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奇音乐作品中的东方彩

175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21表,左手盖上琴盖儿开始计时,持续了大约1'39"后翻开琴盖儿,右手放下计时表,双手把琴架上的谱子合住整理好,最后摘下眼镜,随着观众的掌声起身向观众鞠躬表达敬意,退场。在这期间,虽然镜头看不到观众的行为和表情,但是可以清楚的听到下面有观众的咳嗽声和走来走去的脚步声,还有观众的随身物品掉在地上的声音等等,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下面的观众真的能欣赏了这种音乐形式吗?观众最后的掌声到底表明了什么?
凯奇的音乐思想是最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的,他创作的类似《4'33"》等这种寓意深刻的作品,一定有作曲家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了解作曲家的学习经历,明白了凯奇的音乐创作风格来源于在学习作曲的初期(1933年左右),接触到了当时在美国非常有影响的现代派作曲家亨利·考威尔所讲授的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五声音阶和打击乐器,以及运用打击乐器创作现代音乐,凯奇自此对东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之后创作东方音乐风格的作品奠定了基础。东方的哲学思想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印度哲学著作《罗摩克里希纳福音书》、中国经典辩证法哲学书籍《易经》、中国禅宗的哲学思想。这些东方的思想是在
凯奇音乐创作迷茫时期出现的,正是因为这些具有东方彩思想的影响,才为凯奇之后的创作风格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凯奇创作不同风格音乐的极大兴趣。
其中中国《易经》是中国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遗憾的是《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所以人们现在将《易经》又叫做《周易》。《易经》的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很难读懂和理解,甚至里面的一些符号和字我们都看得非常不解,现代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研究所,都有很多学生和专家学者仍然在对《易经》里的复杂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由此可见,对于一个20世纪的美国作曲家来说吸收借鉴这种东方哲理思想的难度之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之多,特别是要将自己创作音乐的思想与博大精深的东方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凯奇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是这位极具发明天赋的作曲家凯奇将《易经》中占卜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在了音乐创作中,按照书上指示学习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变化操作方法,将三枚硬币抛入空中落到地上后形成的卦象来决定的创作程序,受到《易经》中图像显示的偶然性的启发,凯奇在1951年创作的《变化的音乐》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对凯奇来说,禅宗对他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他受到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认为音乐是无声中的真谛,在他的作品《4'33"》中,看似这个作品演奏家没有弹奏乐器,但是给了观众在音乐厅里观察、聆听和想象的一种空间,营造出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为此,凯奇通过自撰的一本著作《沉默》,来阐释他音乐创作的独特方式,展现了他对实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思考,以及结合了禅宗与周易等东方思想的音乐哲学,这本书也是对他多年来的生活、学习、创作等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总结,为后人了解和学习凯奇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凯奇音乐的特点及影响
约翰·凯奇的创作为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几乎
都体现了这一哲学观点,他的作曲理念是新颖而超前的,他可以使用任何环境下的声音,包括杂音、噪音,创作出打击乐曲《金属结构》(多部)等作品;运用“机遇”发明了偶然音乐(即兴音乐),通过抛硬币、算卦等几率进行创作,代表作如:管弦乐《黄道图》、《变化的音乐》等;他擅于彻底放弃形式结构而选择随机的顺序,运用沉默的形式来体现内心的思想,无声音乐《4'33"》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凯奇广泛使用各种电子以及视觉手段来表现音乐,他在音乐上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加料钢琴”,这对于我们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也是少有耳闻的,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的“乐器”,特殊性在于它的制作过程,这种乐器的“制作过程”是在普通钢琴弦里插入各种物品,以此来产生特殊的声音效果。
凯奇的音乐对人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人们看到了音乐的另一面,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体验和感受,音乐内容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突破西方原有的音乐素材,结合东方思想、运用东方特有的古老方法对音乐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诠释了音乐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约翰·凯奇影响了20世纪以后人们对音乐的审美和对音乐形式的创新,激发了人们探索音乐世界的无限欲望,为今后音乐的丰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结  语
约翰·凯奇在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作曲家,但我认为他是独一无二、极具个性、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新鲜感的“设计师”。他的音乐不仅影响了20世纪后来音乐的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音乐作品传递出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学会了对待任何一件事情要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这种精神思想是我们需要终生体会、感悟和学习的。凯奇也将成为西方文化中传播东方思想的文化使者,他的作品会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丰富且极具特的文化宝藏。■
参考文献
[1] 黄军.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影响[D].武汉音乐学院,2009.
[2] 雍凌凌.“无声音乐”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从《4'33"》到“无声音乐”[J].北方音乐,2017.
[3] 郑艳丽.影响之影响——易经、禅宗与偶然音乐[J].文化与传媒·当代文坛,2015,(0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5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27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音乐   创作   观众   思想   作品   作曲家   影响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