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1T09:01:44.94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作者:段虎平
[导读]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各项参数有检测一致性,但阳性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的11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需接受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单样本K-S检验,CI、MA、R均呈正态分布(P>0.05);α、K、TT、PT、APTT、FIB、D-D与PLT,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血栓弹力图阳性检出率为52.17%,凝血功能与PLT阳性检出率为7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各项参数有检测一致性,但阳性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
引言
凝血功能障碍为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多表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1]。现阶段,临床多通过常
规凝血试验等以评估患者凝血状况,但该检查方式仅能评价部分凝血体系,故无法证实、全面反映其体内凝血功能具体状况[2]。血栓弹力图通过检侧患者凝血全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凝血酶产生情况、血小板功能等,具有一定应用价值[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是否存在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的11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3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5.73±3.91)岁;疾病类型:乳腺癌41例,胆管癌4例,肝癌43例,胆囊癌3例,卵巢癌4例,胃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胰腺癌12例。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经病理检查确诊者;③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2)排除标准:①获得性或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④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美国Haemoscope公司生产的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以及配套试剂盒测定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凝血综合指数(CI)、血凝块最大强度(MA)、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以及凝血反应时间(R),上述指标均通过枸橼酸盐抗凝全血进行检测;采用希森美康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与相应试剂盒测定纤维蛋白原(FIB)[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5],上述指标均通过枸橼酸盐抗凝全血进行检测;采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经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全血检测。PLT或凝血功能参数中任一一值超出正常范围,则为凝血功能阳性,血栓弹力图中任一一个参数超出正常范围,则血栓弹力图为阳性[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单样本K-S检验分析,非正态性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正态性资料采用PeRSon相关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栓弹力图与PLT、凝血参数的统计学描述
通过单样本K-S检验,CI、MA、R均呈正态分布(P>0.05);α、K、TT、PT、APTT、FIB、D-D与PLT,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见表1。
2.2阳性检出情况
血栓弹力图共检出阳性60例,阴性55例,阳性检出率为52.17%(60/115),凝血功能与PLT共检出阳性82例,阴性33例,阳性检出率为71.30%(8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9,P=0.003)。
3讨论
有文献指出,约50.00%~90.00%的恶性肿瘤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多通过实验室参数显示其凝血功能异常[7]。且有研究表明,约有20.0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关联,且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该疾病的风险比健康人高4~7倍,同时不同疾病类型产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也存在一定差异性[8]。目前,临床多通过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以反映患者机体凝血状态,前者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客观反映患者机体的动态凝血功能,但存在检查费用较高等弊端;后者仅能反映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途径信息,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可能改变凝血体系评价结果[9]。两者间各存在优劣势,为更好的对患者机体凝血状态给予评估,本研究拟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单样本K-S检验,CI、MA、R均呈正态分布,α、K、TT、PT、APTT、FIB、PLT与D-D均呈非正态分
布。其中,P值或APTT缩短,将提示患者机体中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反之,则说明凝血功能减弱或凝血因子缺乏[10]。血栓弹力图阳性检出率为52.17%,低于凝血功能与PLT的71.30%,提示凝血功能检测比血栓弹力图检测更具灵敏性,在指导患者输血成分、输血需要以及输血量方面,可将其血栓弹力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联合检测,以为临床诊断疾病与评估病情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此外,还可有效节约血液资源,利于控制其他输血不良反应或降低患者感染输血传染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具有相关性,将其联合检测,可有效对患者凝血功能状态给予预测。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状态也有所不同,肝癌患者因肝脏损伤,凝血功能差。早、中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多呈高凝状态,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多呈低凝状态。
参考文献:
[1]吕自兰,王宾琳,张阳,等.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4):443-446.
[2]王茜,宋毓青,董茜,等.中国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
版,2016,8(11):41-44.
[3]李明辉,时露.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7):2703-2704.
[4]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etal.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
志,2015,23(2):546-551.
[5]朱光俊,金先富,张钦怡,etal.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项目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v.28(9):1140-1142.
[6]佚名.血栓弹力图在评价重症多瓣膜病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10):74-78.
[7]陈力,吴秋芳,林英,等.围术期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2):1708-1709.
[8]王珂,薛冬,孙红,等.晚期恶性肿瘤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6,57(14):1218-1221.
[9]刘帅,张婧婧,彭小婉,etal.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指导临床输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1):37-40.
[10]李春艳,何安华,储节华.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60):173.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2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42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凝血   功能   患者   血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