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1.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茶饮冲泡方式以热水冲泡为主,既能享受茶叶的幽香,又能品尝茶汤中甘甜味醇,但是传统名优茶的泡制过程与品饮方法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冲泡过程需要体现不同茶类特征还需要不同的冲泡条件与冲泡方式。在快捷生活节奏的需求下,逐步出现了冷水冲泡的方式,别在夏季,冷水甚至冰水进行冲泡的茶饮,受到大多消费者的追捧。在低温(65℃)冲泡过程中,可以提高茶汤的鲜爽度,但降低茶叶有效成分的损失,然而冷水(低于25℃)冲泡浸出速率非常慢,并且与传统茶叶特有风味的偏差较大。
3.现有冷泡茶叶加工生产手段主要有茶叶切碎、压差膨化、冷冻干燥、返汁技术等物理技术手段,例如中国专利“200910071029.8变温压差膨化制备冷泡茶的方法”中采用一种变温压差膨化的方式制备冷泡茶;专利“201710593584.1一种冷泡茶的制备方法”中采用揉切造粒、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制备冷泡茶,还有研究使用化学方法、生物酶法等有关技术,上述的技术手段都能促进冷水中的快速浸出,但从生产的角度考虑,既保证茶叶完整性与传统名优茶特有的风味,又考虑设备投入和能耗成本,再此考虑如何利用茶厂现有传统生产设备制作原叶形冷泡绿茶存在一定技术瓶颈。
4.目前,在茶叶生产的过程中,揉捻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揉捻的工艺除了做形,主要是造成一部分细胞破碎、增加茶叶内含物质在冲泡过程中浸出,干燥后冲泡才能泡出颜和滋味,所以揉捻是许多茶类都必有的一道加工工序,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揉捻机逐步取代人工揉捻,但是现有的揉捻机中,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时,需要人工操作,且加压过程在料筒转动的过程中,因此导致操作人员的手部需要跟随料筒一起转动,因此操作较麻烦,且可能由于料筒的转动导致操作人员的手部受到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在揉捻机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因此避免手动加压的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并且在不破坏原有外形条件下制备的原叶形冷泡绿茶能在冷水中快速浸出(15℃~20℃,3~5min内),泡制的茶汤鲜醇苷爽,无苦涩味,茶汤风味与传统绿茶的风味保持一致,茶香持久,入口后口齿留香。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包括揉捻机、移动组件、旋转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揉捻机上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固定连接有料筒,所述料筒内滑动设有揉捻压盖,用于带动所述揉捻压盖移动的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料筒上,用于带动所述揉捻压盖旋转的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
接,用于对所述料筒的内壁进行清理的所述清理组件安装于所述揉捻压盖上,且与所述移动组件相连接,有利于在揉捻机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因此避免手动加压。
7.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料筒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揉捻压盖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平齿轮,所述第二平齿轮上连接有驱动件,有利于带动揉捻压盖移动。
8.优选的,所所述驱动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料筒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平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旋转组件相连接,有利于提供驱动力。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活动片,所述第一活动片与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转动轴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有利于揉捻压盖的限位和复位。
10.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三平齿轮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处于料筒(3)顶端,且所述限位块与料筒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平齿轮套设于螺纹杆外表面,所述螺纹杆和所述转动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平齿轮与揉捻压盖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平齿轮外侧啮合有第四平齿轮,所述第四平齿轮套设于驱动轴外表面,所述第四平齿轮上设计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驱动轴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所述第四平齿轮的底端连接有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以推动第四平齿轮移动,有利于带动揉捻压盖旋转。
11.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套设于驱动轴的外表面的,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四平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于驱动轴外表面,且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料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驱动轴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所述螺纹槽与螺纹块相适配,所述螺纹块的底端及所述第四平齿轮的低端均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有利于推动第四平齿轮移动。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两组呈镜像设置的第二活动片,所述第二活动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有利于螺纹块的限位和复位。
13.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环,所述清理环与揉捻压盖转动连接,且所述清理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料筒的内壁接触设置,且内壁固定连接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的内侧啮合有第五平齿轮,所述第五平齿轮套设于螺纹杆外表面,所述第五平齿轮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适配,有利于对料筒内壁清理。
