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互联网+应用
nternet Application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专利
申请分+斤
□石慧山东女子学院
【摘要】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情况影响了我国各个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本文通过检索人脸识别 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分别从专利申请人的变化趋势及专利申请有效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企业研发和专利申请 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脸识别专利申请
一、 人脸识别专利申请量总体变化趋势
通过incopat系统检索人脸识别系统相关关键字并将检索结果筛选分析后得知,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可追溯至20世纪末,当时的专利申请人大多是国外企业,如飞利浦公司与2001年申请的
方法专利中提到了通过用户面部表情的识别来进行信息的更新,虽然此申请并不是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技术方案的主要创新点,且该专利目前已经因未交费而失效,但是我国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开始进入缓慢增加的时期,直到2012年,专利申请开始大幅度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的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总量已经达到30000余件。本文以专利申请人为切人点,结合不同时期的专利申请变化趋势、专利申请类别等对我国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专利申请人和研发企业带来专利申请启示。但是,由于专利申请至公布大约需要3个月至18个月,因此系统统计的专利申请量要比实际申请量少。
二、专利申请人分析
2.1我国申请人与国外申请人
目前在我国申请量较多的我国申请人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平安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在 我国申请量较多的国外申请人分别为日本的索尼公司、尼康公司和佳能公司、美国的英特尔公司、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以及韩国的三星电子公司等科研实力雄厚的企业。与国外申请人相比,我国申请人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起步较晚,2006年 之前,我国关于人脸识别的专利申请人半数以上来源于国外企业。
2006年之后,随着科研院所和企业投入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利申请人看到了人脸
识别技术在未来技术大战中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进行专利布局,到目 前为止在我国国内申请人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远远多于国外申请人。
但是由于国外企业在我国前期申请的专利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因此仍持有后续申请人无法绕开的核心专利。诸如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在2005年申请的尚在有效期的电子摄像机及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检测出被拍摄物体的面部图像并加框显示,利用获得的面部图像数据自动调整拍摄参数并保存图像数据,而该技术方案覆盖的功能在大部分摄像设备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涉及,也是后续申请人和研发企业较难规避的技术方案。
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起步晚于国外也导致了高价值专利的缺失。根据incopat检索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技术稳定性、技术先进性以及保护范围三个方面的参数分析,我国 专利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在较高价值的专利总量中占比不到一半,且高价值专利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中有一半来源于国外企业申请人。这表明无论是在专利申请早期还是后期,国外企业关于人脸识别的研发实力在仍在不断增强,并且申 请专利质量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如三星公司2013年 申请仍处于实审中的一种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识别人脸状态来控制移动终端而无需来自用户的直接输人。
此类高价值专利申请具备了技术描述精炼、技术功能具象、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人机交互领域的大部分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此技术方案。
因此,此类技术方案的专利权人,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无疑拥有了不容忽略的优势,也是其他相关技术研发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的对象,以免落入该类专利的保护范围导致侵权风险。
2.2我国申请人类型分析
在2012年之前,关于人脸识别专利的我国申请人中企业占比约为61%,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申请量占比约为29%,前者申请量比后者申请量多600余件。而在2012年 至今,企业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上升至73%,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申请量占比则下降至18%,前者比后者申请量足足多出15000余件。
因此,虽然前者和者后者的申请量总数都有较大提升,但是提升地速度却有所不同。
同时,在2012年之前,我国人脸识别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中有4位申请人为大专院校,而2012年至今的排名中,前十位已经不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身影了。这说明我国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前期,虽然部分企业也已经启动研发,但是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是不容忽视的主力研发军,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着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投人到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大军。
88
互联网+应用nternet Application
