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功能救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多功能救生器。


背景技术:



2.当汽车冲入水中或暴雨天气过涵洞熄火的事故常有发生,很多人虽然通过随车的安全锤敲开了车玻璃,但是由于不会游泳而失去生命,而传统随车携带的安全锤其功能单一,为了防止汽车落水产生的危险,现有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具有救生圈功能的安全锤,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796776u的车载便携式多功能安全锤,包括座体和活动固定在座体上的安全锤头组成,座体一侧还延伸有壳体,壳体由上、下两瓣壳体扣接而成,并在壳体内设有救生圈,座体内固定有气瓶固定座,气瓶固定座上旋接有气瓶,气瓶固定座内固定有带有顶针和通气管的橡胶帽,通气管上还连接有气嘴座,气嘴座供救生圈上的气嘴插接,使气瓶内的气体过橡胶帽及通气管能够对救生圈快速充气,壳体上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一侧下端固定有联动杆,联动杆为圆杆且下端切割有平面,平面抵着顶针,通过推动推动杆使联动杆旋转后能使顶针刺破气瓶的铝箔,对救生圈充气,救生圈弹开上壳体后置在安全锤外。现有这种多功能安全锤其设计不合理,首先,推动杆外置在壳体外,很容易触碰到推动杆使其翻转,使救生器突然打开,其次,上、下壳体紧密扣合设置,使用时如果先抠开上壳体比较困难,如果直接推动推动杆使救生圈膨胀弹开上壳体又会使上壳体飞出而伤人;再有,采用安全锤头其重量重、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在手臂上,只放置在车内使用,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车载救生器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误开效果更好,且打开方便的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同时该车载多功能救生器还需具备功能多样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包括:外壳、气瓶装置和锤体,所述气瓶装置和锤体设在外壳内,且锤体的头部及气瓶装置部分穿出壳体上端,所述锤体为弹簧锤,所述外壳由前外壳和后外壳构成,所述气瓶装置设置在后外壳内,后外壳的下端开口,且设有一个底座,底座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设在铰接轴上铰接固定,铰接臂的一侧还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处在气瓶装置下端的顶推块,通过转动前壳体使铰接臂能够带动顶推块转动并推动气瓶装置的顶针上移,所述外壳的上端还套设有顶盖,通过顶盖来限制前壳体的打开。
5.本车载多功能救生器通过顶盖活动固定住后壳体和前壳体能有效防止误开的情况,通过转动前壳体使顶推块顶着顶针上移刺破气瓶的铝箔,对救生圈充气,这样的铰接式结构使用也更为的方便。
6.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体内还设有哨子容置槽,哨子容置槽内卡接有哨子,所述后壳体一侧壁上还有缺口,所述缺口由侧盖进行活动封盖,所述底座上设有割刀架,割刀架处在
后壳体的缺口处,且割刀架上设有割刀。上述设计通过哨子和割刀的设计,在遇到危险时可吹哨子求救,在安全带打不开的情况下可采用割刀割断安全带。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设计更为合理,使用时更为的方便,还能有效解决误开的问题,同时功能更为的多样。
附图说明
8.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救生器零件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接臂结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说明:1、气瓶装置;2、弹簧锤;3、前外壳;4、后外壳;5、开口;6、底座;7、铰接轴;8、铰接臂;9、连杆;10、顶推块;11、顶盖;12、哨子容置槽;13、哨子;14、缺口;15、侧盖;16、割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实施例1
