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61545.X
(22)申请日 2020.07.31
(71)申请人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725021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
恒口大道一号
(72)发明人 蔡阳光 段龙飞 覃剑锋 陈国爱 
张百忍 刘次鹏 杨凉花 王宗方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23
代理人 徐云侠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步骤如下:将幼苗转接至培养基中,维持温度26℃‑30℃,湿度60%‑80%,光源为蓝光、红光以及红蓝组合光,红蓝灯谱比例为5‑10:1,照射时间蓝2‑4h/红1‑
2h/蓝红5‑6h,光照强度6000‑7500lx,光照时间12/12h,CO 2浓度5%‑8%。本发明提供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组培苗4‑6天可长出新根,15‑20天小种薯长出,40‑55天可结出8‑14g的种薯,平均每瓶结薯6.4个,省略了魔芋幼苗瓶外移栽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提升了魔芋组培原原种的生产效
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11837956 A 2020.10.30
C N  111837956
A
1.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魔芋胚性愈伤组织转接至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在温度22℃-25℃、湿度50%-60%、光照强度3500-5000lx下,光照时间8/16h,培养35-45天,得到分化的丛生幼苗;
S2:将S1中分化的丛生幼苗转接至生根壮苗培养基,在温度26℃-28℃、湿度60%-80%、光照强度5000-6000lx下,光照时间8/16h,培养12-18天,得到生根壮苗;
S3:将S2中生根壮苗转接至装有微型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在温度26℃-30℃、湿度60%-80%、环境
CO 2浓度5%-8%下,分别采用蓝光照射2-4h,红光照射1-2h,红蓝混合光照射6-7h,光照强度6000-7500lx,光照时间12/12h,培养15-20天;
其中,所述蓝光波长为440-480nm,所述红光波长为640-680nm,所述红蓝混合光的谱比例为5-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2.0-4.0mg/LKT+0.5-1.0mg/L6-BA+0.2-0.5mg/L2,4-D+0.1-0.2mg/LNA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愈伤组织在转接前使用质量分数为0.1%-0.3%抗坏血酸与质量分数5%-10%柠檬酸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的混合液浸泡15-30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幼苗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1/2MS+1.5-3.0mg/LNAA+0.5-1.0mg/L  2,4-D+20-40mg/L烯效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薯培养基配方为:3.0-
6.0mg/L  6-BA+526-630mg/L  KNO 3+204-287mg/L  KH 2PO 4+132-248mg/L  K 2HPO 4+318-394m
g/L  NH 4-NO 3+219-421mg/L水杨酸+4%-8%蔗糖+5.42-10.77mg/L  H 3BO 3+85-125mg/L烯效唑+0.2%-0.4%活性炭+MS,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培养瓶直径9-12cm,瓶高18-25cm,所述培养瓶的瓶盖选择带有透气过滤膜的瓶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光照距离幼苗高度为0.5-1m。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1837956 A
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 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魔芋内含大量可溶性膳食纤 维——葡甘聚糖,
是人体第七大营养素,为联合国确定的十食品,对降三 高、减肥、通便、美容等具有显著效果。魔芋加工后作为食品,是一种凝胶食品, 保健作用突出,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对肥胖、便 秘、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疗效,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生 物等领域。
[0003]然而,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1) 病害发生十分严重,软腐病和白绢病等病害的发生逐年加重,大田发病率常年高 达50%。(2)种芋质量差,繁殖系数低,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3)栽培 技术落后,目前主要是海拔较高的林地种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致使生产 成本高居不下,经济效益低下。近些年,针对种芋质量差、种性退化及种芋繁育 系数低的问题,利用组培快繁技术使得利用根状茎和球茎进行工厂化繁殖成为可 能,不仅大大缩短了繁殖时间,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种子质量差,种性退化及 种源不足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组培苗移栽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存活率低,严重 制约了魔芋组培快繁工厂化发展。基于此,本申请探索了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 内快速生产方法,从而免去了后续的炼苗、清洗、移栽等诸多环节,节约了生产 成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组培苗4-6天即可长出新 根,15-20天即有小
种薯长出,40-55天可结出8-14g的种薯,平均每瓶结薯6.4 个,免去了魔芋组培苗瓶外移栽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节约了生产成本,有效的提 升了魔芋组培原原种的生产效率。
[0005]本发明提供的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魔芋胚性愈伤组织转接至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在温度22-25℃、 湿度50%-60%、光照强度3500-5000lx下,光照时间8/16h,培养35-45天,得到 分化的丛生幼苗;