然而,作为申请量最多的两类主体,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过程中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长相生的,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在企业的科技创新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山大学将其在2009年申请的一种带分类识别功能的人脸跟踪方法专利转让给了研发A R体感系统的新节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技术方案通过将识别出的具有统一特征的人脸进行分类实现人脸跟踪功能,增强了受让人的技术储备。上海交通大学也将其在2013年申请的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转让给了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也有部分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加速了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应用,目前企业和科研院校作为共同申请的专利件数已达300余件。如清华大学自2015年起,与多家企业共同建立研发关系,并分别与腾讯公司、大唐电信科技公司以及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作为共同专利申请人申请了十余件专利。
三、专利申请法律状态变化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国人脸识别专利申请总体授权率约为32%,尚在实质审査中的约为40%。在2012年之前,我国专利申请的总授权率约为60%,但是因未缴年费而失效的专利高达35%,即失效专利和有效专利的比例高3: 1,除因未缴年费而失效的专利外,还有大量被驳回或主动撤回的专利申请。
在国别为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中,失效专利与有效专利的比例更是高达4: 1,即我国大部分人脸识别
技术的前期专利申请目前都处于失效状态。2012年之后,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因为未缴纳年费而无效的申请占国别为中国申请人的专利总量的6%。
2012年之前多半的失效专利申请人为大专院校和科研究过,究其原因在于对大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说,虽 然致力于高新技术研发,并因此申请了大量专利,但是,由 于当时企业对人脸识别领域涉及不深、不够重视,而院校机构又没有大量物力财力投人科技成果的转化,导致很多技术方案都未能应用于实践领域从而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逐 年增加的专利费用成为一种负担,大部分专利权人选择放弃。
2012年之后,该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应用场景,从单纯的拍摄、手机安全验证到现在的身份追踪、支付、照 片美化、3D虚拟形象的建立等,该技术已经渗透到了通信、交通、居家、医学、金融等多个领域,专利技术开始充分发挥其独占作用,专利权人也对专利权的存续越发重视,有的专利权人甚至开始通过专利侵权诉讼来保护自己利益,因未 缴纳年费而失效的专利大量减少。
例如人脸识别相关专利储备量较多的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王科技”)于2017年对广州市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专利诉讼,称其提供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打卡设备侵犯了汉王科技在2008年申请的一种斜坡式图像获取装置及人脸识别系统专利。
除此之外,因为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量是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的,因此,尚有占申请总
量约40%的专利申请仍处于实质审查程序,这也是后期失效专利骤减的原因之一。
四、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根据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上述专利分析,结合我国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作为技术研发主力的相关企业应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共同致力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与技术成果的转化。虽然我国目前已出现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但是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仍然远小于总申请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拓展合作模式,重视对研发成果的专利化,制定长期技术研发和应用策略。一方面科研院校可以通过企业产品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依靠科研院校的技术研发实力增强技术储备,互相促进,发挥所长,实 现共贏。
第二,我国企业在申请专利时要重视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虽然自2012年以来,人脸识别技术专利申请人中我国申请人所占比例大幅度提升,并且占有比例已经远超外国申请人,但是仍然存在技术保护不到位的情况。
此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申请专利时,未对专利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排列布局加以重视,并且没有或者有较薄弱的专利布局意识,导致专利授权文件的保护范围不恰当,专利与专利之间未形成防护网。因此,企业需严控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撰写,做好具体技术特征的上位、技术方案的延伸及替代方案,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专利申请策略,优化专利申请和布局方案。
第三,在进行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和发布相关技术产品时,需要提前对该技术进行预瞥分析,以确保无专利侵权的风险。因我国人脸识别技术核心专利大部分由国外申请人和国内大型高科技创新企业享有,因此对于初涉此领域的小微型企业更需要提前做好专利检索工作,根据对专利现状的检索和分析结果进行适合自身研发现状的技术规划。
参考文献
U]邹杨.专利视域下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竞争和发展研究m.科技和产
业,2020,20(07): 1-9.
[2] 何隽,杜梦淳.国内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领域的专利布局与发展建议[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20,17(01):16-23.
[3] 么旭君,安飞.语音识别领域的特征提取技术专利分析[J].专利代
理,20丨8(02):67-77.
[4] 李召卿.曹杨.语音识别专利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⑴.中国发明与
专利,2017,14(S l):55-59.
石慧( 1988-)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工作单位:山东女子学院,助教,法律硕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89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1:1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287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专利   专利申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