14.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选用一芽二叶的茶鲜叶为原料;
16.将茶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放置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50%~55%,至摊青叶含水量70%~72%;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55%~60%,至摊青叶含水量68%~70%;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60%~65%,至摊青叶含水量64%~66%,设施摊青分段处理时间为6-9小时;
17.对摊青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后冷却至常温,回潮,其中摊青叶采用高温杀青,筒壁温度到达300℃-32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0℃-95℃,杀青时长55s-70s之间,杀青至含水量48%-52%,快速冷却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不散,略有粘手感;
18.对回潮叶进行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该工艺分四个阶段:
19.第一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20min,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处理,热风温度控制在110
±
5℃,干燥至含水量为43%-45%,风冷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不散,无粘手感;
20.第二阶段:先加轻压揉捻,时长10min,不加压揉捻,时长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100
±
5℃,干燥至含水量为35
±
2%,风冷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21.第三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1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85
±
5℃,干燥至含水量为25
±
2%,常温冷却,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22.第四阶段:采用精揉机,选用大摆幅不加压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在45℃-55℃,精揉时长30min,出锅后,含水量控制在15
±
2%,冷却至常温,回潮;
23.足干,烘干茶叶,其中烘干采用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控制在70℃~8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6%;
24.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中分段设施摊青三个阶段的时间依次为3h,2.5~3h,2.5h;
26.本发明有益效果:
27.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进而通过驱动件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的位置安装于揉捻压盖的偏心处位置,进而在螺纹杆转动时将会带动揉捻压盖移动,从而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时,通过移动组件的作用自动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压需要在加工过程中人工手动加压的问题。
28.本发明采用设施摊青分段处理,通过调节摊青室环境的温湿度,控制鲜叶代谢速率。控湿处理,主要调节摊青叶与环境之间的水分平衡,控制鲜叶含水量;控温处理,主要调节鲜叶活性,控制鲜叶内含物质转换。因此通过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工艺可促进茶叶内含物质充分转化,包括香气前质体物质的转化与滋味物质的转化,使茶汤滋味纯正,香气浓郁,风味更佳。
29.杀青后的回潮叶含水量较高,叶子表皮和嫩茎韧性好,随着加热烘干过程茶叶在制品含水量下降,叶表皮和嫩茎韧性下降、脆性增加,利用茶叶在制品含水量与物理结构特性的关系,本发明首次采用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的方式,每个阶段热风干燥脱水必须严格控制热风温度和在制品含水量,回潮充足后再进行下一阶段揉捻,增加在制品叶表皮与揉捻机表面摩擦,促进茶叶表皮破损,从而提高茶叶内含物质在冷水中的浸出,使制备的茶叶能在冷水中快速浸出。
30.本发明在保证茶叶外形的前提下,有效破坏茶叶外表壁保护组织,降低干茶外壁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一定的疏松性,使得水能够快速浸出茶叶叶肉组织,增加茶叶通透性,
加快茶叶内含物质在冷水中或者冰水中的浸出速率,并保持名优绿茶的特有风味品质。
附图说明
31.图1为原叶形冷泡绿茶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图3去除料筒后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区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发明移动组件与转动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发明推动件与驱动轴拆分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本发明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
41.图11为本发明第五平齿轮与螺纹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揉捻机;2-转动架;3-料筒;4-揉捻压盖;5-移动组件;6-旋转组件;7-清理组件;8-螺纹杆;9-转动轴;10-第一弹性件;11-第一平齿轮;12-第二平齿轮;13-驱动件;14-支撑板;15-电动机;16-联轴器;17-驱动轴;18-第一活动片;19-第一弹簧;20-第一固定片;21-第三平齿轮;22-第四平齿轮;23-第一滑块;24-第一滑槽;25-推动件;26-连接板;27-连接套;28-限位环;29-螺纹块;30-螺纹槽;31-第二弹性件;32-第二活动片;33-第二弹簧;34-第二固定片;35-清理环;36-齿轮环;37-第五平齿轮;38-第二滑块;39-第二滑槽;4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1
45.请参阅图2和图3说明实施例1,图示中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包括揉捻机1、移动组件5、旋转组件6和清理组件7,揉捻机1上连接有转动架2,转动架2上固定连接有料筒3,料筒3内滑动设有揉捻压盖4,移动组件5安装于料筒3上,用于带动揉捻压盖4移动,旋转组件6与移动组件5相连接,用于带动揉捻压盖4旋转,清理组件7安装于揉捻压盖4上,用于对料筒3的内壁进行清理,且清理组件7与移动组件5相连接;
