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船舶。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船舶的类型逐渐增多。各类船舶对船舶推进器的性能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并且日趋增高。
3.一些船舶设置串列式舵桨。串列式舵桨包括第一桨和第二桨。第一桨和第二桨设置于同一个转轴。这样,第一桨和第二桨无法差速转动。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船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船舶,船舶包括第一桨和第二桨,传动装置包括:
7.壳体,壳体具有相互隔开的输入口、第一输出口与第二输出口,输入口位于壳体的连接端,连接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至船舶的船体;
8.第一轮,第一轮位于壳体内,并且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第一轮具有安装部:
9.第二轮,第二轮位于壳体内,第二轮的输入轴穿设于输入口,以用于连接至船舶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轮和第一轮连接,以带动第一轮转动;
10.差速锥齿轮,差速锥齿轮绕差速锥齿轮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安装部;
11.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输出轴穿设于第一输出口,以用于连接至第一桨,第一锥齿轮和第一轮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差速锥齿轮啮合;
12.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第二输出轴穿设于第二输出口,以用于连接至第二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轮同轴设置,沿第一轮的轴向方向,第二锥齿轮位于差速锥齿轮的轴线的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第二锥齿轮和差速锥齿轮啮合。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第一桨和第二桨通过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一桨和第二桨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和第二桨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可以带动第一桨和第二桨绕输入轴的轴向方向转动。
14.可选地,壳体设置有轴向方向平行于输入轴的轴向方向的第一转动齿轮,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齿轮,第二转动齿轮用于连接至船舶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二转动齿轮和第一转动齿轮啮合。
15.可选地,第一转动齿轮为内齿圈,输入轴穿设于内齿圈,第二转动齿轮位于内齿圈围成的区域内。
16.可选地,第一轮啮合至第二轮,第一轮和第二轮均为锥齿轮。
17.可选地,第一轮和第二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3至0.5,差速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8至1.2,差速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1至1.3。
18.可选地,第一轮套设于第二输出轴。
19.可选地,沿第一轮的径向方向,安装部位于第一轮的轴线的一侧。
20.可选地,沿第一轮的轴向方向,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轮的同一侧。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船舶,驱动装置包括:
22.第一桨;
23.第二桨;以及
24.前述的传动装置。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前述的传动装置,第一桨和第二桨通过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一桨和第二桨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和第二桨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可以带动第一桨和第二桨绕输入轴的轴向方向转动。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船舶包括前述的驱动装置。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船舶,船舶包括前述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前述的传动装置,第一桨和第二桨通过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一桨和第二桨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和第二桨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可以带动第一桨和第二桨绕输入轴的轴向方向转动。
附图说明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29.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30.图2为图1的传动装置的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10:第一桨
ꢀꢀꢀꢀꢀꢀꢀꢀꢀꢀꢀꢀ
120:第一输出轴
33.130:第二桨
ꢀꢀꢀꢀꢀꢀꢀꢀꢀꢀꢀꢀ
140:第二输出轴
34.150:第一轮
ꢀꢀꢀꢀꢀꢀꢀꢀꢀꢀꢀꢀ
151:安装部
35.160:第二轮
ꢀꢀꢀꢀꢀꢀꢀꢀꢀꢀꢀꢀ
170:差速锥齿轮
36.180:第一锥齿轮
ꢀꢀꢀꢀꢀꢀꢀꢀ
190:第二锥齿轮
37.200:输入轴
ꢀꢀꢀꢀꢀꢀꢀꢀꢀꢀꢀꢀ
210:壳体
38.211:输入口
ꢀꢀꢀꢀꢀꢀꢀꢀꢀꢀꢀꢀ
212:第一输出口
39.213:第二输出口
ꢀꢀꢀꢀꢀꢀꢀꢀ
214:连接端
40.220:第一输入齿轮
ꢀꢀꢀꢀꢀꢀ
230:第二输入齿轮
41.240:第一转动齿轮
ꢀꢀꢀꢀꢀꢀ
250:第二转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4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44.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
45.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4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可以用于船舶。请参考图1和图2,船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桨110与第二桨130。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的轴线重合。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一驱动组件、第一桨110与第二桨130,以用于将第一驱动组件的扭矩传至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从而驱动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转动。传动装置连接至第二驱动组件,以使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传动装置转动。
47.如图1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壳体210。壳体210具有内部空间、输入口211、第一输出口212与第二输出口213。输入口211、第一输出口212与第二输出口213均连通内部空间连通。输入口211、第一输出口212与第二输出口213两两隔开。第一输出口212和第二输出口213同轴设置。输入口211的轴向方向和第一输出口212轴向方向垂直。
48.壳体210的一端为连接端214。输入口211位于连接端214处。连接端214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至船舶的船体。这样壳体210相对于船体可转动。
