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益生菌的22个应用领域,你知道几个?

史上最全!益生菌的22个应用领域,你知道几个?
益生菌,一个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词。从最初的概念,到功效明显的产品,很多人都对益生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制备酸奶、饮料、功能保健性食品以及药品。近年来益生菌药物/产品的应用有较大的进展,已经证实益生菌在众多疾病防治和提升健康方面功效明确,在部分领域前景非常好。这里仅以菌种菌株为核心(忽略产品形式和配方差别),谈谈目前益生菌应用(潜力)领域,并按临床文献、学术共识、研究热点等进行了个人评级。
(注:此文为5000字的简易版,原版有1万2千字,因篇幅原因,简易版本人删除了大量的文献数据、相关解释阐述、观点表达、资料来源,如有兴趣看原版,可以在文章最后面到我)
(一)防治腹泻病★★★★★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大多数腹泻均存在着肠道菌紊乱,益生菌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能通过增强黏膜屏障、竞争性抑制病菌黏附、通过生物夺氧方式阻止病原菌的繁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的诸多OTC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菌种数量都比较低,在这点上,不少的益生菌粉剂类营养品似乎更胜一筹。
(二)防治便秘★★★★★一般来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存在肠道菌紊乱,而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改善肠蠕动。益生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使肠腔pH下降,调节肠道正常蠕动,同时使肠管渗透压增高,水分的分泌增加,使粪便软化,从而缓解便秘。
但需要提醒的有两点,①益生菌解决便秘的实效比腹泻要慢,因为益生菌是从肠道微生态环境去着手改变便秘发生的机制,并且易受饮食习惯影响②益生菌的产品配方不同,如菌种不同、菌数量不同、益生元、膳食纤维的是否添加与益生菌的协同效果,会造成服用后效果的差异。
(三)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异常,而无形态学和生化指标异常的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肠道没有明显病变,但非常敏感,容易对环境、食物、精神压力等因素产生异常的反应。表现得最多的就是三种情况: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叉(此种情况尤其要引起警惕,因为肠癌早期也可能出现)。
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认为肠道微生态失调和细菌导致肠黏膜炎症与IBS的发生密切相关;已知IBS患者存在肠道菌失调。对于IBS,各种益生菌制剂差距很大,如VSL#3,一次的服用量就达到了3000亿-4500亿,是普通益生菌的100倍以上。除了益生菌,国际上的研
究机构已经开始用特殊益生元(BGOS)来解决IBS,效果与一些益生菌的研究结果高度相似,临床结果非常正面,令人鼓舞。
(四)和预防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D)表现为肠道的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隐窝炎和克罗恩病,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肠道菌的失调为始动因素,导致肠黏膜屏障功受损,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诱发肠道炎症。而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丛及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就可能对炎性肠病的产生有利影响。循证医学回顾显示益生菌对克罗恩病的作用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VSL#3(8个菌株的混合)对IBD的证据等级为1b,Nissl1917对IBD的证据等级同样为1b。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也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主要措施,但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并可出现肠道菌失调,约有10%~35%的患者失败。幽门螺杆菌与很多胃肠道疾病有关,有文献报道益生菌对Hp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益生菌目前主要的作用就是辅助提高根除率,降低副作用。除活菌外,有某些国外厂家用灭活益生菌,通过其独特的表面构造,能够直接黏附HP并排出体外,
目前是研究的热门,有诸多正面临床文献支持。
(六)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症是小肠乳糖酶活性下降导致乳糖的吸收不充分,临床出现肠管内气体增多,腹部胀气和腹泻,量多的水样便等,常导致营养障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乳酸杆菌含有乳糖酶可以促进乳糖的消化和吸收,使乳糖不耐受症状减轻。
婴幼儿的乳糖不耐受较常见,并且大多数都是由腹泻引起乳糖不耐受,而乳糖不耐受反过来会造成腹泻难以短期痊愈。通过益生菌来缓解和乳糖不耐受,已经得到了共识。
(七)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是影响早产儿生命及生存质量的严重疾病。近年的研究证实,肠道正常菌定植延迟可能是新生儿发生NEC的因素之一。最权威的证据,包括世界胃肠道组织等明确提出,“来自不同益生菌制剂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证实了益生菌添加剂在降低早产新生儿死亡和疾病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八)婴幼儿保健★★★★★母乳喂养是婴儿获得以双歧杆菌为主导的肠道菌、增强免疫功