46.请参阅图4和图5,图示中的移动组件5包括与料筒3转动连接的螺纹杆8,螺纹杆8与揉捻压盖4螺纹连接,且螺纹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0,且转动轴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11,第一平齿轮11的外侧啮合有第二平齿轮12,第二平齿轮12上连接有驱动件13;
47.请参阅图4和图5,图示中的驱动件13包括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料筒3固定连接,支撑板1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6,联轴器16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7,驱动轴17与第二平齿轮12固定连接,驱动轴17与旋转组件6相连接;
48.请参阅图5和图6,图示中的第一弹性件10包括与第一活动片18,第一活动片18与转动轴9活动连接,第一活动片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套设于转动轴9外表面,第一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20,第一固定片20与转动轴9固定连接的
49.请参阅图7-图9,图示中的旋转组件6包括第三平齿轮21和限位块40,限位块40与料筒3为一体结构且限位块40在料筒3的顶端,第三平齿轮21套设于螺纹杆8外表面,第三平齿轮21与揉捻压盖4固定连接,且第三平齿轮21与螺纹杆8和转动轴9为一体结构,且外侧啮合有第四平齿轮22,第四平齿轮22套设于驱动轴17外表面,第四平齿轮2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3,第一滑块23与驱动轴17滑动连接,驱动轴17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4,第一滑槽24与第一滑块23相适配,第四平齿轮22的底端连接有推动件25,推动件25推动第四平齿轮22移动;
50.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茶叶揉捻的过程中需要对料筒3内的茶叶进行加压时,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15,进而电动机15将会带动联轴器16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轴1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平齿轮1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平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9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8转动,因此带动揉捻压盖4移动,从而便于自动对料筒3内的茶叶进行加压;
51.本实施方式中,在茶叶揉捻完成后,此时通过反转电动机15,进而带动螺纹杆8反转,因此带动揉捻压盖4向料筒3顶端移动,当揉捻压盖4移动至料筒3顶端时,此时揉捻压盖4位于转动轴9上,进而螺纹杆8不会带动揉捻压盖4持续转动,且此时揉捻压盖4对第一弹簧19进行挤压;
52.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轴17反转的同时将会带动推动件25运行,进而推动第四平齿轮22移动,当揉捻压盖4移动至料筒3的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时,此时的第四平齿轮22移动与第三平齿轮21啮合,由于第一滑槽24和第一滑块23的作用,进而在驱动轴17转动时将会带动第四平齿轮2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平齿轮21转动,第三平齿轮21内设有与揉捻压盖4同样的螺纹,进而带动揉捻压盖4向远离限位块40的一侧旋转,进而使得料筒3打开,因此便于向料筒3内重新输送茶叶进行揉捻,由于推动件25的作用,第四平齿轮22移动至一定位置后停止移动,从而避免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脱离啮合影响揉捻压盖4的旋转;
53.本实施方式中,在重新装好茶叶后,此时正转电动机15,此时第四平齿轮22带动第三平齿轮21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揉捻压盖4旋转,当揉捻压盖4移动至与限位块40接触后,此时的由于电动机15正转带动驱动轴17正转,进而推动件25反向运行,进而使得第四平齿轮22复位与第三平齿轮21脱离啮合,且由于电动机15正转,进而带动螺纹杆8恢复正常转动,此时第一弹簧19将会对揉捻压盖4挤压,且由于限位块40的作用,使得螺纹杆8带动揉捻压盖4向下移动,从而再一次对茶叶进行自动加压;
54.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15优选y80m1-2型号,电动机15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电动机15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电路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本方案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55.实施例2
56.请参阅图8和图9说明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图示中推动
件25包括连接板26,连接板26套设于驱动轴17的外表面,连接板26与第四平齿轮22转动连接,且连接板26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7,连接套27套设于驱动轴17外表面,连接套2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28,限位环28与料筒3固定连接,且连接套27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9,驱动轴17上开设有螺纹槽30,螺纹槽30与螺纹块29相适配,螺纹块29的底端与第四平齿轮22的顶端均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1;
57.请参阅图8和图9,图示中的第二弹性件31包括两组呈镜像设置的第二活动片32,第二活动片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设于驱动轴17外表面的第二弹簧33,第二弹簧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驱动轴17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片34;
58.本实施方式中:
59.开盖过程:1、当揉捻压盖4处于料筒3内部时,电动机15反转,带动驱动轴17反转,带动第二平齿轮12反转,第二平齿轮12与第一平齿轮11啮合,使第一平齿轮11正转,第一平齿轮11正转使揉捻压盖4及第三平齿轮21上升,当揉捻压盖4移动到料筒3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时,此时第三平齿轮21的上端面与第四平齿轮22的下端面重合,第一滑块23处于第一滑槽24最上端,螺纹块29下端面与螺纹槽30最上端重合,且螺纹块29与螺纹槽30无配合,此时螺纹块29下端的第二弹簧33对螺纹块29有支撑作用,而第四平齿轮22上端的第二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且由于连接板26与所述第四平齿轮22转动连接,此时驱动轴17反转,螺纹槽30只会带动第四平齿轮22转动而不会带动螺纹块29移动,进而不会影响揉捻压盖4的横向移动;