15.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包括顶盖11、壳体、底座6、弹簧锤2、气瓶装置1、哨子13和割刀,上述壳体由前壳体3和后壳体4扣合形成,后壳体4为下端开口5上端封闭的空心柱体,且后壳体4上开有容置槽,后壳体4封闭端上开有两通孔,后壳体4容置腔内分别设有弹簧锤2和气瓶装置1,且弹簧锤2的头部及气瓶装置1部分穿出后壳体4上端的通孔,上述后壳体4外侧中部固定有绑带固定扣,后壳体4下端侧壁上开有缺口14,缺口14通过侧盖15活动封闭,所述后壳体容置槽底部中心设有气管通孔,所容置槽底部还设有哨子容置槽12,并在哨子容置槽12内设有哨子13,上述前壳体3为半圆柱形壳体,其一侧开口,且开口侧与后壳体4容置槽相对扣合,形成容置救生圈的容置腔,前壳体3下端向开口侧延伸有一铰接臂8,并在铰接臂8中部及末端分别设有铰接孔和连杆通孔,上述底座6上设有供前壳体3下端铰接臂8插接的铰接槽,且铰接槽后端底部与底座6顶部连通,并在铰接槽上设有铰接轴7,上述底座6上还固定有垂直底座6设置的割刀架16,并在割刀架16上固定有割刀,上述后壳体4下端固定在底座6上,且割刀架16与后壳体4上的缺口14相对,上述前壳体3下端的铰接臂8插设在底座6的铰接槽内,并使铰接臂8的铰接孔铰接在铰接槽的铰接轴7上,上述铰接臂8的连杆通孔上插接有连杆9,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推块10,顶推块10处在气瓶装置1的顶针下端,通过转动前壳体3使铰接臂8能够带动顶推块10转动并推动
气瓶装置的顶针上移,上述前壳体3与后壳体4的上端通过顶盖11扣合在一起。
16.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救生器使用时,拔开顶盖11,把前、后壳体向两侧外掰开,前壳体3绕底座6向外翻转,在前壳体3向外翻转同时,前壳体3铰接臂8绕底座6的铰接轴7翻转,由于铰接臂8与顶推块10通过连杆9连接,致使顶推块10绕铰接轴7同时翻转,顶推块10翻转后其顶推顶针装置的顶针刺破气瓶的铝箔给救生圈充气,由于两壳体的自由端通过顶盖11套设扣合不会产生误碰就打开救生圈的情况,且两壳体通过底座6铰接在一起,打开救生圈时不会使其中一壳体飞起,使用更安全,再有,本实施例的安全锤采用弹簧锤2,其体积小,重量轻,在后壳体4上设有绑带固定扣,其可绑在手臂上进水库游泳,其携带方便,而哨子13和割刀,在遇到危险时可吹哨子13求救,在安全带打不开的情况下可采用割刀割断安全带。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变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包括:外壳、气瓶装置和锤体,所述气瓶装置和锤体设在外壳内,且锤体的头部及气瓶装置部分穿出壳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为弹簧锤,所述外壳由前外壳和后外壳构成,所述气瓶装置设置在后外壳内,后外壳的下端开口,且设有一个底座,底座上设有铰接轴,所述前外壳与后外壳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设在铰接轴上铰接固定,铰接臂的一侧还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处在气瓶装置下端的顶推块,通过转动前外壳使铰接臂能够带动顶推块转动并推动气瓶装置的顶针上移,所述外壳的上端还套设有顶盖,通过顶盖来限制前外壳的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外壳内还设有哨子容置槽,哨子容置槽内卡接有哨子,所述后外壳一侧壁上还有缺口,所述缺口由侧盖进行活动封盖,所述底座上设有割刀架,割刀架处在后外壳的缺口处,且割刀架上设有割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救生器。该车载多功能救生器包括:外壳、气瓶装置和锤体,气瓶装置和锤体设在外壳内,且锤体的头部及气瓶装置部分穿出壳体上端,上述锤体为弹簧锤,上述外壳由前外壳和后外壳构成,气瓶装置设置在后外壳内,后外壳的下端开口,且设有一个底座,底座上设有铰接轴,前壳体与后壳体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铰接臂,铰接臂设在铰接轴上铰接固定,铰接臂的一侧还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处在气瓶装置下端的顶推块,通过转动前壳体使铰接臂能够带动顶推块转动并推动气瓶装置的顶针上移,外壳的上端还套设有顶盖。上述结构整体设计更为合理,使用时更为的方便,还能有效解决误开的问题,同时功能更为的多样。同时功能更为的多样。同时功能更为的多样。


技术研发人员:

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金华车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2/12/6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2:2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3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壳体   外壳   所述   气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