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


背景技术:



2.窗是建筑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建筑中,将窗台设置成向上翻折的方式,人们在打开过程中不会瞬间被雨水淋湿,且打开后窗体还具有挡雨的功能,阻止雨水进入室内,保持室内外的空气流通,还兼具美观的特点。
3.但是现有的上翻式窗中,窗体与框台的转动连接处会存在间隙,雨水会通过该间隙落入至窗体上,并渗透至窗体的内部,甚至流入室内,窗体在使用时间久后,容易造成窗体边框的腐蚀,影响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以解决目前上翻式窗在转动连接处依然存在雨水渗漏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提供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顶部设有转接框条;窗体,其上具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接框条外侧的上窗框,以使所述窗体能够沿其转动连接处向上翻转,所述转接框条上具有靠近于所述上窗框的防水挡条,所述防水挡条朝所述上窗框倾斜凸伸。
7.相比现有技术,本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外侧转动连接的方式以及在转动连接处设置防水挡条,使得窗体在向上翻转后,防水挡条阻挡雨水流入至窗体与外框架之间的连接间隙,有效防止渗透,并且,将防水挡条倾斜设置在外框架上,雨水被阻挡在防水挡条上后,沿防水挡条上的倾斜面向下流动,避免雨水在防水挡条上淤积,在增大挡雨面积的同时,还提高了排水效率,且在天晴以后可快速蒸发积水,防止青苔滋生及外框架腐蚀。
8.可选地,所述转接框条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上窗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当所述窗体向下翻转并合拢于所述外框架时,所述上窗框背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抵靠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上。
9.可选地,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缓冲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上。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垫上具有朝所述窗体凸伸的弧形缓冲面。
11.可选地,所述上窗框与所述转接框条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缓冲垫,当所述窗体向下翻转并合拢于所述外框架时,所述第二缓冲垫抵靠于所述第一侧边上,且所述防水挡条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垫抵靠位置的上方。
12.可选地,所述上窗框上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缓冲垫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上。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垫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垫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的中部设有缓冲空腔。
15.可选地,所述防水挡条的凸伸倾角为15
°
~30
°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提供的上窗框与转接框条连接时的截面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2.附图标号说明:
23.100外框架、110转接框条、111第一侧边、112第二侧边、113第一卡槽、120防水挡条;
24.200窗体、210上窗框、211第二卡槽;
25.300第一缓冲垫;
26.400第二缓冲垫;
27.510弧形缓冲面、520垫座、530缓冲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进行说明。
32.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包括外框架100及窗体200,外框架100整体呈方框形状,其顶部设有转接框条110,窗体200与外框架100的内框尺寸相适配,其顶部具有上窗框210,上窗框210转动连接在转接框条110上,其转动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合页连接或其他转动连接方式,使得窗体200能够沿着上窗框210的转动连接处向上翻折,从而处于打开状态。转接框条110上具有防水挡条120,防水挡条120设置在靠近上窗框210
的位置并位于上窗框210的上方,用于挡住上窗框210转动连接转接框条110时所产生的间隙,以避免雨水从该间隙中渗流到窗体200甚至室内。防水挡条120朝上窗框210倾斜凸伸,即向下倾斜,以更好地挡住上述间隙,并且利用这种房檐式结构排水,有效避免雨水淤积。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外侧转动连接的方式以及在转动连接处设置防水挡条120,使得窗体200在向上翻转后,防水挡条120阻挡雨水流入至窗体200与外框架100之间的连接间隙,有效防止渗透,并且,将防水挡条120倾斜设置在外框架100上,雨水被阻挡在防水挡条120上后,沿防水挡条120上的倾斜面向下流动,避免雨水在防水挡条120上淤积,在增大挡雨面积的同时,还提高了排水效率,且在天晴以后可快速蒸发积水,防止青苔滋生及腐蚀外框架100。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转接框条110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111和第二侧边112,其中第二侧边112长于第一侧边111并向下凸伸,上窗框210转动连接在第一侧边111上,此时窗体200在外框架100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外框架100的外侧壁上,使得窗体200能够沿着转动连接处做最大范围的转动,提高窗的打开度。
35.其中,第二侧边112朝向第一侧边111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300,当窗体200向下翻转并合拢在外框架100时,上窗框210背向第一侧边111的一侧抵靠在第一缓冲垫300上,减少了上窗框210闭合在转接框条110上时的冲击,避免上窗框210与转接框条110直接碰撞造成损坏。