60.2、当揉捻压盖4处于料筒3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时,电动机15继续反转,带动驱动轴17反转,揉捻压盖4及第三平齿轮21向上升,此时第三平齿轮21与第四平齿轮22开始啮合,第一弹性件10开始压缩,第四平齿轮22上端的第二弹簧33从压缩状态伸长,螺纹块29与螺纹槽30开始配合,螺纹槽30将会带动螺纹块2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套27,进而带动连接板26移动,进而带动第四平齿轮22向下移动,使第四平齿轮22向下移动,使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啮合程度增加,此时第四平齿轮22将会带动第三平齿轮21转动,进而带动揉捻压盖4向远离限位块40的方向旋转,当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完全啮合(或第四平齿轮22上端面与第三平齿轮21下端面重合)时,螺纹块29下端面处于螺纹槽30最下端,第一弹性件10处于压缩状态,螺纹块29对底端的第二弹簧33进行挤压,此时的揉捻压盖4旋转至远离限位块40最远位置,完成开盖。
61.合盖过程:1、当揉捻压盖4旋转至远离限位块40最远位置时(此时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完全啮合或第四平齿轮22上端面与第三平齿轮21下端面重合,螺纹块29下端面处于螺纹槽30最下端,螺纹块29对底端的第二弹簧33进行挤压),电动机15正转,带动驱动轴17正转,揉捻压盖4及第三平齿轮21下降,第一弹性件10从压缩状态伸长,第四平齿轮22带动第三平齿轮21旋转(或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开始啮合并带动第三平齿轮21旋转),此时螺纹块29底端的第二弹簧33从压缩状态伸长,螺纹块29与螺纹槽30配合,螺纹槽30将会带动螺纹块29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套27,进而带动连接板26移动,进而带动第四平齿轮22向上移动,减小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的啮合程度(或先增大后减小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的啮合程度),进而带动揉捻压盖4向靠近限位块40方向移动;
62.2、当揉捻压盖4处于料筒3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时,此时第四平齿轮22下端面与第三平齿轮21上端面重合,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无啮合,螺纹块29下端面与螺
纹槽30最上端重合,螺纹块29与螺纹槽30无配合,同时揉捻压盖4处于料筒3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且紧贴限位块;电动机15继续正转,带动驱动轴17正转,带动第二平齿轮12正转,第二平齿轮12与第一平齿轮11啮合,使第一平齿轮11正转,第一平齿轮11反转使揉捻压盖4及第三平齿轮21继续下降至料筒3顶端,因此过程中第四平齿轮22与第三平齿轮21无啮合,第四平齿轮22不能带动第三平齿轮21转动,所以此过程中揉捻压盖4只进行纵向移动,不进行横向移动,且此时螺纹块29处于螺纹槽30上方与料筒3顶端不接触且处于驱动轴17处,第四平齿轮22顶端的第二弹簧33被压缩,完成合盖。
63.加压过程:揉捻压盖4及第三平齿轮21处于料筒3顶端时,电动机15正转,带动驱动轴17正转,带动第二平齿轮12正转,第二平齿轮12与第一平齿轮11啮合,使第一平齿轮11正转,第一平齿轮11正转使揉捻压盖4下降进入料筒3内,因揉捻压盖4下降到最底部时,完成加压;
64.为实现上述过程,第四平齿轮22的直径要大于第三平齿轮21的直径。
65.实施例3
66.请参阅图10和图11说明实施例3,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作进一步说明,图示中清理组件7包括与揉捻压盖4转动连接的清理环35,清理环35的外表面与料筒3的内壁接触设置,且内壁固定连接有齿轮环36,齿轮环36的内侧啮合有第五平齿轮37,第五平齿轮37套设于螺纹杆8外表面,第五平齿轮37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38,第二滑块38与螺纹杆8滑动连接,螺纹杆8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9,第二滑槽39与第二滑块38相适配;
67.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螺纹杆8的转动,且由于第二滑槽39和第二滑块38的作用将会带动第五平齿轮37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环36转动,进而带动清理环35转动,由于清理环35与料筒3内表面接触,进而通过转动的清理环35对料筒3的内壁进行清理。
68.实施例4
69.如图1所示,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70.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白叶1号,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71.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0℃,相对湿度5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71.9%;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8%;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4.8%。
72.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筒壁温度到达30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0℃,杀青时长65s之间,杀青至含水量51.5%,快速风冷却至常温,回潮45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无粘手感。
73.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该工序分为四个阶段:
74.①
第一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20min,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处理,热风温度控制在110℃,干燥至含水量为44.5%,风冷至常温,回潮45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略有粘手感。
75.②
第二阶段。先加轻压揉捻,时长10min,再空压揉捻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100℃,干燥至含水量为34.3%,风冷至常温,回潮5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76.③
第三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1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85℃,干燥至含水量为23.3%,常温冷却,回潮时长1h,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77.④