49.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轮150、第二轮160与输入轴200。第一轮150和第二轮160均位于壳体210的内部空间内。第一轮150可转动地连接至壳体210。第一轮150具有安装部151。
50.输入轴200穿设于输入口211。输入轴200的第一外端伸出至壳体210外。第一外端用于连接至船舶的第一驱动组件。输入轴200的和第一外端相对的第一内端位于壳体210的内部空间内。第一内端连接至第二轮160。第二轮160连接至第一轮150。这样,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通过输入轴200带动第二轮16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轮150转动。
51.传动装置还包括差速锥齿轮170、第一输出轴120、第一锥齿轮180、第二输出轴140与第二锥齿轮190。差速锥齿轮170绕差速锥齿轮170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安装部151。这样,差速锥齿轮170能够绕差速锥齿轮170的轴线自转。第一轮150转动时,第一轮150带动差速锥齿轮170绕第一轮150的轴线公转。
52.第一输出轴120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输出口212。这样,第一输出轴120的第二外端伸出至壳体210外。第二外端用于连接至第一桨110。
53.第一锥齿轮180和第一轮150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180和差速锥齿轮170啮合。第一输出轴120的和第二外端相对的第二内端位于壳体210的内部空间内。第二内端连接至第一锥齿轮180。
54.第二输出轴140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输出口213。这样,第二输出轴140的第三外端伸出至壳体210外。第三外端用于连接至第二桨130。
55.第二锥齿轮190和第一轮150同轴设置。沿第一轮150的轴向方向,第二锥齿轮190位于差速锥齿轮170的轴线的远离第一锥齿轮180的一侧。第二锥齿轮190和差速锥齿轮170啮合。第二输出轴140的和第三外端相对的第三内端位于壳体210的内部空间内。第三内端连接至第二锥齿轮190。这样,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通过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第二锥齿轮190、第一输出轴120与第二输出轴140连接,以使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能够差速旋转。
56.请参考图1和图2,第二轮160带动第一轮150转动时,第一轮150带动差速锥齿轮170公转。公转的差速锥齿轮170作用于第一锥齿轮180和第二锥齿轮190,以使第一锥齿轮180和第二锥齿轮190转动,进而使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转动。
57.这样,在船舶航行时,在外界环境(例如水)的作用下,第一桨110受到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第二桨130受到外界环境的第二扭矩。当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在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以及第二锥齿轮190的作用下,第一桨110的转速和第二桨130的转速和转动方向均相同。
58.当外界环境变化而使第一扭矩大于第二扭矩,并且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的差值为扭矩差值时,第一桨110依次通过第一输出轴120和第一锥齿轮180作用至差速锥齿轮170,第二桨130依次通过第二输出轴140和第二锥齿轮190作用至差速锥齿轮170,以使差速锥齿轮170受到的扭矩的和为扭矩差值。这样,差速锥齿轮170自转。扭矩差值的方向和第一扭矩的方向相同。
59.如此,自转的差速锥齿轮170将作用于第二锥齿轮190,以通过第二输出轴140作用至第二桨130,从而使第二桨130的受到来自差速锥齿轮170的扭矩差值。此时,第二桨130受到的扭矩差值的方向和第二扭矩的方向相同。第二扭矩和扭矩差值的和相同于第一扭矩。也就是说,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
60.可以理解,当第二扭矩大于第一扭矩时,自动平衡的原理大致相同于第一扭矩大于第二扭矩时的自动平衡原理,这里不再赘述。
6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通过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第二锥齿轮190、第一输出轴120与第二输出轴140连接,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210可以带动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绕输入轴200的轴向方向转动。
62.优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210设置有第一转动齿轮240。第一转动齿轮240位于连接端214处。第一转动齿轮240的轴向方向平行于输入轴200的轴向方向。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齿轮250。第二转动齿轮250的轴向方向平行于输入轴200的轴向方向。第二转动齿轮
250可转动地连接至船舶的船体。第二转动齿轮250用于连接至第二驱动组件。第二转动齿轮250和第一转动齿轮240啮合。这样,第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二转动齿轮25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齿轮240转动,进而带动壳体210转动。
63.优选地,第一转动齿轮240为内齿圈。输入轴200穿设于内齿圈。第二转动齿轮250位于内齿圈围成的区域内。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紧凑。
64.优选地,壳体210转动的轴线、第一转动齿轮240的轴线、输入轴200的轴线,以及第二轮160的轴线均平行于输入口211的轴线。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65.第一转动齿轮240和第二转动齿轮250可以均为圆柱齿轮。由此,方便第一转动齿轮240和第二转动齿轮250的选型。
66.优选地,第一轮150啮合至第二轮160。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67.优选地,第一轮150和第二轮160均为锥齿轮。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紧凑。
68.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和第二轮也可以为圆柱齿轮或者皮带轮。只要第一轮能够带动第二轮转动即可。
69.第一轮150和第二轮160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3至0.5。由此,方便第一轮150和第二轮160的选型。
70.优选地,第一轮150具有中心孔。第一轮150通过中心孔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40。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
71.优选地,沿第一轮150的径向方向,安装部151位于第一轮150的轴线的一侧。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72.沿第一轮150的轴向方向,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与第二锥齿轮190位于第一轮150的同一侧。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73.沿第一轮150的轴向方向,第一轮150位于第二锥齿轮190的远离差速锥齿轮170的侧方。由此,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74.差速锥齿轮170和第一锥齿轮180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8至1.2。差速锥齿轮170和第二锥齿轮190的齿数比的范围为1至1.3。由此,方便差速锥齿轮170和第一锥齿轮180的选型,以及方便差速锥齿轮170和第二锥齿轮190的选型。