36.进一步地,第二侧边112朝向第一侧边111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113,第一缓冲垫300卡设在第一卡槽113上,方便第一缓冲垫300安装在转动框条上,且易于更换。具体地,第一卡槽113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卡边组成,两个卡边的凸伸边缘具有相互靠近翻折的翻边,第一缓冲垫300上具有垫座520,垫座520的两侧设有与两个翻边相卡合的扣槽,使得第一缓冲垫300扣合安装在第一卡槽113上。
37.再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垫300上还具有弧形缓冲面510,弧形缓冲面510朝窗体200凸伸,处于窗体200的合拢方向上,用于与窗体200上的上窗框210直接接触,弧形缓冲面510通过自身的挤压形变以降低上窗框210的冲击。
38.此外,参阅图3,上窗框210与转接框条110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缓冲垫400,当窗体200向下翻转并合拢在外壳架时,第二缓冲垫400抵靠在第一侧边111上,降低上窗框210对第一侧边111的冲击作用,且防水挡条120位于第二缓冲垫400抵靠位置的上方,阻挡雨水进入到第二缓冲垫400上,提高第二缓冲垫4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采用第一缓冲垫300与第二缓冲垫400相结合的方式,在上窗框210的两侧均设置缓冲结构,防止了上窗框210在开闭时产生冲击,延长了窗体200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保护窗体200上的玻璃板,即使在大力闭合的情况下也不易损坏。
39.其中,第二缓冲垫400的结构与第一缓冲垫300的结构相同,上窗框210上具有第二卡槽211,第二缓冲垫400通过其上的垫座520卡设在第二卡槽211上,从而在第二卡槽211上拆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垫300和第二缓冲垫400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以及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降低窗体200在开合时的碰撞冲击。
40.在上述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垫300和第二缓冲垫400的中部设有缓冲空腔530,缓冲孔腔530能够改善第一缓冲垫300以及第二缓冲垫400的弹性形变能力,增
强缓冲作用。
4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防水挡条120的凸伸倾角为15
°
~30
°
,在保持有效遮挡面积的同时使防水挡条120具备排水功能,满足本实用新型中挡水的设计要求。
4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顶部设有转接框条;窗体,其上具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接框条外侧的上窗框,以使所述窗体能够沿其转动连接处向上翻转,所述转接框条上具有靠近于所述上窗框的防水挡条,所述防水挡条朝所述上窗框倾斜凸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框条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上窗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垫,当所述窗体向下翻转并合拢于所述外框架时,所述上窗框背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抵靠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缓冲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上具有朝所述窗体凸伸的弧形缓冲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框与所述转接框条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第二缓冲垫,当所述窗体向下翻转并合拢于所述外框架时,所述第二缓冲垫抵靠于所述第一侧边上,且所述防水挡条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垫抵靠位置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窗框上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缓冲垫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垫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垫的中部设有缓冲空腔。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挡条的凸伸倾角为15
°
~3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防水结构的上翻窗,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顶部设有转接框条;窗体,其上具有转动连接于转接框条外侧的上窗框,以使窗体能够沿其转动连接处向上翻转,转接框条上具有靠近于上窗框的防水挡条,防水挡条朝上窗框倾斜凸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防水挡条倾斜设置在外框架上,雨水被阻挡在防水挡条上后,沿防水挡条上的倾斜面向下流动,避免雨水在防水挡条上淤积,在增大挡雨面积的同时,还提高了排水效率。还提高了排水效率。还提高了排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张淼 李永昌 黄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珠海逸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5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9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窗框   窗体   侧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