第四阶段。采用精揉机,选用大摆幅不加压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在50℃,精揉时长30min,出锅后,含水量15%,冷却至常温,回潮1h。
78.足干:采用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控制在75℃,烘焙至茶叶含水量5.0%。
79.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80.对比例1
81.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82.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白叶1号,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83.传统摊青:根据采摘的茶鲜叶摊放至萎凋槽,摊放至鲜叶含水量达到71.5%。
84.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杀青时间在70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6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85.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86.初烘: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5.2%,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87.二烘: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90℃,烘至含水量9.5%,回潮1h。
88.足干: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75℃,烘至含水量5.2%。
89.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90.对比例2
91.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92.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白叶1号,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93.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0℃,相对湿度5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72.3%;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7.5%;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4.8%。
94.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
95.叶面温度达到80℃~85℃,杀青时间在65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5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96.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97.初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5.5%,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98.二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90℃,烘至含水量9.4%,回潮1h。
99.足干: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75℃,烘至含水量5.2%。
100.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01.实施例5
102.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03.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金观音,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04.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2℃,相对湿度5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71.6%;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8.2%;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64.5%。
105.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筒壁温度到达32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90℃,杀青时长60s之间,杀青至含水量52%,快速风冷却至常温,回潮5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无粘手感。
106.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该工序分为四个阶段:
107.①
第一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20min,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处理,热风温度控制在115℃,干燥至含水量为45%,风冷至常温,回潮4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略有粘手感。
108.②
第二阶段。先加轻压揉捻,时长10min,再空压揉捻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105℃,干燥至含水量为35.0%,风冷至常温,回潮5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109.③
第三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1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85
±
5℃,干燥至含水量为24.2%,常温冷却,回潮时长1h,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110.④
第四阶段。采用精揉机,选用大摆幅不加压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在52℃,精揉时长30min,出锅后,含水量17%,冷却至常温,回潮1h。
111.足干:茶叶采用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控制在78℃,烘焙至茶叶含水量5.2%。
112.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13.对比例3
