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盐业史

    巫溪盐业简史
佘平
“早在先秦时代,巴蜀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盐泉和裸露地面的岩盐……在公元前316年之前,尚有大宁(巫溪)自然盐泉的利用。”——《四川省志·盐业志》
巫溪宁厂宝源山盐泉,是三峡及中国西南地区自流盐源之一,因而也是最早发现、食用和大规模开发的盐源。远古时期巫盐之咸味已远播秦、巴、楚及中原地区,唐、宋时位居全国十大盐监之列和西南产地之冠,也是川陕鄂三省相邻地区唯一的食盐产地,一直以来,本区域民众生产生活用盐无不仰仗于此。另一方面,巫溪又是一边远的贫困县,历史上农耕并不发达,全而赖盐业而兴,以盐立国(巫咸国、巫臷国),立郡、县、监、州(巫郡、巫县、北井县、大昌县、大宁监、大宁州、大宁县)。盐业生产与运销,以及管理、商贸和生活服务等,形成庞大的产业链,为巫地民众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以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生活富足。而丰厚的课税又成了历代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古代巫溪税赋80%-90%来自盐课)。一部巫溪史,即是巫盐开发的历史。
一.白鹿盐泉
宝源山下,一座破敝的干栏式廊房,内有水池,及一座石雕龙头。房后一股白练似的的泉水,从山岩狭小的洞穴飞泻而下,注入池中。用手掬一捧清凛凛泉水尝一尝,咸咸的,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宁厂古镇白鹿盐泉。这盐泉是从哪儿来的呢? 
图1(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白鹿引泉  “宝源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上下,猎者逐之,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舆地纪胜》图2
远古时期,这儿一片原始森林,河谷里鸟鸣花香,百兽和乐。一天阳光明媚,一袁姓猎人手执弓箭,沿河谷寻觅猎物,被这儿旖旎的风光所陶醉。忽然,从灌木丛里蹦出一只梅花鹿,灵巧地从其面前奔跑而过。那是一只他从未见过的异常美丽的白鹿,浑身散发着精灵之气。猛然醒悟过来后,他疾步尾随追去。钻过几道树林,涉过几处溪涧,白鹿正在一洞口的灌木丛中低头舔舐,他急忙引弓搭箭,看得真切一箭射去。只见金光一闪,一团白雾升起,待白雾散尽,白鹿早已没了踪影。惊讶半晌后,他忙赶过去仔细搜觅白鹿踪迹,却听见脚下汩汩泉响,口渴力竭的他忙捧起一饮,咸咸的,如甘醇滋润,不觉神清气爽,体力倍增……这就是流传千年的“白鹿引泉”的传说。
以上自然是美丽的神话传说。科学研究表明,早在两亿年前,从这里直到云、贵、川、西藏、青海等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与古地中海相通连。由于地壳构造变化,海水从地势较低的西南方向渐渐退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内海。因气候炎热干燥,海水逐渐蒸发,浓缩的盐卤结晶成盐层与白云质的石灰岩、石膏等矿物质沉积海底。大约距今1.5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开始,秦岭地槽上升,形成一个称之为“巴蜀湖”的内陆湖盆。又经过数千万年的地质地壳运动,尤其距今七八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和两千五百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沧海桑田,渝东鄂西陆地抬升,形成大巴山、巫山等崇山峻岭。在此过程中,原呈水平分布的含盐岩层被挤压、倾斜、皱褶、变形和断裂,经地下水侵蚀,一部分盐卤在压力作用下,从三峡断裂岩缝处溢出,形成自然盐泉。 
与同为渝东的郁山、云安、长滩、温汤、甘井沟等处盐泉、盐井相比,宁厂白鹿盐泉是浓度较高(冬春季4-5波美度)、杂质含量最低的白卤,经柴灶煎制出的雪花精盐,成为历代敬奉皇家的贡品。也是最易开发,蕴藏量最大的自流盐源(年自溢含盐量1.6万吨),因而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现、利用,并大规模开发的盐源之一。真所谓“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自发现盐泉以来,卤水的浓度一年四季都没什么变化。由于制盐均以木柴作燃料,宁厂两岸
林木被砍伐殆尽,致水土流失,长年累月,雨水侵蚀山体,渐渐透及盐泉。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特大暴雨洪水冲塌龙洞后,一经雨水渗透,卤水就被冲淡了;降雨少或长时间干旱,含盐量又由淡转浓,形成自然规律。每年自溢含盐总量约为一万六千吨。
月份
日产卤水数量(市担)
卤水浓度(°Be)
1-3
14000——18000
7°——5°
4-6
20000——22000
4°——3°
7-9
26000——22000
0.8°——3°
10-12
18000——14000
5°——7°
卤水化学成份分析
浓度
°Be
温度
氯化钠
%
硫酸钙
%
硫酸镁
%
硫酸钾
%
硫酸钠
%
磷酸钠
%
不溶物
%
固体总量
%
6.5 
29
63.14
1.83
0.51
0.23
1.00
0.073
0.05
66.833
