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菜时的调料从何而来?扒扒古代的调味品演变史

古⼈做菜时的调料从何⽽来?扒扒古代的调味品演变史
中国有句⽼话,叫“民以⾷为天”。在这⽚华夏⼤地上,吃,总是排在第⼀位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古往今来,⼈们对吃的要求,没有最⾼,只有更⾼。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好。
只见炊烟起,⽕正旺。⼑起⼑落,内功尽显。⾊,⾹,味,俱全,才能算⼀顿满意的饭⾷。
⼤多数美⾷,少了调料,就像少了灵魂。我们调料⼤家族,在中国饮⾷⽂化的发展历史上,通过⾃⾝的努⼒,书写出了不⼀样的故事。
01 调味概念的形成
古⼈有关调味的讨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了。翻开古籍,发现“调味”,总是与“和”这个语汇⼀起出现,⽐如枚乘的《七发》⾥就说:“伊尹煎熬,易⽛调和。”
这⾥⾯提到了⼀个⼈,叫伊尹。这个⼈可不得了,是商朝初期的⼤⾂,也是厨⼦们的祖师爷,⼈称烹饪之圣。他是古代⼀名⾮常出⾊的⾷品研究专家,擅长烹饪还有调味。
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着⼀个故事,说伊尹⾮常想接近成汤,帮助他成就⼤业,却苦于没有门路。后来成汤娶了有莘⽒的⼥⼉,伊尹作为陪嫁佣⼈,顺利成为了成汤的奴⾪,在厨房⾥帮忙。
有⼀天,他背着⼀个砧板和⼀⼝⼤锅来见成汤,还呈上了提前做好的⼀份天鹅羹,结果⼤受欢迎。见成汤享⽤美味很⾼兴,伊尹趁热打铁,借烹饪的事情讲了⼀⼤通治国的道理,说治理国家和做菜⼀样,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成汤听完惊讶地发现,这个厨⼦很不简单,就解除了伊尹的奴⾪⾝份,封他为宰相。
厨⼦⼀跃成为了宰相,原来的业务能⼒就丢弃了吗?并没有。在《吕⽒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有关调味的论断。
伊尹认为,烹调⾸先要认识原料的天然属性,⽔产动物、⾷⾁动物和⾷草动物,是美味的主要来源;烹饪的⽕候要适度,要注意⿍中的变化;最后的美味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久⽽不弊,熟⽽不烂,⽢⽽不哝,酸⽽不酷,咸⽽不减,⾟⽽不烈,淡⽽不薄,肥⽽不腻。”
这样⼀系列理论成果,使得伊尹成为了中国调味的创始⼈,《吕⽒春秋·本味篇》也成为了世界上第⼀篇烹饪理论名著。
02 盐、梅、酒,三⾜⿍⽴
我们调料家族最先出现的三个成员,是盐、梅、酒。
先说盐,它是家族⾥的⽼⼤哥。早在仰韶⽂化时期,⼈们就开始在海⽔⾥提炼盐了。盐既能增加⾷物的味道,⼜能制作腌制品。
从“盐”这个字也可以看出它的本意,是“在器⽫中煮卤”,熬制成盐。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是依靠海盐,成为了富甲⼀⽅的强国。
继海盐之后,历代还出现了池盐、井盐、岩盐等等。西周时期,⼭西运城的池盐⾮常有名。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开始提倡使⽤井盐。岩盐在新疆、云南、西藏这些西部地区,产量最为丰富。
虽然盐的种类看似多种多样,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提炼技术,最终的成品都透着⼀股难以形容的怪味,穷苦⼈家只能皱着眉头下咽,只有富贵⼈家才能吃到相对新鲜⼀点的产品。
咸、苦、酸、⾟、⽢“五味”,咸排在了⾸位。对于盐这个⽼⼤哥,就多介绍⼏句。
由于盐的地位⽆可替代,在汉武帝以后,都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盐,贩卖私盐是重罪。
⼀⽅⾯,⾷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军⼈需要⾷盐才有⼒⽓作战,所以通过管控⾷盐,可以维护统治。
另⼀⽅⾯,⾷盐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由于政府垄断买卖,⽼百姓⼜不得不买,因此利润空间巨⼤。在唐宋时期,⾷盐占国家财政收⼊的⼀半以上;到了元代,更是占到了⼗分之⼋。
那么,遇到贩卖私盐的,该怎么打击呢?
