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新闻口导浓缩事实的精华

关于电视新闻口导:浓缩事实的精华
  口导一般出现在电视新闻的开篇部分,由主持人出镜播报,故而谓之“口导”;与平面媒体消息的导语相比,两者既相似又有区别:相似者,在于都起着反映、揭示、表达、烘托主题的作用;区别者,在于电视口导没有消息导语要素的完整和规范,手法自由,灵活多变。口导是电视新闻独特的结构要素,可以说,写好口导,文成一半。笔者将口导大致归纳为以下类型,写作方法各异。
  主题式。文风大气端庄,寓意重大典型;笔法翔实厚重,遣词严谨有致;口导叙事准确鲜明,主体客观完整,把最主要的事实、最深刻的思想、最深邃的主题,借助口导凸显在观众的面前,给观众以思考与震撼。
  “今天是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的第一天。早市开盘价为27.98元,尾市收报于40.37元,按收盘价计算,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持有的250万股隆平高科市值已超过1亿元。袁隆平院士因此成为科学家中首位拥有亿元财富的知本家。”
  ―—《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2000年中国新闻奖
  “首位”显现了新闻事实的惟一性价值,“知本家”凸显了新闻的主题价值,“股市”叙述了新闻事实的演进结果,并由此形成了新闻的由头,自然、贴近地引导出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知识分子、科学家凭借智慧致富,这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以“个人品牌、专利发明和技术参股创办高新产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风云股市,叱咤一方,成为“科技知本家”,口导的立意宏观高远,主题深刻重大;写作视角精巧,从开盘收盘的微观切入,寥寥数语,尽显风流。
  叙事式。文风朴实无华,疏朗有致;笔法平实稳健,舒缓有序。口导叙事讲究脉络清晰,表意讲究前因后果,描述讲究具体生动,展开讲究过程完整。口导把主题寓意于新闻的事实之中,不铺张不渲染,了无痕迹,观众借助事实可以明明确确地感受和领悟到作品的主题意义。
  “襄城县59岁的农民牛志远,倾尽40万元家财,创办起襄城县阳光福利院,收养了39名农村孤儿或单亲家庭贫困生。继2005年福利院考上4名大学生后,今年又走出了17名大学生。记者采制了报道。”
  —―《牛志远:供养孤儿上大学》2005―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阐述式。文风严谨细腻,叙事精致;笔法变化多样,形象生动。阐述式口导一般起着铺垫和说明、解释和引导的作用,常用同比、类比、象征等手法,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达到通晓易懂的目的,旨引起观众的收视欲望。
  “对人们来说,‘养老金’早已是个挺普及的概念了,可您知道房子也有‘养老金’吗?其实,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商品房都有这么一笔‘养老金’,名字就叫做‘住宅公共维修基金’,它是按照购房款2%的比例,在购房时必须缴纳的一笔费用。因为是用于房子大修的费用,所以,形象的说法,叫它住宅‘养老金’。”
  ――《70亿维修基金的困惑》2005年中国新闻奖
  人们可能都知道有这笔“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但是,知道它用途的人为数不多,淮安台新闻就常常报道这方面的纠纷。作者在口导中用了“养老金”的比喻来加以阐述,“养老金”人人都有、月月都缴,一下就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迅速地进入了作品的主题。口导的作者构思精巧,比喻恰当,使阐述更为形象具体。阐述就是要把问题“说白说浅”,越白就越深刻,“白化”是大手笔,“浅化”是大智慧。
  对比式。文风泼辣犀利,反差强烈;笔法抽象归纳,类比具象。口导善于从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抽筋剥笋,遴选归纳出一类现象或是几类现象,借助相同的个例或是不同的数据,进行对应的正比或是反比,在碰撞中让个例“说话”,在类比中让数据“演唱”,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正是对比式口导的精髓。
  “节能降耗,是今年上海工业的重头戏。在上海化工区的最新动态信息中,我们发现了两个对比悬殊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化工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7%;而与此同时,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却降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50%。那么,上海化工区是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节约能耗的呢?”
  —―《综合能耗仅为同行业一半 上海化工区循环经济结硕果》2006年中国新闻奖
  “节能降耗”是个大问题、大体裁,既抽象又专业,如何让“外行看得懂、内行看得深”,作者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同比增长157%”让观众看得兴奋,“降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50%”让专家看得深思,隔行不隔理,一“升”一“降”,“道”在其里,“理”在其中,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对比之法,比出了新意,比出了价值。这是一类事物的对比,还有一种对比的手法是“一”对“一”的具体的、对应的对比:
  “吉林有80%的农民种玉米,产量超过全国的1/7,可恰恰就是这个铁杆作物却曾经让吉林人的腰杆硬不起来。但今天,还是玉米,在吉林却有了另一种结果。”
  ――《吉林:养好玉米这棵“产业大树”》2005―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玉米”是具体的比较“实体”,揭示“吉林跳出单纯的玉米产业,谋划着一场玉米经济的变革”,把小小的玉米延伸成饲料业、畜牧业甚至精深加工的产业大树。这种比较具体实在,一目了然,微观的直观性很强;而上一例的对比,更多的是着眼于宏观,比的是一类现象,是大范畴、大概念。对比式口导的要旨是:把对比形象具体化,或人或事或数据或观点;对比的结果前置化,让观众知晓事物发展的结果或是趋势。
  反衬式。文风潇洒自如,曲笔春秋;笔法委婉闲散,指桑道槐。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或是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反衬式口导行文轻松,缓缓展开,描写叙事,一路走来,然而挥洒间忽然峰回路转,意随文变,语意出人意料,文义乾坤倒转,令人恍然大悟,抚手击额,“包袱”抖在这里。
  “阳春三月,正是备耕的大忙时节。三月十七日我们前往我省的产粮大县五常市采访备耕生
产情况。车过五常市红旗乡前红村,我们发现这个村像过节似的,东一家西一户的院里聚了不少人,像是办什么喜事。”
  ――《人情猛于虎》1996年中国新闻奖
  听着口导,观众可能已经产生疑问,大忙季节农民应该忙在农田,怎么像过节一样都聚集在家里?是庆祝上一季的丰收,还是村里在办什么喜庆活动?口导牢牢地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作者在新闻主体中揭开谜底:这个村人情礼泛滥,村民争相办“喜事”捞“份子钱”,其中一位村民的“喜事”竟然是:“庆祝购买手扶拖拉机一周年特备酒席恭请光临”,荒唐滑稽,果然“人情猛于虎”。行文至此,品味口导,反衬的效果强烈鲜明,让人先是可笑,继之可悲!
