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腰痛病规律浅析

2021年1月第28卷第1期
 《针灸大成腰痛病规律浅析
颜思思 王 昕
《针灸大成》成书于万历二十九年,由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撰著。该书不仅集中反映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还广泛采集明万历以前的针灸文献,对经络、穴位、针刺手法、针灸处方及针灸歌赋进行了系统详细地汇总解析,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针灸大成》中关于腰痛病的条文进行汇总,并分析其取穴规律、治病思路,现介绍如下:
1 临证选穴少而精
《针灸大成》中关于腰痛病的针灸处方条文共87条,其中按内容先后为《刺腰痛论》24条,《骨空论》1条,《缪刺论》2条,《百症赋》1条,《席弘赋》5条,《玉龙赋》1条,《通玄指要赋》2条,《灵光赋》1条,《玉龙歌》2条,《胜玉歌》2条,《杂病穴法歌》3条,《杂病十一穴歌》1条,《长桑君天星秘诀歌》1条,《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4条,《四总穴歌》1条,《肘后歌》4条,《八脉图并治症穴》8条,《治病要穴》4条,《胸背胁门》4条,《手足腰腋门》8条,《续增治法》2条,《杂病》1条,《治症总要》5条。
该书在腰痛病选穴数量上,取1个穴位的条文最多,共计43条(49.4%),取2个穴位条文23条(26.4%),取3个穴位条文8条(9.2%),取4个穴位条文6条(6.9%),取5个穴位条文3条(3.4%),取6、7、8、10个穴位条文各1条(各1.1%)。由此可见,《针灸大成》在腰痛病临证选穴时遵循“少而精”原则,这也是杨继洲“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思想的集中体现。“要”是主要、纲要、要领的意思,既是指经络之要,也指腧穴之要。
2 选穴处方规律
2.1 重用十二经脉穴 杨继洲在腰痛病时以选取十二经脉腧穴为主,督脉穴、任脉穴及经外奇穴很少选用。《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
作者单位:311100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颜思思);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康复科(王昕)
通信作者:王昕,调虚实,不可不通。”开篇即倡言十二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禁服》亦云:“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强调了十二经脉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故多取十二经脉腧穴来腰痛病。
2.2 循经取穴,膀胱经腧穴为主 杨继洲在腰痛病时,虽多取十二经脉穴位,但也有所侧重,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其次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针灸大成》中关于膀胱经腧穴腰痛的记载,如《针灸大成·骨空论》: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与痛上。”《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针灸大成·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委中曲瞅里……腰痛不能举……针入即安康。承山名鱼腰……善治腰疼痛。昆仑足外踝……转筋腰尻痛……
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中。”其中所言八、肾俞、委中、承山、昆仑皆为膀胱经穴,均可治腰痛。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抵腰中,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腘
入中”。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循行经过腰部,这也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特点[1]。杨继洲非常重视循经取穴,认为“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且疾病变症虽多,“但依经用法,件件皆除也”,并首次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理论,在针灸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并对后世具有指导意义。
2.3 远端取穴,下肢穴位为主 将《针灸大成》中腰痛病的穴位及频次按部位进行统计,下肢部选穴及频次最多,共23穴96次,占总穴位频次的59.6%(96/161)。腰痛病的病患部位在腰部,取下肢部腧穴体现的是远端取穴原则,通过激发下肢经脉经气调整腰背部瘀滞不通的经络之气。而下肢部选穴中以五输穴为主,且重用委中穴,共28次,占所取下肢部腧穴的29.2%(28/96),占腧穴总频次的17.4%(28/161)。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是经气聚集之所,针刺委中穴可以调节膀胱经脉经气,疏通气血。《针灸大成·四总穴歌》曰:“腰背委中求。”《针灸大成·灵光赋》:“五般腰痛委中安。”《针灸大
17
中国乡村医药