⾸先讲⼀下,为什么会出现私盐。因为官盐虽然很贵,但是质量根本配不上它的价格,掺杂了很多的泥沙,垄断产品的客户意识都差。
但是私盐不同,完全以满⾜客户需求为导向,经过了精⼼提炼,纯净度⾼,加之少了税收这道环节以后,价格也降低了不少。
虽然⽐官盐便宜,但私盐还是很赚钱。因为⾷盐的制作成本太低了,利润极其可观,有⼈专门计算过,倒卖⼀次的利润,可以达到1000两⽩银。这么暴利的⾏业,想发财的⼈⾃然就铤⽽⾛险了。
⾯对这些情况,政府规定,⾷盐不得跨境贩卖。因为各个地⽅的⾷盐品种特征不同,很容易就能发觉是不是私盐。
从唐代开始,在各个产盐的地⽅设置了府衙,专门监管⾷盐的⽣产和买卖。如果越境贩卖私盐,判处死刑。如此严厉的刑罚,⼀直延续到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则改成了通通打100杖,充军三年。
说完盐,再来说梅,它是家族⾥的⼆。注意,此梅⾮彼梅,它不是“岁寒三友”的梅花,它是梅⼦,称呼它“酸友”倒是更合适。⼈们看中的,主要也是它的酸味。
在曾侯⼄墓中,曾经出⼟过⼀条鱼⾻,缝隙⾥⾯发现了⼀颗梅⼦。这⾥的梅⼦显然是调味⽤的,最合理的解释是为了去除鱼的腥味。
因为遇到腥膻味的⾷材,盐似乎起不了多⼤作⽤,这时候梅的“酸”就体现出了独特的价值。毕竟在⾷⽤醋出现之前,梅确实是⼀种很好的代替品。
在秦朝,“酸味”是当时最流⾏的⼝味,梅成了⼀种⽹红调味品。《尚书》中武丁曾说:如果想做⾁羹,就选盐和梅⼦。此外,秦⼈还特别喜欢喝酸酸的汤⽔。
酒,是家族⾥的⽼三。在安阳郭家庄⼀座殷墓⾥考古发现,夏商时期已经开始⽤酒来做菜了。
最早的酒,是⽤⾕物⾃然发酵的。《世本》⾥记载:夏朝⼈仪狄,酿出了酒,作为调味品,于是他就被称为“酿酒第⼀⼈”。
到了商代,⼈们不仅掌握了⾕物发酵技术,还⽤桃、李、枣这些⾷材来酿制果酒。后来甚⾄出现了浓⾹
型⽩酒,和⾷物⼀起混合烹饪,⽤来提鲜。
其实盐、梅、酒,只是古代三种最基础的调味品,家族⾥除了它们,还有很多其他优秀成员。
03 糖甜、酱⾹,各⾃精彩
糖,家族⾥的⽼四,诞⽣在先秦时期。那时的⼈们有⼀种观念,认为“甜味”是五味中最美的。
最早的⼀种糖是蜜,来⾃⼤⾃然的纯天然原料。在周代,⼈们⽤蜜来泡⽔果吃,贵族之间将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到了东汉,开始⼈⼯养殖蜜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蜜饯。宋代以后,做菜、做糕点,都喜欢使⽤蜂蜜。在黄州,还曾经⽤蜜来酿酒。
后来出现的第⼀种⼈⼯糖,是麦芽糖。它有块状的,叫作“场”;还有稀状的,叫作“怡”。只要含有淀粉的粮⾷,都可以作为原料,只是因为从⼤麦芽⾥提炼出来的最多,味道最好,所以称作了“麦芽糖”。
在西周时期,麦芽糖已经成为了宫廷中常见的调味品。《诗经》⾥甚⾄夸张地提到,⼟地肥沃的地⽅,苦菜都长得像麦芽糖⼀样甜。
为了更好地调味,厨师们还想办法利⽤蜜枣、栗⼦和⽢蔗来做菜。《楚辞》⾥有记载,说在做鳖⾁和烤⽺⾁⾷物时,⽤浓缩的⽢蔗浆刷在上⾯,可以调味和上⾊。
