对乘客周围气体进行灭菌处理。在拉帘或卷帘还不能起着使乘客相互分隔的作用时即乘客在刚进入座位拉帘或卷帘还没有打开或即将离开座位拉帘或卷帘已经打开时、风机4应该不开启,在拉帘或卷帘起着使乘客相互分隔的作用时风机4应该开启。当然乘客离开座位要在车厢内走动时须佩戴口罩。
51.需要说明的是,人体打喷嚏或咳嗽相对于平常的说话、自然缓和呼吸等产生的细菌或病毒的浓度要高很多,其致病性强、环境危害大。病原体有多种传播途径,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解决空气传播途径显得重要;在人员密集的狭窄的密闭车厢内解决人体打喷嚏或咳嗽的传播途径尤为重要,本发明通过粘附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传播途径;本发明还通过负压吸气消毒的方式解决了脱离粘附或漂浮在空气中的病毒或细菌的传播问题;这样车厢内包括空气环境在内的整体环境是比较安全、健康的。当然本发明不能代替口罩但在不得不摘下口罩比如吃饭、喝水或者长时间戴口罩不舒服的时候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健康的环境;在戴口罩时由于本发明产生的环境安全、减少了接触传播的交叉感染风险。
52.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设计在拥挤的候车区、餐饮区及会议区等人流拥挤的环境仍旧适用。
53.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4.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乘用车座椅,包括靠背部和承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后侧上部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与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口鼻部正对;所述承坐部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吸附部与风机之间连接有风管;所述吸附部为腔体结构,当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或咳嗽时腔体结构用于对气流进行阻挡/缓冲并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粘附收集于腔体结构的内壁上、以避免气流中夹带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中设置有负压吸气口,用于对腔体结构的内壁上脱落的飞沫进行收集;所述负压吸气口还连接着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结构中连接设置有消毒巾,当靠背部后面一位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或咳嗽时消毒巾用于对气流进行阻挡/缓冲并收集夹带在气流中的有害细菌或病毒,气流中的细菌或病毒粘附收集于消毒巾上以避免气流中夹带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向腔体结构外扩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结构中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口为均衡分布在腔体结构中的多个负压吸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消毒巾为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的侧面还设置有卷帘或拉帘。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巾为含有消毒剂的纺织物或毛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剂为胍类手消毒剂、季胺盐类手消毒剂、凝胶消毒剂或硫酸铜。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物的正面具有蓬松状的纤维丝。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用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或拉帘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乘用车座椅,包括靠背部和承坐部,其所述靠背部后侧设置有吸附部;所述承坐部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吸附部与风机之间连接有风管,所述吸附部为腔体结构,腔体结构中粘接设置有消毒巾,消毒巾用于对气流进行缓冲和收集,当乘客对着吸附部打喷嚏时,消毒巾粘附收集飞沫以避免气流向吸附部外扩散;所述吸附部的腔体结构下方设置有一负压吸气口,用于对消毒巾上的脱落飞沫进行收集;所述负压吸气口还连接着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与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与风机的排风口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

陈得兴 陈治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陈得兴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2/1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1:3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5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流   所述   结构   细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