成·席弘赋》:“委中专治腰间痛。”《针灸大成·玉龙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经络学说中“标本”“根结”理论及“井、荥、输、经、合”的五输穴理论更是为针灸“远端取穴”提供了理论基础。2.4 审查病因,辨证论治 法随证立,穴随法定,随证变通是贯穿杨氏取穴方法始终的基本规律[2]。杨继洲十分注重辨证审因,在《针灸大成·针有浅深策》中提出“气之运行也,不能无愆和之异,而人之罹之也,不能无寒热之殊”,气的运行,尚有一定区别,更何乎人之差异,怎能没有寒热差异对待[3]。《针灸大成·标幽赋》曰:“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
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亦云“量其虚实,视其寒温,酌其补泻,而制之以针刺之法焉,继之以灸火之方焉……善业医者……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掌握天地规律需观察万物,人之疾病需纵观多方来辨证,故针刺之前,须审慎求因,辨气血阴阳,虚实寒热。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60条云:“挫闪腰胁痛:尺泽、委中、人中。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皆因房事过多,劳损肾经,精血枯竭,肾虚腰痛,负重远行,血气错乱,冒热血不归元,则腰痛”,指出了腰痛病发病的病因病机。《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亦云:“肾虚腰痛,举动艰难:肾俞、脊中、委中。闪挫腰痛,起止艰难:脊中、腰俞、肾俞、委中。虚损湿滞腰痛,行动无力:脊中、腰俞、肾俞、委中。”根据病因,对腰痛病进行了分型,辨证论治,为后世腰痛病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3 针药并施,善用灸法
杨继洲推崇针药并用,在腰痛病的医案中就有体现,如“壬戌岁……患腰痛之甚……诊其脉,尺部沉数有力……是湿热所致……以手指于肾俞穴行补泻之法,痛稍减,空心再与除湿行气之剂,一服而安……若欲全可,须针肾俞穴,今既不针,是用渗利之剂也。”杨氏认为,患者脉沉数有力,为湿热壅滞,畏针,故退而求其次用手指之法,却只能暂减其痛,若要痊愈,还须针刺肾俞穴,温阳祛湿,不针,则加用渗利之剂。知针知药,针药并举,方为良医。现代研究表明,针刺的引导作用能疏通患病组织器官的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加快药物流向靶向器官的速度,同时由于经脉的舒张,增加了患病处的
相对药物浓度及针刺补泻信息的传递,使组织器官的兴奋性得到改善,从而增加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由此揭示“针药并举”的部分内在机制[4]。另外,杨继洲善用艾灸法,如《针灸大成·玉龙歌》中所言:“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灸频加体自康。”《针灸大成·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亦云:“承山名鱼腹……善治腰腿痛……针七分,灸五壮。昆仑足外踝……转筋腰尻痛……针五分,灸三壮。”《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指出:“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焫
非熨不能以达……故针(灸)药不可缺一也”。在《针灸大成·标幽赋》中亦云:“一针,二灸,三服药”。纵观古今,凡有建树医家,无不精通方药,又善用针灸。4 重视放血疗法
根据“菀陈则除之”原则,针刺放血可疏通经络中瘀滞的气血,消瘀散结,协调虚实,从而起到止痛作用[5]。正如《针灸大成·刺腰痛论》云:“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端出血……夏无见血。阳明令人腰痛……刺阳明于胻痏
前三,上下和之出血。”《针灸大成·续增治法》杂病篇中曰:“腰痛……血滞于下:刺委中出血”。杨氏在《针灸大成》言:“人之气血凝滞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胡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
综上所述,《针灸大成》在腰痛病时选穴少而精,且重视十二经脉作用,多选取正经穴位,体现了循经取穴及远端取穴特点,重用膀胱经及下肢部腧穴,还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强调针药兼施及艾灸的作用,做到针、灸、药三者结合,同时注重使用放血疗法,诸法并施,增强疗效。
参 考 文 献
[1]姜会梨,冀丽丽,任秀君,等. 慢性腰痛针灸处方古今文献
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4):280.
[2]王锦平. 《针灸大成》杨氏临证选穴规律探讨[J].  中国中医药
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34.
[3]周晨,安冬,郑君. 《针灸大成》耳鼻喉病规律浅析[J].
四川中医,2017,35(7):31.
[4]董宝强,王颖,王富龙,等. 略论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对针灸
临床的指导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63.
[5]王多,张巍.  刺血疗法痛症之浅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2012,10(4):35.
(收稿:2020-08-12)
(发稿编辑:高 燕)
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48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腰痛   治疗   针灸大成   针刺   取穴   针灸   膀胱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