75.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输入齿轮220、第二输入齿轮230与驱动部件(未示出)。第一输入齿轮220连接至输入轴200的第一外端。第二输入齿轮230和第一输入齿轮220啮合。驱动部件可以包括减速机。减速机包括输出轴。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二输入齿轮230,以用于带动第二输入齿轮230转动。
7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船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桨110、第二桨130与前述的传动装置。
77.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前述的传动装置,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通过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第二锥齿轮190、第一输出轴120与第二输出轴140连接,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210可以带动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绕输入轴200的轴向方向转动。
78.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位于船舶的船体的尾部。沿船体的宽度方向,第一桨110位于船体的中心一侧,第二桨130位于船体的中心另一侧。
7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船舶包括前述的驱动装置。
80.本实施方式中,船舶包括前述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前述的传动装置,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通过差速锥齿轮170、第一锥齿轮180、第二锥齿轮190、第一输出轴120与第二输出轴140连接,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210可以带动第一桨110和第二桨130绕输入轴200的轴向方向转动。
81.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8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船舶,所述船舶包括第一桨和第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互隔开的输入口、第一输出口与第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船舶的船体;第一轮,所述第一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轮具有安装部:第二轮,所述第二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轮的输入轴穿设于所述输入口,以用于连接至所述船舶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轮和所述第一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轮转动;差速锥齿轮,所述差速锥齿轮绕所述差速锥齿轮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安装部;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第一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输出口,以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一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差速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第二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输出口,以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桨,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一轮同轴设置,沿所述第一轮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差速锥齿轮的轴线的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差速锥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轴向方向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方向的第一转动齿轮,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二转动齿轮用于连接至所述船舶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齿轮和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为内齿圈,所述输入轴穿设于所述内齿圈,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位于所述内齿圈围成的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啮合至所述第二轮,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均为锥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和所述第二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3至0.5,所述差速锥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0.8至1.2,所述差速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的范围为1至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轮的径向方向,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轮的轴线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轮的轴向方向,所述差速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轮的同一侧。9.一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桨;第二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船舶。传动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轮、第二轮、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壳体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至船舶的船体;第一轮具有安装部:第二轮和第一轮连接;差速锥齿轮绕差速锥齿轮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至安装部;第一锥齿轮用于连接至第一桨,第一锥齿轮和差速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用于连接至第二桨,第二锥齿轮和差速锥齿轮啮合。由此,第一桨和第二桨通过差速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一桨和第二桨能够差速旋转,传动装置能够自动平衡第一桨和第二桨的受到的外界环境的第一扭矩和第二扭矩;此外,壳体可以带动第一桨和第二桨绕输入轴的轴向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

史志赛 罗晓园 王建政 段征 李静芬 张方华 赵清康 殷长春 张丽 陈波 陈思臻 赵建彬 孙东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2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1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齿轮   所述   装置   壳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