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创新与实践
能力培养新途径
课题名称: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与实践能力,信息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青年课题
学科分类:综合实践
研究类型:综合实践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教育改革的基地。培养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特别强调:高校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实践环节以达到增强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已成为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技术型人才需求更大,高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毕业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个新的变化引起了教学主管部门、高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各级教育机构主办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如火如荼,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活跃大学生课外科技生活。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学生的竞赛意识、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也显著提高。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对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加深学生对各类课程实践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但是,如何以学生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扩大同学的受益面、如何优化创新实践体系、如何培养同学的兴趣等等。这正是本项目申请的目的所在。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编写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教材一套;
(2)拟建立科技创新培训资源共享网站;
(3)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参加科技创新培训、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主流和氛围;
(4)完成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报告一篇,并争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篇。
(二)研究内容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完善培训教学大纲、完善培训教材。建立完善的培训教学计划和培训体系。形成一年级普及兴趣班、二年级提高班、三年级综合班、暑期强化集训班的层次化集训体系,分别编写相关的行之有效的集训教材。
2)建立完善的、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研制开发综合性、设计性系列培训实验项目。
3)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资源共享网站。
4)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途径。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探索并实践以“科技创新基础培训、实践技能训练、课外科技活动”为主线的渐进式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激发同学的创新热情,培养和提升同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修订和完善“分层次、分阶段”的四层次科技创新培训体系。强化专业技能。
(3)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促进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和谐发展。
(4)围绕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
技活动。以各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
练兵,作为竞赛培训的补充。具体活动有: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
开展新技术系列讲座、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安排高年级学生进
行经验交流等活动。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创新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强调教师在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和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加到队伍中来。
2、科技创新培训的教学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逐步实现从原来的应赛模式向锻炼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转化;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增加获益同学的数量,同时也为竞赛能取得相对稳定的成绩打下基础。在教学计划设置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1)日常集训、选拔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2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52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创新   实践   能力   学生   培养   科技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