《川东区历年盐务统计资料》(1952年8月编)
雷说分卤  宁厂盐业初期,盐卤为公共资源,后来灶户增多,卤水供不应求,灶户为争盐卤,强弱相凌,甚至聚众持械血斗,狱讼不断。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大宁监知监雷说,在盐泉下面设计并督造了贮卤石池,外设横木板。凿孔三十眼,卤自孔眼出,分配给灶户煎煮,并按卤眼缴纳榷税,由此平息了狱讼。
图3(分卤铁板:有分卤孔六十九眼,汩汩盐泉,流淌千年不绝。“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
“卤随灶走,永为定例”  清雍正初年,新增分卤孔三十八眼,共计六十八眼,官府按报官灶户336户名册,按灶分卤计税。此时卤水仍为公产,但因有明令规定“卤随灶走,永为定例”,各灶户得到的卤水使用权也就没有期限。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洪水冲毁百多家灶房,受灾灶户无力恢复生产,“卤随灶走”的配卤规定自然失去了作用。但当局对此情况未适时拿出相应措施,因而便出现了以卤水名册顶替原有灶户名册的情况。那些破产的无灶卤水户就凭册名出卖卤水,由此盐泉由公共资源逐渐衍变为了私产,可自由买卖转让。光绪六年(1880年),大宁知县高维狱,盐场监官黄绪沂,协商全体灶户集资改建,将龙池升高五尺四寸,
以绝龙池常遭洪水淹没之患。并在原铁板锈蚀得大小不一的分卤孔处,钉上孔径一致的分卤孔铜片,以利公平取卤。
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新整饬卤规。印发卤水证券分给151家灶户,凭证取卤;议定统一卤租、卤价;更换分卤钢板,在卤孔旁刻上刻度,以验盐卤浓度。并新增一眼卤孔,调节使用,共计六十九眼。到了民国36年(1947年)全场柴、炭灶计100家,而卤水所有权户114家中仅55户制盐,其余属破产灶户,或为庙产、校产,或为帮会所有。他们以租出或售卖形式将卤权转移给缺卤灶户。
卤水统制  “川盐济楚”(注)期间,宁厂奉令增产济销。因卤水属于私产,恐卤户乘机抬高卤价,影响生产。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政府对卤水进行管理,实行统制。就各灶户产能及卤水需求量,分配用卤定额,并统一核定卤租,代收代付,灶户与卤户不直接交易。     
当时各灶对用卤配额,争夺激烈;部分卤户和拥有多余卤水的灶户,起反对政府核定卤价。经多次波折,该办法才得以推行。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灶户变动极大,而当初分配给各灶的用卤定额长期不变。由此造成一部份灶户有卤水却无力经营;另一部分灶户或灶型改大,或经营发展,用卤量增大,却缺卤济煎,供求失衡,故一部份灶户和卤户多次要
求取销卤水统制。
迫于形势,当局作了适当变通,颁布了《停配卤水各灶及分配卤水各灶表》,对长期停产或犯走私案的灶户,取消其配卤定额,而转给积极生产而缺乏卤水的灶户使用,同时严禁黑市暗盘交易,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了卤水统制。
收归国有  解放后,卤水收归国有,按需分配各灶使用,并按每担盐向政府交纳5分钱卤租,至1965年停止交纳卤租。
(注)川盐济楚:大规模“川盐济楚”历史上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咸丰三年(1853年)至咸丰二十六年(1876年),一次为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两湖地区历来为淮盐销区,由于淮盐产地或运盐通道被太平军或日军控制,迫使两湖地区改食川盐,而在此期间,宁厂成为川东最大的食盐输出产地。另一方面,川盐济楚又极大地促进了包括宁厂在内的川盐生产,和运盐通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制盐设备与工艺
位于宁厂镇北岸王家滩公路内侧的一排残破的厂区,为古镇最大的制盐场所。一排排连体灶
台,两纵并列,每纵前后紧密排列五口大铁锅,灶膛相通,连接到山脚高大的烟囱上,称为“塔炉灶”。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改进使用,并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盐厂停产为止的生产工艺和设施。那么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煮盐作坊的场景,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图4塔炉灶遗迹
从“花边圜底罐”到“铁牢盆”  青铜及铁器使用之前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制陶技术,因而最古老的制盐工艺就是用大陶罐盛卤,置于灶炉煎煮。随着水分的蒸发,迭次向陶罐添加卤水,待快要蒸发完水分时,将盐卤注入小花边圜底罐(或尖底杯),利用灶台余热,最终使固体的盐结满小陶罐。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4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34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卤水   灶户   盐卤   生产   宁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