  细节式。文风细腻婉转,视角独特敏锐;笔法细致含蓄,表意形象活泼;口导弃“大”而归“小”,聚焦一事一景一物,捕捉一笑一颦一叹,作者善于从大事件、大场面、大景观中捕捉细节,赋予细节以独特的、具象的、深刻的主题意义。
  “今晚,是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中国人终于结束了十五年的艰难跋涉,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而这一历史性的变化,首先反映在中国代表团的座位上。”
  ――《从后排到前排 15米走了15年》2001年中国新闻奖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是举世瞩目的盛事,作者把视角聚焦在“座位”的变化上:过去我们只能作为观察员的身份坐在会议最后几排的座位上,没有地位,没有尊严,没有话语权,现在“入世”了,我们终于坐到了第一排的位置上,尊严而又自豪,扬眉而又吐气,尽显大国风采。这个细节的选用,真是神来之笔,用之口导,可谓胜过雷霆之笔,华彩繁文,细节就是神韵,细节就是灵魂。
  渲染式。文风绚丽多彩,极尽渲染烘托;笔法浓墨重彩,曲笔迂回。口导或是在渲染一种情绪,或是在营造一种氛围,或是在描述一种环境,然而,新闻事实与之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只是在制造一个“特定”的“概念”,引出或是烘托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起到一种强化的作用。
  “2004年2月3日,是农历甲申年的正月十三,再过两天就是元宵佳节了,北京的街头洋溢着浓浓的喜气。然而,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夜幕中惊心动魄地展开了。”
  ――《惊心动魄22小时》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
  “正月”时节,“喜气”洋洋,可以想见的五彩缤纷的灯笼奕奕生辉,凌晨时分一派幸福的宁静,它渲染的是节日的隆重与和谐的温馨,然而,醉“笔”之意正在“笔”外—―“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在展开。这种口导的写法,意在让观众产生一种联想和比较,使新闻事件生活化、环境化,甚至“自身化”,从而强化新闻的贴近性。
  反问式。文风沉着思辨,胸有画竹;笔法自问自答,意在强化。反问句是一种“语言策略”:肯定、毋庸置疑的肯定;强调、确凿无疑的强调;调兵遣将“词句”,运筹帷幄“句式”,“策略”的目的就是以此凸显新闻事实,渲染新闻主题。
  “制冷不用电,废水零排放,火力发电不烧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你相信吗?这一切,济南钢铁集团都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使济钢实现全国同行成本最低》2004年中国新闻奖
  描述式。文风抒展飘逸,状物拟境;笔法工笔白描,灵活自如。口导用准确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凝练的概括、华丽的彩、朴素的词句,或抒情或状物或具象,追求文字的美学意境和诗意价值,赋予新闻事实以最高的文字“礼遇”。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行医56年,为他深爱的患者和医学事业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和心血。在他的行医生涯中,他不仅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用他的一言一行向人们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请看报道――
  在华益慰的行医生涯里,一切行动都是以患者为出发点。只有患者的方便,没有自己的方便,成为这个老军医一生的行为准则。请看报道――
  作为一个为近万名胃癌患者解除病痛的知名专家,华益慰在被确诊已到了胃癌晚期的人生倒计时里,心中惦念的依然是他的医学事业。请看报道—―”
  —―《华益慰:平凡医者 人间天使》2006年中国新闻奖
  这是系列报道三集中各自的口导,从“医术”、“医德”、“人格”三个方面描述了华益慰崇高的人生,比喻形象而又恰当,概括准确而又凝练,遣词华丽而又质朴,观察细腻而又准确,把一位老军医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结论式。文风大气磅礴,视野开阔;笔法挥洒纵横,纲举目张。这是新闻比较常用的笔法,口导往往着眼于历史,着眼于宏观,横向审视,纵向比较,逻辑抽象,从而作出肯定性
的结论;这个结论常常以“第一”、“惟一”、“首次”、“最多”、“最大”、“纪录”或与之相反的措辞来体现,以新闻事实的“新”来强化新闻价值。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3点,刘翔在第31届洛桑超级大奖赛上打破了由他自己和科林?克逊共同保持的12秒91原110米栏世界纪录,以12秒88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30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口导   新闻   观众   笔法   事实   形象   主题   文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