当古⼈从⽢蔗⾥⾯提取了⽩糖以后,普通百姓终于能吃上甜⾷了。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本时,带去了⼆⽄多的蔗糖,同时把制糖的⽅法传给了当地。在宋元时期,有了专门⽣产蔗糖的⼯⼚。江浙地区的⼈们做菜,最喜欢放糖,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还有⼀个地⽅的⼈们,起初最爱的菜也是甜味的,那就是四川。魏⽂帝曹丕在《与朝⾂诏》⾥说过,四川⼈嫌鸡和猪的味道太寡淡,在烹饪时喜欢⽤糖来调味。西晋左思在《蜀都赋》中也夸赞,蜀地漫⼭遍野都是采蜜的蜂箱。
到了唐代,印度制糖技术传⼊我国以后,⼤⾯积的⽢蔗种植园在四川内江出现,内江也被称为了“甜城”。⽽四川⼈不再独爱甜味,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
家族⾥的⽼五,是酱。《礼记·曲礼》⾥记载,在周朝时期,已经把酱当作调味品了。有经验的吃货,只要看到端上来的是什么酱,就能猜到会吃什么⾷物。
那时,“酱”是“醢”和“醯”的总称,前者指⽤鱼、⾁制成的酱,后者指带酸味的酱和酱汁。后来,除了⽤鱼、⾁,还⽤⽔果和蔬菜制酱。
到了汉代,“醯”独⽴出来,专指醋。那时,⼈们研究出了制作⾖腐的⼯艺,酱⼤军也进⼀步扩员,把⾖类原料招纳了进来,发明了⼈⼯调味品:酱油和⾖豉。⼀直到明代,⾖酱的应⽤更加普遍,⽽鱼、⾁酱就慢慢被淘汰掉了。
中国酱⾹,是古⼈钟爱的调味⽅式,餐桌上的灵魂滋味之⼀。以前难以下咽的⾷物,⼀旦和这种神奇的调味品结合,⽐如蘸着酱吃,或者浇上酱汁,⼝感⽴马⼤幅度改善,颜值也瞬间提升档次,真正实现了⾊、⾹、味俱全。
04 ⽆辣不成席
在所有调味品中间,最让⼈过瘾的是辣。辣这⼀味,和孙悟空⼀样,有很多的分⾝,既包括带“椒”字的花椒、胡椒、辣椒,⼜包括不带“椒”字的茱萸、姜。
先说花椒,这是⼀种很古⽼的⾟辣味调料,为“三⾹”之⾸。其实“椒”这个字,最早就是专指花椒。
花椒出现在商代,在《诗经》⾥多次提到过它。在战国时期,花椒⽤来增加⾁类的美味,楚⼈还⽤它来泡酒。古⼈在煮茶的时候,也和现代⼈不⼀样,⼀定要加⼊花椒和⾁桂。
在北魏时期,⼈们开始⼤量使⽤花椒。到了唐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已经达到了五分之⼆。宋⼈做鱼做⾁的时候,特别喜欢⽤川椒。元代宫廷的⽺肚羮,也喜欢⽤川椒,甚⾄专门发明出了椒⾯羹。
即便是明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也能达到三分之⼀。当时宫廷从四川采办花椒,⼀年就能达到8000⽄,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三⾹”的另⼀个成员是茱萸,它的历史也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尤其是四川⼈,特别喜欢⽤它。西汉时期的川菜⾥,开始出现茱萸。平时腌鱼,同样要⽤到茱萸。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162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调味   调味品   出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