114.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15.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金观音,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16.传统摊青:根据采摘的茶鲜叶摊放至萎凋槽,摊放至鲜叶含水量达到71.5%。
117.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杀青时间在70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6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118.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119.初烘: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4.9%,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120.二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90℃,烘至含水量9.1%,回潮1h。
121.足干: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75℃,烘至含水量5.1%。
122.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23.对比例4
124.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25.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金观音,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26.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0℃,相对湿度55%,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71.6%;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
67.2%;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64.5%。
127.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0℃~85℃,杀青时间在70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5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128.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129.初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4.5%,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130.二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90℃,烘至含水量8.9%,回潮1h。
131.足干: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75℃,烘至含水量5.1%。
132.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33.实施例6
134.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35.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36.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2℃,相对湿度5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71.9%;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8.2%;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4%。
137.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筒壁温度到达30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5℃,杀青时长65s之间,杀青至含水量51.9%,快速风冷却至常温,回潮4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无粘手感。
138.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该工序分为四个阶段:
139.①
第一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20min,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处理,热风温度控制在105℃,干燥至含水量为44.8%,风冷至常温,回潮4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散,略有粘手感。
140.②
第二阶段。先加轻压揉捻,时长10min,再空压揉捻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115℃,干燥至含水量为34.6%,风冷至常温,回潮50min,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141.③
第三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1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90℃,干燥至含水量为23.7%,常温冷却,回潮时长1h,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
142.④
第四阶段。采用精揉机,选用大摆幅不加压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在52℃,精揉时长30min,出锅后,含水量13%,冷却至常温,回潮1h。
143.足干:茶叶采用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控制在75℃,烘焙至茶叶含水量5.0%。
144.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45.对比例5
146.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47.鲜叶原料: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48.传统摊青:根据采摘的茶鲜叶摊放至萎凋槽,摊放至鲜叶含水量达到71.5%。
149.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杀青
时间在70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6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150.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151.初烘: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5.6%,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152.二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80℃,烘至含水量9.2%,回潮1h。
