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护肩枕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颈护肩枕头。


背景技术:



2.睡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人体身心健康,而睡眠环境会对人体的睡眠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睡眠环境逐步开始重视,枕头的舒适度是睡眠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现有的高低枕多采用记忆棉或乳胶等材料制成,由于上述材料具有强度较低,拉伸压缩变形量小等特点,将上述材料制备高低枕时需要对枕头进行整体填充。这导致高低枕与人体接触的部分热量散失较为困难,使用者在使用上述高低枕的过程中容易出汗,进而影响使用的舒适性。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一种网格结构枕头,因其功能缓解颈椎问题而越来越受到大众喜欢,但由于回弹力较差,容易出现凹塌的现象,不能为头部和颈部提供支撑,而且影响对枕头的高度要求;除此之外,还不能为肩部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包括枕套和枕芯,枕套包括头脑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所述颈部支撑区位于头脑部支撑区的前端中间,而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分别位于头脑部支撑区前端的左、右侧,所述左侧卧支撑区与颈部支撑区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左肩避让区,所述右侧卧支撑区与颈部支撑区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右肩避让区,所述头脑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均贯穿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排气孔,该排气孔呈六边形状,所述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的部分区域以及头脑部支撑区的全部区域下方形成有一空腔,所述枕芯嵌装在该空腔内。
5.进一步地,所述头脑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为一体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头脑部支撑区与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曲线式的平滑过渡表面。
7.进一步地,所述颈部支撑区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所述左侧卧支撑区和右侧卧支撑区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
8.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边缘设有包边,所述包边的上侧边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的底部边缘连接,该包边与枕套为一体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枕芯由若干丝圈混编而成,丝圈为空心结构的丝圈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枕套分区形成头脑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其中受力较重的区域,即头脑部支撑区以及
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的后部分区域,配合枕芯为枕套提供支撑作用,避免枕套出现凹塌现象,其中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的前部分区域弹性值相较于后部分区域较低,以实现枕头与颈部、肩部接触的枕面更贴合人体设计,使用枕头时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枕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枕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枕套和枕芯的拆分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枕套和枕芯的连接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枕套和枕芯的截面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8.图中:枕套1、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左肩避让区15、右肩避让区16、排气孔101、空腔102、枕芯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1.如图1至7所示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包括枕套1和枕芯2,枕套1包括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颈部支撑区12位于头脑部支撑区11的前端中间,而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分别位于头脑部支撑区11前端的左、右侧,左侧卧支撑区13与颈部支撑区12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左肩避让区15,右侧卧支撑区14与颈部支撑区12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右肩避让区16,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均贯穿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排气孔101,该排气孔101呈六边形状,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部分区域以及头脑部支撑区11的全部区域下方形成有一空腔102,枕芯2嵌装在该空腔102内。
22.本实施例中,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为一体结构。
23.本实施例中,头脑部支撑区11与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曲线式的平滑过渡表面。
24.本实施例中,颈部支撑区12的水平高度高于头脑部支撑区11,左侧卧支撑区13和右侧卧支撑区14的水平高度高于头脑部支撑区11。
25.本实施例中,空腔102的边缘设有包边103,包边103的上侧边与头脑部支撑区11、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底部边缘连接,该包边103与枕套1为一体结构。
26.本实施例中,枕芯2由若干丝圈混编而成,丝圈为空心结构的丝圈体。
2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通过将枕套1分区形成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其中受力较重的区域,即头脑部支撑区11以及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后部分区域,配合枕芯2为枕套1提供支撑作用,避免枕套出现凹塌现象,其中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前部分区域弹性值相较于后部分区域较低,以实现枕头与颈部、肩部接触的枕面更贴合人体设计,使用枕头时更为舒适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1)和枕芯(2),枕套(1)包括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所述颈部支撑区(12)位于头脑部支撑区(11)的前端中间,而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分别位于头脑部支撑区(11)前端的左、右侧,所述左侧卧支撑区(13)与颈部支撑区(12)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左肩避让区(15),所述右侧卧支撑区(14)与颈部支撑区(12)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右肩避让区(16),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均贯穿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排气孔(101),该排气孔(101)呈六边形状,所述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部分区域以及头脑部支撑区(11)的全部区域下方形成有一空腔(102),所述枕芯(2)嵌装在该空腔(1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与颈部支撑区(12)、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曲线式的平滑过渡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支撑区(12)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所述左侧卧支撑区(13)和右侧卧支撑区(14)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2)的边缘设有包边(103),所述包边(103)的上侧边与所述头脑部支撑区(11)、左侧卧支撑区(13)、右侧卧支撑区(14)的底部边缘连接,该包边(103)与枕套(1)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由若干丝圈混编而成,丝圈为空心结构的丝圈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颈护肩枕头,包括枕套和枕芯,枕套包括头脑部支撑区、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所述颈部支撑区位于头脑部支撑区的前端中间,而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分别位于头脑部支撑区前端的左、右侧,所述左侧卧支撑区与颈部支撑区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左肩避让区,所述右侧卧支撑区与颈部支撑区之间形成呈凹陷的右肩避让区,其中颈部支撑区、左侧卧支撑区、右侧卧支撑区的前部分区域弹性值相较于后部分区域较低,以实现枕头与颈部、肩部接触的枕面更贴合人体设计,使用枕头时更为舒适。使用枕头时更为舒适。使用枕头时更为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

傅锡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傅锡煊

技术研发日:

2022.09.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8:3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50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颈部   脑部   所述   枕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