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知识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企业管理基本原理
企业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企业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规律。掌握了就可以提纲挈领,举一反三,有效的处理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达到管理的基本目的。
所谓基本原理是指:
(1) 这些原理是为了保证实现管理的基本目标
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高效、低耗、可靠的输出高功能。换句话说,管理体制的基本目标就是投入少、产出多。但是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怎样才能持久地维持高效、低耗、可靠地输出高功能?因此,管理的目标还必须能灵敏地自我适应,具有不断再生的创造能力。
(2) 这些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各行各业,各项管理活动都有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3) 这些原理是研究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
管理体制有八大要素,分为两类:
三大管理手段——机构、法和人。
五大管理内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人是身兼二任的。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也是人。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人的集体意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这里的时间主要是指管理的时效问题。例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了某项新产品开发任务,它必须及时出成果,否则市场需求变化了,或者别人先研究成功投产了,而你还在研究,这就是没有效益的。所以对于管理而言,永远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一个管理工作者应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以下我们在辩证唯物论的指导下,根据我国工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某些实践和理论,分别叙述这些原理:
一、 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原理,就是把同某一事物有关的全部组成要素的总体,看作一个系统,并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实施最佳化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不再是过去的小生产管理,它总是处在各个层次的系统之中。每个企业,每种管理法,每个人都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它即在自已的系统之内,又与其它各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输入”或“输出”,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系统的统一范畴之内。因此,为了达到最佳化管理,就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这就是企业管理的系统原理。
一个工业企业的管理,按层次可以分为总厂(公司)管理、工厂管理、车间管理、班组管理
等。按专业管理来说,又有计划、决策、生产、技术、质量、设备、财务等管理,他们之间纵横交错,互为影响,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把这许许多多不同的职能工作综合组织起来,达到管理最佳化。这就必须应用管理的系统原理,紧紧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
1、 目标性。
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目标性,混淆了目标必然是混乱的管理。对企业这个系统来说,它应有其整体的目标(当然这种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企业内部各子系统又有其各自的小目标,它是企业整体目标的展开形式。具体来说,每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一个符合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把国家大政方针具体化和明确化。这样企业有了一个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的大目标,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发动企业所有部门及全体职工,为实现这个大目标而同心协力,努力奋斗。但是,企业大目标确定之后,还要进行目标展开,把大目标化成各部门、各车间、班组的奋斗小目标,要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每个职工明确为实现企业的大目标各自应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样去干?应该达到什么效果,等等。这样就形成了自上而下地层层展开——大目标化小目标;自下而上地层层地把小目标集合为大目标。
2、 相关性。
工业企业是组成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大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小系统)。企业系统,又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如经营计划系统、生产技术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销售系统等等。系统的各组成要素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比如说,产品质量管理,这不仅决定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而且决定于设计过程,决定于为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的准备过程和服务过程,也决定于销售过程中为用户服务和对用户需要的调查研究等等。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认识系统各要素的相关性,从而寻求最佳管理。
3、 层次性。
系统之间有效运动决定于层次性。企业系统内部的管理,即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管理层次的功能混乱,都会干扰整个系统有效的运转。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厂部、车间、工段、班组等管理层次应该是一个统一体。但各管理层次又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只有充分让各自的管理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司其职,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如果管理层次混乱,我做你的,你做我的,打混仗,势必事倍功半。例如,作为厂长,不是致力于经营决策,而是在车间忙于具体组织工作,指挥谁干什么,如何干,干了以
后还要随时发出具体指令,等待。这样就干扰了下一层次系统的功能。这种做法有时或许会奏效,但长此以往,会使下级无责可负,失去主动性,一切问题上交。最后厂长天天忙于具体事物,不可开交,越忙越乱,越乱越忙,恶性循环。这时厂长失支了自已的决策功能,车间主任应有的现场指挥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说,企业系统内部的有效运动也决定于层次性。
二、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原理又叫专业化协作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其实,这个原理的意义,马克思早就指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3页)
这个原理中的整体观点是大前题,不充分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混乱而盲目的;但是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的整体只是混沌的原始,构成不了现代有序的系统;没有分工的协作是吃大锅饭,只能是每况愈下的低效率。马克思说过:“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发展程度上”。
问题在于按什么原则进行分工?在我们现代社会里大致有四类分工:
1 按社会功能进行专业化功能分功。
封建社会是按行政权力进行分工的,即皇权高于一切,统管一切,实行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每个郡县都是行政权力控制下,实行工农兵学商合一的,构成了各个层次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现代社会打破了这种一统壁垒,而是按照事物的社会功能及其固有规律来进行分工和组织的,不仅工农兵学商各成体系,而且各体系内部的构成也是有分工的,并且分工是日益精细。作为工业企业,必须承担社会分工的功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2 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专业化区域分工。
自然资源是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随人愿的。现在的管理只能也必须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工业生产应该就近资源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实现工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化。
3 按产品及其构成进行专业化生产分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农业产品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六十年代发展宇宙空间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一万二千多种过去没有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由此可见一斑。这么多新产品不可能由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来生产,必须实现专业化,以达到技术上精益求精。这种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已不再是成套机组,甚至也不是整机,而更多的是零部件了。中小企业应发展自已规模小的特点,实行小而专的生产。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8:2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82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系统   企业   目标   分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