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曾经,中国制造的同质化、山寨版让我们的产品饱受诟病。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从上到下掀起一股创新和研发潮。可以说只有不断地自我创新和坚持研发才能让企业持续、长远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在核心技术上我们应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优我廉”的程度。即便是在产品迭代快、先进技术越来越趋于透明的当下,我们也应持之以恒创新和研发。
不同种类和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常见以下几种。
第一种初级型企业没有明确的部门划分,也没有完整的研发流程。经营者兼开发者于一身,效率高但研发流程混乱,企业其他诸如市场开发能力,管理能力等参差不齐。
第二种中级型:业有明确的部门组织能力,职责划分清晰,有明确的开发流程,产品研发完成后转到相关部门进行测试或生产,最后由销售部门及技术部门完成市场开发与服务。
第三种高级型:业的整个开发流程实现了端到端团队型整体服务,一个团队负责整个从立项到上市的全过程,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大幅上升。
1、评选发布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优质企业。评选发布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综合新实力、税收贡献、成长性等年度百强企业名单。支持各地市结合区域高新技术企业情况,评选发布区域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2、加强百强和优质企业扶持和示范推广。对百强和优质企业优先引导汇聚民间资本、技术、人才、项目与其对接。省、市联动宣传,推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优质的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机制,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效应,为全省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示范。
3、加速高新技术企业中“独角兽企业”培育。针对列入我省成长性百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独角兽企业”培育。引导创投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各类科技计划倾斜性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4、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制度运用水平。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和商标培育,培育更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企、名品、名标、名牌。
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发投入成本)
落实国家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研发经费后补助。推动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给予建设经费补助。发挥技术改造事后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政策作用,降低事中补助门槛,扩大政策受益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对龙头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共建共性技术平台给予补助。出台政府采购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政策,综合综合运用首购、订购、推广应用等方式,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承担军民融合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对企业申报取得“军工四证”给予奖励。实施专利申请灭零倍增计划,培育专利大户和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
(1)培育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内容:
按照“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
支持方式:
1、对纳入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库的企业,由市区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每家企业给予总额60万元的经费补贴。
2、当年在广东省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上提交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并获得省科技厅受理的企业,每家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经费补贴。
3、对当年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含复审)的企业,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模式转变,即从要素驱动型逐渐过渡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专利数量不能解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本文从技术之间的差异入手,测算了代表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地区技术复杂度。基于中国1985-2015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研究发现:专利数量的提升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没有显著影响,而以技术复杂度表征的创新能力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经济周期效应,以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为时间节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资本深化向创新能力转变。进一步地,基于城市规模效应发现,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常住人口大于50万的城市,
创新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为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地区应注重技术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开展创新活动。
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要进一步瞄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蕴含着对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的全新要求,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创新能力将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
近二十年,我国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以发明专利为例,国内各省在专利统计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从2000年的两千件增长到2015年的近七十万件。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专利数量增长是否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上存在大量争论。虽然2000至2015年间我国的新增专利申请数持续快速增长,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速出现了一定波动,在2008年以后尤为明显。
简单的专利数量不能展示地区创新活动的全貌,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区的创新能力,原因在于不论是以地区专利申请数还是授权数,都没有考虑到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差异。不同领域的专利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同,因此研发的技术种类以及最终形成的专利结构更能准确反映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而正是这种不能被交易的“能力”,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发现
本文的理论部分提出,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而地区创新能力又表现为地区专利结构。因此,本文从技术之间的差异入手,构造专利空间表示地区专利结构,进而计算出地区技术复杂度作为地区创新能力的代理变量。专利数据包含了一个地区所有与创新相关的要素禀赋信息,这些信息主要通过专利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来,这些信息的总和就是所谓的地区创新能力。专利结构是地区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覆盖更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可以涉及其他地区无法进行研发的领域,从而占据技术优势;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可选择的技术领域有限,因此专利结构相对单调。本文从显性比较优势入手,描述了各地区的专利结构,最后通过专利结构的不同来体现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对此。另一方面,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人口的稳定增长是维持技术内生进步的必要条件。地区的
生产率提高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向生产活动的转化,这两个流程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参与。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使得创新和生产之间达到均衡,才能使专利研发所积累的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活动的技术进步。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创新能力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城市规模效应的影响,人口较多的大城市更容易从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中获益。
本文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以及全国262个地级市(直辖市)的统计年鉴数据对地区创新能力、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指标进行测算。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3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246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