[0007]S2:将S1中分化的丛生幼苗转接至生根壮苗培养基,在温度26-28℃,湿度 60%-80%、光照强度5000-6000lx下,光照时间8/16h,培养12-18天,得到生根 壮苗;
[0008]S3:将S2中生根壮苗转接至装有微型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在温度26-30℃、 湿度60%-80%、环境CO2浓度5%-8%下,分别采用蓝光照射2-4h,红光照射1-2h, 红蓝混合光照射6-7h,光照强度6000-7500lx,光照时间12/12h,培养15-20天;
[0009]其中,所述蓝光波长为440-480nm,所述红光波长为640-680nm,所述红蓝 组合光的谱比例为5-10:1。
[0010]优选地,S1中所述丛生芽诱导分化培养基配方为: MS+2.0-4.0mg/LKT+0.5-1.0mg/L6-BA+0.2-0.5mg/L2,4-D+0.1-0.2mg/LNAA。
[0011]优选地,S1中所述愈伤组织在转接前使用质量分数为0.1%-0.3%抗坏血酸与 质量分数5%-10%柠檬酸按照质量比2:1混合的混合液浸泡15-30s。
[0012]优选地,S2中所述幼苗生根壮苗培养基配方为: 1/2MS+1.5-3.0mg/LNAA+0.5-1.0mg/L2,4-D+20-40mg/L烯效唑。
[0013]优选地,S3中所述微型薯培养基配方为:3.0-6.0mg/L 6-BA+526-630mg/L KNO3+ 204-287mg/LKH2PO4+132-248mg/L K2HPO4+318-394mg/L NH4-NO3+219-421mg/L水杨酸+4%-8%蔗糖+5.42-10.77mg/L H3BO3+85-125mg/L 烯效唑+0.2%-0.4%活性炭+MS,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
[0014]优选地,S3中所述培养瓶直径9-12cm,瓶高18-25cm,所述培养瓶的瓶盖 选择带有透气过滤膜的瓶盖。
[0015]优选地,S3中光照距离幼苗高度为0.5-1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1)针对不同生长分化阶段进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在缩短分化时间的同 时,又促使分化出更多的丛生芽及幼苗。整个诱导分化周期缩短至85-110天,相 较于传统常用配方诱导分化时间缩短了50-7
0天,丛生芽及幼苗分化效率分别提 高了120%和85%以上。[0018](2)不断优化影响魔芋组培微型薯形成及膨大的关键因素组合,结合环境 温湿度和CO2浓度的控制,以及不同波长光源照射时间的优化,使得转接15-20 天即可长出微型薯,转接40-55天可结出8-14g的种薯,平均每瓶结薯6.4个, 相较于传统的瓶外移栽,幼苗成活率提高了40%-60%,结薯效率提高了200%以 上,节约成本30%-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11月份,挑选长势良好的魔芋胚性愈伤组织转接至芽分化诱导培养基: MS+ 2.0mg/LKT+0.5mg/L6-BA+0.2mg/L2,4-D+0.1mg/LNAA,维持室内环境温度 25℃,湿度50%,光照强度3500lx,光照时间8/16h株;
[0023]21天左右分化出了丛生芽,39天左右有幼苗长出,平均芽分化数13.7个, 平均幼苗数8.1株;
[0024]S2:将S1中分化的丛生幼苗转接进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1.5
[0025]mg/LNAA+0.5mg/L2,4-D+20mg/L烯效唑,维持室内环境温度25℃,湿度80%, 光照强6000lx,光照时间8/16h;
[0026]16天左右根即生长完全,平均生根数11.8条,平均根长7.2cm,平均苗高 13.1cm,平均柄茎0.32cm;
[0027]S3:将S2中长势良好且一致的幼苗转接进装有微型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 培养瓶直径9-12cm,瓶高18-25cm,瓶盖选择带有透气过滤膜,以便CO2进入, 同时每瓶培养基装量
为160mL-250mL;每升培养基由以下组分混合而成:6-BA 3.0mg/L,KNO3526mg/L,KH2PO4204mg/L,K2HPO4132mg/L,NH4NO3318mg/L, 水杨酸219mg/L,质量分数4%蔗糖,H3BO35.42mg/L,烯效唑85mg/L,质量分 数0.2%活性炭,以及MS+基础成分,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
[0028]维持室内环境温度25℃,湿度60%,环境CO2浓度5%,光源选择波长 440-480nm的蓝光、640-680nm的红光以及红蓝组合光,红蓝组合光谱比例设 定为5:1,照射时间蓝4h/红2h/蓝红6h,光照强度7500lx,光照时间12/12h,植 物灯距离幼苗的高度为0.5米;[0029]20天即可长出微型薯,52天左右可结出均重10.8g的种薯,平均每瓶结薯6.1个。[0030]为验证本发明中诱导分化培养基配方优化后的有益效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多 种魔芋培养基配方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培养基作比较,结果如下(
数据结果均 为不同配方下获得的均值):
[0031]表1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诱导分化效率的影响
[0032]
[0033]由表1中数据可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基进行丛生芽及幼苗分化试验, 其在分化时间、分化数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现有的多种培养基配方。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魔芋组培微型薯瓶内快速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S1:12月份,挑选长势一致且良好的魔芋胚性愈伤组织转接至芽分化诱导培 养基:MS+3.5mg/LKT+1.0mg/L6-BA+0.4mg/L2,4-D+0.2mg/LNAA,维持室内环 境温度28℃,湿度60%,光照强度5000lx,光照时间8/16h;
[0037]20天左右可分化出丛生芽,平均芽分化数14.7个;35天左右有幼苗长出, 平均分化苗数9.2株;
[0038]S2:将S1中分化的丛生幼苗转接进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3.0 mg/LNAA+0.8mg/ L2,4-D+40mg/L烯效唑;维持室内环境温度28℃,湿度60%, 光照强度5000lx,光照时间8/ 16h;
[0039]15天左右根即分化完全,平均生根数13.4条,平均根长7.9cm,,平均苗高 13.1cm,平均柄茎0.36cm;
[0040]S3:将S2中长势良好且一致的幼苗转接进装有微型薯培养基的培养瓶内, 培养瓶直径9-12cm,瓶高18-25cm,瓶盖选择带有透气过滤膜,以便CO2进入, 同时每瓶培养基装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3/410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魔芋   培养基   分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