153.足干: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80℃,烘至含水量5.3%,。
154.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55.对比例6
156.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57.鲜叶原料: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选用1芽2叶的茶鲜叶原料。
158.设施摊青:将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分别设置摊青室三个阶段的温湿度及时间,第一阶段温度20℃,相对湿度55%,时间3h,至摊青叶含水量72.1%;第二阶段温度24℃,相对湿度60%,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6.4%;第三阶段温度26℃,相对湿度65%,时间2.5h至摊青叶含水量63.2%。
159.杀青:选用80型电加热滚筒式杀青机,滚筒内壁温度为30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0℃~85℃,杀青时间在70s,杀青叶含水量达到52.2%,杀青叶快速摊凉、回潮时间40min,回潮至叶质柔软。
160.传统揉捻:回潮叶装入揉捻55型筒中进行揉捻,按照加压揉捻方式进行(不加压揉捻10min,轻压15min,重压15min,不加压揉捻10min),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手摸茶叶有粘手的感觉,在制品成条率大于90%。
161.初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110℃,烘至含水量35.2%,手捏茶刺手感,摊凉,回潮1h。
162.二烘:选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80℃,烘至含水量9.3%,回潮1h。
163.足干:采用链板式茶叶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为75℃,烘至含水量5.1%。
164.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干茶成条率大于95%。
165.表1原叶形冷泡绿茶主要感官品质与内含成分含量比较
[0166][0167][0168]
注:茶叶浸泡条件:水温20℃,茶水比1:50,浸泡时间5min;brix:可溶性固形物质量百分含量。
[0169]
表2原叶形冷泡绿茶浸泡茶汤儿茶素含量比较(mg/ml)
[0170][0171]
通过对实施例1-3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进而通过驱动件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的位置安装于揉捻压盖的偏心处位置,进而在螺纹杆转动时将会带动揉捻压盖移动,从而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时,通过移动组件的作用自动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压需要在加工过程中人工手动加压的问题。
[0172]
由表1和表2可知,通过对实施例4-6、对比例1-6、市场样所泡制的茶汤进行感官审评和可溶性固形物、儿茶素、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效物质的含量检测,得出结论,实施例在使用茶叶加工设备的情况下,采用摊青分段处理工艺可促进茶叶内含物质充分转化,包括香气前质体物质的转化与滋味物质的转化,使茶香味更加浓郁,风味更佳,采用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工艺,从而提高茶叶内含物质在冷水中的浸出,使制备的茶叶能在冷水中快速浸出,较传统工艺更能充分的发挥传统名优绿茶的独特风味,在20℃、5min浸泡条件下茶叶浸出速率更高,茶汤中有效成分含量更多。其中儿茶素的含量对比尤为明显,由实施例4制得茶叶所泡茶汤中的儿茶素总量为7.439mg/ml,而市场样所泡制茶汤中儿茶素总量仅为1.627mg/ml。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实施例所泡制的茶汤更具保健功效。
[017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1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揉捻机(1),所述揉捻机(1)上连接有转动架(2),所述转动架(2)上固定连接有料筒(3),所述料筒(3)内滑动设有揉捻压盖(4);还包括:移动组件(5),用于带动所述揉捻压盖(4)移动的所述移动组件(5)安装于所述料筒(3)上;旋转组件(6),用于带动所述揉捻压盖(4)旋转的所述旋转组件(6)与所述移动组件(5)相连接;清理组件(7),用于对所述料筒(3)的内壁进行清理的所述清理组件(7)安装于所述揉捻压盖(4)上,且与所述移动组件(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与料筒(3)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8)与所述揉捻压盖(4)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0),且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11),所述第一平齿轮(11)的外侧啮合有第二平齿轮(12),所述第二平齿轮(12)上连接有驱动件(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与料筒(3)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上连接有电动机(15),所述电动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16),所述联轴器(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7),所述驱动轴(17)与第二平齿轮(12)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轴(17)与所述旋转组件(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0)包括第一活动片(18),所述第一活动片(18)与转动轴(9)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套设于转动轴(9)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20),所述第一固定片(20)与转动轴(9)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6)包括第三平齿轮(21)和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40)处于料筒(3)顶端,且所述限位块(40)与料筒(3)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平齿轮(21)套设于螺纹杆(8)外表面,所述螺纹杆(8)和所述转动轴(9)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