能和抗感染能力的最佳途径。母乳中含有一些与肠道生理菌双歧杆菌生长密切相关的生物因子,研究证实双歧杆菌的存在可以降低肠道pH值,从而有利于铁、钙和维生素D3的吸收,参与了维生素的合成、吸收,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因此,因种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可以通进补充益生菌和(或)益生元来保障人工喂养儿具有与母乳喂养儿相同的肠道细菌的组成特征。
(九)防治肝脏疾病★★★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已证实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或口服刺激双歧杆菌选择性生长的益生元能增强慢性肝病患者肠道的抗定植能力和肝脏库普弗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活性介质的产生,降低血浆内毒素和血氨水平,改善肝脏的蛋白质代质代谢,并使肝脏解毒功能得以恢复,对肝脏疾病起到辅助作用。
皮肤黄疸是肝胆疾病的重要表现,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可能阻止肠道内结合胆红素转变为非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减轻高胆红素血症。除了益生菌,临床上用于肝肝性脑病的还有某些益生元,如人工合成的乳果糖。
(十)抗肿瘤★★☆益生菌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生成的代谢产物优化肠道菌的组合,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抗癌益生菌能降解亚硝胺消除其致癌性,此外益生菌还可促
进肠道蠕动,使有害菌和毒物排出人体。服用含有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可促进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解肠内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十一)预防心血管疾病★★☆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服用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品具有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功效。益生菌通过人体摄入后,能够在肠道定植,参与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影响糖-脂肪代谢和胆固醇-脂肪代谢,充分发挥降体脂、降胆固醇的功效。
(十二)益生菌与肥胖、糖尿病★★肠道菌在人体代谢活动中,影响着人体的脂肪代谢和储存,调控了能量平衡。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肠道菌与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肥胖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是膳食结构改变导致肠道菌变化,通透性增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启动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肥胖。通过补充益生菌来调整肠道菌可能会成为今后代谢性疾病的新方向。
(十三)预防和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诸如特应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食物过敏等,其原因之一可能与年幼儿童暴露环境微生物感染机会减少有关。至少有三项
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证实服用益生菌制剂能够明显减轻伴或不伴对牛奶过敏的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并且显示活的益生菌有效,灭活制剂无效;对IgE致敏的特应性皮炎有效,而对非IgE致敏者无效。国内临床报道双歧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对婴儿湿疹有明确的疗效。
但需要明确的是,益生菌对过敏的调节,预防效果和对特异性皮炎的效果最佳,对过敏性鼻炎的改善支持数据稍少,而对过敏性哮喘则几乎没有多少证据支持。免疫的调节本身就异常复杂,食物过敏、空气过敏等过敏引发机制和益生菌改善机制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益生菌产品本身就带有常见过敏源。
(十四)预防和呼吸道感染★★☆近年来,通过服用益生菌来提升呼吸道的免疫力,主要是通过刺激肠道B细胞分泌SIgA(免疫球蛋白A),以及提升整体的黏膜免疫力的作用机制。与牛初乳免疫球蛋白等所不同的是,服用益生菌是直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而非外部的免疫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人体契合更好。
(十五)预防口腔感染和龋齿★☆定植于口腔的微生物主要以细菌为主,目前已发现700 余种细菌,是人体最复杂的微生物集之一。人类口腔微生物与人体始终处于动态生态平衡状
态,为维护人体的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与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口腔微生态制剂目前在商业上运用得还不多,国内如云南白药已经率先开发出益生菌牙膏。国外有开发三联四联益生菌口腔喷剂以及诸多的益生菌咀嚼片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37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肠道   杆菌   菌群   疾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