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成都新经济发展

7第1卷 第24期
产业科技创新 2019,1(24):7~9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成都新经济发展
黄少翔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竞争力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笔者认为,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
路径是要推动在蓉高校院所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把成都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科技创新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体系。
关键词:新经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4-000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笔者认为,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是要推动在蓉高校院所高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把成都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体系。1 当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加快推动校院地企协同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017年,成都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R&D经费(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预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0.7%,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验收;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 471家、同比增长1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 374.77亿元、同比增长11.8%;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实质性突破,技术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523亿元、增长12%;知识产权量质全面提升,专利申请量113 98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7036件,分别增长16%和19.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9件、增长20%。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不够的矛盾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
1)成都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具有很大的外部导入特征,尤其是随着富士康等项目的落地,虽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在规模体量上的快速发展,但缺乏研发、创新等领域企业的跟进落地,导致产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成都拥有大量优质的创新资源,却没有很好地服务于重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汽车等规模上千亿元的产业,完全依靠企业设在外地甚至国外的技术中心进行,没有对本地产业链形成拉动作用。
2)高新技术转移转化配套服务能力不足。产业中试平台不足,制约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如医药行业缺少专门用于新药试验的公共动物实验室,汽车产业缺少公共的嵌入式仪表测试平台。缺乏促进成果转化评估评价及投入机制,如某生物制药公司的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由于没有权威的评估结果,加之风险资金的不活跃,成果产业化缓慢。
2 经验及启示
2.1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培育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历来是社会资本参与度极低的领域,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美国最早以宪法形式对科学技术进
作者简介:黄少翔(1962- ),男,山东单县人,本科,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方面研究。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8Vol.1 No.24
步作出规定,对世界各国的科技立法起到积极的指导性作用,通过《拜杜法案》、《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加快了技术应用,为科技创新主体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较少的科研投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效,主要得益于《联合研究制度》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等政策的实施。这也说明,不一定通过大量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也能够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推动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应用之间的关系。
2.2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机构
部分国家组建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指导和协调,较好地推动了技术应用。英国的国家技术集团、法国的国家科研促进会、澳大利亚的国家技术集团等都是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组成人员也从原来主要是政府科技官员改变为官、产、学、研的人员组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AIST)、德国弗朗霍夫学会、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均是由政府设立,致力于科技研发与服务活动的非营利的应用技术公共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自身开展科技研发,还与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孵化创新企业,向
政府或合作科研单位提出先导性政策建议等。
2.3 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
发达国家的科技评估体系都较为完整,组织机构建设较为健全,但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美国是推行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最早的国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美国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唯一专职负责帮助产业界发展技术和方法,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工艺过程现代化,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加速产业化的联邦研究机构。NIST 既重视学术评估,也非常重视经济评估,从学术和经济两个层面对其研发实验室、资助项目等进行评价。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和《国家研究开发实施办法指南》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日本科技评估机构不能随意设立或撤销。德国科学顾问委员会就是为联邦、州政府提供咨询的独立的科学政策委员会,也是德国科学评估的权威机构。2.4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美国以政府立法为风险投资者确立了合法地位,并且进行财政支持,如设立“小企业风险研究基金”,提供无偿援助。政府为风险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放宽各类基金参与投资的限制等,极大的改善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环境,涌现了大量发明专利。从截至2016年9月底,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看,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330 890件、美国185 204件、德国80 785件,大量的发明专利授权为这些国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 工作建议
3.1 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过去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计划经济行政管制思维,凡是科技成果,不管其成熟度如何,都应该得到转化,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维的产物;二是片面理解供给需求,不少人认为,科技有多大产出,就应该有多大需求;三是片面强调企业自身行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自身就应该顺应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大力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价值含量。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是在政府引导下,由供需关系共同决定的市场行为。这个市场不是由科技成果供给方决定,也不是由需求方企业决定,而是由科技成果自愿提供方和自愿购买应用方共同决定。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要受到技术成熟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等因素制约。
3.2 做大做强做优高新技术服务业
一是加强高新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及机构整合工作。瞄准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大数据服务、研发设计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等高新技术服务业领域为重点,坚持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与专业机构资源整合相结合,切实完善服务业务和产品。二是加强标准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按
照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产品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的思路,发挥产业集团自身专业队伍与资源整合优势,围绕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初创阶段的各种要素配置和规范化管理服务需求,开展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促进企业孵化和成长,形成高新技术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3.3 研究出台市级层面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指引
加强政策研究和顶层设计,围绕成都市重点发展
9第1卷 第24期
的产业领域加快建成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制定市级层面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意见。一是系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深入学习《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发改高技规〔2018〕68号)、《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国科办高〔2017〕55号)、《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等规划指引,深刻领会和把握文件要求,围绕成都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精准医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以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重大颠覆性技术原始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目标,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在蓉布局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吸附创新资源聚集。二是加快完善地方相关政策。对接国家相关规划、指引和意见,
研究出台成都市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指引,明确鼓励建设创新平台的领域、方向、条件及要求等,促进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体系化、服务网络化。同步研究制定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扶持办法,从平台建设、平台运营、设施设备共享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4 推动校院地企协同创新
发挥产业集团产业服务资源和优势,联合电子科大、川大、西南交大、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蓉高校院所,建成一批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应用性研究、试验性开发、商品化试制,加快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一是探索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充分发挥产业集团在创业投资、成果转化、项目孵化方面的专业优势,联合电子科大、川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等在蓉高校,合资组建公司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具有孵化投资功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形成以科技成果项目为核心、以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支撑、以合资合作为纽带的校院地企发展共同体,加快孵化以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为代表的成果转化项目、企业,培育产业集和一批上市公司。二是推动科技成果分割确权,集聚高新技术项目资源。发挥产业集团在创业投资、科技小贷、科技担保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优势,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分割确权并在产业园区落地转化的投补联动、投贷联动、阶梯式投资互补等机制,明晰成果产权,激发转化动力。三是做好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运营。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营经验,切实做好电子科大大数据、华西医院精准医学、哈工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中科院先进光电技术等产研院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强化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意识,着力构建集技术研发、
中试熟化、成果对接、企业孵化、创业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技术转化平台,促进一批成果在产业园区孵化和成长。四是推动共建创新研发转化平台。结合相关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主动对接在蓉高校院所,围绕优势学科,积极共建新材料、智慧能源、轨道交通、大数据等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学科性公司、中试转化基地等创新研发转化平台,切实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效互动、深度融合。
3.5 支持建立具有专业优势的创新孵化服务平台
针对现阶段大多数创新平台存在的服务方式单一、投资功能缺失、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通过组建和改造现有服务机构等方式,形成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孵化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支撑科技型初创企业跨越“死亡之谷”并加快成长。一是加快建设“孵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建成一批具有投资功能的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对进入平台培育的种子期项目给予精准孵化,同时解决项目的小额资金需求,提高项目存活率。通过项目的成长,平台获取相应收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生态链。二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与“孵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协同,重点针对相对成熟的项目和较大额度的资金需求,通过直接股权投资、组建基金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投贷联动等方式,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同时,积极股权质押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担保、技术开发合同担保等创新型担保业务,针对科技型企业各个阶段的特点做好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开梅. 新时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 江苏科
技信息,2018,35(16):5-8.
[2] 王晶金,李盛林,梁亚坤. 新政策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
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4):
102-107.
[3] 霍国庆. 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根本症结及其解决策略
[J]. 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2):119-125.
[4] 杨国梁. 美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概况[J]. 科技促进发
展,2011,8(9):87-93.
黄少翔: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成都新经济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3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32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转化   创新   科技成果   产业   科技   发展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