平齿轮(21)与揉捻压盖(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平齿轮(21)外侧啮合有第四平齿轮(22),所述第四平齿轮(22)套设于驱动轴(17)外表面,所述第四平齿轮(22)上设计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滑块(23)与驱动轴(17)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7)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与所述第一滑块(23)相适配,所述第四平齿轮(22)的底端连接有推动件(25),所述推动件(25)可以推动第四平齿轮(22)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25)包括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套设于驱动轴(17)的外表面的,且所述连接板(26)与所述第四平齿轮(2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6)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7),所述连接套(27)套设于驱动轴(17)外表面,且所述连接套(2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环(28),所述限位环(28)与料筒(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27)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9),所述驱动
轴(17)上开设有螺纹槽(30),所述所述螺纹槽(30)与螺纹块(29)相适配,所述螺纹块(29)的底端及所述第四平齿轮(22)的低端均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1)包括两组呈镜像设置的第二活动片(32),所述第二活动片(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套设于所述驱动轴(17)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弹簧(3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34),所述第二固定片(34)与所述驱动轴(17)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7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7)包括清理环(35),所述清理环(35)与揉捻压盖(4)转动连接,且所述清理环(35)的外表面与所述料筒(3)的内壁接触设置,且内壁固定连接有齿轮环(36),所述齿轮环(36)的内侧啮合有第五平齿轮(37),所述第五平齿轮(37)套设于螺纹杆(8)外表面,所述第五平齿轮(37)上设有第二滑块(38),所述第二滑块(38)与所述螺纹杆(8)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9),所述第二滑槽(39)与所述第二滑块(38)相适配。9.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8所述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一芽二叶的茶鲜叶为原料;(2)将茶鲜叶平摊至摊青架上,放置于设施摊青控制室进行设施摊青分段处理,主要1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50%~55%,至摊青叶含水量70%~72%;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55%~60%,至摊青叶含水量68%~70%;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60%~65%,至摊青叶含水量64%~66%,设施摊青分段处理时间为6-9小时;(3)摊青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后冷却至常温,回潮,其中摊青叶采用高温杀青,筒壁温度到达300℃-320℃,开始均匀投叶,叶面温度达到80℃-95℃,杀青时长55s-70s之间,杀青至含水量48%-52%,快速冷却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4)对回潮叶进行组合式揉捻与分段干燥,该工艺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20min,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处理,热风温度控制在110
±
5℃,干燥至含水量为43%-45%,风冷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不散,略有粘手感;第二阶段:先加轻压揉捻,时长10min,再空压揉捻,时长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100
±
5℃,干燥至含水量为35
±
2%,风冷至常温,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第三阶段:不加压揉捻,时长15min,热风温度控制在85
±
5℃,干燥至含水量为25
±
2%,常温冷却,回潮至柔软,手捏成团散开,无粘手感;第四阶段:采用精揉机,选用大摆幅不加压的方式,控制茶叶温度在45℃-55℃,精揉时长30min,出锅后,含水量控制在15
±
2%,冷却至常温,回潮;(5)足干,烘干茶叶,其中烘干采用热风烘干机,热风温度控制在70℃~8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6%;(6)精制,除去碎末、黄片、老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分段设施摊青三个阶段的时间依次为3h,2.5~3h,2.5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设备包括揉捻机和移动组件,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进而通过驱动件带动螺纹杆转动,在螺纹杆转动时将会带动揉捻压盖移动,从而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时,通过移动组件的作用自动对料筒内的茶叶进行加压,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压需要在加工过程中人工手动加压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将冷泡茶技术与该设备相结合,降低了设备投入与能耗成本,在保证茶叶完整性与保留传统名优茶特有的风味前提下,有效破坏茶叶外表壁组织,增加茶叶通透性,提高茶叶在冷水中或者冰水中的浸出速率,3g茶样,15~20℃常温水,浸泡5min,泡制的茶汤风味与传统绿茶的风味保持一致,茶香持久,入口后口齿留香。入口后口齿留香。入口后口齿留香。


技术研发人员:

陈根生 尹军峰 陈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8.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69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齿轮   螺纹   压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